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上的現實主義的時代背景? 繪畫上的現實主義的主題特色? 繪畫上的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有?(介紹其生平作品風格,作品主題)?

2016-02-07 8:37 am

回答 (1)

2016-02-11 1:58 pm
首先你可以先到維基百科對現實主義的條目看一下,基本上現實主義的時代背景、主題特色都很概括性地總結在上面。我在這邊的回答是基於維基百科的內容做解釋與補充。

現實主義,翻譯的關係所以有些人也稱之為寫實主義。光聽到「寫實」兩字,顧名思義,他們畫的更貼近於我們細微觀察的外貌,不做額外的想像,沒有不合情理的藝術修飾,也不會融入古典、宗教歷史、異國情調、超自然等元素。講白話一點,就是畫得「像」,但是怎樣算是「像」,這又是眾口紛紛難有公論的概念,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於「像」的一套思路;客觀上的確越像照片的就是越「像」,那麼我們想想看,照相技術的出現,不就淘汰掉繪畫上現實主義的所有作品了嗎?

現實主義是一種思潮下的主張,不是一昧地強調要有多接近事物本身的形貌。當你看到國畫中畫的竹子、山水,你可能覺得很像真實的竹子、山水,然而你卻不會認為那是你走到郊外所看到的竹子、山水,你可能會認為那是中國某個朝代的竹子、山水,這些景物在藝術創作的表現上,奇妙地停留在那個時代上。這就是現實主義一個很重要的精神:體現出當代性,表現你在此時此地的生活中捕捉住對事物美的感動,可是這種感動不要再做作地用一些非現實的想像加油添醋。

藝術上的現實主義思潮盛行於19世紀的法國,大致的時間是在1848年的法國大革命之後的1850年代,反對原先風行的浪漫主義思潮,拒絕誇大的藝術手法矯飾。以下我列出四位代表人物做簡介,詳細內容可以到維基百科或是從我給的關鍵字去搜尋了,尤其是畫作,最好還是要看過圖片。

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我想他最有名的畫就是《拾穗》了,這幅畫在國中小的美術課本中是常常出現的名作,儘管我從來沒有認真上過小時候的美術課,但這張畫仍然使我記憶猶新。他的畫大多是在描繪田園的農村生活,可是如果你審視他的生涯軌跡,你會驚訝於他原先跟大多數的年輕人一樣,是憧憬著繁華都市生活的人,在他離開出生的鄉下到大都會生活,希望自己變成一個打扮入時、舉止優雅的不同階層人物,然而他卻沒從都市生活得到滿足,他發現當自己在都市變得愈來愈焦慮、煩躁不安,一切沒有自己憧憬得那麼曼妙。

當他30歲因喪妻重新回到巴比松鄉村生活時,他驚訝於自己過去沒有發現的,他從城市洗禮過的價值觀重新認識鄉村土地的記憶與經驗,他從辛勞工作的農民身上找到了自己一直在追尋的信仰,敬佩於這些村婦野叟對於勞動的那份虔誠,於是他陸續畫了許多諸如《拾穗》、《晚禱》、《播種者》等樸實地記下農民生活的真實面貌。

對於《拾穗》這幅畫,我們可能要透過聖經的經文會有更好的理解。利未記19章9節:「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規定農人可以跟在有錢人的收割後面,彎腰拾取掉在地上的麥穗,呈現的是當時歐洲人的信仰與一種憐憫,有許多窮苦的農民是仰仗這樣的恩典下維持生活。

庫爾培(Gustave Courbet)或許能被稱為現實主義畫派的創始人,主張藝術應以現實為依據,貼切地反映生活。出生在奧爾南,是在法國接近瑞士的邊境,位於阿爾卑斯山區,一樣是在歷經繁華的都市生活再落葉歸根,回歸田野,試圖從圍繞在自己身邊的生活找到平凡的美。最有名的作品是《碎石工》,可惜這幅畫在二戰期間被毀,《碎石工》是描摹當時法國鋪路的真實情形,有個工人在前面打碎石頭,後方一個人亦步亦趨跟著鋪路。

庫爾培另一幅作品《畫室裡的畫家》,這張畫在中間是他在那邊作畫,在他的後方有一群詩人、政治家、名流人士冠蓋雲集,在他的前方反倒是一些乞丐、流浪漢、許多流落街頭或是在生活底層的人們,兩邊有極大的落差。貫穿這幅畫的就是他終身秉持的信念──藝術不應該為藝術而藝術,藝術要為生活而藝術。他在告訴我們藝術創作是可以讓落差極大的兩邊是有溝通的可能性,藉由畫作使雙方認識彼此的生活。

柯洛(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是個畫作質量俱佳的現實主義畫家,擅長畫恬淡靜雅的風景畫,用的色彩較不鮮豔大膽,溫和的畫料中有種平靜的力量,會讓人感到安詳寧靜。他常常旅行到法國各個描繪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鎮,以及畫出穿著日常家居服飾的平常人,像是《戴珍珠的女子》,這幅畫你沒準會覺得似曾相似,稍微思索一下,其實這是仿照《蒙娜麗莎的微笑》,畫中的女子擺出的姿勢是和蒙娜麗莎同出一轍的,蒙娜麗莎是幾百年前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柯洛要畫出屬於他時代中的「蒙娜麗莎」。

柯洛尤擅風景畫,他的風景畫為後來的寫生文化帶來結實的基礎,譬如說《沙特爾大教堂》、《波微附近的瑪麗塞爾教堂》、《維拉達福瑞小鎮》等等。波微早先是個人煙罕至的小市鎮,柯洛透過他的畫提醒大家,原來法國還有個如此漂亮的地方,原來生活中有許多我們忽略的美好事物。

杜米埃(Honoré Daumier)是個社會寫實的畫家,而且他的藝術創作不侷限在繪畫,他同時也會雕塑、石版畫、漫畫。他是個於報社工作的美術工作者,時常在報刊媒體上刊登諷刺性的政治漫畫。《特朗斯洛南街》是他相當著名的石板畫,這是張總是會放在法國小學課本中插圖的名作。有一回當時的法國執政者在當時鎮壓對他不滿的老百姓,有一條街的人們全都被屠殺了,杜米埃他趕到現場畫下了殘忍的場景,用以表達他對社會現況的不滿。他在許多現實主義的畫家中視個性最衝的,具備階級批判意識,也因為他常常畫出一些具爭議性的作品例如前述的《特朗斯洛南街》,所以他也很常被抓去坐牢。

他畫的畫也許不美,但他的畫中常常流露出他對公平正義的關切,他覺得有些人一輩子都被他人踩在腳底下,因此他要為這些人鳴不平。你可以看到他不去畫榮華富貴的上流社會生活,他終其一生都在關切著社會最底層的人們,像是《洗衣婦人》,畫中就是19世紀中下階層的婦女們生活的實況,他們洗個衣服要到塞納河邊洗,回家的路上,除了要一手拖著沉重的溼衣服,另一手還要牽著自己的小孩。杜米埃在暴戾的個性下,蘊藏著一顆對人最不忍的慈悲心。


收錄日期: 2021-04-18 14:24: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207003715AA8AyBp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