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事蹟和性格?
回答 (1)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以「賢相」的形象,出現在中國各類史籍中。千百年來,不僅為史家文人所稱道,也為歷代的統治者和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稱頌。到後來,民間傳頌日甚,竟使諸葛亮成為用兵如神的統帥、治國安民的能臣、驅石使木的巧匠、呼風喚雨的半仙。總之,諸葛亮身後千載,已在民間變成一個無所不能的人物。
諸葛亮字孔明,生於漢靈帝先和四年(一八二),琅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早年喪父,偕弟依隨在外為官的叔父諸葛玄。後來,諸葛玄投依荊州牧劉表,諸葛亮兄弟也隨之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隱居在襄陽附近的隆中。史籍中說他「躬耕隴畝」,可又留心時事,時人稱他為「臥龍」。而他亦以管仲、樂毅自比,自視甚高。
東漢末年的士人,自經黃巾起義的董卓之亂,紛紛趁時而起,在當時剛形成的群雄割據的局勢中,謀取安身立名的機會。除了早已在新興的大小軍閥的幕府中充當謀士者之外,他們有的隱居於潁、汝之間,有的流徙於江南,有的依托在荊襄,等待著「明主」的出現。他們中間不乏高明之士,而諸葛亮正是當時知名士人中的佼佼者,他對當時局勢的看法是有其獨到處的。諸葛亮初次遇到飄泊半生,而無尺寸之地,可是又有著「皇叔」頭銜的劉備時,所提出的著名的「隆中對」,就是江南一帶有見識的士人們,對如何以江左,或者荊襄為基地,奪取巴蜀為一翼,然後從荊襄、巴蜀同時出擊,與盤踞在北中國的老資格軍事集團曹操之流爭衡天下的方針大略。從當時的軍事、政治型態來看,這是在南方崛起的任何政治勢力均所應該執行的,也是唯一有可能實現的戰略。當時的著名人物周瑜、魯肅、龐統等人都有過這種觀點:赤壁戰後,周瑜曾勸孫權說:「乞與奮威(孫權從兄孫瑜的官號)俱進取蜀,得蜀而併張魯(割據在漢中地區),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割據在隴西一帶)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曹)操,北方可圖也。」而魯肅在初見孫權時就提出「剿除黃祖(當時據守在江夏一帶),進伐劉表(割據在荊襄一帶的漢宗室),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三國志》〈龐統傳注〉引《九州春秋》說龐統曾勸劉備,「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吳孫,北有曹氏,鼎足之計,難以得志。今益州國富民強,戶口百萬,四部兵馬,所出必具,寶貨無求於外,今可權借以定大事」。諸人看法,可謂不謀而合。諸葛亮的「隆中對」,只是把這種觀點發揮得更完整、更淋漓盡致而已。所不同的是,諸葛亮由於劉備的知遇,時機的偶合,才有機會對這個戰略設想,身體力行,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雖然「出師未捷身先死」,諸葛亮終於在出征中病死在長安附近的渭濱,但他那隆中對所闡述的戰略方針,無疑是高明的、正確的。
治理蜀地,是諸葛亮政治生涯中主要成就。作為外來勢力的劉備軍事集團,要在人地兩疏的蜀地建立起鞏固的統治,確實不容易。蜀地的原統治者劉璋向稱「暗弱」,在蜀地施行的是寬柔軟弱的政策;作為劉備政權的丞相,諸葛亮反其道行之,推行強有力的法治,並副之以對當地有勢力的人物進行懷柔重用的靈活手腕。先後重用過的文臣法正、許靖、李嚴、來敏、董和、彭羕、秦宓、張裔、楊洪、譙周、杜瓊、卻正、黃權,武將黃忠、張嶷、吳懿等都是蜀地人氏,而他們中間的李嚴、彭羕又因犯法而受到嚴厲的懲處。《三國志裴注》中記有晉初金城人郭沖回憶諸葛亮論政的話「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榮恩並濟,上下有節,為治之要,於斯而著。」諸葛亮就是用這種恩威並施的方法,維持在蜀地的統治。數年之後,蜀中大治,「軍資所出,國以富饒」,竟足以「治戎講武」,開展北伐。當時,荊州已失,蜀漢北伐所賴,主要就是蜀地的政治、經濟實力。諸葛亮所致力的北伐事業,得以在近十年之間頻出不衰,充分顯示出諸葛亮治蜀的成功。
諸葛亮的治軍,也和治國一樣,森嚴不假。街亭之役,馬謖兵敗當罰,因而逃亡,劉備舊臣向朗隨征在軍,因「知情不舉」,結果被罷免官職,閑居成都。另外,素受劉備敬重的劉璋原部李嚴,他官至中都護,因貽誤軍機,而被貶為平民;相反,由於街亭之敗,引起箕谷的大撤退,宿將趙雲的部隊以全軍而還,就賞賜其將士;並獎擢曾規勸馬謖,後又護軍撤退的王平。這都說明諸葛亮能治軍,而其治軍森嚴,也是他推行法治的反映。
在軍事上,諸葛亮並不如後來所傳說的那樣「用兵如神」、百戰百勝的。他所主持的幾次北伐,幾乎都是以失敗告終。除眾所周知的街亭之役的失誤,《三國志》〈魏延傳〉中還記載:魏延「欲請兵萬人,與亮異會於潼關」,但諸葛亮死守「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之策,終於勞而無功,屢遭敗退之厄。可見諸葛亮的命將用兵,都嫌偏頗,戰術上也缺乏權變,致使其在軍事方面,難有大建樹,但是,在當時諸葛亮仍不失為一個卓越的軍事家,取荊州,入巴蜀,據漢水,征南中諸役,都有煌煌功績,就連他在北伐中的主要對手司馬懿也稱贊他是「天下奇才」。另外,他對陣法的研究、對行軍布營方面的經驗,以及對武器裝備的改良,都有相當的造詣和成績。這些都集中反映在他死後不久就編集的《諸葛亮集》中。
諸葛亮在當時就有「巧思」的名聲,他善書能畫,在軍事上改良陣法和軍械。歷史上傳說他能製作「木牛流馬」以運輸軍需,在《諸葛亮集》中還載有一篇〈造木牛流馬法〉,記有一些似乎是營造尺碼和形製的內容,還說是「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後來民間輾轉相傳稱,小說家流把「木牛流馬」描述成不用人力,就可運轉如飛的神奇之物,其實這可能是適合在崎嶇的蜀道上使用的交通工具。前人高承就在《事物紀原》中說:「諸葛亮始造木牛,即令小車之有前轅者;流馬即今獨推者是,民間謂之『江州車子』。《稗史類編》中也有類似的說法。此外在民間還有諸如「孔明燈」、「諸葛行鍋」、「諸葛銅鼓」等的傳說,以及布列在巴山蜀水的關隴之地的所謂「八陣圖」,大都與後人的附會有關。然而,從另一角度來看,這一切都說明由於古代人民對賢相諸葛亮的景仰,而把人民自己的智慧都集其一身之故。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諸葛亮在北伐前呈給後主劉禪的〈出師表〉,集中反映了諸葛亮在荊襄失守,局處西蜀的不利情況下,為報先主劉備知遇之恩,為實現自己畢生的政治抱負,鞠躬盡瘁,堅持北伐的悲壯情懷。〈出師表〉有前、後兩篇之分。〈前出師表〉載於《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自無異議;而〈後出師表〉因本傳不載,僅出自《張儼默記》,人們就認為是後人偽託。但從文字風格和思想的內在聯繫看,〈後出師表〉仍像出自諸葛之手,只是因為內容有涉當時蜀漢的軍國機密,所以未能即時公開。後表文中,反映了蜀漢處境的艱困,「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諸葛亮出於自己的執著的信念和對蜀國安危的切實關心,置「成敗利鈍」於不顧,決意堅持北伐事業,直到命殞五丈原,葬身於前線定軍山側。然而他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的精神,千百年來感化激勵了多少中華民族的仁人志士,這種可貴的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品格的一個組成部份。從這點來說,諸葛亮不愧為人民千載傳頌的「賢相」。
參考: 江建中,〈七三、歷史上的諸葛亮是怎樣一個人?〉,《中國歷史三百題》,(台北:建宏出版社,2002),頁242-246。
收錄日期: 2021-04-18 17:02: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210125257AA2VqFp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