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楓橋夜泊一詩中的末兩句特寫了古寺和鐘聲,那為什麼作者要特別提到寒山寺?而提到鐘聲的用意為何? 2.楓橋夜泊首句「月落烏啼霜滿天」在空間的描繪上,營造什麼樣的氣氛?給人的感覺如何?

2015-09-15 12:28 pm

回答 (2)

2015-09-17 9:57 am
✔ 最佳答案
賞析重點
這首詩寫詩人離開家鄉,乘船到外地,當晚上停泊在楓橋時的所見所聞。通過對楓橋夜景的描繪,詩人抒發了他的客旅愁思。
詩人旅途奔波,乘船在江上行駛了一天,人已疲乏,不能再繼續前行了,所以就在楓橋附近靠岸,停泊過夜。他身在外地,家人下在身邊,使他倍感孤寂,要睡也睦不著,於是便走到船頭來,觀賞這裏的夜景。抬頭一看,月亮已沉落下去,寒霜凝結,月光和白霜交相輝映,天地間顯得白濛濛一片。漁舟的鸕鶿鳥正忙著捉魚而發出幾聲啼叫。岸邊的楓樹和江上漁船的燈火,彷彿為滿腔鄉愁、難以入眠的詩人作伴。夜半時分,由寒山寺的陣陣鐘聲,穿過了寧靜的夜空,傳到詩人的客船。
詩的首句,寫了和午夜時分有密切關聯的三種景象:「月落」寫詩人所見,「烏啼」寫所聞,「霜滿天」寫所感。第二句描寫船所停泊的地點楓橋附近的景色:颯颯作響的「江楓」和閃爍爍的漁火。這兩句一連用了五種景物,寫出了一個特定的環境,創造出一種淒清的氣氛,為的是烘托詩人「愁」的情懷。詩人沉浸在愁思中已經多久,他似乎並不自知。只是驟然由寒山寺傳來的清亮鐘聲,使他不期然從愁思中驚覺。
詩的後兩句寫山寺夜鐘。在靜夜裏,人的聽覺最為敏感,「夜半鐘聲」不但給人強烈印象,更襯托出氣氛的寂寥,這是「以動寫靜」手法的妙用。詩人在第三句連用了「姑蘇」和「寒山寺」兩個真實地名,不但使本詩所展現的情景更為真切,恰好「姑蘇」、「寒山」都是疊韻的詞,使這一句讀起來音節抑揚頓挫,特別動聽。第四句用一個「到」字,把鐘的聲音形象化了,彷彿一下一下都觸動滿懷愁緒的旅客心上。
詩人以景寫情,詩人選取殘月、啼鳥、嚴霜、江楓、漁火作背景,鏡頭時遠時近,色調有冷有暖,景物或動或靜。在聲色交融的畫面中烘托出獨特的幽美意境,加上「夜半鐘聲」為全詩點睛,使羈旅之愁隨著鐘聲迴盪,餘音裊裊。詩人長夜無眠,隨手記事,本無深刻的寓意,亦無新奇的構思,卻創造了一個聲色俱佳,情景渾成的「旅愁」之境,以至傳播萬口,成為千古絕唱。
2015-09-18 2:54 pm
謝謝你^^


收錄日期: 2021-05-02 13:50:5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915042830AAxpxHy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