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因努力而成功的例子 西方名人一名,中方名人一名?

2016-02-27 9:27 am

回答 (1)

2016-02-27 2:58 pm
中國

  王壽彭(1874-1929),山東濰縣濰坊人,出身貧寒,父親為作帳房先生,收入微薄。王壽彭幼年勤勉發奮,17歲便考上秀才,卻因為被歧視而連考貢生的資格遭人抹下,結果遭人嘲為「雞窩裏飛不出鳳凰」。王壽彭立志要翻身,堅持不懈地努力,終於在自己27歲時,也就是光緒二十七年(1901)鄉試中舉,成為舉人。兩年後,開封會試,王壽彭因貧病交加,一度打算放棄,但在親友的勸說與贊助下,他抱病應試。不想竟是一試中試,這竟使他即時病痛全消,於此年赴京參加殿試。

  王壽彭參加殿試,閱卷大臣呈進前10名的卷子,他的卷子也在其中,但並非是最好的卷子。但那年慈禧太后正在籌辦70壽典,見到王壽彭的名字後異常高興,即拔為第一。這是因為他的名字含有「壽比彭祖」之意,所以點為狀元,實為吉祥如意。

  此事傳出,士子均認為王壽彭點狀元實屬偶然,並非名副其實。對此,王壽彭一概不予正面回答,只是寫了一首打油詩,以為答辯:

            七絕 說偶然
           有人說我是偶然,
           我說偶然亦堪難。
           世上縱有偶然事,
           豈能偶然再偶然?

  王壽彭「偶然」奪魁非偶然,這是因為多年來他一直為科舉考試而堅持不懈。從心理學上講,王壽彭的奪魁也是他焦慮的「彈簧效應」的結果,因為他既沒有被別人的譏諷壓倒,也沒有放棄自己的焦慮,而是按部就班地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因此,他的殿試奪魁有偶然,但他的奮鬥成功中有必然。


西方

  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可視為人格完善的典範。阿德勒是佛洛依德的大弟子,後來因為學術見解不同而分手了,他曾提出著名的「自卑情結」理論,就是指人在某些方面都有自卑,因此人需要不斷克服自卑,不斷成長,這才是人的基本需求。有趣的是,阿德勒本人的生活經歷恰恰驗證了這一點。
  阿德勒在六兄弟中排行第二,從小駝背,行動不便。他的哥哥體格健壯,蹦跳自如,所以阿德勒總是自慚形穢,長年生活在哥哥的陰影中。為了超越哥哥,他不斷地努力,直到有朝一日,他發現自己成為了一個名滿天下的學者,而他哥哥只是一個鄉村小教師。早年,因為阿德勒學習差,其老師曾建議他去當鞋匠,但是當他在奮發學習後,他的人生完全是另一番風景。由此,他開始琢磨,是什麼原因導致自己比哥哥成就大,他的結論是自己的自卑情結。為了擺脫這自卑情結,他一直在努力著,直到最終完全改變自己,成為人格完善的人。
參考: 岳曉東,《做個A+青少年-積極心理學必修的8堂課》,(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10),頁73-74、95。


收錄日期: 2021-04-27 19:31:1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227012703AAm8jPy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