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再反思:哲學往何處去?

2015-12-13 8:20 a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iX3c58rw4
更新1:

主題:一生愛過的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UI5Gxabvs 《中國哲學史》 莊子『與道冥一』的逍遙精神 萬物流轉 道通為一 「安時觸順」「隨遇而安」的人生哲學

更新2:

被沉睡二千年的哲思何日甦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CpzXUsC5LI 這一波冷空氣將直達立春過後 【中國哲學的再反思˙˙˙楊朱思想(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n5igf0pE2w 請再喝一杯:祝い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zpr73Tm480

回答 (9)

2015-12-16 7:15 am
✔ 最佳答案
當今的世界文化至少具有下列的哲學思想基礎:
實用主義、功利主義和個人主義。這些主義以及它們所衍生出來的文化理論和社會政治基礎是否與中國傳統的文化根基相容不悖呢?如果不是的話 中國的文化理想怎麼可望在現代強有力的世界文化裡生根而不被排斥呢?從過去我們業已累積的經驗以及理論分析的顯示 我們知道中西文化交會時 容易引起許多爭執和對抗 其中至少包括像底下所列舉的這些緊張:
A、 靜態的模式與動態的模式之間的對抗。
B、 絕對主義與相對主義之間的對抗。
C、 尚義與尚利之間的對抗。
D、 一元主義與多元主義之間的對抗。
E、 直覺主義與分析主義之間的對抗。
F、 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之間的對抗。
G、 個體主義與群體主義之間的對抗。
H、 自由主義與約制主義之間的對抗。

像這類的爭執與對抗在不同文化的交會之時 不可避免地引起實力較弱的文化面臨繼絕存亡的問題。當今的中國文化在強大的西方文化壓制之下 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這是中國哲學工作者必須加以深思細想的問題 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理想如何可能落實到現代人生所面臨的方法論上的問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3mOaaoNdyk

【秋風掃落葉】


在中國哲學所標示的殊多文化理想中 有幾項甚為突出而值得我們注意

1、 重視人的內在價值 :成德基於立功。
2、 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甚於一味利用自然。
3、 重視家庭感情關係和倫常規範 以此做為社會秩序之起點。
4、 不只獨善其身 更求兼善天下的情懷。


ひらがな便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0LQyJoOevU

【莫愁湖 】
2016-01-03 10:37 am
『為往聖繼絕學』是儒家學者的共同理想!?

一代哲人 佇立在歷史的闌珊處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之中 ……楊朱 ---- 一位被歷史扭曲二千年的哲學家 被人類所創造的歷史刻意淡化甚至有意曲解的思想家,文明的先驅者。

兵技是墨家的兵技,但法令卻是秦國的法令,已非墨子本意。 後來秦墨亦默默無聞,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不得而知 ???

楊朱學派的歷史命運與墨學的歷史命運大體相同,且更加不幸。墨學自西漢初年成為絕學後,畢竟還有西晉魯勝與唐代樂台注《墨》,意欲“興微繼絕”;而楊朱學派自秦代之後就成為真正的絕學了。在中國思想史上自儒家思想“一統天下”後,如果說作為一個學派的墨學不得不退出思想舞台,但墨子本人的道德精神畢竟還得到了“主流思想家”的肯定評價,而楊朱學派則受到了政治、思想、道德的三重批判,楊朱本人也簡直成了一個全面的“反面教員”。

中 國不是沒有宗教的:我們中國有一個很偉大的宗教。孔教早倒霉了,佛教早衰亡了,道教也早冷落了。然而我們卻還有我們的宗教。 這個宗教是什麼教呢?提起此教,大大有名,他就叫做“名教”。名教信仰什麼?信仰“名”。
胡適 名教 《胡適文存》第三集 頁40

漢代學術的開端 基本上是以漢代初葉的董仲舒為先鋒。漢王潮在董仲舒的建議下 諸不在六藝之科 孔子之術者 居然做到了「皆絕其道」的要求 造成「抑黜百家」、「儒術獨尊」的局面 使天下士子通過經書的浸染 而完成「以《春秋》決獄 以《禹貢》治河 以三百五篇當諫書」的「通經致用」性格。

儒者的良心捧著中國人的聖書:「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在所有與楊朱有關的文獻與相關的研究報告中,最常出現的一個問題與一個定義就是: 楊朱與老子有怎樣的關係? 楊朱思想雖然被歸類為道家,但他不屬於道家。

有時我們所反對的是該項事物的「特權化」。在某些社會裏,有的事物是少數人所獨佔的……(20151213002036AAJvVEH)

從老子眼中的聖賢只是聖賢到孟子的不得已也 再到2016世界觀(哲學的再反思5731)
「中國的哲學家們,沒有科學確實性的需要,他們所要知道的是自己。

這是中國哲學工作者必須加以深思細想的問題 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理想如何可能落實到現代人生所面臨的方法論上的問題。

柏拉圖原打算做個戲劇詩人 但是青年時代遇到蘇格拉底以後 改變了他的路向 終使理智戰勝詩歌和神話 使理智從感情和直覺中分化出來。自從這種分化 遂奠定了西方 為知識而知識 的傳統 也使希臘文明具備了有別於東方文明的特性

中國哲學是一種「生命哲學」 其目的在於為芸芸眾生找到能使其安心、建立自我價值的生活方式 也即所謂「安身立命」。儒家思想強調通過「成德」方式、道家思想則強調「逍遙」的境界 另外民間頗具影響力的佛家也提出了「離苦」思想 要之 都希望在現世人生建立起具有生命目標、生命價值的生活方式。

人生哲學系統的建立 不只是一個思想的架構 也是一個人類文明及歷史所形成的艱苦努力 如果我們這一代的中國人不能負起這一份責任 我們又能讓誰來負呢?我們能怪上一代嗎?我們要把責任推給下一代嗎?如果我們不能勇敢負起這一個十字架以溝通人我與天人之間的至理至性 又如何能算得上是頂天立地的人呢?希望我們大家都能為這個理想而共同努力。
2016-01-02 5:09 am
哲學的再反思:哲學往何處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iX3c58rw4

運用西方哲學中 為了解決西方哲學問題所發展出來的概念與理論 來詮釋中國哲學的內容

中國傳統哲學內部的努力經營

有關概念的問題
有關語言的問題
有關系統的建構和理論的證立與接納問題
有關問題與(狹義的)方法的問題
有關理性或人類心靈一般的問題

目的性與手段性之間的對立與平衡
單元主義與多元主義之間的對立與平衡
菁英主義與普及主義之間的對立與平衡
將來性與未來性之間的對立與平衡
循規性與創造性之間的對立與平衡
現實性與理想性之間的對立與平衡
必然性與可能性(創新性)之間的對立與平衡
知識性與價值性之間的對立與平衡
個人主義與群體主義之間的對立與平衡
自由主義與約束主義之間的對立與平衡
通才主義與專才主義之間的對立與平衡

參考:文化.哲學與方法 何秀煌 頁81 滄海叢刊 東大圖書公司

這一波冷空氣將直達立春過後
【中國哲學的再反思˙˙˙楊朱思想】
請再喝一杯:祝い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zpr73Tm480
2015-12-31 11:40 pm
「中國的哲學家們,沒有科學確實性的需要,他們所要知道的是自己。同樣的情形下,哲學家也不需要科學的力量,因為他們所要征服的也是他們自己。」(哲學的再反思5731)

以上↑所說 如果它的時限是近代.那麼說中國沒有伽利略以後的近代科學.這是事實。可是其所說.是針對著整個傳統中國說的?如此.就不免有點獨斷和無知。這一似是而非的論斷.不僅有損於中國人的自尊.即使對中國為何要接受西方科學.以及如何接受西方科學這類問題.也得不到充分的認識

從歷史看↑進步是存在的.但並非文化所有方面都是如此。近代在科技方面有確定的進步.在道德.宗教這方面.幾乎一致認為在衰退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類社會的進步是可期的.但它只屬於有理想並能堅持理想的民族與個人。

歷史上影響最深遠的大思想家,很少不是特立獨行之士,偉大的真理和觀念,永遠是那些獨立於時尚時流的人物所發現,楊朱便是其中之一。


人的尊嚴如只屬於少數人,或必須靠個人的道德力量才能爭取,正反映出政治、社會尚未進入合理的狀態,理想的狀況是,人們並不需要經由道德自覺的奮鬥,就能獲得尊嚴的保障

楊朱 - 一位被歷史扭曲二千年的哲學家 被人類所創造的歷史刻意淡化甚至有意曲解的思想家,文明的先驅者。



有時我們所反對的是該項事物的「特權化」。在某些社會裏,有的事物是少數人所獨佔的……

漢代學術的開端 基本上是以漢代初葉的董仲舒為先鋒。漢王潮在董仲舒的建議下 諸不在六藝之科 孔子之術者 居然做到了「皆絕其道」的要求 造成「抑黜百家」、「儒術獨尊」的局面 使天下士子通過經書的浸染 而完成「以《春秋》決獄 以《禹貢》治河 以三百五篇當諫書」的「通經致用」性格。 《自然與名教 --- 漢晉思想的轉折》(哲學的再反思5925)

我們新發現中國不是沒有宗教的:我們中國有一個很偉大的宗教。孔教早倒霉了,佛教早衰亡了,道教也早冷落了。然而我們卻還有我們的宗教。 這個宗教是什麼教呢?提起此教,大大有名,他就叫做“名教”。名教信仰什麼?信仰“名”。(哲學的再反思5925)

道德不是人生表面的裝飾品 而是我們的氣節和操守的內在的憑藉 它不只建立在理性上的斟酌和概念上的把握 更建立在人生情意的養成和生境界的超脫之上
真正道德的境界不是一種知識的境界 也不是一種技術的境界;它是一種美感的境界 是一種藝術的境界。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我們看過禪學的開展後,不禁想起在錢塘江口觀潮…是誰造成了這偉大的奇觀?

論真理談學問 應該實行天下一家的大道理 就是說 以赤子之心 對不同意見採取犯而不校的態度 凡是對的 也應該有勇氣說是對的

【特立獨行的楊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PoIQjTcf3U
2015-12-31 8:17 am
劉向在漢成帝永始三年上書時 說湯問 穆王二篇 迂誕恢詭 非君子之言也
《歷代學者對列子的考證》 《自然與名教》

殷湯問於夏革曰:“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無物,今惡得物?
《列子》頁137

以上『奇異世界』談的是『四維』『五行』『天理』『人慾』
怎是..非君子之言也!?

裏町人生



『周穆王西巡狩,越崑崙…….皆傅會革、木、膠、漆、白、黑、丹、青之所為。』

王大怒,立欲誅偃師。偃師大懾,立剖散倡者以示王….
是肝、膽、心、肺、脾、胃、腸???
當然不是

是老莊 列子與楊朱所說的『名利』
人一但有名利 花樣自然就多 千變萬化 惟意所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VlpvgAVVB4
酷爪虎
★居士通常是用於稱人還是自稱?那道士呢?
2015-12-31 7:40 am
儒者的良心捧著中國人的聖書:「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不同的學科領域之間,由於研究對象的不同(或對所研究的對象的注意層面不同),由於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同(或對方法應用上的著重點不同),由於發展出來的概念性質與理論結構之不同(或所使用的語言不同),往往彼此之間互無交流,沒有聯繫。尤有甚者,不同學科領域裏的學者,由於上述的孤立與隔閡往往因而對於自己領域之外的學術,起於沒有瞭解,而終於種種誤會。接著自然而然地放大自己學術領域的優越性和有用性,誇張自己所鑽研的問題之重要性。《知識份子與政治》 頁34

【孟子: 公孫丑上- 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

莊子從黑暗的無希望的谷底來凝視人.....幸福苦難全都交織在一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lcBcTz7usw
2015-12-15 11:49 am
當我們看過禪學的開展後,不禁想起在錢塘江口觀潮,先是浪頭起伏,滾滾而來,接著是排山倒海,有千軍萬馬之勢,最後是波濤拍岸,化為朵朵的浪花。這時,不禁好奇的問:是誰造成了這偉大的奇觀?

哲學的再反思:哲學往何處去?
哲學是只有你懂,沒有人懂的東西
青春的內山姑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3Rv8sOV2ns

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欲,如口鼻耳目四肢之欲,是人生而即有,亦是人維持生存,延續種族的基礎,故欲未必就是惡,所以儒家不主張完全斷絕,而是合理的節制。欲望如無窮盡的氾濫,必陷溺其善端,喪失本心,所以「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寡欲的目的,在於先立於善心,由善心來作主,合理的滿足耳目之欲,而不是由口鼻耳目四肢之欲作主,任其氾濫,所以「為人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為人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如何處理欲望,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在各種欲望橫流的今日,論孟子的寡欲以養心更具意義,先有基本的認識與涵養,才不易迷失。


我愛陽林,春葩晝紅。我愛陰崖,寒泉夜淙。
竹柏含烟悄青葱。徐行發清商,安坐撫梧桐。

春葩似錦,寒泉凜冽,竹柏青蔥,煙霧迷濛。哲人撫梧桐,發清商,古高淡遠的妙音,出自淡泊的性情和寧靜的心靈。素心一片,皎皎穆肅而無纖塵之染,格自在其中矣。然而比諸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詩人帶月荷鋤,晨理荒穢,不盡辛勞。雖然草盛而豆苗稀疏,依舊一本初衷,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對人生卻有一分知其不可而為的濃郁喜悅。其寄意之深遠,機趣之蘊蓄,情感之遒勁,神采之煥發,朱晦庵似乎要略遜一籌了。但詩人和哲人的心靜意專,卻同出一轍,毫無軒輊。

Secret Garden- Nocturn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xfF1LeDQaY


必須具有想要成功的熱切願望
必須知道如何可以成功
必須堅忍不拔 直至成功歸屬於你


Epic Music Mix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iJM1164ic
2015-12-13 11:28 am
事實上 今天我們已經明顯察覺今日的大眾文化在日常語言的包容孕育之下 對我們的精神理想(尤其是價值理想)所產生的危機。

ひらがな便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0LQyJoOevU
2015-12-13 8:24 am
哲學是只有你懂,沒有人懂的東西


收錄日期: 2021-04-20 18:01: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1213002036AAJvVEH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