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其實這一題很難,並沒有一般想像中的容易。
有一種,是如星洲般怠惰凡夫平常生活可以作的。
就是,隨取身旁的事物、事務、自身的五蘊,依緣起、依集、依滅等等法則,去推想該事物非恆常、非不變易、或是必然滅盡、或終究必死等等。
雖然也是無常想,但是力道很小,但至少能剎時與智相應、鎮伏貪念與嗔心。
不是很理想,但也總算是一種無常想的基礎培育工作。
第二種,進階版,但要具備一定的戒、一定的止,才比較適合。
引用慈經注之另說,世尊曾這麼要求弟子,.......在每天傍晚及清晨應修2次慈爱、2次護衛、2次不淨、2次死隨念,以及轉八大悚懼事。
其中,不淨、死隨念,八大悚懼事,都是無常想的深入,比起第一種來說,險的強而有力。
不淨,有些麻煩,必須撿選不同腐爛程度屍體,取相而修,除了可以到達初禪之外,更可以轉換為過患隨觀法,也是一種無常想。
死隨念,不同於第一種的散亂,這是依死而數數隨念,雖然不似不淨般有力,但也很貼近人生、沒有取屍的麻煩,也算是一種無常想。(但有些偏向於止禪)
臨時事忙,有閒再續.....
第三種,則是進入止觀領域的加強版。
若沒有一定的基礎,這第三種,是不可能作到的;可是,只有這第三種才能通達解脫。
以下略說第三種,是的,他是觀禪,是從初禪~四禪轉出的觀法。
傳車經上,稱之為道非道智見清淨。
他須要先具備戒的清淨、初禪以上的基礎。(有些修學者認為欲界定也可以,或許可以,但可能像戴了度數不對的眼鏡般不那麼穩定、不那麼清晰有力)。
再來,則是有能力區辨色法、名法。
色法,必須破三密集、通達四大、以及四大所組成20餘種色法的特徵。
名法,則必須能一一分辨出心、心所法。
再來,更有難度,則是要透過有分的特殊性,往前追朔到過去世、往後推演到未來生。 這也是朋友熟知的度疑,因此也無須贅言。
最後才是進到正題~ 無常觀。
由於方法甚多,因此只舉五蘊思惟法。
以下列十法,觀察五蘊的每一蘊。
1. 無常,2. 毀,3. 動,4. 壞,5.不恆,
6. 變易,7.不實,8.不利,9.有為、10死。
每一蘊以十種觀法一一觀察,別亂跳。
所以,10 X 5 = 50,總計50種觀法,稱為無常隨觀。
這50種,才是足以通達解脫的無常觀之一。
這只是例舉,此外還有 : 聚思惟法、色非色七法等次第之法。
實在太多而繁複,就不一一例證。
小結,若真實能成就這樣的隨觀法者,
是真正能被稱為通達世間的苦聖諦、集聖諦、道聖諦。
雖然仍是凡夫,但是已經站在解脫的道路上了。
小小的題外語,
在此板上,往往看到其他諸友闊談四聖諦,彷彿嫻熟聖諦教法於翻掌之間,
看罷,實在無言,星洲無智,亦無從勸諫。
隨筆,缺漏仍多,因為題目太深、太大,加上個人智慧不足,無法用最簡單的文字來表達最貼近的語意。
題主多包涵
如意
以上是文字理論,以下則是日常實際的狀況?
1. 要時時刻刻依著無常想嗎 ? 開車也無常想? 開會也無常想? 還是........???
2. 無常想的難易有別,又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無常想呢? 是直接採無常隨觀法? 還是口中喃喃自語 "無常呀、無常" ? 或是自己想著想著?
3 .一旦,要提起無常想時,要如何操作,才能既迅速、又深刻地烙印在心中? 又符合聖教法呢?!
星洲認為,這樣的日常實際操演,才能走入無常想,乃至苦、無我等三門。
以上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