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60年代可說是香港經濟轉捩點。在1960年,人均GDP仍然相對地低。與同期作比較的話,大約和秘魯、南非和希臘差不多,阿根廷的人均GDP是香港的兩倍,而委內瑞拉則是三倍[1]。市民的生活水平雖然穩步上升,但薪水卻仍然低落。註冊工廠的數目由1950年代的3,000增至1960年代的10,000,註冊外資公司的數目也由300增至500。儘管被中國大陸的政治鬥爭蒙上陰影,各類工業仍然大量需求勞動力,這使香港的製造業得以持續發展。香港人口在60年代大約是300萬左右[2]。因受到上一世代的嬰兒潮影響,一半人口的年齡低於25歲。中國大陸的難民潮承上個十年持續著。
建設、交通及房屋[編輯]
獅子山隧道
高速公路、大廈、隧道和水塘的興建使建造工業的需求量增加。在1962年,葵涌與荃灣的衛星城市發展完成之後,開始往西邊的屯門和北邊的沙田發展。 [3]另一方面,石壁水塘及下城門水塘先後於1963年及1965年落成,惟無法即時解決當時的缺水問題。此外,香港島北岸的建築物繼續向高空發展,中環的恆生大廈、聯邦大廈及國際大廈先後成為當時香港最高的建築物。
隨着新界的發展,香港的道路網絡得以大幅擴展。1967年11月14日,連接九龍塘及沙田區的獅子山隧道正式啟用,為香港最早通車的行車隧道。1969年,橫跨維多利亞港連接香港島灣仔及九龍紅磡的香港海底隧道得以落實興建,並於同年9月1日開始動工興建。
航空建設方面,啟德機場的新客運大樓及停車場於1962年落成並投入使用,控制塔亦遷至新客運大樓,而舊有的客運大樓則在1965年拆卸。新客運大樓一直沿用到1998年機場搬遷之時。
九龍深水埗區的蘇屋邨,1960年落成的政府廉租屋邨
港府於1964年邀請了來自英國的道路研究部門,就香港交通未來發展進行研究。研究部門在1967年發表《香港乘客運輸研究》,交代香港有必需興建一種集體運輸系統,以解決當時的交通問題[4]。這個建議成為了未來香港地鐵籌辦的基礎。1968年,研究部門發表《香港長遠道路研究》,設立香港幹線編號系統,並建議了多條道路的興建[5]。
六七暴動期間,香港交通受到嚴重影響,但間接催生了香港小巴的發展。1969年,港府將曾在暴動期間疏導交通的九座位載客白牌車合法化,希望能輔助公共運輸不足。這些白牌車逐漸發展成為今日的小巴。
至於公共房屋,自1960年起,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開始推出廉租屋邨,包括長沙灣蘇屋邨、荃灣福來邨及牛池灣彩虹邨等等。相比起1950年代的徙置區,這些廉租屋邨經已設有獨立廁所及廚房。在1960年代興建的公共屋邨,大多為16層高。
法律與治安[編輯]
香港在1960年代的局勢仍然相當不穩定。雖然國民政府在香港的影響力較1950年代為少,但由於中國大陸爆發了文化大革命,使香港變得動蕩不安。1966年,香港爆發了六六暴動,源自天星小輪加價事件。請願信收集了超過20,000個簽名,抗議香港多個交通工具的加價。市民繼而上街抗議加價,引起九龍連續2個晚上出現騷亂,結果導致1,800人被捕。
翌年另一場更大型的騷亂六七暴動,因在香港的左翼共產份子響應共產黨發起的文化大革命,意圖挑戰英國殖民地政府的統治所致。他們左手執毛語錄,邊示威邊高喊口號,街頭因此受到土製炸彈襲擊,51人直接在暴動中喪失性命,包括在大氣電波諷刺及貶斥這次暴動的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人林彬遭汽油彈燒死。[6][7][8][9]北京人民日報的社論亦支持是次左翼騷亂,更有謠言指中國準備推翻殖民地政府的統治,政治關係緊張升級。這場騷亂最終於1967年12月由當時的中國總理周恩來下令阻止。暴動之後,政府開始積極清除共產份子與香港的聯繫。
醫院及醫療[編輯]
1960年至1965年,行政局嘗試改善醫療系統以提供價錢低廉的健康服務給香港市民,於是醫療部門擬出一份預測未來15年市民對醫療服務的建議書。香港流感是一種最初1968年在香港爆發的流行性感冒,該病隨後在同年傳到美國。該疫症一直持續到1969年。
國際關係[編輯]
海事處在1967年加入國際海事組織。[10]
自然災害[編輯]
旱災[編輯]
在1963年與1967年,香港面臨嚴重旱災。食水供應不足以支持急速的人口增長,政府施行限制供水政策,每四天只有四小時有水供應,市民需要每次存四天份量的食水。這些旱災促使了港府要求中國大陸出售食水,雙方終於在1964年正式簽訂協議,並從1965年3月起由東江供水到香港。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香港的唐樓水壓通常不足,如果下層的住戶在供水時把水龍頭大開,水就不能到達上層的住戶。當上層發現下層有人大開水龍頭時,上層住戶就會大叫「樓下閂水喉」(樓下關水龍頭)。
颱風[編輯]
香港於1960年代受到多個強烈的颱風吹襲,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人命傷亡。引起香港天文台懸掛十號颶風訊號達6個之多。其中在1960年6月吹襲香港的颱風瑪麗,造成45死127傷,摧毀了大約10,000個家園。而在1962年吹襲香港的颱風溫黛,導致130人死亡,72,000人無家可歸,創下香港最低氣壓、最高每小時平均及最高陣風的風速紀錄,為吹襲香港最具災難性的颱風其中之一[11]。
文化[編輯]
陳寶珠在1959年電影《雨過天青》中擔任演出
生活方式[編輯]
在過去的世代,華人家庭對於家人的維繫極為看重。工廠的冗長工時打破了這種傳統,大部份市民待在工廠的時間比待在家裏更長。人們在以積極改善生活為前提下,亦在工餘時間與社區還有緊密的維繫,於是工作場所成為了家庭的教育中心或是「第二個家」。家中的女兒或母親開始大量投入勞動人口中,成為職業婦女[12]。
教育[編輯]
主條目:香港教育史
政府跟隨公共教育制度的步伐,在1954年至1961年間,開設了超過300,000個小學學位。在1966年,雖然小學校舍不足,但已有99.8%的適齡學童入讀小學 [13]。1963年,港府發表《教育委員會馬殊-森遜報告書》,落實取消小學入學試、擬定資助則例、擴展新界中學學位、減低師生比例等措施[14],並於1965年6月發表《香港教育政策白皮書》[15],建議讓80%兒童可以入讀由政府資助的小學,及使約15%的小學畢業生能升讀官立中學、資助中學及若干選定的私立中學。
1961年6月,香港中文大學的籌備工作正式展開,把當時的三所中文專上學院合併[16],至1963年10月17日正式成立,打破了英國普遍在殖民地只設一所大學的傳統。
市政設施[編輯]
香港大會堂
1962年3月2日,位於香港島中環的香港大會堂由當時的香港市政局正式啟用,成為香港第一座公共文娛中心。當中的大會堂公共圖書館,同時是香港戰後第一所公共圖書館[17]。另一方面,1963年3月,香港首座多層街市燈籠洲街市於銅鑼灣渣甸街正式啟用。1965年,洋紫荊正式被定為香港市花。
娛樂[編輯]
在1960年代,香港出現了第一位流行文化的年輕人偶像——陳寶珠。話雖如此,香港電影的內容仍然深受中華文化影響。1960年的倩女幽魂是一套由邵氏兄弟(香港)電影有限公司製作的電影,由樂蒂主演,曾獲選參加法國康城電影節,乃第一部參加國際影展的香港色彩電影。
1965年,以上述的邵氏電影公司及利孝和等人為首的香港電視集團,成功投得香港免費無線電視牌照。1967年11月19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正式啟播,成為第一間提供免費電視廣播的公司,使電視在香港逐漸普及化,並對當時另一個收費電視廣播麗的映聲開始構成威脅。 [18]歷史悠久的明報週刊在1968年11月27日創刊。[19]
大型活動[編輯]
1969年12月6日至12月15日,第一屆香港節舉行。[20]是次活動籌備了7個月,花費港幣400萬。這活動舉辦的目的是希望將人們於六七暴動後尚未平復的情緒得以轉移。參加者超過500,000人,包括外國遊客。
經濟[編輯]
1960年九龍彌敦道
金融業[編輯]
(證券業…) 隨着1960年中華煤氣的上市,以及1961年怡和洋行與九龍巴士的上市,再加上因中國大陸的三年困難時期,大量新移民湧入,導致香港股市及香港樓市出現不健康的繁榮現象。雖然在1961年6月14日爆發廖創興銀行擠提,1個月後董事長廖寶珊受到太大打擊因腦溢血身亡,但由於樓市股市互相追逐,成交額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新高,然而卻隱伏了香港銀行體系的危機。自恆生指數於1964年7月31日以100點為恆基數起,曾於1965年1月29日上升至103.53點,半年內只上升3.53%,已顯示出市場的憂慮。
在1965年1月26日,小型銀行明德銀號發生擠提,到1月30日因對地產放款過度宣佈破產。而於2月6日,廣東信託銀行同樣發生擠提,不出兩天,2月8日宣佈全線停業。當天下午即波及多間華資銀行,包括當時最大華資銀行恆生銀行,以及廣安銀行、道亨銀行、永隆銀行等銀行,並繼續蔓延至遠東銀行及廣安銀行,並波及澳門。香港政府即時安排由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無限量出資支持恆生銀行、遠東銀行及永隆銀行,渣打銀行則支持道亨銀行及廣安銀行。事件到2月10日暫時平息,廣東信託銀行最後亦宣佈破產。然而,市面謠言仍然針對恆生銀行。同年4月5日,恆生銀行於一天之內失去六分之一的總存款,至4月10日與匯豐達成協議,以5100萬港元出售51%股權予匯豐,擠提潮即告平息。當時全港最大華資銀行即變為英資匯豐的附屬公司,事後引起各方議論。同年11月25日由邱德根創辦的遠東銀行再次遭到擠提,匯豐應財政司要求,宣佈對該行作出無條件支持,直到1969年該行被萬國寶通銀行收購為止。1966年9月15日,匯豐根據財政司的命令接管有財政困難的有餘銀行。由於這次金融風波,恆生指數於1965年跌了近四份之一。
另一方面,在1967年受到六七暴動影響,香港再度爆發股災,而香港證券交易所曾兩次宣佈停市共10天。同年8月31日,恆生指數報58.61點,創出有恆生指數以來最低紀錄。由於當時的停市措施引起部份華人不滿,間接催生了以華人為對象的證券交易所。由華商李福兆牽頭的一群華資經紀暗中籌備的華人股票交易市場遠東交易所,遂於1969年12月17日正式開業。
製造業[編輯]
1960年代的灣仔
香港紡織工業發展在1960年代得到很大的成功,約有625,000人直接或間接投身這個行業,紡織業亦由最初以棉織業為主,其後逐漸發展出毛織業,到1960年代後期更擴展至人造纖維和成衣製造業。而香港輸出的紡織品和成衣,佔1960年代本地產品出口總值51%以上[21]。
在上海企業家的投資與整個工業運作之下,香港的產品由低質素轉為高質素的「Made in Hong Kong」貨品[22],香港品牌產品得以抬頭。香港的工廠一直以中型規模為主。1968年起,少於100人的工廠佔了本地向英國輸出的42%,相當於港幣1.2億元[23]
造船及航運[編輯]
1969年中環沿岸
香港由於擁有一個水深港闊的港口及製造業發達,使香港的造船及航運業於60年代得到很大的發展,如當時最著名的有兩大船塢(太古船塢及黃埔船塢),當中太古船塢更一度是英國於遠東御用30,000噸級船塢,再加上倚靠兩大船塢為生的無數造船廠,使造船業出現百花爭鳴情況。隨着造船業發達使航運業得到長足的發展,當時最萫名的航運公司有包玉剛的環球航運、董浩雲的東方海外及趙從衍的華光航運等等。據當時統計包玉剛與董浩雲分佔世界十大私人船東中首位及第7位,當中包玉剛所擁有的船隻噸位佔當時蘇聯全國50%。
資源[編輯]
越戰的時候,香港作為不受共產主義影響的中立地區,美國將之當作亞洲地區的軍隊停泊及補給站。
香港的食水供給主要來自中國大陸。1964年,香港政府與廣東省簽了供水協議,每天從東江引15,000加侖食水到香港,使香港供水問題得以解決[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