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滄海悠悠千載有餘情是人生幻想!?
Illusion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1qzm3UUTrg
清代大儒戴震東原先生註屈原賦云:「余讀屈子賦,幕其為人。私心謂其心至純,其學至純,其言亦至純。」
屈子以極純潔的理想和熾烈的熱情,構成他高寒貞烈的性格,以至於仕途坎坷,齎志以歿。然而在他不朽之作裡,見其為人之高風亮節,充滿了熱愛祖國的情操。千古以來,後人對他有着不盡的景仰和懷念。屈子晚年流落於「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的楚地,在「心鬱鬱之憂思兮,獨永歎乎增傷。 思蹇產之不釋兮,曼遭夜之方長。」的心情裡,踟躅汨羅江畔,四顧茫茫,蒼涼感概,「望北山而流涕兮,臨流水而太息」,然而在寂寞幽怨之中,却傲然期許自己吟詠着: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脩能。」這是何等的孤傲,何等的自尊!興心嫉妒,馳騖追逐,都不是他心之所急的,更不願背繩墨以追曲,競周容以為度。在「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的欣然喜悅裡,深怕「老冉冉其將至兮,怨脩名之不立。」依然抱定了「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熱情和決心,希望完成他偉大的抱負。於是「製菱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望舒」為先驅,「飛廉」為後屬,駕鳳鳥御雲霓,非常勇敢地邁上了曼曼其脩遠的征途。從「朝發軔於蒼梧兮,余夕乎縣圃。」自崦崦,咸池,扶桑,白水,閬風,窮石,洧盤,僕僕風塵於蒼蒼茫茫的宇宙,浩浩無際的四海,依然一無所獲,一籌莫展。至此,求他適既不可,苟合又不順,只有不灰心,再求靈氛的吉占,繼續起程,以瓊枝為羞,瓊漿為粻,象為車,再度駕飛龍而浩然長征!
屈子想像之豐富,文詞之神奇瑰麗,筆力之遒勁,意境之飄逸,可謂獨步千古。無怪乎宋代大詩人蘇軾東坡先生非常感嘆的說:「吾文終其身慕而不能及萬一者,惟屈子一人耳!」
尤其是當他朝發軔於天津,夕至西極,駕八龍蜿蜿而行,戴雲旗奏九歌而舞韶之際,「忽臨睨夫舊鄉 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徘迴流連,感嘆唏噓,莫我知兮!莫我知兮!終於從「彭咸之居」。
這一段真情感,是多麼纏綿悱惻,溫柔敦厚!屈子的貞節操守,誠可謂勁拔如蒼松,凜烈如寒梅,爽直如修竹。歷代大詩人中,只有晉代陶潛靖節先生可以媲美,兩人都有淡柔情俗內,負雅志於高雲的風度。
陶靖節也曾有「夫何瑰逸之令姿,獨曠世以秀群。表傾城之艷色,期有德於傳聞。佩鳴玉以比潔 ,齊幽蘭以爭芬」既美且善的理想。也曾抱定「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的決心,不怕久相欺,意氣傾人命,真風告逝,大偽斯興的當時風氣。立「猛志遠四海,骞翮思遠翥」的大志於「少時北且厲,撫劍獨行游。」在人生之途很想有一番樹建,可惜終於失敗。只有在「竟寂寞而無見,獨悁想以空尋。」的悲痛之中,深嘆自己「萬族各有托,孤雲獨無依。曖曖空中滅,何時見餘暉。」於是不以心為形役,息交絕遊,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倚南窗以寄傲,撫孤松而盤桓」,毅然隱退。可是泰然委順,情隨萬化的人生境界中,對於為君子知己而死的荊軻和發已矣之哀的屈原,依然心儀久矣,而有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之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sk4Zf37aHs
【心情】
長相憶 ·
滄海悠悠千載有餘情是人生幻想!?人應如何從生死之間體會生命價值???
誰也知道人皆有死 但是 人並不怕死。任何人對於生都有充分的喜悅之感 卻也有不少的人為生而悲傷 居然痛不欲生。基於這一點體認 人與人之間彼此有了很大的個別差異。在宇宙之間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 大概也是根據此一體認吧。
假若有這麼一天 跟隨著一列哭泣的送殯人 默默的走向墓地 企立在蒼白色的碑林之前 脫帽向墓中亡人致最後敬禮的一剎那。無論是自己血脈相承的親人 或者非常知己的老朋友 乃至於是一位未曾謀面的陌生人 面對著這憂傷的境地 就是鐵石心腸吧 也莫不悽然動情 於心有戚戚焉的。
其實,芸芸眾生存在於這曠緲的大宇宙裡,「生」和「死」只不過表示了無數生命的成長和隕落而已。每一顆生命的存在,又是如何忽促而細小,猶之如樹上的一片落葉,忽然飄入一條浩瀚的巨流之中,從隨波逐流一直到沉淪水底,是如何的匆匆,是如何的迷惘! 無怪乎有人喟然而嘆之日:「人生幾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POCcPFtATg
這一聲非常頹喪的悲嘆,往往絲毫不加選擇的否定了一切。誠然,在一般人的主觀感受裡,人生這一短短的旅程確實是富貴無常,變幻莫測。大詩人李白,在酒醉之餘,喻人生光陰的過於快速而高唱:
「古人今人若流水。」詩人多情善感,道出人生的密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iO7v_eHjnY
蘇東坡在落拓失意的時候,也會一變他豪放的作風,婉約低吟:「早生華髮!」而深感人間若夢。
這位謫貶江南的多才多藝的文豪,到了垂暮之年,午夜夢迴,靜聽大江之上朔風蕭蕭,驚濤拍岸,在這空靈的天籟之中,驀然感覺得自己逝去的年華,是悄悄的一去不再回頭了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NKxGKclkwM
固然,「自古多情空餘恨」,但人不能無情,對於宇宙人生尤其不能無情。特別是詩人,對生和死的了解,更偏重個人的感受。對人生一切現象,都以自我的真情做標準來衡量,把人生歌吟不盡,真是纏綿悱惻,可圈可點。詩人如此,大哲人亦復如是。孔夫子就說過:「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Immorta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65GSQPRh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