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大乘義章:「三業炎火,焚燒行人,事等如燒,戒能防息,故名清涼」
戒的梵語,有人把它翻成「尸羅」,其實「尸羅」的本意是清涼的意思
那麼,為什麼把戒比喻成清涼呢?我們知道,心中有火,一定是貪、瞋、痴所造的業
為什麼戒能使之清涼呢?依其在運用上的區分,大概有「作持」與「止持」二種
為立戒的目的,在防止惡行;依戒之條文作根本,而達到作善的理想,然後教以積極的行為
如半月說戒、結夏安居等的規定,但依其特性,不外三類,或稱之三聚戒
唯識學中說:「戒學有三,一律儀戒,謂正遠離所應離法;二攝善法戒,謂正證應修證法
三饒益有情戒,謂正利樂一切有情」
而戒分四科,戒法、戒體、戒行、戒相,佛法中制定戒學,為針對吾人日常生活中,隨時
隨地與貪、瞋、痴打交道,日久成性,習以為常,故永不得自在,佛陀為了眾生這種習氣
而設施教戒。
是以諸惡莫作(去惡),眾善奉行(行善),自淨其意(淨心)而作戒律的基礎
看起來是老生常談,無啥新意,然,這三句話卻是能解脫大自在的關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