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浪漫主義與靈明之相關為何?

2016-03-22 9:54 am
〈莊子˙天下〉
存在主義與浪漫主義之特性為何?靈明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Wx49PgRsAQ
靈明之心與悲劇的意義是否像風又像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twAoRk9yYc
更新1:

Gzx4SM2pv-M 12

回答 (11)

2016-03-23 2:23 am
✔ 最佳答案
靈明之心與悲劇的意義是否像風又像雨?


人生彷彿是一條永無止境的滔滔巨流,默默的,在縹渺無際的霧靄裏,奔向林藪莽莽的平原,奔向山石林峋嶙的幽壑。有著瑰麗的奇景,也有著莫測的幻象。然而,人生最真切可貴處,莫過於存有一顆靈明之心。對宇宙人生,有志美至善的響往。

人有了這顆靈明之心和至美至善的響往,人生就猶如徬徨菰樸深處,忽聞人間笑語,徘徊荒山絕谷,突與前山相通。在這崎嶇的人生道上,頓覺宇宙光明磊落,萬物晶瑩無瑕。煩惱盡去,桎梏皆釋。人世間充滿了一遍喜悅,在天機暢達,氣象蓬勃裏,拓展了人生最美麗的至善之境。
《人生之智慧 ˙王逢吉 頁51 》

遠在天蒼蒼、地茫茫的上古時代 初民們穴居野處 茹毛飲血 人生也只是一片混混噩噩。可是 他們能夠在心靈深處紓展淳樸真摯的感情 掘發善良的人性。將自己奇異的夢和大家的希望 以及粗糙的人生理想 極力表現出來 成為人類文明的種子 促進了人類的進步。

千古以還 人類之所以能面對著淵淵奇深 浩浩奇大的宇宙 並未曾在惶惑中迷失了自己 而且能夠在迴環曲折的深谷幽徑上 覓得自己的坦途。在波爛洶湧澎湃的海洋裡 測定正確的方位。這全是初民們靈明之心的具體表現。
Arrival to Earth
h2TSx1VB-AI

所謂「靈明之心」者並不是中虛無物 神秘難測的一片虛無。乃是有內有外 有動有靜 既可旁通無窮 有可與上下四方古往今來渾成一體的良善本性。不過人們在日常生活習慣裡習焉而不察而已。誠如莊子所說:
「視乎冥冥,聽乎無聲。冥冥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聞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大凡一種形而上的道,很不容易說得清楚明白。好像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樣,說得出來的,也就不是原來的東西了,這當然是不得已而言之的。不過在傳習錄哩,陸澄問王陽明:「什麼叫做心?」

王陽明說:「只是一個靈明。」又說:「可知充塞天地中間,只有這個靈明。人只為形體自間隔了。我的靈明,便是天地的主宰。天地萬物離開了我的靈明,就末有天地萬物。我的靈明沒有天地萬物,亦無我的靈明。」

王陽明雖然用極端的「主觀意識」來體察天地萬物,但也同時承認了他的「主觀意識」存在於客觀的天地萬物裏,這是王學的獨特處。

黃梨洲載明儒學案序文裏認為:「盈天地皆心也,變化不測,不能不萬殊。心無本體,功夫所至,即其本體。」

這就非常具體的說明了靈明之心是什麼。尤其是說:「各得其本心者,謂之仁。」那麼仁的功夫,就是靈明之心。

所以,靈明之心是出自仁之本性的,人人皆有仁心。存在於天地之間,可以說俯仰皆是。一個人只要肯本著自己的靈明之心,去做實踐的真功夫,則靈明之心立即呈現眼前,毫無神秘可言。

《『功夫哲學』就是不同?》20151012163922AAdbGxD
《如何讀聽懂哲學的天籟《莊子》?》20160305215009AAzFbd8
《主燈轉動時如何破「認知我」執?》20160219225430AA8VLam

人不能無心,尤不可沒有心做其主宰。盡管人心無體,變化無端,虛無縹渺,難以把握。特別是對於外界客觀的現實誘惑,殊易喪失自己的心,而莫知心之所在。可是,當你「極靜時」,會「恍然覺吾心」的存在。「有如長空雲氣流行,無有止極。有如大海與龍變化,無有間隔。」

足見人的靈明之心,確實是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而自古已固存的。不過在「功夫」上,畢竟是可傳不一定可受,可得而不一定可見。因為,以「吾之一身」為靈明之心的「發竅」,樹立了一個以我為基礎,一切從「我」做起,繼而推己及人的實踐方法,才可以發揮靈明之心,完成靈明之心。

朱熹說:「此身有物主宰其中,虛澈靈台萬境融。」

靈明之心與悲劇的意義是否像風又像雨?
懷念特別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LFLWnru74M
2016-04-23 3:27 am
「為何台灣人習慣對人不對事?」
與其質疑為何台灣人 尤其是台灣的南部人比較習慣對人不對事
何不指引他們去看看這世上到底還是處處充滿着對事不對人的佳話
譬如西洋哲學對公平正義的重視 中國哲學對真理的追求
甚至佛家的去我執、道家的清心寡慾、儒家的明心見性
無一不是對事不對人(註1)的在追求真理(註2)
就是國會質詢欺騙的相關案件 ……
也只有極少數的少數立委因質疑對象不同而語氣有所不而已
更別說也只有極為少數的某些仗義執言者是有點忘了自身在其中也是有相當的腳色的



較習慣對人不對事

期望~要求~規定~限制~命令~不願~違背~隱瞞~他顧~突破
喪失情願而隱瞞他顧!?
感情與理智之揮淚不斬失空斬!?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918070832AAqG3oW




舉例:腳色ABC三者間的關係,不論B做得多好 多淋漓盡致………..

一個人對於他的環境中的一切 隨時隨地 都有「喜歡」和「不喜歡」的反應
這些就是他對這些事物的“評價”其目的就是想影響對方聽話的人對於這些事物在心理上的反應
譬如我說:「這花真香」 意思就是希望你也拿一種欣賞它 愛惜的心情來對待它「某人的兒子是個壞蛋」意思就是要你也不要去喜歡他不要去和他接近
『甲根據乙的表情 作為他對丙的評判』則這是關於評判的一種『敘述』而不是對一種事實的『評判』。只是指示了甲的一種行為
以評判的方式做為個人看法的報導
『評判』是那些語句的一種作用 並不代表某所指事物實際的『價值』。
譬如 『甲認為乙比丙好』這只是指甲的一種行為 並不是表達乙真正比丙好。
又如說『甲根據乙的表情 作為他對丙的評判』則這是關於評判的一種『敘述』而不是對一種事實的『評判』。
又譬如說『乙比丙好得多』又可能是一個『規約』語句。
但『乙比丙好得多』這句話就複雜了 它有『評判』語句的傾向
即是說『你不要去接近丙 而應該去接近乙』而又可能是一個真正的『指示』語句。即『乙在事實上對於某些需要 具有可以滿足她們的條件 而丙是不具這些條件的』。


註1、
中國雖一向重視行的真理,但當清末知識份子接受西方思想之際,很快就領悟到西方人所說的真理之意義與價值,嚴復就是一個例子,他在1903年就說過:「須知言論自繇只是平實地說真話求真理:一不為古人所欺,二不為權勢所屈而已。使真理事實,雖出之讎敵,不可廢也;使理謬事誣,雖以君父,不可從也。此之謂自由。」又說:「仁勇智術,忠孝節廉,亦皆根此而生,然後為有物也。」前一段話,代表中國人追求真理的新里程碑;後一段話,給於現代人一個新的啟示。

至於誰是市府高層官員?陳永德僅表示就是北市府「局處首長」
但無論如何,公布名單「實在太殘忍了」

給予每個人他所應得的
對待同狀況者平等.不同狀況者不等.與其不等度成比例

所謂正義就是對他人有利的行為
社會正義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法律正義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法令設立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廢私
執法者『按法以治眾』絕不可稍懷惻隱 假借慈悲

註2、
智慧最大的敵人是執著 不論是執著於知識 執著於名 執著於利 執著於形體之美 執著於權位 只要一但執著 智慧之門就被自己封閉了。孟子說「大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人即聖人 聖人乃智慧最高結晶。赤子之心純一無偽 無執著 所以能湧現智慧。世上沒有一個有智慧的人不具有赤子之心的 因此單純 善良 富感受驚奇的能力 成為智慧人物共有的特徵。

論真理談學問 應該實行天下一家的大道理 就是說 以赤子之心 對不同意見採取犯而不校的態度 凡是對的 也應該有勇氣說是對的
智慧只有慢慢的發展 並且透過備嘗苦頭的階段 才會獲得
在智慧裡 權威的論證是薄弱的 因為智慧並不繫乎他人供給的文獻 也不繫於講話人的權威 而是所說事象本身的理由 因此智慧接納有理的事象
2016-04-11 8:02 am
所謂「人生境界」並沒有甚麼深不可測的神祕,更沒有甚麼特別的玄妙之門。不過是每個人的精神作用投射到生活中的一種「映像」而已。這種「映像」都根據各人的修養和稟賦不盡相同,境界的衍變也不一樣。人的一生,雖然只短短不滿百年,但自己的人生境界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默默轉移,並未曾自覺。也有人永遠侷限於某種境界,而終其一生。
王國維在「人間詞語」中說人生有三種境界。
他認為凡古今成大事業成大學問者,必先後經過這三種境界。對於這三種境界,他並沒有做詳細具體敘述,却拿了三首詞予以象徵,讓人們細細去體會其中深厚沉潛的涵義。
第一種境界,是晏同叔的:「昨夜西峰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種境界,是柳耆卿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種境界,是辛稼軒的:「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
由這象徵性的詞句推敲,發現人的確不能完全靠本能生活,絕對的理智則太過於冷酷,必須有深厚的真情感作為人生境界的基礎因素。
一個人在人生旅程中,就彷彿悄悄獨上高樓,滿懷着美麗的幻想,期待着未來的希望。望盡了茫茫遙遠的天涯路,望得盡也望不盡,望不盡也可以望得盡。一直浸融在濃郁的情感哩,不怕秋風蕭索,碧樹凋殘,眼前一抹迷惘,依舊執著如故。更不惜再進一步,寧願衣帶逐漸寬弛,受盡折磨,歷經坎坷,為伊人憔悴而終不肯有些悔恨。姑無論作繭自縛也好,自作多情也好,人之所以為人,大概就憑藉了這一點點不絕如縷的真摯感情吧!世間該有多少人在時光荏苒中痴痴的等,在眾人之中苦苦的尋,雖千百度而一無所獲。誰知驀然回首一盼,原來那個妙人兒竟在燈火闌珊處。就在這一剎那之間,才豁然開朗,惶然大徹大悟了!在人生道上,此時此景,該是一份何等超越的境界,又該是一份何等蒼涼悲壯的生命情調!至此,人不復再侷限自己於各人的小天地裡面了。將達到和蒼茫宇宙合而為一的至高境界。既不偏激,亦不執着。境與神會,真氣撲人。然而這種境界,並非人人可得的。只有「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的人,才可以領略。

說實在的,一個人對宇宙人生和現實社會,必須能夠入乎其內,還得出乎其外。能向內體驗,也能向外超越。舒展內在的真情,了悟天籟自然之美,這大千世界,怎麼不需靈化、情致化?俯仰隨手,都成妙諦。陶淵明的「但識其中趣,何勞弦上音」該是多麼空靈的生命情調。所以,知人者,必求之於外。自知者,必求知之於內。這就是「返之吾心,洞見本心」的真功夫。常常處在這種虛境恬淡,寂寞安靜的人生境界,必有知人之智和自知之明的睿明思想。永遠也不會為物慾所戕害,庸俗所矇蔽。

莊子談人生境界 特別假設真人至人神人聖人等理想人物以為象徵。他說:「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莊子天下篇述義序言之二)特別是神人 他做了一番刻化和描寫:「肌膚若冰雪 綽約如處子 乘雲氣而御飛龍」不僅如此 並且自由自在的游乎四海 這是何等羅曼蒂克的生命情調。最後還嘆日:「至人神矣!」

如此一嘆 這些理想人物簡直是神乎其神的神來之人 恐怕現實人間永遠也尋之不得的。似乎只有在夢幻之中 才可以與之邂逅。真是遠在塵寰之外 可望而不可及的幻影。難怪荀子在解蔽篇中罵他:「莊子蔽於添而不知人!」
★(歹夢誰人放?年年歲歲相同.不離相思巷.生不如死!?)

其實 這是各人的主觀看法。莊子的人生 是形而上的天道。他追求的 是宇宙中的根源。呼籲人性的覺醒 尊重個性價值。從積極的自由意志中 發揮生命的自由。要求將自我溶解於大自然之中 成渾然和諧的一體 是一種虛靜狀態的唯美的描繪。由此境界 遂產生出一種暝朦神秘色彩的生命情調!

★(「人要如何走出迷惘才能獲得人性的自覺?」 「生命象徵 - 朦朧的美? 」「為何藝術可以安定心靈?」)生命之智慧 王逢吉

莊子固然以超越為第一義,在超越人世間一切利害得失之外,依然願意以自我為中心予於新的創造。「物物而不物於物」者,是求主動的自我創造。只有如此,才可以達到一種「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新人生境界,是積極樂觀而莊嚴的生命情調。

(人生之智慧˙王逢吉 學海書局)

Soner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C1w1FjAfqE&nohtml5=False
2016-03-22 2:33 pm
乾坤一場戲,生命一悲劇。
這真是充滿生命悲劇感的名言。人存在本身,都帶有悲劇性,祇有少數人能體會其中的意義,以及它對人生的價值。
希臘人體會悲劇智慧,可約為三義:
希臘人察覺宇宙一切,包括生命本身,處處充滿狂駭大患,令人震驚,此為悲劇智慧的第一義。
希臘人對人生的種種罪苦、災難,不但不存臨危苟免的心理,反倒挺起心胸,奮力抵抗,以求獲得光榮的勝利。此為悲劇智慧的第二義。
希臘人運用藝術手腕,把罪厲化為德行,痛苦飾作美感,使人人在欣賞之際,神思醉酡,彷佛超升於幻美的世界,把人生一切慘痛洗刷淨盡,這是悲劇智慧的第三義。

中國式的悲劇中,很少有埃迪帕斯、哈姆雷特與李耳王這類悲劇英雄的描寫,中國人的悲劇感,是由歷史的興亡和世事的無常中表露出來。悲劇英雄之所以感人,在其與命運奮戰,以及在失敗中表現出人的尊嚴。中國人的悲劇感人力量,是在能揭開生命與世事虛幻無常的真相,並由此激起大悲與深情。

東波詞:「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通常人總是祈求歡樂,執著於歡樂,不能了悟哀樂相生之理。歡樂之來,則縱情享受;歡樂既逝,則頹喪慨歎,甚至憤世嫉俗,完全陷溺在莊子所說的「上下囚殺」的盲動之中。詩人深悟人間之事,無歡而不悲者,亦無合而不離者,因此在無常的世事之前,興起無涯的悲憫之情。悲憫之情生,則無常中有常,虛幻中有實在,於是重新轉出對人的關切與人間之愛。東坡說「不應有恨」、「但願人長久」,就是從生命的悲劇感中升起的一份赤子之心。

透過歷史興亡,表達出中國人的悲劇感的,是孔尚任的「桃花扇」,該劇寫南明亡國恨史,末折餘韻中「哀江南」一曲,句句血淚,誦之令人悲不能已:
俺曾見金陵玉殿鶯曉啼.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冰消?眼看他起珠樓.眼看他讌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衰看飽.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臺棲梟鳥.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在這短短的文字中,真是寫盡了人世間的哀痛與悲傷。五十年興亡是如此,五千年的興亡又何嘗不是如此!當朱樓初起時,冠蓋雲集,笑語盈庭。轉瞬間繁華如夢,京華烟雲,朱樓塌了,賓客星散,遍地哀鴻,鬼哭神號!世事之無常,猶如自然的律則,循環無端,人生其間,情何以堪!就個體的意義說,了悟到「殘山夢最真」,是一個轉機,也是一個生機。因為人往往要走到繁華夢的盡頭,才能得到人生的澈悟,才能激起大悲與深情。
《歹夢誰人放?年年歲歲相同.不離相思巷.生不如死》
20151215044112AA19D9F

國學家王國維,早年曾寫過一篇「紅樓夢評論」,認為是一部歷盡人生苦痛而求得解脫之道的書,並認為形成人生痛苦者在其有欲望,欲望中最大者為男女之欲。

紅樓夢悲劇的形成,誠然包括這一層,但止於此,了解是不夠的,因男女之欲,只是導致求解脫的一個成因。紅樓夢實是中國人所體會的「生命與世事虛幻無常」悲劇感的典型代表作。組成紅樓夢的背景與人物,像大觀園中如夢般的繁華,黛玉的纖弱多病,寶玉的遊戲人間,無一不呈現它的虛幻性。

作者的雄心,實不祇是描寫一家一族的興衰,大觀園無異是整個人間是的縮影,其中的情呀、欲呀、病呀、死呀,也是普及眾生的現象。作者藉寶玉這個角色,從人生沉淪之途,一直寫到重生之路,而重生的關鍵在悟到「色即是空」,以及情欲的即實而虛上。寶玉既沒有像西方的悲劇英雄,奮力抵抗命運,也不想超升入於幻美的世界,以洗淨人生的慘痛。他跟隨者佛陀所啟示的道路,出家了,解脫了。出家的真義,不是脫離人間,而是要從人間種種的憂苦束縛中釋放出來,尋得本真,得大智慧,負起濟人濟世的責任。

Colors of Lov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uGiwDQEvDc
2016-03-22 12:06 pm
崛起於十九世紀中葉,到廿世紀中期才流行一時的存在主義,是一個很複雜的組合:
(1)組合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扭轉了西方傳統哲學的性質,從抽象思考轉入具體生活,從客觀性真理轉到主體性真理,從普遍性問題轉為個體性的存在。
(2)在西方,有關生命的問題,很難擺脫基督教的傳統。存在主義不論是有神論或無神論,都與基督教發生不同程度的關聯。
(3)經由廿世紀兩次空前大戰的悲劇,使存在主義着上很濃的戰後破滅和絕望的情緒,也是存在主義具有強烈感染力的主要原因。
(4)受到哲學家特殊氣質的決定,這是造成從齊克果、尼采到沙特,各有其不同色調的原因。
後面這三點在時間之流中,都逐將褪色。事實上最近數十年來,存在主義因西方戰後的復興,熱潮已經過去。但主要的問題並不會過去,不追逐時髦的哲學家,將存在主義做深度的發展,也許這正是時候。

如以上述第一組合中的問題為基準,站在中國人的立場,我們可以說,存在主義突破西方傳統的束縛,所感到的那些新鮮的問題,在中國都是由來已久的古老課題,因為中國哲學從一開始,就重視個體內在的經驗,和生活之道的重建,在中國一個人能過著合理的生活,比有理論要重要得多,無論是佛家、道家或儒家,都是如此。

當然你可以問:既然如此,為何現代存在主義崛起於西方,而不是東方或中國?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困難,簡單地說,百年來正是西風壓倒東風,中國新興的知識階級,文化意識幾乎一致倒向西方,流行在中國的,不論是自由主義、科學主義、或社會主義,都仍是西方智性傳統的產物。而這正是存在主義所激烈反抗的。中國知識的知識之士既熱衷於此,自然無法體會存在主義的時代意義,也根本不關心這些,更不會想到存在主義與中國傳統哲學之間有甚麼關連。尤其是在西潮侵襲下,反傳統的思潮盛行,傳統的生命哲學因被視為玄學而一筆勾消。沒有一個思想人物能植根於存在哲學的深厚傳統上,放出生命的光彩。

存在哲學的特性之一,就在思想與生活息息相關。歷史上凡是於存在哲學有建樹的人,個個都具有生命的異彩。 西方的齊克果、尼采、沙特是如此,中國的孟子、莊子、慧能也是如此。

存在主義關心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如何成為自己?孟子在這個問題上,不如現代存在主義所表現的那樣曲折多姿,因為他不是從現實生活的多重矛盾衝突中,由矛盾的層層克服,使精神扶搖直上。他首先肯定人之所以為人的主體 --- 心性,心性是仁義價值的本源,人生最大的目的是成仁取義。這是需要長期奮鬥的過程,也是人成為真正自己的不二法門。孟子深知在其具體生活中,要達成這一目標,將遭遇到的阻礙,小的阻礙,苦心勞骨就能克服,大的阻礙,就要面臨重大的抉擇:究竟是捨生取義,還是捨義取生?前者可完成自己,後者將失掉自己。仁義在孔、孟,部是經由了解獲得的抽象概念,而是可以為之生為之死的生活真理,這真理是必須由具體行動去證實的。

莊子與孟子的差別,是在孟子從陽光明亮的山頂之高處理解人,莊子卻是從黑暗的無希望的谷底來凝視人。孟子從人心中發現了善根,莊子卻是從人心中發現了芒昧。芒昧像一股碩大無明的力量,把人推入沉淪之途,與物相刃相靡,交引日下,雖然終身役役,除了失望與痛苦,一無所獲。莊子和齊克果一樣,都是從剖視感性的階段入手,然後經過辯證的發展,由否定感性,導入精神上昇之路。他們之間的不同,在精神的歸宿:莊子經由超越的功夫,達於人生和諧之境,他的精神是純一的,自由的;齊克果則經由抉擇、悔罪、以及對人倫、愛情、財富、名譽的捨棄,歸於真實的信仰,獲得永恆的淨福。莊子在純一、自由的和諧中,達到真正自我的實現,齊克果則由信仰上得到重生。

慧能是莊子以後最偉大的思想天才,他把佛陀、莊子、孟子的思想融於一爐,開創了中國的禪.,禪代表中國存在哲學最成熟的智慧。和孟子一樣,他簡易直接,直下肯定人有自性和自心,心性中有善根、佛性,一念向惡,便入地獄,一念向善,便生智慧。對慧能來說,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見性,一切法門都不過是見性的手段而已。人能見性,才能享受到不可思議的自由和平靜,才能在自己的心中開發出智慧的活泉。遇到根器高的人,經他光輝的語言一點一撥之間,直指心性,精神立即高揚,當下澈悟,立地成佛。世上很少大思想家能像慧能一樣,包涵得得那樣廣泛,又不執著一切。他衝破了上下、內外、人我一切樊籬,在自性相通的基礎上,形成一個太和世界。

【莊子從黑暗的無希望的谷底來凝視人】20151213091212AANsFl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OC59q9nVwo

「莊子」中譯本 頁13 ;中國的智慧 頁189
2016-04-23 5:40 pm
靈明之心與悲劇的意義是否像風又像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twAoRk9yYc

西哲尼采所創造的超人 往往在朝暾出岫的晨曦 或夕陽落山的黃昏 對悠悠太蒼歡呼道:「明星!你滿眼都是幸福。假如你暗藏清輝 而不流照人間 你的幸福又值得甚麼?」這些聖哲先賢 勇敢的面對現實 將生命中峨蘶磅礡的青春活力 循天地間本然之理 不屈不撓的創作嶄新的人生理想 將人的心靈拓展到超凡脫俗的領域。盡管時代不同 民族各異 人與人之間 還是有著共同的體認和理想。

陶靖節曾有「夫何瑰逸之令姿,獨曠世以秀群。表傾城之艷色,期有德於傳聞。佩鳴玉以比潔 ,齊幽蘭以爭芬」既美且善的理想。也曾抱定「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的決心,不怕久相欺,意氣傾人命,真風告逝,大偽斯興的當時風氣。立「猛志遠四海,骞翮思遠翥」的大志於「少時北且厲,撫劍獨行游。」在人生之途很想有一番樹建,可惜終於失敗。只有在「竟寂寞而無見,獨悁想以空尋。」的悲痛之中,深嘆自己「萬族各有托,孤雲獨無依。曖曖空中滅,何時見餘暉。」於是不以心為形役,息交絕遊,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倚南窗以寄傲,撫孤松而盤桓」,毅然隱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POCcPFtATg
海波浪 • 6 月前
2016-04-23 5:22 pm
命運是荒謬的,因為每次希望都帶來失望,但主體依然希望。
有比這更荒誕和違反行事邏輯的嗎?
悲歡總無常 不變是傷情 今生只有苦苦笑風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vB3yRvCC8k
苦酒滿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7g1zJyzdO4

現代詩人席慕蓉也曾有一首詩:〈一棵開花的樹〉,日「如何讓你遇見我 /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 /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 求祂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秋風掃落葉 • 4 小時前

●該如何取消現象界的對待概念與價值成見?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226061236AAn12BF

苦酒滿杯 • 2 月前
2016-04-23 4:36 pm
道與理是形上的真理, 為禮與法提供合理化或理由化的根據。 前二者是形上的自然法, 後兩者是人定的人間法 ,後兩者的釐訂, 不能違離前者, 這正如基督教哲學家阿奎那所說:「每種人間的法律, 就只有它從自然衍生出來的那麼多的法律本質。 然而如果它有甚麼地方乖離了自然法, 它就不再是法律了, 僅僅只是顛倒了法律。」

成就人生價值有「上、下」兩路:「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一是追求往上超越以成就人生永恆價值、也即成就大我的「成道」之路;一是向下凝聚、走一條成就自我的「成器」之路。唯此乃個人各就其性與才知所近而自擇焉!不必強調其價值判斷、高下之別。雖然孔子也曾說過「君子不器」,鼓勵人不要畫地自限,要勇於嘗試、追求人生無限的可能性;但是俗話也說「恨鐵不成鋼,恨兒不成器。」所以「成器」未嘗不好,如荀子、墨子、韓非子所強調的禮制、法制,或知識性、技術性一類的專家之學,也都是非常踏實的一條成就自我之路,並不必勉強每個人都一定要追求永恆價值之創造;苟無其才與性,好高騖遠的結果,將反而造成憤世嫉俗、格格不入的「不安」人生,那就有違「安身立命」之本旨了。所以了解自己是很重要的。了解自己什麼呢?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心」究竟對甚麼「安」?在什麼事情上可以得到「安心」的力量?
2016-03-24 6:24 pm
治身和治國是道家思想組成的兩個主要部分。在古典哲學中,「精神」一詞首創於莊子,古人以為思維能力與精神作用均發自於心。莊子論心要在闡揚心神與心思的作用----心神活動創造人的精神生命;心思作用建立人的思想生命。這種心學為內篇各篇的核心議題,如(逍遙遊)在論人的精神生命之廣大自在、自由自適;〈齊物論〉論思想生命的「相尊相蘊」;〈養生主〉論精神在生命中的主導作用。篇末薪盡火傳之說,即喻人的精神生命和思想生命的永續傳遞。 (人間世)論伴君如伴虎,士人當免於淪為統治階層之工具價值,不得已從仕途的老路中由治國轉為治身,於是提出「心齋」之說。「心齋」境界的提出,也屬於精神生命修養之最高境界,一如(大宗師)中「坐忘」之心境,而〈德充符〉通篇在闡發生命內涵之充實,所謂「常心」、「靈府」,就是心靈經常保持愉悅而生意勃發,所謂「使之和豫通,而不失於兌。使日夜無郤,而與物為春」,這都是藝術心靈之流露。內篇之末篇(應帝王)雖名為論治道,事實上仍以治心為要,如提出「遊心於淡」、「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之說,正是以治心為治道之根本基礎,凡此都可見莊子心學之大旨。
《老莊新論 頁147》

ZuGiwDQEvDc
2016-03-24 1:38 pm
〈天下〉:內聖外王之道」

〈天下〉篇的重要性是多方面的:一、它是一篇最早的古代哲學史。二、它標示最高的學問乃在於探討宇宙人生本根的學問,它稱之為「道術」。其內含相當於我們現代稱之為「哲學」的意涵。三、它首次提出「內聖外王之道」,作為士人最高理想的人格形態。這一崇高的理念為各家所接受,千百年來,成為歷代哲人共同追求與憧憬的目標。四、說它是最早的一部古代哲學史。它評價了自老聃以來,各學派的哲學主張。它保存了惠施、公孫龍等幾乎全部遺佚的學說思想。〈天下〉篇所評論的各個學派之中,除了墨家。名家之外,可說都屬於道家學派。老聃、莊周為世人所知,作為道家的代表人物,而宋鈃、尹文以及彭蒙、田駢、慎到,都屬於戰國黃老道家。因此我們可以說,〈天下〉篇是一篇最早的哲學上的道家主幹說之論文。
(老莊新論 頁299)2
2016-03-23 3:43 am
靈明之心與悲劇的意義是否像風又像雨?

例、
『對宗教的認識與學習潛能(800字以內): 請描述您生活中有哪些與宗教相關的觀察與經驗,這些觀察與經驗如何反映您對於宗教研究的學習潛能。?
更新: 急需,申請入學需要但毫無頭緒』


宗教就好像人一樣.有人有優美.善良的品德.而有的人卻沒有。在宗教領域中.有的時候也是如此.問題是我們常常喜歡用一視同仁的方法來對待宗教.但在對人時.卻又故意把現象與本質加以分離.這是相當矛盾的事。例如某一教派的人拒服國家的兵役.這時我們就可能有一種聯想.所有的宗教徒都是不愛國的.又例如某一宗教團體出國朝聖.結果有些人沒有回來.我們就會想到這個宗教團體真不行.故意違反國家法律.但我們對國家的政黨及政府機構中的某一公務人員有貪污的行為時.我們就會很快地想到這是個人的行為.和某一政黨.某一政府機構無關.而不會聯想到這個政黨.這一個機構.鼓勵他的黨員或職員在貪污呢?

這就是因為宗教在歷史上所曾給人的印象和政府.政黨給人的印象不同。因為一個政黨.一個政府在經過幾十年.幾百年之後.不但是其中的人.就是連同組織型態.都有可能改變.改變的原因及理由.乃是為了適應人民的需要及當時的時代潮流。但為宗教來說.卻不是如此.這一個宗教所崇奉的對象卻一直未曾改變.也不可能改變.在整個宗教的儀式中一直是以這位對象為中心.幾千年來.儀式的方式可能有些改變.但儀式及崇敬的對象卻從未改變過.在如此的情況下.宗教如何能滿足各個不同時代的需要呢?因此.當政治與宗教相提並論時.政治的時代適應力就可能要比宗教來得強多了。

在宗教所遵奉的儀式裡.有些並不合乎人心當時的要求.例如基督宗教的彌撒.佛教的梵文經典等等.常令人覺得和時代脫節.又加上科學的進步.人們有了一個新的價值體系時.就會去研究及比較和以前有甚麼不同.在不同的過程中.人們會用什麼的標準來衡量新的以及舊的價值系統呢?當然是要有最合乎人心需求的標準才行.但為一般人來說.他們會如此的明理嗎?當然不可能.因此把宗教現象及宗教本質混為一談.結果.迷信就產生了.誤解當然也跟著來。

是否是迷信 必須要先探討宗教的起源及本質之後 才有可能了解。
有很多人認為宗教的起源 是先民對天地莫名其妙的懼怕之情 因為感受到天地是如此的偉大 結果 就很自然地加以膜拜 崇敬 最後 就奉之為神明 認為具有一切的能力 所以在這一些人的意見中 就認為宗教是造出來的。

但在另一些也同樣認為宗教是人造出來的意見 則是認為古時候的統治者 為了堅定及鞏固自己的地位乃造出了一個神 並以這個神的全能作為人所能有權力的理由 結果在這種君權神授的情況下 宗教就產生了。
但我們仔細研究宗教之後 我們可以發現 宗教並不是如此單純。

Epic Hit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KJvnO-I57U

首先 我們要說的是 對大自然的畏懼而生的崇敬之心 是可能的 但因為這種崇敬之心而有宗教態度 則是不可能的 有誰會因為父母大發脾氣 而會對父母有崇敬之情?如果父母不愛我們 不照顧我們 不為我們而犧牲 而每天不是打 就是罵我們 我們有可能愛我們的父母嗎?有可能會在他們百年之後 還追念他們嗎?如果說 宗教只是因為懼怕之情 而有宗教信仰 那是不可信的 但是如果我們說 因為先民在外抵抗世界的有限能力中 特別體會出心靈的深遂 因此看出天地的偉大 同時也因為人心的個別需求 在配合上天地的精神 如此而產生一個宗教的崇拜 則是有可能的 但並不是說 宗教是因人的需要而產生的。天地並不因人而產生 人不斷的生生死死 但天地卻可存在 這種先於人而存在的精神 才是宗教的真正對象。

我們對迷信的看法.一般都堅持於宗教及民俗上.因為這兩者.有太密切的關係.同時另一方面.也因為宗教本身適應力的問題.常是一種不夠進步.甚至阻礙進步的原因。例如哥白尼及伽俐略對物理世界的新發現.在當時人來說是石破天驚.如果當時的宗教接受了這一個觀點.並採取寬容的態度.人類文明的進步及價值系統的維繫似乎會比今天更有效.但可惜的是.他們的發現並未獲得適當的寬容.更不幸的是.後來的許多事實.證明了哥白尼及伽俐略發現的正確.這就更引起後人對宗教的攻擊

但我們如果仔細研究這些歷史.可以發現他們所攻擊的都是當時的制度及掌權者.而不是宗教本身.可是對有些人來說.就會誤解以為宗教的本質就是如此。這當然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即使在今日.宗教制度所引起的問題仍是層出不窮.這就會引起很多人的疑問:「宗教為甚麼要堅持這些呢?如果這些事實和宗教本身並沒有衝突.相反還有可能配合的話.為什麼要因為人.而妨礙了人類的進步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所能了解的.乃是人所組成的教會和教會本身的存在理由.很可能會有衝突.問題是人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能解決.當然容易被人誤解為是一迷信的機構了。

對於人們.以為宗教是迷信的最大理由.就是前所說的.有些制度.已成為人民的風俗.這一個風俗變成傳統之後.自然會逐漸變質.成為人們所詬病的對象.例如在台灣所流行的拜拜.本來這一個拜拜具有很良好的意義.但到了後來卻成了吃喝玩樂.胡作非為的場所.又例如中國人常有的廟會.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但當我們去探尋這些宗教領導者的意見時.他們竟然大多數都不贊成人們狂歡的方式.也由此可知.宗教本身和迷信.是有着一段很大的距離。

船再度浮上 三件事被浪沖走 不知它們的容貌 只能在效應出現後核對 南下自強號195行經夜霧第二國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PdUR1O0gc8


收錄日期: 2021-04-20 18:00:3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322015419AA8c8G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