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時漢人學鮮卑語和現代人學習外語,就時空和心態而言,有何異同 急需急需~~~~~拜託?

2015-11-24 1:06 pm

回答 (1)

2015-11-29 4:43 am
雖然高歡種族是漢人,不過他是鮮卑化的漢人,北齊都算是鮮卑人建立的政權,鮮卑語是北齊的"母語"。




http://www.newsancai.com/b5/traditional/138-history/33335-2011-02-15-18-53-14.html


北齊顏之推在《顏氏家訓.教子》中寫道:


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顏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


吾時俯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


對這樣的士大夫,顏之推是嗤之以鼻的。沒人格,沒廉恥,不像知識份子——士大夫。


北齊是鮮卑人所建立的政權,因此學習和使用鮮卑語成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風尚。那時候,不少人由於會說鮮卑語而得到了不少好處,《北齊書》上記載說:


(孫騫)又能通鮮卑語,兼宣傳號令,當煩劇之任,大見賞重。賜妻韋氏,既士人子女,又兼色貌,時人榮之。(《孫騫偉》)


(歸彥文微)以解胡言,為西域大使,得胡獅子獻,以功得河東守。(《歸彥傳》)


還有祖教徵其人,因懂得鮮卑語,犯罪免於處罰,而且官復原職,繼續戴烏紗帽兒到相府上班拿錢。


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之下,這位北齊士大夫如此教子,逼兒子學習鮮卑語,便是可以理的了。而且,我們可以斷言,在當時的北齊,像位士大夫一樣失恐怕還不少的呢!這也是以今例古而得到的結論,在30年代的上海,就有這樣的人,曹禺《日出》中王福升之類也這樣去教子的 早於顏之推的葛洪在他的《抱撲子.譏感》中也同樣持反對和斥責的態度的。他說:


“余謂廢已習之法,更勤苦以學中國之書,尚可不須也;況乃於有轉易其聲音,以效北語,既不能便,良似可恥可笑,所謂不得邯鄲之步,更有匍匐之嗤者。”


從中國傳統文化觀念看,葛洪和顏之推的氣節品格是高尚的,而這個北齊士大夫是庸俗的卑微的甚至可恥可笑的。從語言感情角度看,葛洪和顏之推對母語--漢語的深厚的感情是值得肯定和讚揚的。但換一個角度來看,葛洪和顏之推死守著華夷之別,從一種語言和文化的角度出發,抗拒、排斥別種語言和文化的心態又是不很可取的。


收錄日期: 2021-04-20 16:06:2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1124050621AA3ZSMN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