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識法喜 不才愚昧,學法多年,不得進展… 在此提問,懇請諸位先學大德,慈悲指導,開發愚昧。 不才合十… 請問諸位師兄… 心,會思維否?

回答 (12)

2015-12-31 10:35 am
✔ 最佳答案
想太多.............
2015-12-31 1:04 am
[根塵識]三蘆鼎立....或言[[名色相依]]而有生命的存在..而有眾生!

[思維]..是心的作用...是心所!

[識]是初心,只[[識別]]不會思維....依於過去的[無明與行]的影響力而有.

聖者離無明...故轉識成智!! 已經離垢.....故此智的方便說即是[[清淨心]].

***若是心會自思,為何和心對話?***

有[我]故有[自]...就有無量的[妄]...

與心對話,其是就是和自己的[執我]對話...有粗有細有微....如是而已!!

佛說[無為法]-->生已滅矣...就沒有[[對話]]可言!!

以上...供參考!!
2015-12-30 5:57 pm
如來說心 乃藏識 藏識 當然會思維

說不會思維 等同不知六根無自性

佛在經文是這麼說的...............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
若有說言眼見色  乃至意能知諸法
如是之人行顛倒  流轉生死無量劫


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
智者當觀察 【眼不見於色 意亦不知法】 是名【勝義諦】
愚者不能知


會不會思維 參考經文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眼耳鼻舌身 及與語意業 皆悉從【心】起
依止於【心王】 眼等分別生 及色等境界


大乘顯識經卷上
如是身之機關 以【識】之力 作諸事業。
仙通 乾闥婆 龍 神 人 天 阿修羅等。種種趣業 咸悉依之。

【識】能生身。如工作機關。
【識】無形質 普持法界。 智力具足 乃至能知 宿命之事。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
受覺想行 思憂苦惱。此為【識】之作用。
復有 善不善業 熏習為種 作用顯【識】。
2015-12-31 6:41 am
如是我知:

1.所言「學法多年,不得進展…」一事,足見 仁者之謙下。

然以「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之理,恐不出半年,便漸退此道而另覓他途矣!

2.惜哉! 仁者摒棄「正途」而不走,偏揀「曲路」而任行。於今既知「過失」,應當重回「佛陀教法」,一步一腳印、按部就班,循序而上,也勝過「名不符實」、「浪費光陰」的結果。

古德說:「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時間可貴,不能重來, 仁者何不「猛然醒悟」?

3.學法所貴,在於自知自證;得法所重,在於解決問題。

高談闊論,無濟生死!談玄說妙,焉助解脫?

不揣冒昧,姑妄略說!

4.「思」者非心,是從「觸」之所生;若以「觸」為樹身,則「思」就是樹影。

5.「思」是思考、想像的意思,是隨著「六觸入處(資訊、畫面)」的作用而同步產生。

依循法則的思考稱為「邏輯推理」,不依循法則的憑空想像,稱為「胡思亂想」。

6.心就是「能知(注意力)」,卻不是受、想、思的主體。

受、想、思是六識(所知)衍生的(心理)作用,與心無涉。

所以要息滅的是「貪嗔癡」,而非「受想思」。(經云:「觸俱生受(想思)……,觸滅則受(想思)滅……。」)

7.「自言自語」、「與心對話」都是「知見(見解)」、「自覺(領悟)」的省察作用,不應該用「反思」、「自思」的說法來形容。

不過,當今的言語、定義,早已「隨人所愛」而莫衷一是,「各取所需」而紛亂難曉。

........................................................

青山不阻白雲之路

流水總為大地而平

思慮漫遊煩惱起伏

正見無生蓋天蓋地

精進無愧 ~
2015-12-30 11:51 pm
心,會思考麼?

很多人會把「心」和「意識」搞混在一起,例如:「你現在心裹在想什麼?」

其實,思考這個動作,是心起作用的一個過程

在瑜伽師地論對於心的描述,在緣於外境時依順序而有五種如下:

卒爾心﹣直接的感受

尋求心﹣感受後的反應

決定心﹣反應時的行為

染淨心﹣行為後的分別

等流心﹣分別時的計較

那麼這五種心便描述了我們所謂的心了嗎?並不夠的!

這五心之說是依法相而有的唯識理論,也就是說,從法相的了別,說明人的自然性

闡釋肯定來自因緣的法則,確知相互間的因果存在,這也可以稱之為「有所」

以般若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觀點來說,從透過「有所」之認識

我們帶出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種體驗

「有所」的存在,我們不否認,但其實質的性體是空,無法長久存在

而這種十二因緣相續不斷,是為「能生」

古大德嚐言:「若能識得心,大地無寸土」,便是講到了心的「能所」

六祖亦言:「何其自性,能生萬法」,這個自性便是在講心

所以要問:心,能否思維?

其實,思維只是心在於五蘊中作用的一部份而已

十地經云:「十二因緣,皆一心作」,心不止會思惟而已

一切法,都是心的表現啊~~
2015-12-31 8:47 am
心,會思維否?
=============
不會!==>涅槃寂靜
會!===>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

會不會才真會
2015-12-31 8:06 pm
遊戲就是遊戲
2015-12-31 7:50 am
所謂[三身同一體,八識共一心],思維乃是八識中第六識[意]的功能,古人所謂心思是有其道理。大腦也是八識的一部分。
2016-01-01 11:36 pm
既然已經在思維了
那麼最重要的問題
應該是如何才可以做到正確的思維
並且知道如何是錯誤的思維
因為如此一來
即使沒有老師的帶領
終有一天你也能依靠自己找出答案

所謂的八正道
就是讓弟子具備修行或者學習的工具
老師的責任就是讓弟子正確使用這些工具
至於弟子要用這些工具去達成什麼成就
不管是世間的成就或出世間的成就
其實已經不是老師的責任了

然現今大多數的佛教卻是恰恰相反
老師大談人生目標人生態度涅槃成就
卻沒有辦法教導弟子八正道
將達成成就這件事丟給虛無飄渺的外力
不勝唏噓
另外也祝開題者新年快樂
2016-01-01 4:45 am
以經書所示:[但願眾生體悟大道,發無上心。],[但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其中道理淺顯易懂,只是在於是否能說到做到而已。學法者必須以智慧來因應世俗之事,如同文殊菩薩之智慧。
貴大德既然已經入法門,稍加智慧便能深入法門,一切阿彌陀佛能功德圓滿矣。


收錄日期: 2021-04-11 21:23:2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1230085716AAVS02e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