經典離我們二千多年了 現在我們最常看到的 是對人生有正面與明確的啟示的論孟學庸…..
至於莊子 莊子屬於道家 《莊子》上承老子 下啟禪宗 旁通儒家 對照西方 啟發人生
歷史追求真實,但在傳統中國,歷史的意義,遠不只此。
司馬遷是史學家 但他哲學似乎不怎麼靈光? 所以他寫老莊申韓列傳 老子加庄子加申子(申不害) 篇幅加起來 比不上韩非子一個人 這說明司馬遷重視韓非子 遠超過我們所能想像的
司馬遷作史記,在中國史學上是一次偉大的創作,他對歷史的意義另有所鍾,他寫歷史最大的抱負是:「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哲學家黑格爾,曾有歷史最後的審判,需交付上帝法庭之說,不知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是否也包括這一意義?
Heart of Courag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uHu-KqhH4
「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滕文公下〉
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孟子•萬章上》
孟子的意思是要我們看文章不能單看文字表面
因此對於『拔一毛以利天下 吾不為也』就不能單看得它的文字表面
首先必須考慮這段話是在怎樣的時間點說
對誰而說的?有無暗諷之意? 又或者有無譬如現代人的所謂隔空喊話等等
這些都是需考慮在內的 尤其最重要的一點
就是說這句話的當時的社會氛圍如何?
狄更斯在他的雙城記中一開始就說「這是一個最黑暗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光明的時代。」
莊子是戰國中期的人。就大的環境來說,莊子是生活在《史記》所形容的「天下共苦戰鬥不休」的時代。這個時代,戰爭的慘烈,正如與莊子同時的孟子所說的,「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莊子˙徐無鬼》也說,當時的諸侯是「殺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養吾私」。《莊子˙則陽》還寫了一個蝸牛觸鰻的寓言,說觸氏和蠻氏「相與爭地而戰。伏尸數萬」,也反映出這一個戰禍連綿的時代大悲劇….
王陽明死後數百年,影響巨大、世人敬仰,一直是後人推崇備至的偉大歷史人物…….. 可是,1949年建國以後,王陽明的光環,卻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楊朱其人兩千多年來蒙受惡名,其事蹟無載於正史。但許多可靠的證據表明:楊朱學派在戰國時期確曾是一個影響很大、“言盈天下”的學派。
荀子「譏其蔽於天,而不知人」。揚子譏其「放蕩而不法」。以二子之賢,對莊子猶未免於皮相,以儒非莊,乃門戶之見耳!至於晉人襲其說為狂放、為清談,則尤莊子之罪人也。
歷史家探討中國歷代政治改革所以失敗的原因.都歸咎於儒吏的保守.以及士大夫們要維護他們的既得利益.而忽略了無為思想的深入人心.使他們對任何政治上的變動.都感到恐懼和懷疑.因為政治的重大改革.必然造成權力的集中.權力一集中.就會破壞鄉土社會原有的秩序和平靜
〈諸子不出於王官論〉對《漢書˙藝文志》〈諸子出於王官說〉:「當周室盛時 教育之權或盡操於王官。然其所謂教 必不外乎祀典 卜筮之文 禮樂射御之末。...其視諸子之學術 正如天地之懸絕。諸子之學 不但絕不能出於王官 果能使與王官並世 亦定不為所容 而必為所焚燒坑殺耳。
我們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是:「人生哲學」到底該討論些什麼議題?關於「人生哲學」到底該討論些什麼議題,孫效智審慎地主張 :「人生哲學」必須要討論「人生的核心價值」與「人生的意義」,因為人生不是只有吃飯、理財與男女,更不是只有統獨、政治與科技島等議題值得關懷。人作為萬物之靈、作為宗教學者如 Karl Rahner 口中所謂的「發問的存在」,本質上就不只是追求實用功利的經濟動物而已,人還要探求意義與理想,並以之作為人生的出發點與依歸。人會對自己及周圍的一切存在發出疑問並渴望答案。
現在我們處在此學術自由的時代,沒有一家獨尊的束縛,眼光當然要…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Hear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ODLxBQvq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