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姓溯源 出自平民還是王室?

2015-11-11 4:32 pm
敝姓吳
祖籍廣東梅縣 堂號渤海
我不清楚我是夫差後代或是當時吳國國民的後代
周太王之子泰伯、仲雍之封地「吳」(江蘇無錫)
起初是地名,春秋建國後成了國名
直到被越所滅才演變為姓氏
起源有二
1.吳王夫差的宗族們在滅國後以國號而姓
2.吳國國民在國滅後以國號而姓
於是泰伯順理成章的當上開姓始祖
而我家族譜正是記載泰伯與他的子孫直到我家的梅縣祖跟開台祖
我有個想法,若是吳國國民將自身接到夫差後代而承襲
豈非忘本+後代尋不到根?
我會是這種情況嗎?
泰伯仲雍直至吳王夫差都跟我沒什麼關係?

回答 (1)

2015-11-14 7:55 am
http://big5.huaxia.com/ytsc/zywh/xswh/2008/05/970562.html


1、上古時已有吳姓。一是舜的後代有封在虞的,因"虞"與"吳"音相近,故舜後有吳姓。一是顓頊帝時有吳權,其後亦有吳氏。一是少康帝時有神箭手吳賀,其後有吳姓。


2、出自姬姓,以國為氏,是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後裔。商時,黃帝的12世孫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太王有三子,其中小兒子季歷頗有才幹,生子姬昌,姬昌出世時,有聖瑞出現,所乙太王就屬意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兒子太伯和二兒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傳位給季歷,再傳位給姬昌,就決定自動讓賢,便一起南下荊蠻(周人敵視楚國的稱呼)。太伯和仲雍給當時比較落後的江南帶去了中原先進的文化,被當地土著推舉為君長,號稱句吳。太伯死後,由仲雍繼位。周武王(姬昌為文王,其子姬發為武王)滅商後,仲雍的3世孫周章為諸侯,國號改稱吳,並追封太伯為吳伯。至仲雍的第19世孫壽夢稱王,建都今江蘇吳縣。壽夢的第四子季扎本該繼承王位,但他避而不受,逃到延陵以耕田為生。此後吳王壽夢的後裔分為兩支:一支在政治上發展,出現了吳王闔閭,吳王夫差等著名國君;另一支則是季扎及其後裔獨立發展,人丁繁衍眾多,構成了當今吳姓的絕大部分。吳國被越國所滅後,其子孫便以國為氏,稱吳氏。


收錄日期: 2021-04-20 16:04:4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1111083220AAoCmAQ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