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hina10k.com/trad/history/1/15/15z/15z05/15z0533.htm
大梁,古地名,今河南開封西北。公元前362年,為了確保首都的安全和對東方的控制,魏惠王把都城由安邑遷於大梁。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攻魏,引黃河、大溝水灌大梁,城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14/c5840.htm
開封、大梁、汴梁、汴州、東京、東都、開封府……,這些曾經在歷史上輝煌一時的名城,都被黃河的泥沙無情地淹沒。考古發掘發現,在距黃河僅七公里的今日開封市地下,一層一層地掩埋了春秋戰國時代以來的至少七座古城。
黃河洪水泛濫多次使古城開封遭受滅頂之災。洪水過後,泥沙淤積,人們便在原址上疊床架屋,重建家園。淹埋在泥沙深處的這一系列古城,就「疊羅漢」般疊加起來。專家說,開封地底堆積的是王朝更替的歷史,每往下挖掘一層,歷史就回溯幾百年。
開封歷史悠久,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鄭莊公在今城南築城,取開拓封疆之意定名開封。戰國時期爲魏國都城,稱大梁。南北朝的北周時稱汴州。五代的後梁時爲東都開封府,後晉改爲東京開封府。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都在此建國都,元時爲汴梁,明、清時復爲開封府。
現在已局部挖掘過明代開封周王府遺址,深度大約在今開封市地下四到五米處;宋代的東京開封府也已局部挖掘過,大約在今開封市地下八到十米處。根據文物勘探,在十一米到十二米深處仍有人類文化活動的遺跡。
由古代的國都到今天的城市,開封的奇迹在於城址始終不變。北宋國都東京開封府的御街位置,相當現在開封市中心的中山路。這就是說,一千多年來,在古開封之上疊加起來的開封市,南北中軸線居然沒變。從春秋戰國的烽火,到五代十國的硝煙,從北宋後期的黃河大洪水,到明末天下大亂中水淹開封府,兩千多年來,黃河泥沙在古城開封淹沒的,是一部無言的歷史。
據統計,「懸河」黃河目前平均每立方米含沙量高達三十五公斤。按一九一九年到一九五四年水文系列年平均值計算,多年平均入黃泥沙達十六億噸,年平均淤積下游河床四億噸,平均每年河床擡高十釐米。現在,黃河開封段河床高出開封鐵塔十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