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人習慣對人不對事?」
與其質疑為何台灣人 尤其是台灣的南部人比較習慣對人不對事
何不指引他們去看看這世上到底還是處處充滿着對事不對人的佳話
譬如西洋哲學對公平正義的重視 中國哲學對真理的追求
甚至佛家的去我執、道家的清心寡慾、儒家的明心見性
無一不是對事不對人(註1)的在追求真理(註2)
就是國會質詢欺騙的相關案件 ……
也只有極少數的少數立委因質疑對象不同而語氣有所不而已
更別說也只有極為少數的某些仗義執言者是有點忘了自身在其中也是有相當的腳色的
較習慣對人不對事
期望~要求~規定~限制~命令~不願~違背~隱瞞~他顧~突破
喪失情願而隱瞞他顧!?
感情與理智之揮淚不斬失空斬!?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918070832AAqG3oW
舉例:腳色ABC三者間的關係,不論B做得多好 多淋漓盡致………..
一個人對於他的環境中的一切 隨時隨地 都有「喜歡」和「不喜歡」的反應
這些就是他對這些事物的“評價”其目的就是想影響對方聽話的人對於這些事物在心理上的反應
譬如我說:「這花真香」 意思就是希望你也拿一種欣賞它 愛惜的心情來對待它「某人的兒子是個壞蛋」意思就是要你也不要去喜歡他不要去和他接近
『甲根據乙的表情 作為他對丙的評判』則這是關於評判的一種『敘述』而不是對一種事實的『評判』。只是指示了甲的一種行為
以評判的方式做為個人看法的報導
『評判』是那些語句的一種作用 並不代表某所指事物實際的『價值』。
譬如 『甲認為乙比丙好』這只是指甲的一種行為 並不是表達乙真正比丙好。
又如說『甲根據乙的表情 作為他對丙的評判』則這是關於評判的一種『敘述』而不是對一種事實的『評判』。
又譬如說『乙比丙好得多』又可能是一個『規約』語句。
但『乙比丙好得多』這句話就複雜了 它有『評判』語句的傾向
即是說『你不要去接近丙 而應該去接近乙』而又可能是一個真正的『指示』語句。即『乙在事實上對於某些需要 具有可以滿足她們的條件 而丙是不具這些條件的』。
註1、
中國雖一向重視行的真理,但當清末知識份子接受西方思想之際,很快就領悟到西方人所說的真理之意義與價值,嚴復就是一個例子,他在1903年就說過:「須知言論自繇只是平實地說真話求真理:一不為古人所欺,二不為權勢所屈而已。使真理事實,雖出之讎敵,不可廢也;使理謬事誣,雖以君父,不可從也。此之謂自由。」又說:「仁勇智術,忠孝節廉,亦皆根此而生,然後為有物也。」前一段話,代表中國人追求真理的新里程碑;後一段話,給於現代人一個新的啟示。
至於誰是市府高層官員?陳永德僅表示就是北市府「局處首長」
但無論如何,公布名單「實在太殘忍了」
給予每個人他所應得的
對待同狀況者平等.不同狀況者不等.與其不等度成比例
所謂正義就是對他人有利的行為
社會正義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法律正義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法令設立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廢私
執法者『按法以治眾』絕不可稍懷惻隱 假借慈悲
註2、
智慧最大的敵人是執著 不論是執著於知識 執著於名 執著於利 執著於形體之美 執著於權位 只要一但執著 智慧之門就被自己封閉了。孟子說「大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人即聖人 聖人乃智慧最高結晶。赤子之心純一無偽 無執著 所以能湧現智慧。世上沒有一個有智慧的人不具有赤子之心的 因此單純 善良 富感受驚奇的能力 成為智慧人物共有的特徵。
論真理談學問 應該實行天下一家的大道理 就是說 以赤子之心 對不同意見採取犯而不校的態度 凡是對的 也應該有勇氣說是對的
智慧只有慢慢的發展 並且透過備嘗苦頭的階段 才會獲得
在智慧裡 權威的論證是薄弱的 因為智慧並不繫乎他人供給的文獻 也不繫於講話人的權威 而是所說事象本身的理由 因此智慧接納有理的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