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徙,海鷗為什麼會有規律的遷徙?

2015-12-22 12:13 pm
前段時間去旅遊,到那個地方恰好碰上海鷗遷徙到那裡覓食生活,聽當地的人說:過段時間就看不到了,因為它們在春天來臨的時候就要飛走了,每年11月左右時候就回飛回來。看著成群結隊飛翔的海鷗,我不禁好奇它們沒有導航儀,也沒有借助任何儀器,為何每年都能這麼有規律性的遷徙呢?

回答 (4)

2015-12-26 5:16 pm
✔ 最佳答案
  說到海鷗大家都很熟悉,在書本上或是電視上也都看過或是聽過。每年冬天海鷗就會從阿拉斯加飛到南方,到隔年春天的時候海鷗會飛回阿拉斯加,海鷗這樣的遷徙是很有規律的,每年在遷徙地就停留2-3個月的時間。我以前不明白,常在想海鷗沒有任何輔助儀器,那牠們是怎麼做到的呢?直到我看到神的話的揭示,才明白這一切奧秘。
  神話說:「造物主的權柄不但能賦予外表看似靜止的物質以生命的活力,讓它們永不消逝,更能賦予各種生靈繁衍生息的本能,讓牠們永遠不會銷聲匿跡,一代又一代地傳遞著造物主賦予牠們的生存法則與規律。 ……四季也如常地交換著;天上飛翔的大雁今冬離去,明春依然會歸來;水裡的魚兒從來都不曾離開江河湖泊——牠們的家;地上的知了在夏日裡盡情地唱著牠們自己的歌謠;草叢裡的蛐蛐兒在秋日裡伴隨著秋風輕聲吟唱;大雁成群結隊,而蒼鷹形單影隻;獅群以狩獵為生;麋鹿離不開鮮花和草叢……萬物中的各種生靈去了又來,來了又走,在瞬息間千變萬化,而不變的是牠們各自的本能與牠們的生存法則,牠們在神的供應與滋養之下存活,沒有人能改變牠們的本能,也沒有人能破壞牠們的生存法則。」摘自《話在肉身顯現(續編)》
原來海鷗能這麼有規律地每年都往來遷徙,原來這都是造物主賜給牠們的本能,而這一本能是任何人事物都不能改變的。造物主的智慧真的是太奇妙了~

  推薦最新上映的一部喚醒心靈的音樂劇 《小真的故事》(粵語配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8pEPBqELU
參考:   欲知更多這方面的奧秘,請看:《獨一無二的神自己 一 》   http://www.godfootsteps.org/tr/latest-expression-005.html
2015-12-31 2:11 pm
內分泌
2015-12-23 5:12 am
  每年五六月間,坦桑尼亞北部原本水草豐美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逐漸荒蕪,成群結隊的角馬、斑馬和羚羊開始向北方仍有青草可食的肯尼亞馬薩伊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遷移。大遷徙在9月中下旬進入高潮,浩浩蕩蕩的動物大軍長達10余公裏,形成自然界的一大奇觀。圖爲9月16日,在肯尼亞馬薩伊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成千上萬頭角馬向馬拉河奔去,准備過河。

  動物的遷徙是規模浩大的遠航,它們萬裏跋涉的艱辛與毅力令人驚訝折服。

  生活在南美洲西沿海的綠海龜,成群結隊穿越萬頃波濤的大西洋,曆經兩個月,遊過2000多千米,來到優美、靜谧的阿森松小島上。原來,它們是來此“旅行結婚”的。在這孤零零的小島上,它們各自尋找對象進行交配、産卵、繁衍下一代。接著,它們又成群結隊地返回巴西沿海。
  在肯尼亞大峽谷馬革迪湖上的火烈鳥,不辭辛勞,飛越萬重山關尋找它們特別喜愛的淺水灘上的鹹性藻類,因爲這是它們繁衍後代的惟一營養食物。
  那些貌似纖細柔弱的昆蟲也有驚人的遷途本領。飛蝗是“舉世聞名”的“馬拉松”健將:它們可以一口氣由非洲西部飛到英倫三島,輕而易舉地飛過八九百千米,最遠可以達3600多千米。在叢花中翩飛的蝴蝶是昆蟲中的“洲際旅行家”。每年秋季,美洲北部的蝴蝶要遷到南方過冬。它們橫渡波濤洶湧的大西洋,穿過亞速爾群島,然後飛抵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行程5000千米。英納克大蝴蝶,成群結隊從美國西北部向南飛行,穿越西南部的得克薩斯州來到墨西哥中部。它們在2000米的高空任意飛翔,平均每小時可飛行十七八千米,如果加速飛行每小時可達90千米,即使遇上飓風也阻擋不了它們。
  這些動物經過長途跋涉後,還能准確無誤地到達目的地,這其中有什麽奧妙嗎?科學家們給了我們比較准確的答案。原來,海龜除借助海流與海水化學成分導航外,還有憑借地球重力場導航的本領。它的日遊的特定活動時間是由體內的生物鍾確定與控制的。鳥類飛行的“發動機”是胸肌。飛行時,雙翼不只是單純地上下撲動,還有向前推動的作用:許多鳥類靠著體內的生物鍾,在感覺上能隨時探知太陽位置,因而總能以太陽位置確定方位,這就是所謂的依據“太陽羅盤”進行的導航。
  昆蟲飛行之謎也正在被科學家們揭開。遷飛昆蟲之所以能准確無誤地到達目的地,是由于它們的機體內含有四氧化三鐵,因而具有感覺地球磁極的高超本領。

每逢秋天,出生在北極圈10°以內區域和西伯利亞的大約400多萬只北極燕鷗便聚集在歐洲北部海岸,隨後成群結隊地飛往遠在1.8萬公裏外的南極浮冰區過冬。次年春天,又返回歐洲北部和西伯利亞度夏,年年如此。這近乎于兩極之間的長途遷徙,意味著每天要連續飛行20多小時,每年飛行8個月,要飛過20萬公裏的路程。   
  是什麽力量迫使北極燕鷗進行如此漫長的跋涉?它們究竟是憑什麽准確無誤地往返兩地而不迷航?100多年來,這奇異的遷徙一直是科學家潛心研究的問題。但迄今爲止,科學界卻未得出一致的結論。   
部分科學家傾向于這樣一個觀點:候鳥遷徙的原因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前的冰川時代。當北半球冰雪時節到來之際,部分北極燕鷗曾飛離故鄉,去尋找利于尋食的地點。次年秋天,當冬季的寒冷又侵襲時,去年未遷徙的北極燕鷗受同伴們的誘導,加入了遷徙的隊伍。這樣,年複一年,遷徙的隊伍逐漸擴大,終于形成候鳥每年的大遷徙。
  支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爲,部分鳥類,如蜂鳥和燕子,每年往返南方和北方,是由于它們的生活同氣候有著非常直接的聯系。冰川時期的習慣和氣候因素以及繁殖需要,是候鳥進行長途遷徙的原因。
有人認爲,鳥類春季的遷徙與繁殖有關。因爲越冬地夏季酷熱,不適宜鳥的産卵繁殖,所以春季要遷徙到相對較冷的北方進行繁殖,那裏緯度高,夏季日照長,有利于哺育幼鳥。而越冬遷徙則是由于食物缺乏引起的,繁殖地區冬季嚴寒,大地被冰雪覆蓋,萬物蕭疏,昆蟲、谷物幾乎絕迹,對鳥類覓食和生活十分不利,所以秋天時就南去越冬,遷徙到食物豐富的地方棲息。但是,氣候、食物等外界條件,對有些鳥類的遷徙卻無法解釋。例如,在北方繁殖的莺,育雛後,夏季就開始南遷了;在南方越冬的鸲和藍鸫,冬末就開始北飛了。因此,有人認爲,鳥類遷徙的根本原因,是受體內某種物質的周期性刺激而引起的,這種刺激物質可能是性激素。
由于鳥類的遷徙主要發生在北半球的歐洲、亞洲和北美洲,所以有些鳥類學家從曆史上尋找鳥類的遷徙原因,認爲與冰川有關。當冰川期發生和形成時,使鳥類向南遷徙;當冰川向北退卻時,鳥類則隨之向北遷徙。近年來,有的科學家認爲,鳥類的遷徙,與體內的生物鍾有關,即鳥類體內的“日鍾”和“年鍾”,使得它們能夠准時地進行遷徙。
有的動物學家認爲,鳥類的遷徙是外界環境條件變化與其體內生理狀況相互作用的結果,如日照和溫度的變化,影響到鳥類的神經系統、內分泌器官和性器官的機能也隨之變化,促使鳥類發生相應的反應,這種反應逐年加強,世代相傳,就形成了固定不變的遷徙本能。
有的科學家認爲,蝴蝶遷飛和魚蝦的洄遊與生殖和氣候條件有關。例如,美洲的“彩蝶王”每年秋末從加拿大遷飛到墨西哥馬德雷山脈的陡峭山谷中去繁殖後代;歐洲的峽蝶,每年秋季都要遷飛到非洲,以避開嚴冬的威脅。又如,對蝦和小黃魚春天的洄遊是爲了産卵繁殖,所以叫做生殖洄遊;而秋末的洄遊,是爲了躲避隆冬的寒冷,尋找合適的越冬場所。也有的科學家認爲,蝶類的遷飛和魚蝦的洄遊,是氣溫、氣壓、光照、風雪、水溫、食物等環境條件的變化和生理上的刺激相互作用的結果。
但是,上述觀點卻難以服衆。因爲這些觀點自然引起另一些問題:爲什麽只是部分鳥類進行遷徙,而另外的鳥類氣候再冷也終年不離開故鄉(如企鵝和海鷗)?同時,爲什麽部分北極燕鷗遷徙的時間定得十分准確,不到時間即使其中一些鳥兒由于繁殖氣候寒冷而死亡也不遷徙?而另一些鳥類生棲的環境很適合其生存和繁殖,但它們每年卻仍然按時遷徙呢?
不僅動物的遷徙原因含糊不清,而且動物遷徙時准確地辨別方向的能力也同樣令人費解。例如燕子每年春季歸來時,能夠准確無誤地找到它們去年搭的窩。又如鲑魚,經過幾千裏的遷徙返回之後,能准確無誤地回到它們出生的河流中。還有綠色海龜,它們從巴西海洋開始遷徙,經過2200公裏的旅程,抵達阿森松島,此後又准確無誤地返回巴西海岸。科學家們對上述現象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但是,迄今爲止,仍然不能揭示這種奇特現象的真正奧秘。
衆所周知,在北半球,太陽白天是從右向左“運動”。在這些地區進行旅行的任何人要想依靠太陽辨明方向,都必須准確無誤地掌握時間,還必須進行必要的時差換算。令人驚訝的是,一些動物也有這種非凡的本領。生物學家瓦利亞姆·基吐納曾在書中寫道:“鴿子在飛行中能夠准確無誤地確定自己的方向和路線,因爲它能選擇一個與太陽間的固定角度,同時能夠在飛行中1小時調整15次角度,即太陽白天位置變化的次數。簡而言之,鳥兒能夠最准確地感覺到時間,它們是通過身體中像鍾表似的感覺器官在天空飛行中計算太陽位置的。”
 科學試驗表明,動物遷徙時對方向的掌握主要依賴于視覺。很多昆蟲如蜜蜂、螞蟻和蜘蛛,在運動中根據太陽變化的位置連續不斷地調整方向,調整的線路幾乎會是筆直的。但是這些昆蟲是否僅依賴視覺判定方向呢?基吐納教授認爲,除視覺之外,它們還依賴身體中的“磁羅盤”。如當它們處于一個陌生的地方、距家僅有幾公裏時,它們使用一個“磁羅盤”掌握方向,時刻知道北極的方向。對此,科學家們則難于了解。
飛禽是否真能憑地球的磁力辨認方向,是爭議了很久的問題。如今研究人員認爲,不僅飛禽,魚、昆蟲甚至病毒都能感受磁場。但動物怎樣感知磁場卻仍然是個謎。
昆蟲和鳥類還有另一種特殊的本領,如鴿子具有人類所沒有的觀看天體的本領。萬裏無雲的天空在蜜蜂的眼中並不是蔚藍的,而是一條陰暗且又發光的帶子。即使天空中烏雲密布,蜜蜂的眼中也會有光,使它能夠正確地計算出太陽的位置,但盡管如此,科學家們對蜜蜂辨別方向的能力卻迷惑不解。倘若白天依靠太陽分辨方向較難,那麽部分鳥類在夜間飛行中依靠星星的位置分辨方向就更難了。專門研究動物行爲的專家薩提勞·艾姆琳說:“太陽只有一個,是按照一定的固定規律運動的,但是,星星卻有幾千顆,在夜間不同的時刻分別出現在天空中,而這些時刻則又因季節的不同而各異。”
 20世紀50年代末,德國費賴堡大學鳥類學家薩維爾曾發現,部分鳥類有一種承襲的天性——能夠辨別夜空中的星圖。薩維爾進行了一次有趣的實驗,他在一間圓頂型的大廳內仿制天空,用人工的方法布上了許多能活動的星星,作爲人造天體,隨後放入一只歐洲夜莺。這種鳥每年從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北部飛往非洲南部。與其他鳥不同的是,它們不是跟隨著爲首的鳥成群結隊地南飛,而是小鳥在前,其他鳥在後。小鳥初次南飛也能夠准確地飛抵目的地。
  這充分表明,歐洲夜莺在遷徙中是依靠自己獨特的天性分辨方向的。在這次試驗中,薩維爾將歐洲夜莺放人大廳內,隨後變化廳內星星的位置,以觀察此鳥是否采取捷徑南飛。試驗表明,這種鳥在變化的天體中不斷改變方向,采取了最佳捷徑一直向南飛。于是薩維爾得出結論說,歐洲夜莺是憑借自己的天性以觀察天空中星星的位置進行遷徙的。但是這種鳥分辨方向的能力或者說天性爲什麽這樣強呢?爲什麽能在變化的天體中以觀察星星的位置徑直南飛呢?它與天體又有什麽樣的關系?這些問題仍然使薩維爾困惑不解,至今也未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現在還有一種比較流行的理論認爲,鳥類的遷徙習性和辨別旅途能力是與生俱來的,是由史前時期覓食的困難造成的。那時,爲了尋找食物,鳥兒不得不進行周期性的長途旅行。這樣年複一年,世世代代,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各種遷徙的習性就被記錄在它們的遺傳密碼上,然後經過核糖核酸分子一代一代傳下來。因此,那些很早就被它們父母遺棄了的幼鳥,在沒有成鳥帶領、也沒有任何遷徙經驗的情況下,仍然能成功地飛行千裏,抵達它們從未到過的冬季攝食地。
那麽,這種遺傳能力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定向識途的知識又是怎樣編入遺傳密碼的呢?這又是擺在遺傳學家面前的難題。
科學家們還發現,某些動物還具有一種特殊的感覺本領。例如,魚能夠非常准確地辨出水溫的變化,而這種變化的幅度甚至只有3%。他們認爲,水蛇正是依靠這種本領從歐洲海岸遊到薩拉加蘇島的。在此漫長的旅行中,水溫從10℃上升到40℃。又如非洲西部的河流中有許多魚能自動産生磁波感,因此對地球磁波中任何微小的變化都十分敏感。而鲑魚則具有十分敏感的嗅覺,能夠辨別含有各種不同化學成分的各種水流,依靠這種天然能力便可找到合適的産卵區。
  在此方面最重要的發現是鴿子、知更鳥和海鷗能夠發現地球磁場中任何微小的變化。在理論上,當微弱的磁波通過動物器官時,動物自身是感覺不到的。但是,生物學家基吐納在一次試驗中卻成功地證明鴿子能夠感覺到磁波,並能依靠這種磁波辨別方向。試驗中,他將鴿子放置在一個完全失去視覺的環境中,即無任何地下標志和太陽光,並在鴿子的爪上裝上一塊小磁鐵,于是鴿子立即失去了一切辨別方向的能力。
目前,科學界比較一致的傾向是動物在分辨方向方面所依賴的並不止是一種方式。比如鴿子不僅依賴太陽,也依賴其身體內的“磁羅盤”辨別方向,它們能夠根據條件的不同而使用其中的一種方式。綠色海龜在大西洋內的遷徙中,大部分時間是憑借天上星星的位置辨別方向,但在臨近阿森松時,則改用嗅覺辨別方向。自稱爲宇宙論學者的部分科學家們認爲,動物每年進行的這種罕見的遷徙行動是無意識的,其中鳥和昆蟲等動物可能是受到一種無法解釋的宇宙流的脅迫而産生遷徙行動的。例如,有些動物有時會不顧氣候條件進行一場自殺式的遷徙。電磁波理論則是一種很有吸引力的觀點,即認爲是電磁的力量使動物産生遷徙的念頭。

部分科學家甚至試圖將動物長途跋涉的遷徙行動解釋爲動物的第六感覺。他們認爲,一些動物如馬、貓,特別是狗能夠預料到一些即將發生的事情,這種能力不論稱其爲動物的第六感覺還是預料事物的能力,在理論上都很難有科學的解釋。


收錄日期: 2021-04-18 14:16: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1222041337AA7TXth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