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
民卅八年冬,國民政府遷都臺北,代總統李宗仁棄職逃美,蔣總統在民意機構及全體軍民敦請下,復行視事。任陳誠為行政院長,厲行改革。在政治上,精簡機構,提高行政效能,積極推行地方自治。在經濟上,初推行三七五減租,扶助自耕農。繼實行耕者有其田,並鼓勵農民種植經濟作物,因而造成臺灣農業復興。且進而於工業方面,鼓勵私人企業,積極發展紡織等輕工業。自民四十二年起先後實行五個四年計劃。造成我國近年來經濟繁榮,人民生活富裕康樂。在軍事上,實行精兵主義,切實改善國軍各項裝備,注重現代化,健全軍中人事制度,強化軍中政治教育,實力推行退除役制度及戰士授田,使國軍始終保持旺盛之士氣與戰鬪力。故臺灣經此二十年來我政府上下一心長期之生聚教訓,已成為最堅強之反共抗俄民族復興的基地。
由於我政府在臺努力不懈,故國際對我國之態度亦轉變為積極支持。民卅九年韓戰爆發,美國當機立斷,實力援助我國。民四十二年宣布以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次年中美簽訂共同防禦條約,我國已成為美國在東南亞堵禦共產侵略的重要友邦。至於其他各國,由於蔣總統態度寬大。以德報怨,故民四十一年,中日以同盟國舊金山和約為依據,簽訂和約。日本聲明放棄過去在華特權及對臺澎南沙西沙羣島的一切權利。我亦表示寬大,不向日索取戰費賠償。此外我與韓菲越南及中東等反共國家均保持密切友誼。與非洲新興國家,則以農業技術,輔助栽培如水稻蔬菜等各種新作物,以解決其經濟問題。現有二十多個農耕隊在非。
2.
中國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面海,西北伸向內陸,有漫長的海岸線,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中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中國領土縱橫經緯跨度大,東西跨越經度有60多度,橫跨5個時差區,東西距離約5200里;南北跨越緯度近50度,南北距離約為5500里。中國的版圖被形容比作一隻頭朝東尾朝西的金雞。
中國近海是指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四大海域,位於北太平洋的西部邊緣,總面積470多萬平方公里。渤海和黃海以老鐵山角經廟島群島至山東蓬萊角的連線為界;對東海與南海的界線說法不一,大部份人公認的是以南澳島與鵝鑾鼻的連線為界。中國近海冬、夏季風交替顯著,大抵可分3個氣候區:渤、黃海為暖溫帶季風氣候區,東海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南海大部分海域為熱帶季風氣候區。
中國地形多種多樣,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種地形都有大面積的分佈,各自呈現出不同的自然景觀。地勢分佈多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自西向東,逐級下降。平原少,山地多,陸地落差懸殊。全國近70%的縣區分佈於山區。山地和高原多集中於西部地區。全球高於8000公尺的12座山峰中,中國就有7座。高大綿長的山脈,構成中國陸地的骨架,縱橫交錯成網路狀,其間為形態各異、大小不等的高原和盆地,組成各具特色的地貌區域。中國與尼泊爾接界處的珠穆朗瑪峰和新疆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正負差超過9000公尺,為世界之最。
中國水系的分佈很不均勻,東部季風區的河流多而長,河網密度一般都超過0.3公里/平方公里。其中密度最大的為長江三角洲。西北地方和藏北高原內流流域內,河流少而小,且多單獨流入盆地,缺乏統一的大水系。河流一部分注入海洋;另一部分流入封閉的湖沼或消失於沙漠,不與海洋溝通。劃分中國內外流域的主要分水界北起大興安嶺西麓,經內蒙古高原南緣、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日月山、巴顏喀拉山、念青唐古喇山和岡底斯山,向西直抵國界。在中國外流流域中,太平洋流域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56.7%。中國主要的大河,如黑龍江、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等均屬這一流域;印度洋流域的面積居第二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6.5%。這一流域的河流主要有怒江、雅魯藏布江等。北冰洋流域面積只占全國總面積的0.5%,偏處於中國西北一隅。
中國國土遼闊,從南到北兼有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等幾個不同的氣候帶。其中亞熱帶、暖溫帶、溫帶約占70.5%,並擁有青藏高原這一特殊的高寒區。南部的雷州半島、海南省、臺灣省和雲南省南部全年無冬,四季高溫多雨;長江和黃河中下游地區,四季分明;北部的黑龍江等地區,冬季嚴寒多雪;廣大西北地區,降雨稀少,氣候乾燥,冬冷夏熱,氣溫變化顯著;西南部的高山峽谷地區,從谷底到山頂,呈現出從溼熱到高寒的多種不同氣候。此外,中國還有高山氣候、高原氣候、盆地氣候、森林氣候、草原氣候和荒漠氣候等多種具體氣候。
自然資源主要包括土地資源、氣候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動植物資源、能源和礦產資源等幾大類。中國地廣物博,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中國山地多,平地少,乾旱、高寒區域大,耕地發展受限制,開發梯田就成為人們利用土地的最好途徑。中國有豐富的氣候資源,但因強盛的季風氣候和複雜多樣的地形,增大了氣候資源分佈的時空差異,季候風盛行使水資源的時空分佈極不均勻,水旱災害頻繁,而且資源質量差別懸殊。中國幅員遼闊,還擁有大量的珍稀動植物和珍貴的礦產資源。
參考: 李國祁,《中國歷史》,頁362-363。陸大道主編,《中國國家地理圖鑑》,頁10、14、18、34、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