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諸善知識「因緣所說法,我說即是空」是什麼意思?

2015-09-18 1:06 am
更新1:

諸法有其空性,但,現在並不是沒有,二者間的關係又是如何?

更新2:

空不是無,所以以現在的假有來比較

回答 (9)

2015-09-18 5:25 pm
✔ 最佳答案
賢者:

種種藉助因緣所成的法(法指的是包含心理層面和物質層面所能觀察或體覺到的一切現象或是觀念等),並非實有其固定、或決定的性質,所以用空這名詞涵概。(以上即是您所問的)

然佛說空亦復空,指的是另一層的道理,指不要針對空有其實性並加以執著。

因緣所形成的法仍會給人種種的功用、引起五陰的遷流,例如從時間的角度觀察法時,會發現在其生命週期中有其作用,所說不空。(這是為了避免學人落入頑空)

這二層的道理即如同金剛經中所說的非實非虛。

無其性故,說空,成其用故,說不空。

通常不會說無、不無,而會說空、不空,只因若是真無不可觀察故、若是法真無亦不能成其用故。

謹供參考
深願吉祥
2015-09-18 2:24 am
.
『眾因緣說法,我說即是空。』

我們若如實理解佛陀的緣起之教 , 便當該知道「眾因緣生法」在體性上必然是「空」的 , ㄧ切法都是依因待緣 , 都沒有固定的體性 , 本質上都處於空的狀態, 這就是緣起而性空 : 所以才有此生則彼生, 此滅則彼滅, 緣生緣滅的事項 , 這就是性空而緣起。

『十二門論』說:「因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緣起,所以是無自性的(無法獨立存在, 需依它緣相聚而存在);無自性,所以因緣法所成的事物, 其本質是空的」。

.
2015-09-18 1:53 am
*緣起甚深* 沒有敏銳的覺知不知因緣生滅剎那的變化,牽動著生命的每一個心念與動作.

舉例而言: [坐著]下一剎那繼續[坐著]..其中就已經經過六個因緣生滅的堆疊...相續

只要有一個因緣產生變化,感覺到苦]就會改變心念與動作,不會再坐著.


說**諸法有其空性**是尚未明覺,就先被定義綁死自己. 如同信仰上帝教的一樣..先定義諸法來自上帝.

而[空性]非自己所覺知...上帝亦然.....只是學習了一個名相定義而執取以為真. 變成自己學法的根本束縛!!

釋迦佛教導緣起...從未說[緣起法]有其空性!

[性空]本是後期菩薩為方便教育眾生了悟[緣起甚深]的法義,而開示的方便指月指.

龍樹菩薩說*我說即是[空*]...[空]本用以說明緣起法的因緣剎那生滅..無法執取存在....

[性空]說明其[無斷滅]的相續互依因緣而生滅相續.無始無終.

然因為眾生不明...由[性空]變成有[空性]存在...由無自性[空性]變成有[自性]存在...變成有[佛性].

非是菩薩的方便教導有誤...而是眾生的福德智慧不明使然...執取方便不解真實.

佛法是相應法...法不相應,....般若自然不同!

以上是在下最後參與題主相關問題的回答....也僅供隨緣參考. 善哉1
2015-09-18 1:29 am
自在王菩薩經卷上

自在王。
何謂緣智。
無明緣行。【無明 不作是念 我起行】
行緣識。 【行 不作是念 我起識】
識緣名色。【識 不作是念 我起名色】
名色緣六入。【名色 不作是念 我起六入】
六入緣觸。【六入 不作是念 我起觸】
觸緣受。 【觸 不作是念 我起受】
受緣愛。 【受 不作是念 我起愛
愛緣取。 【愛 不作是念 我起取】
取緣有。 【取 不作是念 我起有】
有緣生。 【有 不作是念 我起生】
生緣老死。【生 不作是念 我起老死】
老死緣憂悲苦惱。【老死 不作是念 我起憂悲苦惱】

自在王。
若菩薩能如是觀十二緣者。不墮諸見 若斷見 若常見。


菩薩作是念。
法屬眾緣。推求眾緣 則不可得。
即於十二緣 而得真智。


何謂真智。
知十二緣生法 同於無生。
無生 同 空 無相 無作。
空 無相 無作 同眾緣生法。如來所用等得一切法。

是法同十二緣生法。十二緣生法 無有法生。
是故說 應見十二緣生無生。
十二緣無生智 即是十二緣生智。


自在王
明無明 無二。知如是者 則知緣生法
行非行 無二。知如是者 則知緣生法
識非識 無二。知如是者 則知緣生法
名色非名色 無二。知如是者 則知緣生法
六入非六入 無二。知如是者 則知緣生法
觸非觸 無二。知如是者 則知緣生法
受非受 無二。知如是者 則知緣生法
愛非愛 無二。知如是者 則知緣生法
取非取 無二。知如是者 則知緣生法
有非有 無二。知如是者 則知緣生法
生非生 無二。知如是者 則知緣生法
老死非老死 無二。知如是者 則知緣生法

從緣生者 無有是處。
從緣生。則是無我。則是空也。

從緣生者。則是無來無去。
從緣生者。則非真實。
從緣生者。則無一相。
從緣生者。則無所行。
如是知者 是名緣生智。

見緣法者
不見無明。不見行。不見識。不見名色。不見六入。不見觸。不見受。不見愛。不見取。不見有。
不見生。不見老死。

若不見如是法者。是名見緣生法。
若見緣生法 是名見法。
2015-09-20 9:53 am
凡夫所說的「空」是「無」,是什麼都沒有。例如:空杯是指杯內沒有任何東西。外道所說的「空」是主體「不存在」。例如, 人一死就不存在,謂之「空」。又如,杯子破碎了,不存在,故說「空」。從凡夫和外道的角度,「有」是真有,「存在」是真的存在。

佛教所說的「空」是指主體是「有」,是「存在」,但主體是「無自性」或「自性空」。從佛的緣起法,「有」是假有,「存在」是假的存在。萬物離不開因緣合和而生。對人來說,因是生命的元素;緣是生命賴以存續的條件。對物來說,因是一種元素或動機;緣是外在條件或環境。因緣和合的「有」和「存在」依因緣變化而變化,因緣和合則生,因緣離散則滅,故是假有,假的「存在」。

例如:人和動物,生的因是業識(死後的心理及精神力量,具有投胎的力量)和父母的受精卵(生命的元素),生的緣是前世結下的恩情。人和動物死後的業識(因)遇父母正在精卵結合一剎那間(緣),便與受精卵(因)結合成為「名色」(果)。「名色」是六根不俱的肉團,是生命在母體內初階段的身心五蘊,即是色(物質)和受、想、行、識(精神)的聚合體。植物的因是種子(生命的元素),種子和植物的緣是土壤、空氣、陽光、水份等等。因緣和合,種子就發芽、成長,變成現在的形狀。玻璃杯的因是玻璃(元素)和人需要用杯來飲水(動機),它的緣是製造技術。因緣和合,玻璃杯才會製造出來,才有現在的形狀。

「自性」是眾生從「妄心」認知萬物所顯現的性質或特性,不是萬物自身擁有或自體形成的,故説萬物「無自性」。因緣所生的萬物依因緣變化而變化,因緣和合則生,因緣離散則滅,萬物不能作主。萬物沒有實在不變的因緣所生的「自性」,故説萬物「自性空」。

例如:人的善惡、聰明遲鈍、天才白癡等等不是由人決定的。人的身長、肩寬、胸腰圍等等也不是由人決定的。如果由人決定,人一定選擇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人的形體有五官,有手腳,但原本的形體是一粒受精卵子。長大成人是父母的助緣。所以,人「無自性」,沒有自身擁有或自體形成的性質。人的身體各部份都不斷轉變,會變壞,會老死。所以,人並沒有一個實在不變的因緣所生的自性,即「自性空」。

又如:陶杯的外形不是現在見到的形狀,它原本的形狀是土粒子。所以,陶杯「無自性」,沒有自身擁有或自體形成的的性質。陶杯的外形如長、寬、高,或彩度、硬度都不是由它自己決定,是由人的喜好決定。陶杯的功用原本是盛茶水,但人可以改為裝煙灰或其他用途。所以,陶杯「自性空」,沒有實在不變的特性。
2015-09-19 5:35 am
眾因緣生法 我說即是無 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安逸堂 安逸堂 2011-08-14 14:09:09


眾因緣生法 我說即是無
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 不從因緣生
是故一切法 無不是空者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何以故。眾緣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屬眾因緣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離有無二邊故名為中道。是法無性故不得言有。亦無空故不得言無。若法有性相。則不待眾緣而有。若不待眾緣則無法。是故無有不空法。汝上所說空法有過者。


龍樹大士所著「中觀論頌」幾為中國歷代佛教各宗派奉為宗典,尤其以「眾因緣說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一偈更為天臺宗、華巖宗、三論宗等所重視。我們若說代表中國佛教特色之思想由這四句偈引出亦不為過。原文據鳩摩羅什所譯「中觀論頌」「觀四諦品」第十四載完整為:

『眾因緣說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據牟宗三先生謂:第三句『亦為是假名』,『為』字依梵文解釋應是『因為』之義〔註二七〕。所以四句偈的解釋是:『眾因緣所生法,我說它們就是空,而亦因為這空亦是假名,故這空就是中道義。』〔註二八〕『為』字若依中文解釋尚有一義:『是』。依此解釋則四句偈應該是:『眾因緣所生的一切法,我說它們就是空,同時亦就是假名,因而這亦就是中道義。』〔註二九〕如此解釋中道義亦和前通,只是不完全合原意,衍『二諦』義而成『三諦觀』,但二諦實亦合三諦的意義:『三論師之空有假名說實亦含有三諦義,不過他們只是渾淪說,沒有拆開說而已』。〔註三十〕

歷代天臺宗以『名』代『為』傳法,則第三句成為『亦名為假名』,則為第二種解釋,於天臺宗並無差別,並不放第一義諦別立中道諦。二諦、三諦二者雖名殊但義理實同。又如「大智度論」卷六釋經初品中『大忍成就』云:

如偈說:『因緣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說中道。……』〔註三一〕

則確實具有三諦相同的義理。或有謂『中觀論頌』一偈的要旨只是明真假二諦,而非至假中三諦:

『……違明文,龍樹在前頌中明白的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怎麼影取本頌,唱三諦說……』

而大表不滿〔註三二〕,如此則又未究天臺三諦三觀之旨所謬,強分二諦三諦是偏執不究佛陀所明之一實諦真義。牟宗三先生分析甚詳〔註三三〕。「中觀論頌」確無『三諦』『三觀』之名,但據今考『三諦』、『三觀』實乃出於「仁王護法般若波羅蜜多經」及「瓔珞經」〔註三四〕,並非天臺大師憑空而撰或誤解經文而創。智者『三觀』之觀念最早出現於「小止觀」一書,於「證果」章云:

『……能了知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緣虛假不實故空……名從假入空

觀,亦名二諦觀。……雖知一切諸法畢竟空寂,能於空中修種種行

,……乃是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若體知心性非真非假,

息緣真假之心,名之為正,諦觀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壞空假之法,

若能如是照了,則於心性通達中道,圓照二諦,……則見一切諸法

中道二諦亦不取中道二諦……是名中道正觀。』

事實上智者大師亦對中論一偈表示意見云:『深尋此偈意,非惟具足分別中觀之相,亦是秉明前二種方便觀門旨趣。』〔註三五〕智者大師並不只視文字表面之義,又「摩訶止觀」卷十一載:「大經元實是一諦,方便說二,今亦例此,實是一諦,方便說三。」可知智者大師並非誤解文意,違明文,他已深知二諦之意。筆者以為「三諦三止三觀」組織結構完備,正是智者大師高明之處,恐亦正是天臺宗能大興於中國之因也:

一、強調「真、俗、中」三諦,涵蓋二諦,更防墮空虛。言「中道即是空」,此『空』字乃顯體字,是實相、絕待的。但學者因習性見空字則視為描述字、形容詞,以思維見之,既動思維則「執空」矣!欲見「中道即是空」能即「體空」而不動思維,不落言詮是很難的。立「真、俗、中」三諦,此「中」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思維終難『知』其究竟為何物,因此脫離文字限制窠臼而真體「空」境──實相空。此乃佛法「不可說」、「不可思議」之境界,佛經常云:『如是!如是!』即此義。若欲強以空字冠於諸法之上,豈又非執空矣!

二、智者大師不強調後半段偈『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筆者以為乃是因一句『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難免又將學者帶到思維的空上,難免又要執空了。豈是斷章取義。若果真天臺智者大師斷章取義,則當時三論宗正興,為何沒有人辯駁?難道是當時三論宗下未與智者大師交往,事實上智者曾在揚州(受晉王楊廣之請),荊州(出生地)傳法,而此二地正是三論宗活動最盛之地。以後天臺宗能在這些地方取代三論宗是有原因的。

三、不說二諦而強調三諦以顯佛陀中道本懷,正與中國儒家中庸思想冥合。若一味強調空,必難為中國傳統思想接受,此為印度佛教不變實質的中國化。這或亦為天臺宗興而三論宗漸泯之因。二諦、三諦畢竟不異,所顯皆為「一實諦」。四明大師之第四法嗣竹庵禪師云:『中道因緣所說法,一句道盡無餘語,我說即是空假中,珠簾幕捲西山雨。』正是最佳的詮釋。
2015-09-18 2:02 pm
眾因緣生法 我說即是無
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 不從因緣生
是故一切法 無不是空者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何以故。眾緣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屬眾因緣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離有無二邊故名為中道。是法無性故不得言有。亦無空故不得言無。若法有性相。則不待眾緣而有。若不待眾緣則無法。是故無有不空法。汝上所說空法有過者。


龍樹大士所著「中觀論頌」幾為中國歷代佛教各宗派奉為宗典,尤其以「眾因緣說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一偈更為天臺宗、華巖宗、三論宗等所重視。我們若說代表中國佛教特色之思想由這四句偈引出亦不為過。原文據鳩摩羅什所譯「中觀論頌」「觀四諦品」第十四載完整為:

『眾因緣說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據牟宗三先生謂:第三句『亦為是假名』,『為』字依梵文解釋應是『因為』之義〔註二七〕。所以四句偈的解釋是:『眾因緣所生法,我說它們就是空,而亦因為這空亦是假名,故這空就是中道義。』〔註二八〕『為』字若依中文解釋尚有一義:『是』。依此解釋則四句偈應該是:『眾因緣所生的一切法,我說它們就是空,同時亦就是假名,因而這亦就是中道義。』〔註二九〕如此解釋中道義亦和前通,只是不完全合原意,衍『二諦』義而成『三諦觀』,但二諦實亦合三諦的意義:『三論師之空有假名說實亦含有三諦義,不過他們只是渾淪說,沒有拆開說而已』。〔註三十〕

歷代天臺宗以『名』代『為』傳法,則第三句成為『亦名為假名』,則為第二種解釋,於天臺宗並無差別,並不放第一義諦別立中道諦。二諦、三諦二者雖名殊但義理實同。又如「大智度論」卷六釋經初品中『大忍成就』云:

如偈說:『因緣生法,是名空相,亦名假名,亦說中道。……』〔註三一〕

則確實具有三諦相同的義理。或有謂『中觀論頌』一偈的要旨只是明真假二諦,而非至假中三諦:

『……違明文,龍樹在前頌中明白的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怎麼影取本頌,唱三諦說……』

而大表不滿〔註三二〕,如此則又未究天臺三諦三觀之旨所謬,強分二諦三諦是偏執不究佛陀所明之一實諦真義。牟宗三先生分析甚詳〔註三三〕。「中觀論頌」確無『三諦』『三觀』之名,但據今考『三諦』、『三觀』實乃出於「仁王護法般若波羅蜜多經」及「瓔珞經」〔註三四〕,並非天臺大師憑空而撰或誤解經文而創。智者『三觀』之觀念最早出現於「小止觀」一書,於「證果」章云:

『……能了知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緣虛假不實故空……名從假入空

觀,亦名二諦觀。……雖知一切諸法畢竟空寂,能於空中修種種行

,……乃是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若體知心性非真非假,

息緣真假之心,名之為正,諦觀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壞空假之法,

若能如是照了,則於心性通達中道,圓照二諦,……則見一切諸法

中道二諦亦不取中道二諦……是名中道正觀。』

事實上智者大師亦對中論一偈表示意見云:『深尋此偈意,非惟具足分別中觀之相,亦是秉明前二種方便觀門旨趣。』〔註三五〕智者大師並不只視文字表面之義,又「摩訶止觀」卷十一載:「大經元實是一諦,方便說二,今亦例此,實是一諦,方便說三。」可知智者大師並非誤解文意,違明文,他已深知二諦之意。筆者以為「三諦三止三觀」組織結構完備,正是智者大師高明之處,恐亦正是天臺宗能大興於中國之因也:

一、強調「真、俗、中」三諦,涵蓋二諦,更防墮空虛。言「中道即是空」,此『空』字乃顯體字,是實相、絕待的。但學者因習性見空字則視為描述字、形容詞,以思維見之,既動思維則「執空」矣!欲見「中道即是空」能即「體空」而不動思維,不落言詮是很難的。立「真、俗、中」三諦,此「中」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思維終難『知』其究竟為何物,因此脫離文字限制窠臼而真體「空」境──實相空。此乃佛法「不可說」、「不可思議」之境界,佛經常云:『如是!如是!』即此義。若欲強以空字冠於諸法之上,豈又非執空矣!

二、智者大師不強調後半段偈『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筆者以為乃是因一句『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難免又將學者帶到思維的空上,難免又要執空了。豈是斷章取義。若果真天臺智者大師斷章取義,則當時三論宗正興,為何沒有人辯駁?難道是當時三論宗下未與智者大師交往,事實上智者曾在揚州(受晉王楊廣之請),荊州(出生地)傳法,而此二地正是三論宗活動最盛之地。以後天臺宗能在這些地方取代三論宗是有原因的。

三、不說二諦而強調三諦以顯佛陀中道本懷,正與中國儒家中庸思想冥合。若一味強調空,必難為中國傳統思想接受,此為印度佛教不變實質的中國化。這或亦為天臺宗興而三論宗漸泯之因。二諦、三諦畢竟不異,所顯皆為「一實諦」。四明大師之第四法嗣竹庵禪師云:『中道因緣所說法,一句道盡無餘語,我說即是空假中,珠簾幕捲西山雨。』正是最佳的詮釋。
2015-09-20 11:13 pm
『因緣所說法,我說即是空』意指-
修行人逆境時若能以感激之心面對忍辱,便能不受苦!
過去即是果【正報】,未來即是因【依報】。

真空實相【本來面目】 *~破迷顯真~*
凡夫迷故,執為實有,菩薩悟故,了達皆空。

\^^/ 修行是點滴的功夫
註:住真正法喜名為喜覺支

參考資料: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釋講義



八十八佛洪名寶懺
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
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一最上乘發菩提心
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時勤拂拭-
養成【用客觀的角度檢討自己】的習慣!
2015-09-18 2:17 am
那就是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如果是人可以說清楚講明白的道,就不是恒常不變的真道,也就是會隨時空改變,成為空虛之道。


收錄日期: 2021-04-18 00:15: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917170659AA5Cqwy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