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日本的經濟發展與影響?

2016-03-03 7:26 am
越詳細越好。

回答 (1)

2016-03-03 8:56 am
  若依據表格所見中日戰爭以降日本主要物資的生產動向,可知纖維品的生產自一九三七年之後大幅減少,一九四一年後更是激減,許多纖維工廠被強制轉換業種。
  相對於此,軍需生產基礎資材的部分受到優遇,不過煤炭生產在一九四零年達到最高之後停滯乃至減少,這是因為即使投入強制押送而來的朝鮮人、中國人的勞動力,也無法克服勞動力及資材不足的問題。銑鐵在中日戰爭期間由於高爐的增設,產量由二百萬噸左右增加到四百萬噸,但是每年二百萬噸前後的廢鐵進口的中斷,限制了鋼材生產的成長。而且自一九四四年起,中國鐵礦石的輸入因船舶不足及美軍潛水艇攻擊而減少,使得鋼鐵的生產陷入危機的狀況。供作航空器材料的鋁生產,雖到一九四四年為止急增,但是從東南亞進口的原料鐵礬土(bauxite)卻從同年開始銳減,一九四五年二月以後則完全消失,海上運輸也完全癱瘓。
  包括表中未顯示的農林業及其他部門,日本的綜合經濟力於一九三九-一九四零年左右達到頂峰,此後開始朝向衰退。儘管如此,只有軍需生產一直到一九四四年仍然繼續成長,惟這是過度加重國民生活的負擔才有可能。然而如此的軍需生產到了戰爭末期,也因為海上運輸能力低落導致的原材料不足及空襲而潰滅。
  以軍需生產為軸的發展,係由經濟統制才得以達成。一九三六年的「二・二六事件」之後的軍擴預算,招致進口的激增,一九三七年一月大藏省施行「輸入為替管理令」,開始對外會施予直接統制,再以中日戰爭爆發為契機,日本政府於一九三七年九月制定「輸出入品等臨時措置法」及「臨時資金調整法」之兩大統制法,從貿易及金融展開正式的統制。一九三八年起依據企劃院所擬定的物資動員計畫,依軍需及民須分配重要物資。不過,在輸入資金及鋼材的分配上,陸軍與海軍演出激烈的爭奪戰,民需遭受池魚之殃而大幅削減。一九三八年三月取代「軍需工業動員法」所制定的「國家總動員法」,賦予政府在經濟統制方面無限制的權威,日本的戰時經濟統治之體系於焉完成。
  一九四零年九月的三國同盟締結以後,第二次近衛內閣以「從利潤本位改為生產本位」為口號,提案「經濟新體制」的樹立,然而財界的反彈激烈,自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以降,才開始設置不同類型的統制會,統制會在業界人士為會長的「指導統裁」下,以分配、配置資材及勞動力,增加生產為任務,但是除了鋼鐵統制會等若干的例外,整體而言未有值得一顯的成果。
參考: 石井寬治著,黃紹恆譯,〈第五章、日本帝國主義的展開〉,《日本經濟史》,(台北:五南,2008),頁371-374。


收錄日期: 2021-04-30 20:33:2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302232616AAn0MgK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