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六時中常觀己念(五之三)觀起念的內涵漸次?

2016-01-09 6:22 am
<前言>
透徹了解時空的創造、打破不生不滅相的迷思,這時候的觀己念,就清爽自在了,不會
再混淆種種我法二執。
因為,這念頭創造了時間空間的一切,控制好念頭,一切都控制好了。

<觀己念的漸次>
※欲界:(想)
 觀察虛矯心、傲慢心、邪曲心、謗他心、忌妒心.........
※色界:(名色為本、六根為主)
 觀察分別心、執著心
 六根與五蘊不同,六根只有單純的明暗動靜通塞恬淡觸離生滅等等十二相,故只觀分
 別、執著。(一般要入靜坐才會如此觀,如觀音法門,只觀動靜的分別、執著。)
※無色界:(識集為本)
 觀察識執
 轉識成智種種,於此觀察。
 有一個公案「字黑紙黃」就是觀察這裡。
 無色界就算是靜坐都很難觀察,除非入定很深了,然而,參公案卻可以直接觀察無色
 界,這真的是很殊勝的發明,讚嘆先佛的智慧。
※法界:(成自性如來藏心)
 觀察不生不滅相,無生、無性、無相、不二種種。
※自性妄想:(見性)
 觀察自覺聖智覺己於彼起自性妄想。

問:請善知識們發表,自己是如何「觀己念」的。

問:二六時中常觀己念(五之四)一念三千?(何為一念三千)

(二六時中常觀己念(五之五)沒有甚麼要說的,各自自性自悟)
更新1:

... 欲界,是由愛集的「想」所創造出來的。 但是,不可以用「不想」來解決。 經中說的很清楚,欲界包含了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等六道; 當我們死的時候,情多想少,就向下沉淪,往地獄道去了;         想多情少,就向上飛升,往天道去了。 故,要訓練自己的「正思維」才是正途,不是「不想」就可以了,若諸業未消、   智性未明,卻只是「不想」,那就直接去地獄報到。 (怕有人誤解,故多說了一點。)

更新2:

.... 「四念處」與「二六時中常觀己念」 ※相同:(住於離相)  四念處,以身受心法而離;觀己念,以耳受心法而離;  雖然取根不同,意義是一樣的。 ※不同:(了因、見性)  四念處,可引出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合稱三十七道品。      就四念處而言,不要太複雜他的目標,這是三十七道品的起始,扎實、單      純,才學的好。  觀己念,旨在觀察起耳受心法的因,不單純是相;四正勤、七覺支、八正道都是觀      己念的內涵。      最終,還要觀察起念的「自性妄想」(經云:念者,念其如本性),這不      在三十七道品內。 ※結論:  「二六時中常觀己念」是禪門的方法,一念直入,故六祖說我此法門以無念為宗;  因為與「四念處」的內涵差異太大,不宜類比。 <二六時中常觀己念> 聞音(二)起法(六)的當下,常觀察參詳所起的念頭(因)。 (盡量別把二六當成十二時辰,末學讀過甚多的陰陽五行經典,古書從沒用二六當成 十二時辰。)

回答 (9)

2016-01-09 6:43 am
✔ 最佳答案
問:請善知識們發表,自己是如何「觀己念」的。

**色身四大特性,或身受,或心受,或[三毒或離三毒]心,或法....計四念住!

問:二六時中常觀己念(五之四)一念三千?(何為一念三千)

**一念可遍及..三千大千世界...遍一切時空!

(二六時中常觀己念(五之五)沒有甚麼要說的,各自自性自悟)

**聖賢能如實無間等...眾生就各自隨順福德因緣與精進力....

自修自得,破一分無明得一分解脫般若,乃至無所得!!

一步一腳印,有否解脫知見]五分法身]...自知自証...不可能虛假而証!!

以上 供參考!!

***PS.

***觀己念,旨在觀察起耳受心法的因,不單純是相....最終,還要觀察起念的「自性妄想」(經云:念者,念其如本性),這不 在三十七道品內.***

以上所言...在下只能說..未曾實際修持四念住...只是知識上的推想而已!

如同會解釋[因緣法]..卻無從體証..為甚麼佛說[[緣起甚深,甚深]]!!

以上 供參考!!

PS
***二六時中....[可以參考佛學辭典]

六---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
二六時中--整天

印度古代之曆法將一晝夜分為六時:晨朝、日中、日沒為晝三時;初夜、中夜、後夜為夜三時..
2016-01-11 5:07 am
靜修師兄, 法安

五之五 - 沒有甚麼要說的,各自自性自悟...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

黃念祖老居士:照字與想字不同...有心叫做想,無心叫做照。
<破空論>曰:如理而照,照不異寂,即名觀照般若。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有為法就不是般若了。所以就必須除盡有所得心,方能行至行不到處。


雲是鈍根者...觀己念...可能都是犯錯了之後才會覺察。
故...還是以念佛為主....
時常念佛,則不念貪嗔癡... ( 雖然偶爾還是會.." )
時常念佛,則慢慢能了解...甚麼是如理而照...如如不動......

所以在此勸各位同修,真的要多念佛
念佛定來即是禪...


阿彌陀佛
2016-01-11 12:37 am
二六時中常觀己念.應常依「四念處」又稱為「四念住」

身念住 觀察身體為不淨物.因此"觀身"為不淨.

受念住 觀察世間並無實在的快樂,所以"觀受"為苦.

心念住 觀察心念隨境現變,念念生滅,故"觀心"為無常.

法念住 觀察宇宙實相是空.有我則人生是苦故"觀法"為無我.


<達摩四行觀>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行入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
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達摩四行觀 可作如實修行「四念住」指南.或視為其簡易版.

(例如..四念住中的法念住.即是達摩四行觀說稱法行所依義.
性淨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

<六祖壇經>般若品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四念住..內觀法要.身.受.心念住. 了知「罪從心起將心懺」.

<六祖壇經>般若品
...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入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入非,自非卻是左。」

四念住..內觀法要.法念住.住無我. 理同達摩四行觀的稱法行.
2016-01-10 9:46 am
師兄安 :
一切諸法,顯相,純而無善惡。善惡是自心的妄相。一念三千 ! 三千存在 - 善惡,惡善,鄯善,惡惡中。無限的組合,何止三千 ?
沒什麼要說,其實是說說不盡。凡事,凡物,凡境,凡相 - - - 一切的一切不離一心,說一不是,說二又不實。不過如師兄正如所述 - [各自自性自悟]。猶如 ! 瞎子摸象 - 見那見不到 - - 。
2016-01-09 8:31 am
問:請善知識們發表,自己是如何「觀己念」的。
=======================================
以無念之念 念念不離眾生
住無相之相 法法不離自性


(何為一念三千)
============================================
平等性智 何只三千
一即是多
多即是一
2016-01-11 3:56 am
欲界,是由愛集的「想」所創造出來的。 但是,不可以用「不想」來解決。
故,要訓練自己的「正思維」才是正途,

回應:「正思維」是否「想心所」的功能作用!
善知識法喜

感恩師兄分享!
不才亦述愚見…

問:請善知識們發表,自己是如何「觀己念」的。
……
知念眾生已緣起,知念眾生已緣生,知念眾生因緣,知念眾生盡…
此中…自性緣起眾生,妄想做意念覺
2016-01-09 12:35 pm
在此僅提供末學本身的經驗供參考。

沒有能所。沒有起觀之人、沒有觀這件事、也沒有所觀念頭。三際托空。
2016-04-17 8:22 pm
哈囉 ! 大大

我可以建議你去仁寶當舖哦!!

在中壢往桃園方向中華路二段 YKK對面

我也是去那裡借的 店長很好商量 會給你方便的

保密 利息也很低 !服務態度也很親切

我也是我朋友介紹我去那的

而且她們在網路上的評價也很好哦

你可以去網路上搜尋 仁寶當舖

他們很專業 過件率也很高 評估完你的條件馬上放款

事後你有什麼問題 打過去給他們 他們都會盡量配合你

你可以去了解看看 !祝你好運~~~
2016-01-15 6:38 pm
這位網友你好

我本身也有遇過這問題

急需用錢 找銀行真的太慢了

我知道 中壢仁寶當舖 有在幫人代辦二胎

估價速度快 放款速度快 息低保密

你可以去詢問看看

我之前有在那裡借過 服務態度好 辦事效率好

真的是短期週轉的好幫手

放心啦!仁寶當舖是政府立案合法當舖

網路上的風評也非常好

在 中壢YKK對面 03-4520077


收錄日期: 2021-04-24 23:33:1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108222224AA9Bowr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