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Friedrich Waismann
Verifiability
當我們說,把概念拿來與現實世界比較時,所謂的「比較」是甚麼意思?觀念與事物事態可以並排對立,讓人觀察比較嗎?
太陽將於三百萬年後冷卻
今天是2015年9月28日是分殊的個別事實;每年初夏的台北總是晴多雨少是普遍的事實。一種是以個別的事實就足以作為驗證所需的完整證據;另一種是個別事實不足以構成驗證所需的完整證據,但是它卻可以為我們對於答案的信心和認識,提供一個相當可靠的基礎。前者是『完全的(經驗)核驗』;後者是『不完全的(經驗)核驗』。這種不完全的核驗,一般稱為『檢證』。比如我們要檢查到底天鵝是不是全是白色的。於是我們到動物園和其他有天鵝的地方去觀察,我們不只查看當地的天鵝,也在旅行時注意別地方的天鵝;我們不只看了 一兩 隻特別的天鵝,而是參觀了許許多多的天鵝。不但如此,我們不只依賴自己的經驗,還參考書中的記載,比較其他人士的報導,參照從各地方傳來的照片等等。結果我們發覺天鵝全是白的。因此我們就把它當作一項事實---一項普遍的事實---看待。這是一個常識的檢證例子。而每一隻我們所觀察過的天鵝,都是用來支持我們的結論,以及建立我們的信念的部份證據。
時間可稱為連續量 因為它與數字有關 動作的貢獻屬於存在內涵的現實與潛能 外延分化生出數字 但數字不是外延 也不是它本身 論分享 數字與它本身有共同之處 論分享“量”的外延及“程序”的觀念 數字與外延有共同支撐點
宇宙邊外如果有物質實體就有空間
沒有物質實體就沒有空間
誰能想像沒有空間是甚麼?
那就是精神
精神乃是無物質實體的純精神體
這個精神體既不佔有時間
也不佔有空間
精神體是無質無像的
這就好像我們說愛一樣
愛一個人 愛一件事
這一個人 這一件事是存在於時空之中
但愛卻超於時空之中 而為永恆
永恆也只是用人間的詞語來形容:
在時間內 有開始有結束
在時間內有開始 而卻沒有結束
超越時間之外 沒有開始沒有結束
精神不會因為由個人生或死 就跟著生或死
需要注意的是 毫無疑問的外延本身是多樣性的一個草圖 正如一切潛能是現實的一個略圖一樣 可能的科學也如同一項科學的綱領一樣 甚至於賴乎於這個綱領 並且在一切實證獲得以前
變成本身是不屬於任何範圍的.因為它是動體存在的普通律例.如同參雜現實及潛能的不完全的現實.它如同現實及潛能一樣.歸於表現它的事物種類
時間是永恆的 不變的 必要的 不息的 與物質世界的存在無關
主張絕對時間的人有牛頓及嘉松第等人
主觀的時間
一切的經驗 形上學都是屬於主觀經驗 不然就毫無意義 所以時間自然也是屬於主觀的 主張主觀時間的人有康德 柏克萊及休謨等人
實在的時間
時間是物體的延續 離不開物體的運動 只有抽象的時間觀念可以在思想中單獨存在 實在的時間不可能與運動中的物體分開 每一個運動中的物體都有自己的時間。在這種意義之下 時間才具有客觀性 也才是實在的 。主張實在時間的人有笛卡兒及聖多瑪斯等人
從以上可知時間必須與物體相合 不然就無所謂時間
任何物體都有長.寬.深三個向度 而向度就是空間最主要的特性
三度空間沒有伸縮性 完全和物體相合
空間是一種具有長.寬.深三度空間的附屬體 是一種和量有關的附屬體 是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的 如果物體分立的空間乃是抽象空間 是祇存在於理性之中
處所是依附體 必須依附實體而後才有行動 而物體動靜的標準必須依賴其整體物體運動的平均數 這個平均數就可以做為衡量動靜的標準
既然動靜有其標準 則宇宙全體的行止也有其一定的準則 不然宇宙就要踏空而落入空茫不着邊際的境地 所以處所及運動乃是提醒我們要注意衡量宇宙的標準是什麼
古月照今塵 • 2 星期前
♪ ≡♫ ≡♬≡♩≡ ♪≡ ♩≡ ♪ ≡♫ ≡♬≡♩≡… …分隔線….. ≡ ♩≡ ♪ ≡♫ ≡♬≡♩≡ ♪ ≡♫ ≡♬≡♩≡ ♪≡ ♩≡ ♪ ♩≡ ♪
我們說過,證實的目的在於檢查一個回答是否為真,或者該回答所代表的答案,是否為事實;這樣的活動是需要外在的事實相對照才能進行的。相反地,邏輯的核驗的主要目的,在於考察當作結論的答案(應該是「回答」不是「答案」),是不是正當地從前提裡推演出來。也就是說,邏輯的核驗主要在於設法決定某一推理是否正確,是否可靠。而推理的正確性或可靠性,並不是參照外在的事實來決定的。
我們知道亞里斯多德在主張實在時間時,卻否認每一個運動都有其時間,他認為我們通過主體的計數活動就可以建立時間的合一性。看起來亞氏統一時間的主張似乎又走到主觀時間的假定上去。到了中世紀,當時的哲學曾對亞氏的這些觀點起了很多爭論,結果士林哲學中的東斯高德及歐坎,就偏向了主觀時間,而士林哲學的巨擘聖多瑪斯則主張實在時間而變成了分庭抗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65GSQPRhhw
數字是多,而多只能由分化而出;分別有兩種分劃。存在有本質之別及有某一個存在之別,就是物質的存在,存在於它量的部分。所以「多」有兩種:一種是超越的,貫通一切種類,另一種是量的,因為它的基礎是物質。在其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KVD18Ho_q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