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教所信仰的是 --- 靈魂深深處的絕學!?

2016-01-06 5:28 am
2、『為往聖繼絕學』可是儒家學者的共同理想!?
3、人生的終極意義理想與目標為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iJM1164ic

回答 (5)

2016-01-16 1:37 am
✔ 最佳答案
傳統哲學中,沒有一個像張橫渠那樣,將儒家所體認的生命目的,做如此清楚而完整地表達: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張載(1020-1078年)有一句傳世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他個人的抱負,也是儒家學者的共同理想……他所謂的「為往聖繼絕學」就由此展開了。首先,往聖是指孔孟,而絕學是感嘆儒家之道久已失傳。學術不能復古,若要繼承就必須「接著講」而不能只是「照著講」。這時挑戰有二:一是要由儒家立場批判當時流行的佛教與道家;二是要重新詮釋儒家與人生各種問題的關連。......宋明儒者凡是主張「存天理,去人欲」的,大概都無法迴避這一類質疑。

詳:
http://www.cdd.org.tw/Costantinian/556/55607.htm


如何從迷惘中尋得人性之自覺?
蓋緣這箇天理須有箇安頓處,才安頓得不恰好,便有人欲出來
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 現代人應該是多麼健康幸福的一群。由於科學技術的突飛
猛進 工業生產的快速效率 現代人的生活享受 的確超越了以前幾千年的標準。這空前偉大恩賜 卻給人們心靈上帶來了一份莫名的迷惘。大概是這種高度機械性的劇烈動力和系統性的強大的組織力 來得過於快速 而人們的心理上又缺乏事先的準備。驀然之中 生活上反而遭受到許多擾亂和困惑.。心靈裡首先就感受到一種分裂和壓縮的痛苦 往往覺得自己陷入了虛空的迷霧之中 有許多的緊張和惶恐。
緊接著這種心理變態而來的 乃是官能的享受。多數人極盡驕奢淫佚 聲色犬馬之能事。幾乎是在有意地將自己的性靈做無情的摧殘,戕伐 近於瘋狂。
西哲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在這個過於成熟 急切於功利的社會裡 大夥兒彷彿都失去了思想的本能。很少人願意面對悽迷的大地 做沉痛的默想 在這陰霾密佈的時刻 顧念自己的生命價值。甘願否定自我 同時也 否定了人世間的一切。這恐怕是那些白髮蒼蒼 終年研究 以卓越才智貢獻人類的科學家們始所未曾料及的吧!
人的心靈本是極其複雜又難予分析的 尤其是在近代工業社會生活裡 充滿了矛盾衝突而且瞬息萬變 簡直是不可捉摸。
宇宙人生有許多超乎形象之外的道理.確實經虛渺曠.玄妙幽邃.似乎只可意會..無法言傳。很像嚴滄浪所說的:「空中之音.相中之色」飄渺不定.變幻無常。雖然無跡可尋.卻言有盡而意無窮。如果真的要在這恍惚窈冥之象裡.得味外之味.求無窮之窮.全靠人心靈裡澄清的天機和玲瓏的妙悟。
晏同叔:「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花開花落.燕去燕來.是形象之內的描寫.本不足奇。然而殘花墬落.詩人固莫可奈何.而飛燕歸來.又有似曾相識的親切之情.不僅言外之意纏綿無盡.這現實形象也超乎形象化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超乎形象的一切.只有待人心靈超乎形象的妙悟去感受。
佛家所謂:「覺即是佛」.就是說有一天你頓然自覺了.你就是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尤其是在人生極端困阨危難之中.在生命頻於毀滅的一剎.還能夠做如此的「覺」的實際功夫.真是懸岩之前勒馬.誠然不易。所以能「覺」就是佛.也就是聖人
懷念的季節 • 1 星期前



『漢代學術的開端 基本上是以漢代初葉的董仲舒為先鋒。漢王潮在董仲舒的建議下 諸不在六藝之科 孔子之術者 居然做到了「皆絕其道」的要求 造成「抑黜百家」、「儒術獨尊」的局面 使天下士子通過經書的浸染 而完成「以《春秋》決獄 以《禹貢》治河 以三百五篇當諫書」的「通經致用」性格。』

由以上所說來看『為往聖繼絕學』可是儒家學者的共同理想!?
答案是肯定的


我們只接受生活,卻不瞭解生活。
我們不接受生活,也不瞭解生活。
我們不接受生活,卻瞭解生活。
我們既瞭解生活,也接受生活。


古文尚書有「習與性成」之說.認為習慣的養成像天性一樣。另一種習慣,不是由本能發展出來的,是靠後天的學習和教養。這是荀子對習慣的看法,他認為,不同的習慣,形成不同的習俗,鑄造了不同的性格。
亞里斯多德說:「習慣是第二天性」認為習慣是我們天生本性附加物。我們天生就由依某一方式行動的能力,也生來就有某些天賦的行為模式,我們稱它為本能或反射。
一個民族的生活習慣,通常稱為風俗,風俗使社會的一切都維持平衡,使共同生活和諧進行,鋪平了個人的交往途徑,使他們連結在一起,威廉˙詹姆斯說習慣是「社會的巨大飛輪,最珍貴妥當的操作者」,便是這個意思。

精神教育需依賴健旺的精神.智慧教育要靠活潑的智慧.而且世俗的格套越少越好.這樣教者與學者之間.才能有高度的溝通.和充分的開放。

當然還有一個「習慣」.
西方教育的重點是在知性優點的培養和知識的傳授.蘇格拉底是一個偉大的代表.它的殉道精神.為追求真理者.豎立了最佳的風範。他曾把教學藝術比喻為古老的助產術.正如助產士協助身體聲出新生命.教師也協助心靈聲出概念.知識與領悟力。這種教育.基本上是過渡性.段處於潛在狀態.經由生長和社化的過程.將它法展出來.就是習慣.。

另一種習慣.不是由本能發展出來的.是靠後天的學習和教養。古人遵守禮教.照現代人的眼光.會驚訝古人何以能有那樣的強的忍耐力?那就是教養成的習慣。哲學家荀子所說的「習」.就是屬於後一種的意義.他說:「都國之民安習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積靡使然也。故人知謹注錯,慎習俗,大積靡,則為君子矣。縱性情而不足問學,則為小人矣」這說明習慣對人的強大影響力.不同的習慣.形成不同的習俗.鑄造不同的性格。依荀子.習慣的行程.主要靠積學.一個人如果能夠積學.又能慎重選擇已成的習俗..就可以成為君子.反之.如只放縱本能.又不積學.就墮為小人.。荀子所了解的習.富積極意義.甚至認為聖人.也成於積習.


在實現理想的物質方面,首先要發展個人的身體,使自己的身體狀態,能夠適應未來生活的考驗,所以鍛鍊身體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健康的身體,人生也會快樂得多。
變色龍 • 1 星期前
2016-03-14 11:38 am
佛教相信靈魂的實在嗎?

  不。佛教不相信有一個永恒不變的靈魂,如果相信了靈魂的實在,那就不是正信的佛教徒,而是「神我外道」。
  不錯,在一般人的觀念中,除了他是唯物論者,往往都會相信人人都有一個永恒不變的靈魂,晚近歐美倡行的「靈智學會」,他們研究的對象,也就是靈魂。基督教、回教、印度教、道教等的各宗教,多多少少也是屬於靈魂信仰的一類,以為人的作善作惡,死後的靈魂,便會受著上帝或閻王的審判,好者上天堂,壞者下地獄。
  在中國的民間,對於靈魂的迷信,更是根深蒂固,並且還有一個大的錯誤,以為人死之後的靈魂就是鬼,靈魂與鬼,在中國民間的信仰中,乃是一個糾纏不清分割不開的大問題。更可笑的,由於鬼類有些小神通,又以為靈魂是「三魂六魄」組成的集合體了。
  其實,鬼是六道眾生之一,正像我們人類也是六道眾生之一一樣,生為人,固然有生有死,生為鬼,同樣有生有死(人是胎生,鬼是化生),何況人死之後不一定就生為鬼,這在下一節中另予說明。
  而於靈魂,中國民間的傳說很多,往往把人的生死之間,用靈魂作為橋樑,生是靈魂的投胎,死是靈魂脫離了肉體,把靈魂與肉體的關係,看同房子與屋主一樣,老房子壞了,搬進新的房子,房子經常汰舊換新地搬進搬出,住房子的人,卻是永恒不變地來來去去。這也就是說,人是靈魂套上了肉體的東西,肉體可以換了又換,靈魂是一成不變的,以為靈魂就是我們生死之流中的主體。
  事實上,正信的佛教,並不接受這一套靈魂的觀念,因為這在緣起緣滅的理論上不能成立,站在「生滅無常」的立足點上,看一切事物都是生滅無常的,物質界是如此,精神界亦復如此。用肉眼看事物,往往會發生「成而不變」的錯覺,若用精密的儀器去看任何事物,無不都在剎那變化之中,易經所說「生生」,其實在生生的背後,也包含著死死,也就是變變或化化。
  物質界的物理現象,既然是生生不息的,再看精神界的心理現象,那就更容易覺察出來了,因為心理現象的產生,就是由於精神的變動而來。心理現象的變動,促成了我人行為的或善或惡,善惡的行為,又會反轉身來影響到心理現象的傾向,我們的前程遠景,便是靠著這種心理促成行為,行為影響到心理現象的循環作用而定。
  那末試問:靈魂的不變性,靈魂的永恒性,那是可能的嗎?當然是不可能的,不要說死後沒有固定的靈魂,縱然活著的時候,我們的身心也都是活在剎那不停地變了又變而變變不已之中。照這樣說,佛教既不相信靈魂,那末,佛教所說六道輪迴與超凡入聖的本體,究竟又是甚麼呢?
  這就是佛教特殊優勝的地方,既不看重自我的永久價值,卻又更加地肯定了自性的昇拔價值。
  佛教主張「因緣生法」「自性本空」,佛教看物質界是因緣生法,看精神界也是因緣生法。因緣聚合即生,因緣分散即滅,大至一個星球一個天體乃至整個的宇宙,小至一莖小草一粒微塵一個原子,無一不是假藉了內因與外緣的聚集而存在,除去了因與緣的要素,一物也不可能存在,所以,從根本上看,是空無一物的。這在研究物理化學的科學家們,可以給我們正確而正面的答案。
  至於精神界呢?佛教雖不承認靈魂的觀念,但決不是唯物論者。佛教的精神界,是用一個「識」字作為命名,小乘佛教只講六個識,是以第六識作為連貫生命之流的主體,大乘佛教增加兩識,共有八識,是以第八識作為連貫生命之流的主體,我們把小乘的放在一邊,單介紹大乘的八識。
  大乘佛教的八個識,前六識同小乘的名稱一樣,只是將小乘第六識的功用更加詳實的分析,而分出了第七識與第八識。
  實際上,八個識的主體只有一個,由於功用的劃分而給了它們八個名字,因為前七識的為善為惡,都會把賬目記在第八識的名下;第八識是一切業因的倉庫,這個倉庫的總管是第七識,搬進搬出是第六識,製造作業是前五識。
  這樣說來,第八識的功能,是在儲藏,但不等於只進不出的守財奴。不斷地由外面藏進去,也不斷地從裏面搬出來,藏進去的是行為影響心理而印入心田,稱為業因或種子,搬出來的是心理促成行為而感受行為,稱為業果或現行。就這樣進而出,出而進,種子而現行,現行而種子,在一期生命之中是如此,轉生到二期三期乃至無數期的生命中去也是如此,由現世今生因果對流,到無數過去和未來世的因果迴還,都不出於這一種子而現行與現行而種子的律則,因此而構成了生命的連貫與生死的相續。
  正因為種子與現行的經常乃至剎那不息地進進出出,所以第八識的本質,也在經常乃至剎那不息地變動不已,不要說這一生的第八識的質量與前後生是不同的,即使前一念到後一念也就不同了,正由於念念生滅念念不同,我們才會有浮沉生死而至越超生死的可能。所以,第八識的存在,便是存在於這一剎那變動的業因與業果的連續之間,除了業因與果的變動連續,也就沒有第八識的本質可求;正像水的潮流,是由於水的連續而有,離了相續不斷的水性,也就沒有潮流可求了。佛教教人修持解脫道的目的,就是在於截斷這一因果相續的生死之流,等到第八識的作用完全消失,既不藏進去什麼,也不拿出來什麼,那就成了空性,那在佛教稱為「轉(煩惱)識成(清淨)智」,不受生死的支配,而能自由於生死之中。
  可見佛教的第八識,並不等於永恒的靈魂,如果迷信有個永恒的靈魂,那末超凡入聖的解脫生死,也就成為不可能了。佛教在觀念上否認有靈魂,在目的上也在否定第八識,唯有否定了由煩惱無明接連而假現的第八識之後,才是徹底的解脫。不過,第八識被否定之後,並非等於沒有,乃是非空非有的智體的顯照,而不是無明煩惱的纏繞不清。


節錄自 聖嚴法師著《正信的佛教》
2016-01-16 1:44 am
我不覺得一個人可以低能到不知自己的廣告是如何令人不屑

甚至可以愚蠢到連這裡有多少網友是信仰天主教的都不知道

就因為更多信仰天主教的朋友從未藉宗教之名詆毀其他宗教

曾經你『時空旅行』一留廣告我們的回答就刪除

現在我們不打算這麼做了

我們就從非欣欣開始

還有之前那個貧民
島のブルース • 1 星期前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107200226AAqSwHW
2016-01-07 12:59 am
名教所信仰的是 --- 靈魂深深處的絕學!?

抑黜百家的中心人物是漢武本人 但若認漢武帝心悅儒術 則是大繆
實際上「鄉儒術招賢良」之舉 除了基於政權生存之考慮外 蓋乃「內多欲而外施仁義」「欲效唐虞之治」的好大喜功使然 實絕少「悅儒術」

中國不是沒有宗教的:我們中國有一個很偉大的宗教。孔教早倒霉了,佛教早衰亡了,道教也早冷落了。然而我們卻還有我們的宗教。這個宗教是什麼教呢?提起此教,大大有名,他就叫做“名教”。名教信仰什麼?信仰“名”。
胡適 名教 《胡適文存》第三集 頁4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POCcPFtATg
2016-01-06 8:14 am
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有為不可加矣!
天下大亂,賢聖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
《莊子‧天下》

★《莊子》的主要思想,也是最高思想是。逍遙遊,是莊子的理想境界。擺脫物質世界的依賴性,達到絕對的自由。莊子的核心思想是"道"
  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張"道德"
  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思想,故曆史上老莊並稱,道家思想又稱爲老莊思想

摘自http://tc.wangchao.net.cn/junshi/detail_46627.html


★在方法上,用默想、靜觀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真善美的本質,在修行上可以鍛鍊我們的意志,不會半途而廢。默想、靜觀及修行的方法很多,像宋明理學家們所用的靜坐,佛家所用的參禪、打坐,士林哲學家們所用的沉思、默想等等都可以幫助我們達到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種可以進入真善美的根源的方法。
人生理想的內容既可分現實性的人生理想及超現實的人生理想,在其方法上,自然也可以有這二種不同的方法,但其基礎,仍然是要以現實的人生為基礎,可能有的人不需要物質生活的滿足,就可以直接從精神生活的滿足進入精神生活的境界。但絕沒有人能夠直接從物質生活的滿足就進入純精神生活的境界。為我們一般人來說,從現實人生理想的物質生活進入精神生活,而達到純精神生活,似乎最通常的方法。根據這種方法,我們也就可以瞭解人生理想的目的是為何了。


收錄日期: 2021-04-20 17:52: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60105212816AADwhDe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