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公平正義』會衝突嗎!?

2015-11-18 11:58 pm
更新1:

善是一切事物所想望的

更新2:

愛的種類與中西價值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ICAha0nsb0

更新3:

本人所要的答覆更新(補充)已說得很清楚了 你看不懂無所謂 反正你只是為負評而來的 所以其他廢話就免了

回答 (4)

2015-11-19 7:03 am
✔ 最佳答案
滄海悠悠千載有餘情是人生幻想!?
Illusion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1qzm3UUTrg

清代大儒戴震東原先生註屈原賦云:「余讀屈子賦,幕其為人。私心謂其心至純,其學至純,其言亦至純。」
屈子以極純潔的理想和熾烈的熱情,構成他高寒貞烈的性格,以至於仕途坎坷,齎志以歿。然而在他不朽之作裡,見其為人之高風亮節,充滿了熱愛祖國的情操。千古以來,後人對他有着不盡的景仰和懷念。屈子晚年流落於「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的楚地,在「心鬱鬱之憂思兮,獨永歎乎增傷。 思蹇產之不釋兮,曼遭夜之方長。」的心情裡,踟躅汨羅江畔,四顧茫茫,蒼涼感概,「望北山而流涕兮,臨流水而太息」,然而在寂寞幽怨之中,却傲然期許自己吟詠着: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脩能。」這是何等的孤傲,何等的自尊!興心嫉妒,馳騖追逐,都不是他心之所急的,更不願背繩墨以追曲,競周容以為度。在「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的欣然喜悅裡,深怕「老冉冉其將至兮,怨脩名之不立。」依然抱定了「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熱情和決心,希望完成他偉大的抱負。於是「製菱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望舒」為先驅,「飛廉」為後屬,駕鳳鳥御雲霓,非常勇敢地邁上了曼曼其脩遠的征途。從「朝發軔於蒼梧兮,余夕乎縣圃。」自崦崦,咸池,扶桑,白水,閬風,窮石,洧盤,僕僕風塵於蒼蒼茫茫的宇宙,浩浩無際的四海,依然一無所獲,一籌莫展。至此,求他適既不可,苟合又不順,只有不灰心,再求靈氛的吉占,繼續起程,以瓊枝為羞,瓊漿為粻,象為車,再度駕飛龍而浩然長征!

屈子想像之豐富,文詞之神奇瑰麗,筆力之遒勁,意境之飄逸,可謂獨步千古。無怪乎宋代大詩人蘇軾東坡先生非常感嘆的說:「吾文終其身慕而不能及萬一者,惟屈子一人耳!」
尤其是當他朝發軔於天津,夕至西極,駕八龍蜿蜿而行,戴雲旗奏九歌而舞韶之際,「忽臨睨夫舊鄉 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徘迴流連,感嘆唏噓,莫我知兮!莫我知兮!終於從「彭咸之居」。

這一段真情感,是多麼纏綿悱惻,溫柔敦厚!屈子的貞節操守,誠可謂勁拔如蒼松,凜烈如寒梅,爽直如修竹。歷代大詩人中,只有晉代陶潛靖節先生可以媲美,兩人都有淡柔情俗內,負雅志於高雲的風度。

陶靖節也曾有「夫何瑰逸之令姿,獨曠世以秀群。表傾城之艷色,期有德於傳聞。佩鳴玉以比潔 ,齊幽蘭以爭芬」既美且善的理想。也曾抱定「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的決心,不怕久相欺,意氣傾人命,真風告逝,大偽斯興的當時風氣。立「猛志遠四海,骞翮思遠翥」的大志於「少時北且厲,撫劍獨行游。」在人生之途很想有一番樹建,可惜終於失敗。只有在「竟寂寞而無見,獨悁想以空尋。」的悲痛之中,深嘆自己「萬族各有托,孤雲獨無依。曖曖空中滅,何時見餘暉。」於是不以心為形役,息交絕遊,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倚南窗以寄傲,撫孤松而盤桓」,毅然隱退。可是泰然委順,情隨萬化的人生境界中,對於為君子知己而死的荊軻和發已矣之哀的屈原,依然心儀久矣,而有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之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sk4Zf37aHs

【心情】
長相憶 ·



滄海悠悠千載有餘情是人生幻想!?人應如何從生死之間體會生命價值???

誰也知道人皆有死 但是 人並不怕死。任何人對於生都有充分的喜悅之感 卻也有不少的人為生而悲傷 居然痛不欲生。基於這一點體認 人與人之間彼此有了很大的個別差異。在宇宙之間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 大概也是根據此一體認吧。

假若有這麼一天 跟隨著一列哭泣的送殯人 默默的走向墓地 企立在蒼白色的碑林之前 脫帽向墓中亡人致最後敬禮的一剎那。無論是自己血脈相承的親人 或者非常知己的老朋友 乃至於是一位未曾謀面的陌生人 面對著這憂傷的境地 就是鐵石心腸吧 也莫不悽然動情 於心有戚戚焉的。

其實,芸芸眾生存在於這曠緲的大宇宙裡,「生」和「死」只不過表示了無數生命的成長和隕落而已。每一顆生命的存在,又是如何忽促而細小,猶之如樹上的一片落葉,忽然飄入一條浩瀚的巨流之中,從隨波逐流一直到沉淪水底,是如何的匆匆,是如何的迷惘! 無怪乎有人喟然而嘆之日:「人生幾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POCcPFtATg

這一聲非常頹喪的悲嘆,往往絲毫不加選擇的否定了一切。誠然,在一般人的主觀感受裡,人生這一短短的旅程確實是富貴無常,變幻莫測。大詩人李白,在酒醉之餘,喻人生光陰的過於快速而高唱:
「古人今人若流水。」詩人多情善感,道出人生的密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iO7v_eHjnY

蘇東坡在落拓失意的時候,也會一變他豪放的作風,婉約低吟:「早生華髮!」而深感人間若夢。
這位謫貶江南的多才多藝的文豪,到了垂暮之年,午夜夢迴,靜聽大江之上朔風蕭蕭,驚濤拍岸,在這空靈的天籟之中,驀然感覺得自己逝去的年華,是悄悄的一去不再回頭了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NKxGKclkwM

固然,「自古多情空餘恨」,但人不能無情,對於宇宙人生尤其不能無情。特別是詩人,對生和死的了解,更偏重個人的感受。對人生一切現象,都以自我的真情做標準來衡量,把人生歌吟不盡,真是纏綿悱惻,可圈可點。詩人如此,大哲人亦復如是。孔夫子就說過:「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Immorta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65GSQPRhhw
2015-11-20 11:25 pm
[公平正義]會因[[愛]]而變質.當然會有衝突的.
因為人心最是[自私].[愛]是私.[公平正義]是公.
人常常會因[私]而忘[公].
2015-11-19 12:43 am
政治上的興替 有時並不一定是順天應人的結果 像秦始皇的統一天下 呂后的臨朝 武則天的專斷獨行 在在的都使人想到 所謂順天應命 祇不過是人為的因素而已。

人們在戰亂中發現 即使有再好的精神生活 也不見得能保全身家性命 只有用實際的方法及強大的武裝力量才能有效地保障。其結果是 人人以穩定自己的基業 尋求物質生活以獲取安全感 而沒有人會再有更多的考慮 ---- 人生的圓滿解答

中國在周朝已訂立了只有天子可以祀天 任何諸侯都不能祀天 而只能祭其社稷及祖先的制度 雖有其方便 但在民間生活中 人們就逐漸以為 只有祖先才是家族真正的根源 而忘了人類共同根源

像這種家族主義的抬頭 不但破壞了國族主義的奠立 更使得彼此的合作 成了一種空虛而無效的口號。

因為科學的逐漸發達 人們在科學的知識及其領域中 逐漸以為可以解釋一切 由許多事實看來 凡是不合科學的 科學不能解釋的 都是不合理 其結果當然是人人以為人生終極目標只不過是虛有其表的空洞裡想 不會有人有興趣去探討那些不切實際 不合乎科學原則的東西。
因此 要獲得人生的圓滿解答的阻礙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這些顯而易見的道理 似乎並不能推翻獲得人生的圓滿解答的內在要求 因為......

人在物質生活中 從來沒有獲得完全的滿足感 但人在精神生活中 卻有可能獲得完全的滿足 這不只是因為內在的要求 也是因為人類發展的事時所必然會導致的結果。

權威性及安全感 在人性中的份量 絕不是一個單體的物質生活可以完全解決的 如果我們以為物質生活可以決定一切的話 那麼人根本不需要再去討論如何建立美善的生活 因為這種討論及研究本身就是一種對精神生活安全感及權威性的基本要求 沒有人可以把這二方面完全撤離 而毫不顧慮人的要求。

在基本上 我們必須承認 人不是一個完全不會用理智來改善自己生活的人 人不但可以照顧自己 也可以改善人與人 人與物的關係 這種改善能力的信心 乃是進入人生終極目標的力量及憑藉 為甚麼其他動物沒有這種能力 就是因為在改善自己方面的能力不夠 更遑論其他了 孔子所說的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這是對人而說的 表示人有這種能力 但是動物卻行無餘力 又如何能夠有更深厚的關係呢?

自然科學盡管發達 但科學對其所面對的世界 仍然是一個幼稚不堪的初學者 如何能以幼稚的思想 來獨斷宇宙生命呢?我們別的不說 單說人在地球中 自然科學就還沒有完全了解 到現在還沒有能力控制颱風 對於癌症的治療 仍然有許多地方束手無策

但是我們並不因為這些無能而否定了自然科學的價值 但是 為甚麼自然科學就有權去否定其他學科呢?這不是可笑的事嗎?更何況 自然科學能夠達到的領域是極其狹小 自然是無能力來否定人生終極目標的人性要求 同樣的 自然科學也無權可以做這樣的否定。

Enya - Only Time MUSIC VIDE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fuRWL82Ki0


許由不受天下
他對堯說「天下已被你治理好了 我何必在接下天下」

許由父親殺了人
許由心想「我這皇帝一當 第一件事不就得辦我老爸」
於是他連夜揹著他父親烙跑
一邊跑 一邊唱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Zb8fJZFhlo
2015-11-19 12:09 am
巴黎警方十八日清晨在聖丹尼市展開大規模突擊行動,首要目標是伊斯蘭國(IS)的恐怖分子阿巴伍德,據信他是巴黎恐攻的幕後主謀,歐洲其他多起暴行也由他一手策畫。他的家人以他為恥,恨不得他早死,去年秋天一度傳出他的死訊,孰料只是IS故意釋放的煙霧彈,實則他正從敘利亞返回歐洲,準備大搞恐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Yq85kcIlVc&feature=related


收錄日期: 2021-04-20 18:19: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1118155853AAZMhdX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