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這句話老實說, 似是而非!!
因為不識本心者, 他可以學得世間善法,
他如果又真正下去照本宣科做,
則善因配合助緣成熟會得善果, 怎麼會無益呢?
識本心者, 學法有益嗎?
讓我們看看最近這幾年迅速成長的正覺同修會,
他們常自言明心見性達百人,
然而,
他們的導師卻在明心見性後觸犯國法被判了毀謗罪,
你說這樣的識本心在學法上又有何益處呢?
而在達摩血脈論中更是誇張的說:
白衣有妻子,淫欲不除,憑何得成佛?答曰:只言見性,不言淫欲。只為不見性;但得見性,淫欲本來空寂,自爾斷除,亦不樂著,縱有余習,不能為害。何以故?性本清淨故。雖處在五蘊色身中,其性本來清淨,染污不得。”
有沒嚇到?
原來是只言見性不言淫慾? 原來有淫慾余習也不能害?原來有淫慾也可以成佛?真應該把佛陀制訂第一條戒律也就是淫慾戒的緣由拿出來再好好細讀一下.
學習佛陀的教育還是要當心謹慎, 似是而非的說法太多了.
學佛目的不是〔回家-識本心〕, 樓主被漢傳佛教的諸多經論美化的詞彙給騙了. 學佛是幫助你真實地認清世間真相, 進而接受這樣的真相, 緣起的真相, 心念隨概念起作用的真相. 跟您所謂的回家或識本心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 若說有本心有家可回那也只是你知道心念不該隨概念去亂起三毒作用而已, 此處的心念講的是心法色法跟心所法的相互作用.
但緣起並無法以回家或本心這樣來解釋或貫穿, 因為緣起是真相, 不是你要不要回家可以解決的. 就如百丈禪師說的不是不落因果是不昧因果罷了. 你無法以回家或識本心這樣偏向精神層面的思路來對治真實的因緣果律.
所以可以得知, 佛陀原本的教法是有無兼備, 但到了識本心或回家這樣的說法時, 卻變成偏無或偏空去了. 宜謹慎小心!
萬安 :
[識自本心,見自本性] - - 離法見義,一如您所述[不依文解意]。
[本心]本無失離,只是不識。[本性]恆常自在,只是未見。性自淨,據相生心。心本寂,因慾起妄,自心起的善惡生的分別。但是 ! 一切善惡並非心自起,是隨境,相而起。此 ! 即自心本[空],因[空]所以不知無覺。然則 ! 據相起念時,卻是識心的契機。一如風無影,見樹搖塵起便知風動。惠能禪師一句[不是風動,不是旛動,是仁者心動],真實的顯示心動萬相的真義。風與旛就是[萬象],引心生[萬相],所以 ! 動念者是心。風動旛動是象動,心隨象動。如惠能禪師一句[心動],若返觀自照,即能離象見自本心。
[見性] ! 也可說是[現性]。真性無分別相,善分別是心智。實性無影無相,只能自覺,也就是需要由自心去啟發。明心者知緣覺,了聲聞。直入究竟實性,更需透見一切因緣生滅,而能隨緣無執。此心歸於至淨,即能現性無為。無為卻有所作為,是自心無有私慾起妄念。於一切生滅中實見恆生的無止,能恆變無礙者即實性。
生命 ! 本是無止盡的輪變,迴轉。若說 ! 因果輪迴,就顯示著無常顯相的恆常性。雖是無聲無影,卻又生聲有影。若是迷人,隨影逐流。覺者,卻能隨境生影,因其隨緣。具善見必存心惡,惟至淨能明善惡而無別見。
法法皆心,相相皆性。法滅心不滅,相變性不變。生而老死,此身異變,卻依然故我。
若為捨情去擾,出家精修是個方法。若是執認[出家]相 - - 自本有家,何以 ! 出家更尋個家 ? 但是 ! 真的,出家不容易啊 ! 真不容易。捨愛離慾 - - 真是把自個兒的一切都給拋下了。沒個真決心,深意志,青燈難伴喔 !
師兄安:
佛法,是從相對中去發現絕對,從「有」中去突破,而達到「無」的境界
古德有云:「煩惱即是菩提」,而煩惱卻不會是菩提
它是意義是從認識煩惱的內容內涵,而能突破,使自已沒有煩惱
相同的,「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我們也不能用相對的話語去解讀
用「識得本心,學法有益」去倒著解釋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本心」是什麼?本心是個清淨的自性
如果學法學的很多,心卻無法清淨,那麼學了那麼多法也是白學了!
這就是這句話很單純的意思,六祖用修道的終極目的,去提醒行者修行是要做什麼
不要偏了只在法上鑽研,而忘了法的作用在清淨自心
打個比方就是:「買了車票不上車」,忘了買票是要到那兒去?
那麼,若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是有缺失的
突破了,應該是『業清淨,道也無用了』~~
補充一:
所謂的「絕對」的意義已經不會有「相對」的出現,否則違背其文字上的意義。
在佛法上所的相對﹣>絕對、有漏 ﹣>無漏、有為﹣>無為⋯⋯等等
這些過程,我們便稱之為菩提,也就是解脫之道
而,所謂的佛法的功德利益,它的一個最大的前提是「要與解脫生死有關」
才不會有背向的思考產生,如菩提又變煩惱、絕對又變相對,實質上對修行無助益
那麼,師兄另一個問題「出家」,我想並不是在問出家人的出家
應該是「家」是本來心性清淨之意,而即然清淨又為何又會出離這個家呢?
如果是這個意思,那麼師兄可以試著拋開一般人的思考模式,用另一種方式想想
「時間的序列,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種思考模式,過去、現在、未來」,是否如此?
「物理學家說:時間,是空間的連續」,空間依大爆炸的理論,空間是被創造的,所以時間⋯⋯
「十法界依正莊嚴」,作為一個娑婆世界的眾生,要挑戰所有的空間時間理論,也是如夢中大作佛事
經云:「十二因緣,皆一心作」,看起來,這會是一個好答案~
這首偈子,傳誦千年,在漢地已如佛敕般地奉為修行圭臬。
但是,星洲卻抱持著有別於歷來諸家修學先輩們的看法。
首先,這句話,不肯定、但也不否定;只是單純地以四大教示比對。
比對之後,有兩層意義會浮現 :
本心,只能是兩種,一種是緣起、第二種,則是涅槃。
但是,第二種的涅槃,佛陀不討論,
因此,只以緣起法來演示這首偈。子
所以,這首偈子,可啟發兩種人,分別如下 :
1. 啟發凡夫
不認識緣起法者,修學無益。
反之,若真識緣起法,則能入聖道跡。(SN.12.3,以及12.4~12.10的七佛品)
2.啟發初入聖道之人
只識膚淺的緣起法、而不識得真實而深入之緣起法,則之前所學,只是來生導至善趣,於此生究竟解脫無益。
反之,若真識得真實而深入之緣起法,則此生解脫有望。(長部,大品、大緣經DN.15)
以上,是針對偈誦的解說。
其次,是本心、本性之問。
本心、本性,是後期佛教的演繹;
在前三次集結時,尚無此學說跡象。
這可從尼柯耶部、以及長老偈、長老尼偈中去證實。
第三,則是勸比。
若從邏輯推演、想像創意的發揮來看,
那麼,這首偈子,確實可以帶來文字嬉遊的滿足感,增添筆戰的依據、給自己一個憑弔此生解脫無望的愁思。
深入一探,這些都只不過是貪嗔癡的陷阱,修學的障礙而已。
可是,只要稍稍深入正確的止禪、以及觀禪的薰陶,就能擺脫這種偈子所衍生的羈絆與傷害。
這首偈子如此、公案如此、都是一樣的道理。
正所謂 "法爾如是",其實也就是 "緣起法" 的簡稱罷了。
以上,略說。
如意
後記 :
有關於出家一事,許多玄之又玄、創意無限的說法,常常模糊了出家的實際性。
為何出家 ?
實際上,是根據世俗的實際困擾而來。
簡單說,佛陀深知這世間上的一切治生行業,對於解脫來說,都是障礙遠大於助益。
因此,在各行各業的行當之外,開闢另一條路,就是離家、出家。
但有別於其他宗教出家的盲點,因此, 佛陀 頒制了史上最繁複的戒律,用以清淨出家者的三業、以及莊嚴在家者的視聽。
出家,是最迅速、最安全的解脫之道。
所謂四種解脫素質,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者,
這世上有哪一種行當能如此貼近這四種解脫要素呢? 沒有。可以找找看,根本沒有。
只有....隨正法出家,這一路而已,不是嗎?
希望有緣的看眾,能多參考,捨棄錯誤的觀點。
補充 :
觀嚴朋友,
所舉的經例,都有一個共通特徵 ~ 就是...解釋無明的來龍去脈,以彰顯 "本、本有、本來" 等等的 "佛性" 問題。
為了強迫性地去解開這個不當的問題,更創造了許多名詞,更加令人目眩而產生更多問題。
這個特徵,事實上,與聖諦、緣起教法格格不入。
非但在世俗的邏輯上有些矛盾,尤其在止禪、觀禪當中,更為明顯。 例如 : 止、觀的共同業處~ 四大。
因此,學習聖教法的弟子,一般都不予理會上述這些論點。
唯一的解藥,只有緣起法。
如果把悖於緣起法的部分先行擱置,那麼,就很容易在修學路上過關斬將,
否則,不是淪於邪見、就是變成創意寫作。
若想進一步理解者,可以自舉止禪一例而深入解剖。
這樣最實際、也最容易明白為什麼。
以上簡覆
如意
LY朋友,
確定是否有禪支等諸心所,只是修學止禪的檢驗基礎。
朋友,貴宗並無此教導,不是嗎?! 否則何不點出訣竅呢 ?
只要朋友踏入真正的止禪修學,星洲可以分享給朋友。
朋友的問題,並非不能解答,而是...那將容易陷入文字的糾纏,
對朋友現況,非但沒有一絲幫助,反倒是憑添三毒炙盛而已。
因為,彼此對戒、定、慧三增上學的認識不同,
修學之道也完全不同。
星洲所宗者,
以四大教示為標竿。
戒學,
標以巴利律為宗、律注為輔、初學者至少先學戒半年以上,知道沙門規範、居士規範、進而莊嚴沙門、照護居士、辨別正法、律。 (諸惡莫作)
定學,
舉以身念住之安般為主、進以四大、身至、或九不淨;從內身而取諸色遍、再輔以隨念法、威儀路、明覺、慈心、悲心、喜捨諸禪,遍習色禪、無色禪。 (此為真正的眾善奉行)
慧學,
師以見、度疑、道非道智見清凈、行道智見清凈、智見清凈為道次。 (自淨其意)
這樣的三增上學,在朋友眼中,或許只是雕蟲小技、不值一哂,
但是,這種入門技巧,卻足以解開 貴宗標舉之禪法至寶的不傳密要。
以下的入門技巧,或許可以讓朋友攜回大樓內,討論研習。
1. 如何自證自知地,肯定地確定、辨別諸禪支,而無礙地確認自己所處的禪地?
2. 如何不借外力、不借諸色曼陀羅,直接轉青黃赤白等諸色遍禪?
3. 如何在諸禪中自由轉入、轉出諸禪地?
朋友,不要輕視這種入門基礎,祂必須是具備一定的正見、三學基礎。
更能幫助貴派,在學習禪法時,獲得貼近 佛陀真實教法的好處。
如果上述都沒問題了,相信朋友在學習瑜伽師地論時,
更能切身體會....論師在說甚麼 ?!
論師想說甚麼?!
論師沒有說的,又是甚麼?!
隨筆
註 :
不要再作無益的文字往返,那一點都不華麗,只是浪費時間,
這已是朋友第三次的拒答。不嫌累嗎?!
註2 :
江湖朋友,
朋友的說法,星洲沒有意見。
朋友可以再深入研讀教典之後,再檢視自己的說法,如何?!
如意
如意
.................................................
如果見解不透徹,認為清淨才是道,認為不清淨、不空則不是佛法,於是,自己把自己給障礙住了,對於不垢不淨的自性沒有認識清楚,執著於第八識如來藏,執著於清淨可得,不能自在,不能稱是「覺」。
六祖慧能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如果不知道種種雜念、妄想、煩思的要源本自內心,想去外界去尋找清淨,無論學到多少修行的方法,都是沒有用的。
如果識得本心清淨,就不用去求清淨,就像有病的人不用去求醫一樣。如果刻意求清淨,一定是因為心裏又不清淨了。
.
大得您好
ㄜ彌陀佛
誠實面對自己
是學習的根本
若您信佛
有空不妨
一心專念
南無ㄜ彌陀佛
看了大家的回答...
感覺大家都說得好複雜
我試著用簡單的方法來說明
1.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請問:若識本心''學法何益?
-- 若從俗諦的角度來看, 可以把"本心"換成"良心"
這樣來解釋大家就比較清楚了
不識本心, 學法無益...不問良心, 求學無益...
就好比現在社會上...有人懂得很多很多的知識...但行為卻很偏差...常常做出昧良心的事來
縱使讀到了"碩士 博士", 如果連基本的良心都沒有...那又有甚麼用?
而六祖壇經上所說的"本心"...比良心還要再深入一層....是可以讓我們脫離輪迴的心
可是和俗諦上的"良心"類似
如果本心是我們的"家"...當我們的"行為或想法"有了偏差...要時時刻刻懂得"回家"
而這個"家"...一直都在... 只要我們願意回過頭來...."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2. 識自本心,見自本性''本心或本性是佛陀一代教法的宗旨嗎?
-- 是! 橫說..豎說...說權...說實...說了"三藏十二部"經文...最後還是要我們..."明心見性"
因為懂得回家...才不會迷失 才不會走得太遠.........
達摩祖師悟性論:
夫道者;以寂滅為體。修者;以離相為宗。
故經云: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
佛者覺也;人有覺心,得菩提道,故名為佛。
經云: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這裡說的何等清楚...懂得的人就懂得....
再借六祖的一段話:
「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
3. 我們為什麼會〔出家〕呢?
-- 或許..我們一直都沒離開過...這個家。
只是自己不知道罷了
楞嚴經:
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
看得破, 放得下...觀念念即住, 覺妄妄皆真.............
※究竟上,法名寂滅。
學法上,畢竟是個意塵,計著、不計著皆是方便生。
※若不識自本心,生死根結不清不楚、渾渾噩噩,即便學遍一切法,也只
是個識心計度,不但不能入法,更成法縛,故說無益。
好比醫者,不知病理,即便學了一切醫術,也是枉然,頭痛醫頭、腳痛
醫腳,又有何益處。
問:若識本心,學法何益?
答:識自本心,則一切心病乍現,皆能當下立覺。
覺自過失,依病取藥、學習諸法對治,這是正途,也能事半功倍。
問:本心或本性是佛陀一代教法的宗旨嗎?
答:當然。
「名」無我,佛說法所用諸名,皆隨順各年代眾生識見而說。
不同的名,有不同的識境界描述,但義上並無二說。
而一切名,皆不可執著,立真是過失,並非佛說。
問:識自本心,到底在識甚麼?
答:首要,識五蘊六根,陰界一切都該識之。
(或說識自七大)
(或說識自四大)
(或說識自十二緣集)
(或說識自虛矯心、忌妒心)
(或說識自心所持犯戒儀)
(此對應的是「世間法」)
次要,是自性,透知自心攝所攝,謂之「覺自心所現」。
(此對應的是「世間法、出世間法」)
終要,起自覺聖智,甚至達到「空所空滅、寂滅現前」。
(對應的是「世出世間上上法」)
此三要,是一非三,只是深淺有別,皆是識自本心。
以上是末學當下的邊見,非真。
佛性日用而不覺 顛倒把佛方便說當真
這就是依文解意 顛倒愚夫異生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九十一
佛告舍利子:
於汝意云何?
為實有 色,
實有 受、想、行、識,
如諸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眼處,
實有 耳、鼻、舌、身、意處,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色處,
實有 聲、香、味、觸、法處,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眼界,
實有 耳、鼻、舌、身、意界,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色界,
實有 聲、香、味、觸、法界,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眼識界,
實有 耳、鼻、舌、身、意識界,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眼觸,
實有 耳、鼻、舌、身、意觸,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
實有 耳、鼻、舌、身、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地界,
實有 水、火、風、空、識界,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因緣,
實有 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從緣所生諸法,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顛倒 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無明,
實有 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顛倒 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布施波羅蜜多,
實有 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顛倒 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內空,
實有 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
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四念住,
實有 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苦聖諦,
實有 集、滅、道聖諦,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四靜慮,
實有 四無量、四無色定,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八解脫,
實有 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陀羅尼門,
實有 三摩地門,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空解脫門,
實有 無相、無願解脫門,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極喜地,
實有 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
善慧地、法雲地,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五眼,
實有 六神通,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佛十力,
實有 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三十二大士相,
實有 八十隨好,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無忘失法,
實有 恒住捨性,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一切智,
實有 道相智、一切相智,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預流果,
實有 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一切菩薩摩訶薩行,
實有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異生,
實有 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菩薩摩訶薩、如來應正等覺,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佛言舍利子!
諸菩薩摩訶薩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 方便善巧,
雖觀諸法 皆無自性 都非實有,
而依世俗 發趣 無上正等菩提,
為諸有情 種種宣說,令得正解 遠離顛倒。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剛看到這句覺得非常好.
心地無非~那就是心無是非。心地無亂~那就是心不散亂。不增不減自金剛~那不就是心不動不生不起。祖壇經印證無我次第中的念住.安住.無所住,原來我那時後修的就是戒定慧到現在我才知道,真是謝謝你們。
─────────
而且修的是自性戒.自性定跟自行慧,這每一個人都有阿
─────────
自性朗朗。如月十五。自性自明見,顯發通無礙。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佛法.我有阿,每個人也都有阿只是沒有顯發出來而已。自行戒定慧本來就有阿。這條路不走,還要走那條。哈哈
─────────
走自性路,到無所有處。是處無所住,於無所住而生其心。契也契也。哈~~哈~~哈。
不識本心.只認識心外的佛.看不到心中的佛.
不識本心.如無舵之舟.學任何法門均無益.甚至朝三暮四.心無法安住.
不識本心.自己與他人的成見.將會約束自己的思想.而越來越固執.
不識本心....等.
許多人總以為.修行如同世間讀書般.將經書讀熟讀透.考試就會得一百分.
殊不知.修行離不開世間的體會.
悟道.無法如數理.一加一等於二.有公式可以依循.
因此自古以來.常提醒修行者.以修心為第一要務.
然而對心的解釋.往往太抽象而難理解.
六祖許多的看法.是淺顯易懂.然而如不能有在世間中的體會相配合.就無法理解它的內涵.既然無法正確理解.就無法正確地使用.
世間法和出世間法 菩提道和解脫道
如果輪迴人人也都想輪到一個很快樂沒有苦的世間 所以才有明心見性悟後起修 這樣的說法吧 就是人人把世間都變成一個快樂的地方 雖是夢中做佛事 但就算輪迴 也會是一個無苦受眾多樂的地方
解脫道就是出輪迴
如果二邊都無礙時 那人人以後就不管世出世間也都是無礙的
所以才有那麼多三寶 教我們解脫道和菩提道
一點小小的想法
這句話 個人的看法是。。應該把它看成這樣。。<不是識本心,學法無益>。這樣解釋起來,才不會感到相互矛盾。 假如我們學習佛陀ˇ的教法 經典 不是為了認識自己 的本來面目, 這樣的話˙。。學法無益。。
那麼 所學的教法 經典,對我們就沒有幫助。
而另一句 。。明心與證本性,當然是佛陀 出現於世的。。一大事因緣的目的。是要叫我們迷途知返。如果。。 能真的 由佛陀的教法 經典 , 而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 ,那麼 就是回家的路, 若是迷惑了 認了這色身為自己,那應該 就叫 離開了 家。。。若是沒有 <出家> 那就不需要 <回家>。。
這只是個人的淺見。
《六祖壇經》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請問:若識本心''學法何益?
=====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
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
一支結他,所以發出難聽的聲音,是因為它走了調;只要重新調好音,它便有能力
重新發出悅耳的音樂。
每一個人,便是一支結他,我們希望它能發出悅耳的音樂,我們便要將它調好音。
明心見性,不是一個創造甚麼的過程,而是將一切的東西,放回它們本來的地方。
問題是:我們為什麼會〔出家〕呢?
=====
We’re given some time, but we don’t know how much. In the beginning, we just want to be happy. That’s all we know. We don’t know about responsibilities. We don’t know about right and wrong. We don’t know about being human. But we know that we have the thirst to be happy—whatever that means.
Good things happen; bad things happen. As a child, the level of optimism is at an all-time high. Whatever happened yesterday happened, but today is today. No memories are kept, no blame. Whatever we did in that state was not pre-planned. We call this innocence, and to each one of us, this state of being is very beautiful.
And then we go through the period of learning—the grinding, pounding of information into our heads. The alphabet—A, B, Cs. You don’t know why A is A. It just is. You don’t know why one is one. It just is. And you are tested on it.
This keeps on going; you are being prepped for this world. What does that mean? It means that you have given up on your ideas, and you are now ready, willing, and able to take on the ideas that the world will give you, including how you believe in God. This is defined as responsibility. I call it “the giant leap of faith.”
Prem Rawat
And then an amazing thing happens. It doesn’t happen to everybody; it happens to some people. They meet someone who says, “No giant leap of faith necessary. You don’t have to jump. Just feel—feel your own thirst.”
“What?” They find this idea to be novel, but they see in it their own innocence.
“The happiness, the joy, that you want in your life is within you, and the thirst for that feeling has to be within you, too.”
Then they ask, “Could something really be so simple?”
Yes, it could. Because you need to hear, you have ears. Because you need to breathe, you have a nose. You need to be able to see, and eyes have been provided for you. If you need this fulfillment—not want, but need—the thirst for it has been provided for you as well.
Find the thirst. That is the first chapter—recognizing, understanding your own innocence. And not by concept, thought, ideas, or prompting from someone else. The need for fulfillment is embedded within—not in your logic, but in the innocence of the heart. That’s where you will find it. And that’s where you have to begin. If we are thirsty and go looking for water, we won’t get distracted: “Did you see that bird? Did you see that rock? Oh, look at that contrail in the sky.” No. Water, water, only water. It is a need, a passion.
When I have come home to this moment called now, I feel my heart dancing with gratitude. Perhaps tears come, but they are of joy, not sorrow. Every fiber in my being rejoices to be alive. I have no quest for tomorrow, or even the moment yet to come. And that’s good, because it is a moment that I could live in forever.
Prem Rawat
問題是:我們為什麼會〔出家〕呢?
=====
我們被賦予了一些時間,但我們不知道有多少。一開始,我們只是要快樂,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我們不知道責任是甚麼,我們不知道甚麼是對與錯,我們不知道作為人是甚麼意思。但我們知道,我們渴求得到快樂-不論是什麼意思。
好的事情在發生,不好的事情也在發生,作為一個孩子,樂觀的水平,常常都在一個很高的地方。發生在昨天的事情經已發生了,但今天是今天,沒有保存著記憶,無悔。那個時候,我們無論做甚麼事情,都沒有預先的計劃,我們稱它純真。對我們每一個人,這時候都是非常美麗的。
然後我們通過一個學習的時期-擠壓,硬塞到我們頭腦中的一切信息。字母-A,B,C,你不知道為什麼A是A,就是這樣;你不知道為什麼一是一,就是這樣,而你還要被測驗。
這情況繼續著,你被預備好迎向這個世界。這是什麼意思?這意味著你已經放棄了你的想法,你現在已經預備好,願意,和能夠接受,這個世界將會給予你的想法,包括你怎樣相信上帝。這被定義為責任,我把它叫做“相信的巨大飛躍。”
普仁羅華
(試譯如上)
~由一開始的感受,飛躍到了相信,這說的便是經已離家了。
管見
然後一件驚人的事情發生了,它不會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它發生在一些人身上。他們遇到有人說,“不需要相信的巨大飛躍,你不必跳,只需感覺-感覺你自己的渴求。”
“甚麼?”他們發現這種想法是新穎的,但他們在裡面看到了自己的純真。
“你這一生需要的快樂,喜悅,在你的裡面,和達致這份感覺的渴求,也在你的裡面。”
然後,他們問:“事情真的可以這麼簡單嗎?”
是的,可以。因為你需要聽得見,因此你有耳朵;因為你需要呼吸,因此你有一個鼻子;你需要能夠看見,眼睛便提供了給你;如果您需要這份滿足-不是想,而是需要,這渴求已經同時提供了給你。
找到了你的這份渴求,這是第一章-認清,明白你的純真,而不是概念上,想法上,觀念上,或者從別人的提示上。這滿足的需要經已嵌入於你的裡面-不是在你的邏輯裡,但在你單純的心裡面,這就是你可以發現它的地方,這正是你必須從這裡開始的地方。如果我們因為口渴,要去尋找水源,我們便不會分心:“你看見那些鳥嗎?你看見那些石頭嗎?哦,看看那天空中飛機經過的軌跡。”不,水,水,只要水,它是一種需要,一種激情。
當我已經回歸到了當下這一刻,我的心充滿了感激,也許眼淚來了,但那些是快樂的,而不是悲傷,我生命的每個纖維皆欣喜我活著,我不追求明天,甚至將要來到的那一刻,這是好的,因為當下的這一刻便是我的永恆。
普仁羅華
(試譯如上)
1. 惠能不會說錯嗎? 很明顯的....他不是佛陀
2. 佛法即是一切法? 那佛法還有什麼稀奇?
簡要來說,「佛法即一切法。」且禪宗聖祖也經常開示云:「一即一切,萬法歸一。」就因為宇宙萬有,都是依於有情眾生本來自在,從無生滅的第八識如來藏為根本因,藉種種助緣而生而運行; 所以一切萬法莫不含攝在第八識本心、本識、真心的法性內。
《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意即佛教的三乘菩提的修證,都是以這個無為法──第八識本心──的內涵為體,才能成就。大乘佛道的修學,就從證悟本心發起實相般若慧入門,悟後逐漸增上進修;迄能圓滿具足此本心一切功德內涵,就是成佛之時。
如果未能悟見第八識自心如來,不識本心,對於經典裡大部分文字所講的有關「本心」種種法性自性真實義,就因無法予以觀察、體會而不能理解,對於佛法的修學,只能停留在外門修集福德資糧,永遠無能契入佛法。譬如說,«心經»云:「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在講啥玩意?對未悟者而言,是無法理解其實義的。
反之,若能證悟而識得本心,則能現行觀察、領會本心的相關法性,則漸能通達經典,深入般若,終能成就佛道;是故,能否識得本心,實為修學佛法關鍵性的分水嶺。
由之,亦可知:從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以迄修入證入本心、本性,令有緣人普皆成佛,確為佛陀一代教法的宗旨。
一切佛法以空為底....名利不空..自私自利學佛只是假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