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思想是否適用於今日的社會!?

2015-12-12 7:05 am
更新1:

2015 12 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EKGeoeE3Qk ???

回答 (5)

2015-12-12 12:55 pm
✔ 最佳答案
經書不能完全靠理解 需要靠生活來印證 沒有相當道德生活艱苦奮鬥經驗的人 很難有真正的悟解。以儒家的論語來說 宋儒嘗說 一個人在讀論語和讀論語後 如果沒有甚麼改變 等於沒有讀。 從這話就不難知道這類書的性質。如果沒有道德的真誠 和升高道德水平的決心 就如同面臨寶山 仍將是空手而回。

張橫渠說:「性者,心之體。情者,心之用。而心乃統性情者也。」
人之心體.雖然只具方寸間.但與天地同其大。而心之用.更與天地同流。人心不僅僅主乎一身.而實涵天下之理.理雖散在萬事.但並不外乎人心。一個人從「寂然不動」的靜之性.發而為「感而遂通」的動之情.這是人心的體用.也即是性情的表現。所以只要能夠充實吾心體之本源.則盈天地皆心也.不過充吾心體之本源.是極其艱苦的實踐。

達摩祖師曾說:「吾滿二百年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
這一段話.乃是說充實吾心體之本源工夫.也是力行實踐的真功夫.不在乎言說。大凡反求諸己.明心見性的實踐.必先明諸知所住.然後力行以求全至.確實是一段極其艱苦的行程。所以王陽明說:
「 聖人之心如明鏡,纖翳自無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駁蝕之鏡,須痛磨刮一番,盡去駁蝕,然後纖塵即見,才拂便去,亦不消費力」

祇再痛加一番磨刮.盡去駁蝕.獲得一顆靈明素心.廣胸中邱壑.遊物外性情.以涵蓋大地江山的氣象.對人生惻然戚然.而盡其極至。那麼本然之性.也就憤然而起.卓然而立.真性情沛然若江河有不可禦者矣!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上合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念天地之悠悠.而不必滄然涕下。識得江流千古意.人間處處有真情。

今生愛過的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uhd1antlWo


黎明將至,偏偏這時才想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asr9wD2X0
莊子在齊物論裡.有『喪我』之議.並以無我應無窮.在於破除我見.因任自然.與造物者渾然同體.始可物我無間.和大自然泯合為一。雖然宇宙萬物.以不同形相禪.依舊可以得其環中.以應無窮。
純然虛靜無我.則這無我之『我』必產生大智慧。以虛制實.以靜制動.以無我之我作無用之用.這是莊子最高的藝術境界.也是莊子的人生境界。
莊子的理論.大抵都是從實現中見虛象.往往令人有窅然空然之感.但這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的虛像.莊子多用寓言比喻.或用具象表達。在莊子內心的體驗裡.這『無我』之『我』就彷彿他在『養生生』裡所說的: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以柴薪作火.柴薪已盡.而火却在燃燒.且傳之無窮。形體雖物化.宇宙的大生命卻永遠無窮。實際上這並非憑空冥想談玄.而是內心自證工夫.對本體的一種頓悟而已。


第一年先端正其志向,同時學習句讀。
第三年教其治學的態度,以及與同門相處之道。
第六年鼓勵其廣事涉獵,以奠定深厚的基礎,並需多多親近其師。
第七年練習與同道討論問題。並擇取益友。
第九年,學習已達完成階段,這時候在知識方面已能觸類旁通,從事推理的思考,在個人方面已能自強獨立,即使沒有老師的鞭策,精神也不致退返。完成前四個階段謂之小成,到第五階段,則達大成之境,一個人經過此漫長的教育歷程,才算具備化民易俗的條件。

以上摘自:人不學 不知義?學?知?義?各是何指?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1027033756AARE5RZ
2016-04-08 8:50 pm
老莊異同

一、前言

  「老、莊」並稱,始於魏晉,不過他們之間的相異,卻大於他們相同的部份,一是主張做虛靜、無欲的工夫;二是對傳統的習俗、制度採取反對的態度;三是他們都大量使用道與德的觀念。

  不同處:

 

一、人格型態不同 老子比較深沉而堅實,莊子則比較豁達而透脫。天下篇稱老子為「博太真人」,莊子則近似天下篇所說的「天人」。博大真人具有凝歛而質實的風格子比較向於分析的方法,莊子則是描述的。因是分析的,所以概,天人則顯渾化曠達的氣象。

 

二、思想表達的方式不同 老子的表達,比較有層次、有次序,運用西方哲學的方法,不難把老子連貫成一個井然有序的系統。莊子的思想卻不直用同樣的方法處理,因為他的思想,有時像藍天的浮雲,輕盈忽,有時大海的水,汪洋恣肆,有時間直是一團混沌,大時又顯得清無比。他的思想不是任何系統式的框架所能束縛得了的。他的思想極具吸引力,但要真正了解他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境界不同 老、莊雖同表現中國哲學最大特徵之一境界型態,但兩人所達境界的純駁畢竟不同。因為老子的思想是採取分解的式,所以仍津津於內外、本末、精粗、常變的分辨,遂使他無法達到遊心於萬化的渾一境界。莊子反對一切的對待形式,因此在他精神世界裡,沒有精粗、常變之分,沒有內外、本末之辨,他唯是「與天下一」、「與天為徒」,「精神回達並流,無所不極。」如果說,中國哲學的成就在人生境界這一面,那末莊子和後世的禪宗,應代表這種成就取高峰。

 

四、應世態度 老子的應世思想,佔著一個重要的地位。既講應世,那就表示對人際關係仍相當重視。莊子對人際關係很少興趣,他對人世間的態度是抱著不得已的心情,他強調「獨志」、「自化」是一個頗為徹底的個人主義者。

 

五、返璞歸真 老莊都主張返璞歸真,但他們各自的原因卻不同。老子要返璞歸真,是基於他對橫暴權力的深透了解,因而激起他對權力鬥爭的極端厭惡。返璞歸真的嚮往,是起於這種厭心的反動。莊子的返璞歸真,是基於他對生命本身的酷愛,他反對傳統的習俗、制度,也是因為這些習俗制度,有傷於生命的本真。結果,他們兩個人,在中國歷史上,一個對政治的領域,一個對生命的領域,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以上的五點是綜合老子和莊子的思想哲學而歸納出來的,而以下的本論部份,將從老莊思想的各個層面來探討,比較兩者從生長背景、對道的看法、知識、人生、社會、政治方面的相同處和相異處。

二.本論

(一)兩者哲學的時代背景

  在西周統治天下時,有一套完整的制度。這一套制度,從政治的觀點而言,即是封建制度;從經濟的觀點而言,即是授田或井田制度;從社會的觀點而言,即是宗法制度。三種制度,息息相關,維護了以天子為首的階級制,並鞏固了社秩序與安寧。

  然而,犬戎入寇後,殺害幽王,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由於舊制度的崩潰,天子無力號令天下,因此王室更為衰微。東周以後,曾發生多次王室內亂,竟是依賴諸侯加以平定,因而此後,歷史的重心不在於王室,而在諸侯。既然原有的制度被破壞了,於是造成了平民階級的抬頭。亂世用人唯才,凡人只要有真才實學,即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貴族階級的沒落,代之以平民階級的興起。這固然是由於各國諸侯,互相並立競爭,渴求賢才,以輔佐國事。但由於變亂頻仍,官學散為私學,所藏書籍,多散布於民間,加上傳寫書籍的方法,頗有進步,孔子又開私人講學的風氣,更是促成賢才勃興的重要原因。也因為如此,於是從舊制度的建宗法社會走上君主專制的社會。

  在教育普及的同時,學術思想的自由風氣,極為盛行。也因此而導致各種束縛的解放,自然引起當時思想家各種反應。他們對於舊有制度或即將形成的新制度,必須要決定其態度,並提出一套理論,來說服當時各國的統治者,以推行其救世救民的政策,達成其安邦定國的宏願。這些思想家的態度,大別可以分成以下三種。

  第一種態度是擁護制度:

  大體而言,儒家與墨家均採取這種態度。可以說儒墨兩家均同情封建制度,具有守舊的色彩。儒家同周尚文,觀點近於貴族;墨家背周尚質,觀點是站在平民的立場。從這一點來看,墨家雖同情封建制度,但不滿意宗法社會的階級組織。而孔子卻可以為宗法社會的聖人。所以兩家的態度,實有重要的區別。

  第二種態度是承認現狀,贊成新制度:

  法家採取這種態度。法家承認封建制度的崩潰,在列國互相吞併中,排斥中庸、柔順、謙退的消極作風,積極擁護國君,重視國家,以建立富強的帝國為任務。其目的在於促成專制君主制度的確立,法家無疑是擁護新制度的提早實現。

  第三種態度是厭惡並攻擊一切新舊制度:

 道家採取這種態度。道家的老子、莊子均對於當時的苛政,提出嚴重的抗議。他們以個人為價值的主體,力求個人及其個性的自由解放,可以說是以個人主義為出發點。在態度上,道家與法家是對立的,與儒家亦是截然不同。

  老子對於自己所處時代的黑暗政治,提出如何的警告與抗議?依據老子的道德經,可以歸納為兩點。一.對於為攻者窮兵黷武的警告。二.對於收歛暴政的抗議。

老子出當時為政者,為滿足一己私欲,用嚴刑峻罰來壓制、搜括人民,弄得民不聊生。在暴政之下,人民不怕死,鋌而走險,為非作歹,很難統治。老子同情一般人民,在橫征暴歛之下,掙扎在饑餓線上。然而為政者卻不顧人民的死活,穿錦繡服裝,飽食山珍海味,帶鋒和的劍,擁有數不盡的財寶,難怪老子要痛罵這些為政者是「大盜」,也就是人民的吸血蟲。可見當時的為政者是如何地無道!

  然而當時莊子的生活環境又是如何呢?老子曾為周守藏室之史,身分很尊貴,就所有可見的資料,老子沒有窮的困惱,而莊子卻只當過漆園令的小官,生活很貧困,「莊子」「山木」篇:「莊子衣大布而補之,正緳係屐而過魏王。」莊子往見魏王,是穿著粗布大衣,鶉衣百結,穿的破鞋沒有帶子,用麻繩拴繫而已,可見其窮困的情形。

「外物」篇說: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

莊子家貧,而要貸於監河侯,卻受到監河侯的奚落。不過,莊子是個很有骨氣的人,人窮志不窮,而且能夠自得其樂,不願為有國者所羈。莊子承認自己家貧,但是不同意自己是狼狽。他也有志於用世,但是沒有遇到聖明的時代,所以他不輕易妥協,而追求徜徉自得、無拘無束的生活。他對於世俗的功名富貴,可以說是看得非常淡泊,而且帶有輕視不屑的態度。

(二) 對道的看法

老子和莊子思想相同的地方,是都在說明道是出於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說:「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這裡說明了道出於自然,也就是說自然就是道。莊子對於自然的說法,雖不多見,但也是以自然為道的型態。齊物論篇說:「己而不知其然謂之道」,「不知其然」就是自然而然。司馬遷說:「莊子推衍老子所說的道德而立論,其主旨還是歸於自然。」可見莊子與老子所說的「道」的本體,大略是相同的。

就道的本身來說,老子所說的道,是「恍恍惚惚的,但在恍惚之中,卻似有形象;在恍惚之中,仍有物體。道的形體,就是那樣的深遠幽昧,但其中卻有極精細的質子存在,這精細的質子是真實存在的,而也是確實可以相信的。這種恍惚的道體似是有物體的存在,但是又是沒有形狀,沒有形象的。」而這存在又看不見的道體,卻是產生萬物的本源。這種的導體,和莊子所說的道體很相像。莊子大宗師篇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但是老子與莊子對道的說法頗不相同;老子雖然也認為萬物都是由這個道產生的,但其過程是直線式的,所以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莊子卻認為道產生萬物是圓環式的,無始終物我的分別,所以說:「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鈞。」(寓言篇)萬物的產生,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在圓環上,任一點都是起點,任何一點也都是終點。萬物都是出於「機」,萬物又都入於「機」。就像我們說太陽從東邊出來,從西邊落下去,其實從東邊出來的也不是真的從東邊出來,從西邊落下的也不是真的從西邊落下去。太陽的出與入,還是同一位置沒有變動的,人的看法有出入的不同罷了。莊子對於本體的結論往往和老子一樣歸結於抽象的概念的領域之中,也就是所謂道的這個東西之中。

莊子是主張道偏在的,和宇宙萬物已融結立,渾然一體,物我兩忘。老子因為走直線,所以難免有對立,常常把自然的規律和社會的情形作對比,因此老子所說的自然的本體,實有人為的因素摻雜其中,他說:「天之道,其猶張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故天之道,損有餘而益不足。」(第七十七章)這很顯然的,構成宇宙本體的規律是需要人為的調整,不是純任自然的無為,而是損有餘補不足的有為了。這和莊子的「天地一指,萬物一馬」的渾然一體的說法,迥異其趣。

老子和莊子在說明道的本體時是相同的,但當說明道的作用時就分道揚鑣了。莊子認為宇宙萬物的變化,其過程經歷雖各有不同,但終歸於自生自化自已。這種萬物變化的法則,也就是自然的法則,這個變化的法則,是無時無刻不在運行的。莊子就以這個說法,建立他的化循環論,萬物都是從「機」產生出來的,萬物又返歸於生命的化機中。這是莊子論道的作用時和老子不同的地方。老子常把天道與人道對立,莊子則是道通為一。

(三) 知識論的比較

  老子和莊子都主張隨順自然,所以也反對知識。老子說:「知者弗言,言者弗知。」(五十六章)因為天地間智識太多了,人不能偏知。就是自己認為知道的,那也不過是個人主觀看法,並不是客觀的標準。既然不能客觀,於是紛爭就發生了。你說天下的東西是美的,那醜的觀念也就產生了;你說是善的,那不善的觀念也就產生了。在事物的本身來說,是沒有什麼善與惡,美與醜的,世間所產生的善惡美醜都是人去分別的。人的意見是主觀的,你說是美的,可能他說是醜的,但又或許過了些時日,又不一樣了。或許因為地點的不同,美和醜的感覺又不一樣了。因此說:「唯與訶,其相去幾何?美與惡,其相去何若?」(二十章)在老子看來,對於世間一切東西的看法,都是沒有絕對性的,它是因人、因時、因地而異,沒有絕對的標準。但這並不是說老子否定知識,老子只是認為主觀的知識,不足以判斷宇宙間客觀存在的事物。這一點莊子發揮得很透徹,齊物論說:「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耶?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耶?」他的目的在求脫離物論之累,而除去主觀的態度,立於道的地位,來觀看萬物。對任何事,都抱以懷疑與不信任之態度。由於可見世間的知識都是片面的、不可靠的,而各人認為自然。

  不過莊子的不可知論與老子一樣,也並不否定知識,只是要人止於他所不知的,因為人認為知道的,只是片面的知識,他是說知識靠不住罷了。

  老子對於知識的見解是無知的,而莊子則是不知,但都不是主張消滅知識,老子書中常提到「知足常樂」、「知其白,守其黑」,對知識有相當的重視;莊子主張不知,是說明片面的知識靠不住,以及用知的禍患,因此說:「知道不知的道理,就達到最高的境界了」。

(四) 人生論的比較

  道家的人生觀,以淡泊為本,所以老子和莊子都是持相同的態度。他們所重視的是精神方面,而不是外物。

  老子之所以主張淡泊,是因為當榮華富貴,物質享受,發展到極至時,非但不能使人們幸福,反將使人們感到痛苦。所以他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口病),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因為人類有了欲望而引起爭奪,但這只會使人更加精疲神竭而已,於是老子轉而向內。

莊子之所以主張淡泊,純粹是一種超然的設想。他最主要的目地,是想要達到逍遙自由的境界,而後超脫物累。而如果想達到此一境界,則必須持淡泊的態度去做到無待無求。如以道的立場而言,萬物齊一,死生無辨,則無論競爭、榮華,都不能入於其心,這是莊子與老子不同處。

關於生死問題,老子說:「吾之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人一出生便帶來了血肉之軀;有此「血肉之軀」,食、衣、住、行件件都要;生、老、病、死,勢所不免。倘無此臭皮囊,則一切麻煩便不會發生。莊子既齊一死生,則對於生死問題,不置可否,乃完全超脫。他認為死生乃是一種自然現象,故曰:「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只有順其自然,盡其年命,則可謂之圓滿。

在莊子哲學中,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命」。「命」的意義,是一種自然的主宰力量,非人力所能勝任。倘若與「命」爭,非但不能將之改變,反將自招禍患,不如安命樂道,順乎自然,不與命爭的好,這就是莊子的主張。

而在老子的思想中,處處可以看出其不肯安於天命的態度。老子雖主張柔弱、不爭,但其柔弱的目的,在於勝剛強,他主張不爭的目的,在求「天下莫能與之爭」。

(五) 社會思想的比較

老莊的社會思想,都是由「退」和「隱」的觀念發展而來的,所以其精神都是在保全自己,不與社會發生交涉。這是因為當時社會的動亂,過於激烈,哲人既不能有所改造,而又別無它法,不得己的情況下只有退而只求自我保全之道。

老子深知堅則毀、銳則挫、滿則溢、強則摧的道理,所以他的自全之道,就是在於防範過盈,柔弱謙下,和光同塵,不露頭角,最後得自隱無名。

然而莊子的精神,在求超脫,但形骸是與生俱來的,沒有辦法棄之不顧,所以只有退求精神的自由而已。故主「心齋」、「坐忘」,除去一切主觀的思慮,欲望。一方面與道相同,逍遙自由;一方面無心應物,隨變所適。莊子與人相處,既不欲居前,亦不欲處後,「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全生,可以盡年。」(養生主篇)就像一片孤葉,漂浮在無邊的海面上,隨波上下的移動,順其所之。因為孤葉的外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所以自始至終都歸於無用(對社會人群沒有用處),卻可得自我保全(對於自己卻有大用)。這種結果,是與老木的自隱無名相同的。

所以就處世的精神而言,老莊同屬退隱的想法,但其根據則各自有所不同。老子以柔弱謙退而不仕,莊子以無心無用而歸於隱。

(六) 政治思想的比較

老子談自然常以人事相比附,所以可以施於治政。西漢初年,老子思想在政治上還發生過實際的功效。漢書記載曹參為齊國相,用黃老之術,治理齊國九年,齊國百姓安居樂業,稱為賢相。老子所說的無為,事實上就是政治措施的一種手段,教執政的人不要自作聰明,運用智謀,只要順應自然而行,以自然為法,天下百姓就可以各安其業。因此老子主張「將欲取天下也,恆無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四十八章)他曾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樸。」(五十七章)可見老子是要用「無為」的手段,去達到治理國家的目的。所以表面上看,老子好像是主張無政治組織,絕對的放任自由,實際上是有國家組織的觀念;如果是真正沒有政府組織的觀念,那何來有為無為的呢?

他認為大家都有為的話,社會上爭奪殘殺、權謀詐術、虛罪惡必定會從此而生,社會就日漸擾亂,人心就日趨險惡了。到了這樣地步,即使用嚴刑峻法也不能收效,仁義德化也無能為功,道德刑罰就破產了。所以說:「法物滋章,而盜賊多有。」(五十七章)要「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十九章)從老子區分管理政治的方式為上德與下德看起來,很顯然的他是把宇宙間的事物給對立起來,這和莊子的思想,也是截然不相同的。

前人都認為莊子是超絕政治界的,像南宋時的朱子,在朱子語類說「莊子只是僻處自說」。這個有其片面的理由,但不足以說明莊子的本實,人間世篇說:「天下有兩大法則,一是命,一是義。子女愛親,這是命,是人的天性固結在心而不能解除的;臣子事君,這是義。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受國君的統治,是人生無法逃避的,這就是所謂大法則。所以兒女事奉雙親,不管什麼境遇都要使父母安適,這是孝道的極點;人臣侍奉國君,不管事情怎麼危險,都要為國君效命,這是盡忠的極致了。」可見莊子也主張有政府組織,百姓應該接受國君的管理,這是做人不可避免的。至於莊子的政治目標,雖也和老子一樣是無為,但莊子無為的實質和老子不一樣,老子的無為和有為對立;莊子的無為,則純任自然,反對用任何方法與手段,人間世篇雖也提出奉事暴君要「小心謹慎,先求自己站得住」以及「心齋」的道理,但終歸於「忘己」。

不過,我們要知道,莊子政治的目標終歸於忘己,並不表示莊子與世隔絕,因為他基本的理論是「道不逃物」、「道通為一」的,忘己也是己在此「道」中,在此宇宙中,未嘗離開這個宇宙,既然已在此「道」中,所看見的都是道,沒有自己的存在,那就不會有自己的意見了。所以莊子的政治原則是沒有固定的,一切都要順應自然的變化,寄託於不得已而行動。這種沒有固定的政治原則也就是莊子最高的政治原則,可以說是一種政治上的藝術運用,我們不能說莊子沒有政治的理想。

老子與莊子政治的理想,同是主張「無為」。但老子的「無為」理想卻轉化為一種手段,其結果終變成「無不為」,並且提出具體的政治主張;而莊子的「無為」是連「無為」名稱都沒有,不但是無名,而且是無功,最後達到無己的境界。

三.結論

老子與莊子都是以順應自然為實施政治的綱領,百姓在大自然中各自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鄰居雞叫犬吠都可以聽得到,但不必互相往來,構成一幅樸實無華的理想政治藍圖。我們知道,人類自出生以至於長,大其間有群居有獨處;群居人與人的接觸,難免有意見的不同,就會發生爭執,於是有法律道德約束人們的行為。老子既主張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則爭執無從發生,也就不需要什麼道德禮法了,因此主張絕聖棄知,絕仁棄義,可見老子的摒絕聖智,與主張「民不相往來」、「小國寡民」是相關的。反對群居,提倡獨處,是減少人與人爭執的最根本辦法。然而在獨處時雖無爭執糾紛,但人是有種種慾望的,有了慾望,必有私心,即使是獨處,慾念之生,也會起而爭奪的。初則是與自然相爭,繼則與人相爭,還是不能避免勾心鬥角。所以老子又提出少私寡慾的主張,使人還樸歸真,保持純厚的天性。莊子的政治主張則是不干涉主義,主張不以人為破壞天然的本性,一切的政治措施,都是出於不得已,所謂「行動不則已,就是無為的至德」。我們也可以這麼說,老子的政治綱領是效法自然的平靜和樂,所以主張不去騷擾百姓。莊子則是效法自然的自然,一切行為都是出於自然,那就合乎政治的原理了。

老子主張「無知」,認為「民之難治也,以其智也。」又說:「古之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六十五章)。因此後人多認為者子是實行愚民政策,這是不正確的。其實那個「愚民」的「愚」字是純樸的意思,王弼說:「愚就是無知,守其本真順於自然」,愚字並沒有愚昧的意思。老子反對智慧,其實就是反對機謀智瓨巧。他認社之所以紛擾不安,都是由於人為的權謀智巧而來,教人要篤守天真。老子所反對的「智慧」是妄知,不是真知,真知的人則是「知其白守其黑」,這與莊子是相同的。莊子雖然主張去智,有不可知論的傾向,他指的不可知是那形象的知。莊子並不反對真知,所以說「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總而言之,老子與莊子其基本思想是相同的,但論其思想的發展時,則各人走各人的路了。這或許是各人所處的環境不同,個性差異,因此各人的看法也有別。老子與莊子都是處於禮繁法苛的時代裡,因此都主張放任自然。老子想把自然的法則轉化到政治上,莊子則因自然而自然,這是老子與莊子思想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四.感言

 在經歷過了上學期險些被當以後,這學期真的開始努力找資料,努力的閱讀了一些有關莊子的讀物,發覺自己還是比較喜歡莊子。原因是我認為在唸莊子時,我所唸到的東西是比較真情至性的,反而唸老子時,自己居然有種看不懂的感覺。因為從我所找的所有資料來看,幾乎每位作者都認為老子的言論有互相茅盾的地方,而我也有相同的感覺。

  在做完這份報告以後,自己也真的更深一層的認識了道家的哲學,心裡也著實喜歡莊子這樣真性至性的人,但更重要的一點,我想大概是他的文章是採寓言式的寫作方法,所以自己比較容易接受。相對的,上學期的報告,做得不是很認真,所以對老子這個人真的還是不太了解。但是在做了這份報告後,因為比較了老子和莊子的學說之異同,所以相對之下,對於老子的思想,又更進一步的認識了許多,所以這份報告,讓我獲益良多。

  相信這學期的國文課,我會更專心的去研究除了道家以外的各家學說,因為我突然發現,這樣的學習方法,已經引出我的興趣來了,我也更迫切的想要再了解更多有關哲學方面的知識。

五.參考書目(略 )
2015-12-17 3:58 am
對於修身養性,固守本心是無論任何時代都適用的,但是對於事業、工作、追求來說不免有點消極避世。
2015-12-12 12:18 pm
居士通常是用於稱人還是自稱?那道士呢?

1、
居士沒有道
「本週之星」
2、
若居士無到?那自稱老師者?怎麼辦!?
Sea

以上摘自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1212000546AACDVi3



老子思想的這種運用和附會,無論是否另有發明,但都未曾觸及老子的道體。就拿運用得最成功的漢初黃老之治來說,仍然雜於權術,最多只是一種變道而已。可是由於他們在中國文化上的影響是既深且廣的,因此後人往往從這種影響反推上去,以明老子思想。這便犯了指影為月的毛病。我們之所以要撥開這層雲霧,也就是為離開影子,直接去看老子的真正面目………….詳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1027150417AAFCxPT
2015-12-12 11:48 am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真的很通俗化了。從前只有牧師在講道時引用,如今譜成了曲,被人吟唱。愛是恆久,愛是忍耐,愛不是這個,不是那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qhNRmMilI


收錄日期: 2021-04-18 14:11: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1211230547AAXHzlW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