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嘅意義係咩?(求長答)?

2015-09-14 11:57 am

回答 (4)

2015-09-16 1:58 am
如是這時,請樓主、網友務必當知, 菩薩如是現身說法:人活著要做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芸芸眾生中,為何每個人的命不同呢?我存在的目的與價值又是什麼呢?...


詳細,請恭閱

【正覺同修會】菩薩現身說法,

我就這樣過了一生嗎?!

人活著要做什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芸芸眾生中,為何每個人的命不同呢?我存在的目的與價值又是什麼呢? 從有記憶以來,在與人聊天說笑時,我似乎很喜歡問別人:你覺得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年少以來的自己,也許是家庭開明、女兒多兒子少環境關係,我的人生目標與價值並不是找一位家世好、多金、高學歷、長的帥又高、愛我且錢都通通讓我保管的老公,在家相夫教子當一名賢妻良母就好。常覺得除了小愛之外,自己也能對國家社會有一番貢獻,腦海裡常記著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然而,在追尋屬於自己人生的大愛與小愛道路上,我該何去何從呢?又該如何取捨呢?

從小我就不喜歡人云亦云,不太會跟著世俗的價值觀來看這個世界和我的人生選擇。為什麼我一定要唸書唸的好,才證明自己很聰明呢?為什麼我要背一堆書、考到好的大學,未來才能有出息呢?為什麼我一定要身材姣好、懂得打扮、看似甜美與文靜、不要太多主見、多聽男生的決定,才能吸引男生喜歡呢?心中非常認同當年李宗盛唱的一首勵志歌曲:和自己賽跑的人。我一直認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我也是與眾不同的,為何要跟隨普世價值隨波逐流呢?為何要受到別人肯定,才能肯定自己呢?我要走一條自己認同、多姿多彩、不枉此生的道路。也許因為這樣的想法,我勇於嘗試、勇於冒險、選擇自己想做的事,且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

正所謂初生之虎不畏犢!在不愁吃、不愁穿、從小父母親鼓勵作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與積極培育家庭環境下長大的我,滿腦子雄心壯志踏上尋找與實踐自己人生理想與夢想的路途上。幸運的與勇敢的浪跡天涯,從台灣風塵樸樸都市出發、走過台北繁華都會的求學與工作滋味、告別台北的天空飄洋過海至美國國際大都會與中部人煙稀少小鎮求學與體驗人生、也曾遠渡歐洲與來到亞洲。走過無數大城小鎮,結交不同國家的朋友。

我曾迷惘過,以為會在彼岸天涯某站永久靠岸。但是......[略]

努力尋尋覓覓十多年後,嚐盡人生酸、甜、苦、辣,..[略]

算了吧!越是要求樣樣順利與成功,讓心處於七上八下的期待著更是痛苦。而且,..[略]

真的很想幫助更多人,但是,..[略]

是真的嗎?!你說可以親證生命實相,瞭解人生的意義,瞭解為何有我與存在的價值嗎?..[略]

在踏上親證生命實相 、找到自己真如心的修行道路上,一開始並不是那麼順利的。常常因工作忙碌與責任心而上課遲到,在家時也因腦袋瓜常掛念著工作與煩惱人際互動狀況,而放不下心來好好練習早晚拜佛功夫。但是,隨著上課薰習法義與正知見一段時間後,慢慢在日常生活中思考著老師課堂提出的問題,重新檢視自己的身口意行和平日做人處事的原則與態度。自己內心真的很懺悔與抱歉,在過去無知歲月中因個人貪、瞋、癡、慢、疑,我執我見,犯下的種種錯誤。不僅造成別人的困擾,更是自己困擾與傷害自己最深。感謝老師課堂不斷開示佛菩薩慈悲的胸懷,讓自己勇於面對過去所犯的錯誤,懺悔、包容與原諒自己。

日常或職場偶發的人際矛盾與衝突時,很煩躁之際,不斷提醒自己帶著憶佛念,不斷提醒自己「一觸即止、煩惱不生」,讓自己心先平靜下來,更提醒自己不要加入是非對錯妄加評論的行列。也曾數次與親教師小參,請教如何以佛法上所學之累世因果關係來面對與處理日常生活發生的衝突與不如意狀況。親教師也教導當惡緣來臨時,如何把握難得的逆增上緣機會,如何歷緣對境除性障的方法和詮釋與包容別人的行為。逐次的練習之後,發現自己越來越能心平氣和的處理日常不如意的事情,也對別人的言行舉止有了新的詮釋、釋懷與包容,慢慢朝向理事圓融的處世之道邁進。

在親證生命實相的道路上,不是一蹴可及的,是需要自我一點一滴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與般若等六度萬行實踐,在戒、定、慧三無漏學上勤加練習與累積。想要親證無始劫以來自性清淨、不生不滅、生出萬法及儲存每世所造業行的真心-如來藏,需要將五陰十八界之功能知見了解透徹且藉由觀行勤加練習,當菩薩種性者定慧福德具足時,即會與如來藏一念相應而明心開悟。...

請續恭閱:

我就這樣過了一生嗎?! http://425go.blogspot.tw/2010/03/blog-post_14.html










如尚有問題未決,建議是請樓主您、網友您當一心恭敬請示非常慈悲非常有智慧的正覺 親教師菩薩開示解說!(註:由於都是義工菩薩,所以請在共修時間洽詢,大致是周一至周五每晚約6點到9點。)

正覺各地講堂:請上網查察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http://www.enlighten.org.tw/

正覺教團-正覺各地講堂  http://www.enlighten.org.tw/mission/3


2015-09-14 12:11 pm
只有四樣,食,訓,屙,做愛,或繁殖,宇宙中所有生物都是一樣。
2015-09-17 9:31 am
意義會因人而異﹐不單是先天遺傳得來的智慧﹐更是後天耳濡目染的宗教信仰。

貼上一篇文章供您參考。

人生存的意義是甚麼?

一個探索人生意義的起點

存在的反思

人在宇宙中是一類很特殊的存在物,其存在的情況跟其他
存在物相較,極為不同。

對於一塊石頭、一片土壤這類非生物來說,它們既不知道
自身存在,亦不知道自身以外還有其他存在物存在。它們
的存在,只不過被放置在宇宙中的這裏或那裏而已。很明
顯,對於這類存在物而言,它們自身不會出現存在的意義
問題。

對於一株鮮花、一條綠草這類植物來說,它們同樣不知道
自身以及自身之外還有其他存在物存在。然而,它們的存
在卻需要依賴其他存在物諸如陽光、水份和空氣等來維持
。假如陽光、水份和空氣等存在物不存在,它們的存在(
以植物身分的存在)即不可能。此外,它們還可以藉著生
長而稍作移動。不過,即使如此,對於這類存在物而言,
它們自身亦不會出現存在的意義問題。

對於一隻小狗、一頭黃牛這類動物來說,牠們雖然不能透
過反省而知道自身存在,但卻能夠通過知覺感到有其他存
在物存在。藉著知覺與運動,牠們更能主動地接近或逃避
其他存在物以獲取食物和避免危險,從而使自身的存在(
以動物身分的存在)得以維持。然而,儘管如此,對於這
類存在物而言,因為缺乏反省思考的能力,牠們自身也不
會出現存在的意義問題。

但對於人這類特殊的動物來說,情況便不同了。人除了能
夠通過知覺知道有其他存在物存在之外,還能透過反省知
道自身存在。藉著高度的思考能力,人更能夠反省自身的
存在現狀,進而改變現狀及創造將來。對於人這類存在物
而言,「生存的意義是甚麼?」實在是一個很值得思索的
問題。

問題的釐清

所謂「釐清」,即是「分析清楚」。

人生存的意義是甚麼呢?當我們思考這個問題時,首先就
需要了解清楚問題的意思。假如對問題的意思還未有清楚
的了解,我們又怎能作出清晰的思考來回答問題呢?

「人生存的意義是甚麼?」看似一個清楚的問題,但稍加
分析即可發覺並非如此。在問題中,「意義」一詞究竟是
甚麼意思呢?當我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是否已經清楚
知道問題到底問甚麼呢?根據我們的語言習慣用法,「意
義」這個字眼有多種不同的解釋。即是說,它是一個歧義
詞語。然而,當「意義」這個字眼在上述問題中出現時,
通常應解作「目的」。原問題可再轉述為:人生存的目的
是甚麼?

原問題經過轉述之後,雖然它的意思較為明確,但仍未清
楚。驟眼看來,「人生存的目的是甚麼?」似乎是一個事
實問題,答案可以單憑事實資料來回答。但經過分析之後
,就發覺不是如此。沒有任何事實資料可援引來回答這個
問題,因為當我們提出這個問題時,我們只是想知道究竟
有甚麼人生目的是「值得」去追求和實現的。由此可知,
這個問題其實不是事實問題而是價值問題,答案最後要取
決於某種價值觀。原問題可再轉述為:甚麼是值得追求和
實現的人生目的?

原問題經過再次轉述之後,它的意思就清楚了。這時我們
不難看出「甚麼是值得追求和實現的人生目的?」這種價
值問題,並不能單靠事實資料來回答,不能倚賴科學研究
來解決,而需要由個人作出價值的取向。簡言之,「人生
存在的目的」最後是需要由各人自己來抉擇的。

‧回綱目‧


儒家人生哲學

──做一個真正異於禽獸的人

對於「甚麼是值得追求和實現的人生目的?」這個價值問
題,各人可以依據自己的意願而給與不同的答案。不論答
案是甚麼,當各人認真地為自己抉擇了人生的目的之後,
那目的就會決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指引自己的生活填入
某些內容和不填入某些內容,並使自己的生命感受到某種
情調。讓我們看看中國哲學主流儒家對上述問題的回答。

根據儒家的觀點,人生存的目的就是要成為道德圓滿的人
,即儒家眼中的聖人。儒家之所以提出這個價值取向,是
以對人性的某些看法為基礎的。

人禽之辨

古人常把人以外的其他動物稱為禽獸。其實,人亦是動物
的一種,人亦有一般的動物性。不過,人類是動物類中的
一個次類,人與其他動物自有不同之處。不同之處是甚麼
?照儒家的看法是:在人的心(意識)中本含有實現道德
行為的潛在性能,而其他動物卻沒有。人這種異於其他動
物的特性,就是儒家通常所說的「人性」。

依儒家看來,人如果將那種潛在性能發揮出來,則在人的
意識中可以出現同情憐恤、羞恥厭惡、謙恭尊敬和是非對
錯等道德意識。人如果順著這些道德意識而行,則可以表
現出仁愛、正義、禮讓和無私地判斷等德行。由這些道德
意識衍生的行為,跟種種私人利害考慮毫無關係。假如跟
私人利害一旦扯上關係,那些行為就不是道德行為,至少
不是純粹的道德行為。上述「人禽之辨」的見解,正指出
人類道德行為的內在根據。

基於以上對人性的看法,儒家認為人生存的目的就是要充
分地把那種潛在性能發揮出來,並順著種種道德意識而行
,做一個真真正正異於禽獸的人。據儒家看來,道德是沒
有假期的。即是說,人要時時刻刻順著道德意識而生活,
不僅在舒適安泰的時候要這樣,就算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
要這樣。人若真的能夠如此,則可以堂堂正正地過一生。
儒家認為,這樣的人生是最有價值的人生。過這種生活的
人,就是道德圓滿的人,即儒家眼中的聖人。

「命」:客觀的限制

然而,人時時刻刻都依從道德意識而行,只表示在道德上
是圓滿的,但並不表示各種作為定能成功。「是否依從道
德意識而行」是一回事,「各種作為能不能成功」又是另
一回事。儒家認為,我們只能對前者有主宰的能力,對於
後者卻沒有完全的把握。事實上,在人生的過程之中,由
自身的遺傳(資質、體力等方面)以至身外的種種環境都
可以對各種作為構成客觀的限制,而使那些作為不能成功


例如,我們看見遠處有一小孩將跌入井中,立刻前往相救
,但卻遲來半步,小孩墮井受傷。就以這件事來說,當我
們看見小孩處境危險時,頓然生起同情憐恤的道德意識,
並立刻順著這種道德意識而前去救助,這是我們能夠主宰
的。但我們的能力限度、小孩與我們的距離等導致我們失
敗的因素卻在我們的主宰範圍以外,這些就是客觀的限制
,亦即是儒家一般所說的「命」了。

人面對客觀的限制,只能認識它,卻不能改變它。即是說
,人只能知「命」,而不能違「命」。其實,知「命」亦
很重要,即知道人力的限制,當某種作為不能成功時,也
無需自愧自疚。雖然人一生要面對種種客觀的限制,但人
仍然可以行所當行,為所應為,盡力而為,使生命呈現出
一種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

不必人人做聖人!

儒家「人禽之辨」的見解,直指人類道德行為的內在根據
,這點十分可貴。但由此而引申出來的生活方式,要求人
時時刻刻都依從道德意識而行,這種要求又未免太高了。
請不要誤會,筆者並非認為道德不重要,而是認為人只需
在道德上達至「起碼的標準」[1] ,便可算表現出「人性
」和異於禽獸了,而不一定要達到「最高的標準」。須知
禽獸與聖人之間還有很多不同的等級,並非:不是聖人,
就是禽獸!

人除了具備實現道德方面的潛在性能之外,還可以具備實
現哲學、數學、音樂、繪畫、體育、烹飪等等其他方面的
潛能。道德只是價值的一種,並非全部。除了道德之外,
還有其他的價值。當人在道德上達至起碼的標準時,便可
以容許各人有更多自由選擇的餘地,讓各人依據自己的意
願而發展自己的潛能,而不一定要求每個人都繼續向道德
方面發展。

換言之,只要一個人在道德上符合起碼要求後,就不必硬
性作進一步的要求,他既可以依從更高的道德標準以表現
崇高的道德行為,亦可以不依從更高的道德標準而滿足個
人的意願和實現其他價值。其實,這樣不僅可以讓人有更
多依從意願而作選擇的自由,還可以使人類社會呈現多元
的價值而不是單一的道德價值,令人類的生活更多姿彩。
就此而言,只要人不做禽獸便可以了,實在不必要求人人
都做聖人!

注釋

[1] 「起碼的標準」與「最高的標準」是一個連續標準系列的兩
端,兩端之間並沒有截然明確的界線。雖然沒有截然明確的
界線,但兩者並非沒有分別。「起碼的標準」大概以「不損
害別人」為據,「最高的標準」大概以「全力幫助別人」為
據。

‧回綱目‧


佛教的人生觀

──解除生命痛苦之路

只需看看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生平大略,就不難知道佛
教對「甚麼是值得追求和實現的人生目的?」這個價值問
題的答案。釋迦牟尼本是公元前六世紀古印度一個小國的
太子,因為深被人生中各種煩惱痛苦所困擾,於二十九歲
那年毅然離開宮廷,到外面去尋找解除煩惱痛苦之道。經
過多年的探索,終於在三十五歲那年「悟道成佛」。隨後
四十五年不斷傳道,幫助別人解除各種生命之苦。

照佛教看來,人生存的目的就是要解除自己及他人的生命
之苦。換言之,就是要成佛。所謂「佛」,是指能夠解除
自己一切煩惱痛苦並幫助他人除苦的人。

佛教之所以提出這個人生方向,是基於以下幾項觀察或見
解的:

一、苦

根據佛教的觀點,人的存在處境實在是一種苦境。當人欲
求某東西,求不得,便覺苦;與親愛的人生離死別,亦覺
苦;跟憎厭的人相會,也覺苦;至於衰老病弱,當然亦感
到苦。此外,還有種種不同的苦。釋迦牟尼決心「悟道」
,以至開創偉大的佛教,原先的動機正是要解除各種生命
之苦。

二、無明

依佛教看來,人之所以感受到苦,根本的原因是人有無明
。假如人能夠除去無明,則可以除去苦。甚麼是無明?無
明就是愚癡,即是對事物的真相沒有徹底的知見。為甚麼
無明會生苦呢?試看這個設例:某日甲君被石頭絆倒,以
為石頭有心跟自己作對,怒而踢石,結果生苦。乙君同樣
被石頭絆倒,但知道石頭是無心之物,不會跟自己作對,
悠然離去。顯然,單就這件事來說,甲君無明深重,因而
生苦,而乙君卻沒有無明,故不起苦。以上的設例正可略
釋為何無明會生苦。

三、如實知見

佛教認為,如果人能夠如實知見,則可以除去無明。所謂
「如實知見」,即是對事物的真相能如其所如(如實)地
知見。事物是如此,便如此地知;事物是如彼,便如彼地
見。對事物的知見,不增一分,亦不減一分。一有增減,
便成妄見。假如人能夠達此境地,則可以除去無明。當無
明除去之後,苦亦不生了。由此觀之,佛教所採取的實在
是一種「以智慧化苦情」的進路。

四、慈悲

佛教提倡慈悲。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慈使人只想看到一
切生物健康、快樂和生機蓬勃;而悲使人不忍見到任何生
物患病、痛苦和萎縮凋謝。當人解除了自己的煩惱痛苦之
後,看見他人仍在「苦海」之中,慈悲心起,自會幫助他
人解除種種生命之苦。推而廣之,亦會幫助其他生物達至
完善的境地。

據上所述,如果一個人依從佛教所提示的人生方向而生活
,則他一方面會努力達致「如實知見」的境地,另一方面
亦會努力發揮自己的慈悲心,以求解除自己及別人的生命
之苦。照佛教看來,這樣的人生是最有意義的人生。過這
種生活的人,就是在成佛之路上邁進的人。

對佛教人生方向的疑問

佛教提倡慈悲,揭示人生的苦境並指出一條以智慧化解苦
情的道路,這是十分可貴的。然而,它所提出的人生方向
只偏重於苦的體驗和解除,卻值得商榷。根據我們的生活
經驗,既有苦的體驗亦有樂的感受,但為甚麼只著眼於苦
這一面而不同時著眼於樂那一面呢?很明顯,當一個人全
心全意投入佛教所提出的方向之後,就很容易會對人世間
興起一種「捨離」的情懷,而難以積極地肯定「生命的樂
趣」了。到底佛教的人生方向是否亦有些偏向呢?

後按:

若要保持一致性,則沒有任何取向是完備的。佛教著重苦
方面的體驗,正可引導人洞悉苦的根源──「我念」,並
從而將它放下。世上有各種不同取向的宗教或哲學正是好
事,因為可以對應不同資質的眾生。我當時對佛教的這點
批評,並不恰當。其實,以上所說的只屬於取向或途徑問
題,若就目的或理想而言,佛教所捨離的只是「有苦的生
命」﹝迷﹞,而非「無苦的生命」﹝悟﹞。對於後者,佛
教是肯定的。──伍棟英

‧回綱目‧


道家的人生態度

──逍遙無為的人生境界

何謂「人生境界」?撇開種種神祕玄妙的色彩,所謂「人
生境界」,即是指人的心靈狀態或意識狀態。這種狀態主
要包括以下幾種成分:一、對各種事物的看法;二、對各
種事物的感受;三、對各種事物的行為傾向(即將會怎樣
行動的傾向)。換言之,一個人在心靈上或意識上對各種
事物的看法、感受和行為傾向的整體,即構成了一個人的
人生境界。

根據道家的觀點,人生存的目的就是要使心靈或意識從種
種人生束縛和痛苦中「提升」出來,達到「無為」或「逍
遙」的境界,即成為道家的真人或至人。達到這個境界的
人,並非寂然不動、無所作為,而是要:第一,順應萬物
的特性而為;第二,無所執著地為。

順應自然

宇宙萬物各有特性。照道家看來,萬物能夠各順其特性而
存在、變化或完成,是最好的。這就是「物各有性,各適
其性」了。例如,大鵬鳥有大鵬鳥的特性,它要上衝雲霄
,遨翔萬里,才感痛快。小斑鳩有小斑鳩的特性,它只需
在叢林之間,飛飛跳跳,便很寫意。如果要大鵬鳥像小斑
鳩一樣,在叢林中飛飛跳跳,一定苦不堪言;反之,要小
斑鳩像大鵬鳥一樣,在空中展翅高飛,也痛苦不堪。顯然
,這都不是順應它們的特性。道家主張凡事要順應萬物的
特性而為,不可強為、妄為。這就是「順應自然」。

上述的道理其實很明顯,但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卻往往忽
略了。以下兩點或可以作為引證:

第一,喜歡作優劣比較。有些人總喜歡把自己跟別人比,
或拿別人跟自己比。其實,每個人在宇宙中都是獨立的個
體,各有各的特性。甲不同乙,乙不同丙。各人只需順應
自己的特性而行,各自完成自己,便可以了,而不必強跟
別人比較。俗語說:「人比人,比死人」,正有力地指出
這樣的比較所帶來的痛苦。這樣看來,不僅自怨不及他人
的人不明這種道理,連譏笑他人低能的人也昧於此理。

第二,強人同己。有些人喜歡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別人,
把天下人都納入同一個「鑄模」。凡不合這個「鑄模」,
就認為不好,就要干涉。顯然,這很可能會妨礙別人的潛
能之發展。各人有各人的特性,適合自己,不一定適合別
人;適合別人,也不一定適合自己。這樣看來,道家實在
富有個體主義和自由主義的精神。一切集體安排和專制管
治,都是道家所反對的。

為而不恃

單順應萬物的本性而為,照道家看來,仍不足夠,還需要
無所執著地為。怎樣才算無所執著地為呢?那就是「為而
不恃」,即是一切作為都如行雲流水,全不拘執,毫無造
作,自自然然。用道家的字眼來說,就是要「忘」。這裏
所說的「忘」,並不是指真的忘記,而是指不要耿耿記掛
於心。如果我們不能「忘」,那麼做起事來就會拘執、造
作和不自然了。拘執、造作和不自然是會加添人的束縛和
痛苦的。試看魚兒在湖海裏活動,全不拘執,毫無造作,
自自然然,這就是無所執著地為。

要做到無所執著地為,並不容易,需要很大的功夫。不過
,想達到「無為」或「逍遙」的境界,這一步是不可缺少
的。環顧現今不少人的作為,都太拘執、造作和不自然。
一切為了獲得「成功」而戴上假面具者,或當獲得某種成
就時,就常常記著自己的成就而不能「忘」者,全都是拘
執、造作和不自然。甚至刻意行善者,也是一樣;惟有做
了善事,也不覺自己做了,別人提起,也不當作一回事,
這才是無所執著地為。

根據以上的論述,當一個人採納道家的生活方式之後,他
的一切作為既會順應自己的特性,亦會無所執著。順應自
己特性而為就是依從自己的意願而為,無所執著地為就是
以一種「超然」的心態來行事作為。以這種方式生活的人
,很容易會對人世間持有一種「觀賞」的生命情調。照道
家看來,這樣的人生是最有情趣的人生。過這種生活的人
,就是道家的真人或至人。

實現道家生活的困難

道家所提出的生活方式,確實使人的生活有較多的自由,
並且使各人自己的潛能較能夠發揮出來,這是很有價值的
。然而,這種生活方式在實行上卻有困難。

依照道家的看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性,各人依從自己
的意願而行就是順應自己的特性而為,亦即是順應自然了
。假如各人真的依從自己的意願而行,那麼怎能避免人與
人之間在言行上不起衝突呢?甲依自己的意願想奪得乙的
錢財,乙依自己的意願不想甲得到一分一文,如果甲、乙
二人真的依從自己的意願而行,則必起衝突。這衝突並不
能藉著「無所執著地為」來消除,因為無所執著地為仍然
是衝突哩!

道家的生活方式之所以出現這種困難,是由於道家不重視
道德。其實,人與人之間要和諧共處,就不能沒有道德,
至少要有起碼的道德。雖然道家不是反道德,但連起碼的
道德也不重視,卻是它的弱點。然而,如果一個人在接受
道家的生活方式之前,先經過儒家的「洗禮」,即已具備
良好的道德品格,然後再依道家的人生觀而行,那麼就沒
有困難了。

後按:

真正到家的道家人物,能夠完全接受自己,亦即是能夠完
全放下自己,那就是無「我念」了。到達這個境界的人,
雖然不著眼於道德,但亦不會違反﹝合理的﹞道德。不僅
如此,有需要時,甚至可以表現出旁人認為很偉大的道德
行為。不過,就他們本身而言,並不覺得有什麼偉大,那
只不過是自自然然的事而已。我當時對道家的了解和體會
未夠深刻,以致有不恰當的批評。──伍棟英

‧回綱目‧


一種適合現代人的人生哲學

──「盡生」的人生觀

「若人與生俱來有某些才能,則他最大的幸福就是發展
那些才能。」

──文學家歌德

生的傾向

只需要對環繞我們周圍的各種生物稍加觀察,就不難發現
那些具有生命的東西普遍都有一種「生的傾向」。一株幼
嫩的小草在適當的環境之下會不停地生長直到老死;即使
環境惡劣而使它的生長停滯甚至中途夭折,也可以看出生
長才是它本來的傾向。當一隻小螞蟻的生命受到威脅時會
拚命逃離險境,顯然這亦是求生傾向的表現。在森林中各
種猛獸為了獲取食物和避免自己成為其他猛獸的食物而作
出的種種爭鬥,也明顯地反映出牠們的求生傾向。至於一
般人都有強烈的生存意願,那就更不必多說了。

根據生物普遍具有「生的傾向」這項事實,我們可以提出
這個價值判斷:「促進生命發展是應該的或好的;阻礙生
命發展是不應該的或壞的。」當然,承認生物有「生的傾
向」這一事實的人,也不一定同意上述那個價值判斷,因
為一個價值判斷能否成立,並不能單憑事實證據來決定,
而最後仍需取決於某種價值觀。

假如我們接受上述那個價值判斷並用它來作為生活的指導
,那麼我們在平日的生活中,就會盡力保護各種有生命的
東西,即使是一花一草、一蟲一蟻也不會任意摧殘損毀。
不過,在現實的生活裏,人類為了促進自己的生命發展,
有時就逼不得已要阻礙其他生命的發展。例如,人類為了
獲取食物,就不得不終止某些植物的生長和殺害某些動物
的生命。在「人類的生命比其他動植物的生命更有價值」
的觀點之下,這種做法是可以接受的。我們只能在促進人
類生命發展的同時,盡量避免阻礙其他生命的發展而已。
我們可再提出一個價值判斷:「人類跟其他生物相較,促
進人類的生命發展是更應該的或更好的;阻礙人類的生命
發展是更不應該的或更壞的。」

發展潛能

究竟「促進人的生命發展」這句話是甚麼意思呢?只延續
著人的生命,並不算促進人的生命發展。這裏所說的「促
進人的生命發展」是指:將人的潛能盡量發展出來以實現
各種價值。關於這個觀點可再析述如下:

第一,潛能是指潛在能力而不是指實際能力。一個人事實
上能說三種語言,能彈奏鋼琴和能在十二秒內跑畢一百公
尺全都是實際能力,而他在語言、彈琴和跑步上的「能力
極限」或「可能的能力」才是潛在能力。通常,實際能力
只是潛在能力的部分實現。

第二,任何人的成就都不能超過他在潛能上的限度。比如
,某人在跑步上的潛能是在十秒內跑畢一百公尺,當他達
到潛能的限度時,就不可能跑出九秒九的成績了。我們所
能做的,只是將自己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

第三,在自我努力與客觀環境等條件配合之下,潛能才可
以發揮出來。假如自我努力或客觀環境不能配合,那麼即
使我們有某種潛能,也難以發揮。比如,某人有繪畫的潛
能,但他從來不去學習繪畫或在環境上根本沒有學習的機
會,那麼他的繪畫潛能也無從展露了。

第四,並非所有潛能都是值得發揮出來的。比如,某人具
有為盜為賊的潛能,如果這種潛能發揮出來,則會損害他
人。顯然,這類潛能是不值得發展的。只有不違反起碼的
道德標準之潛能,才值得發揮。

第五,人一生的時間有限,當我們集中發揮某種或某些潛
能時,就會妨礙其他潛能的發展。這是「生命的有限性」
使然,這是無可奈何的。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依據自
己的意願選擇某種或某些較強的潛能出來 [1],加以發揮
以實現有關價值。

基於以上的見解,對於「甚麼是值得追求和實現的人生目
的?」這個價值問題,我們的價值取向是:人生存的目的
就是要盡量促進自己的生命發展。簡言之,就是「盡生」
;詳細點說,即是在遺傳、環境的限制和不違反起碼的道
德標準之下,各人依據自己的意願盡量發揮自己較強的潛
能以實現價值。這種人生觀可稱為「盡生」的人生觀。依
這種人生觀而生活的人,是踏實、理性和積極的。照我們
看來,對現代人來說,這種人生觀是切實可行的,並無陳
義過高之弊。

幾點補充

最後,我們再對「盡生」的人生觀作幾點補充說明:

第一,依據這種人生觀,每個人的一生都可以是有意義的
。即使某人在遺傳及生存環境上都並不理想,但他仍然可
以在那些條件限制之下,依據自己的意願盡量發揮自己較
強的潛能以實現價值。如果他能夠這樣做,照「盡生」的
人生觀來說,他的人生就是有意義的。這種情況就好比一
粒劣質的種子落在一塊不適宜於它生長的土壤裏時,只要
它能夠開出在那些條件限制之下最美好的花果,縱使這些
花果跟其他花果比較大為遜色,那粒種子的生存已是有意
義的。

第二,雖然「盡生」的人生觀的著眼點是「為己」,但亦
可以產生「為人」的效果,至少不會損害別人。當各人在
不違反起碼的道德標準之下依據自己的意願盡量發揮自己
較強的潛能時,即使那些潛能(如藝術潛能)不是直接跟
助人有關,但發揮出來後亦可能對別人有點助益,就算毫
無助益,至少不會對別人造成損害。至於那些直接跟助人
有關的潛能(如醫學潛能),一旦發揮出來當然對別人有
所幫助了。

第三,如果各人都依從「盡生」的人生觀而生活,則可以
出現一個價值多元化的人類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潛能千差
萬別,各人的意願也多種多樣,而每個人的處境亦各有不
同。假如各人都在遺傳、環境的限制和不違反起碼的道德
標準之下,依據自己的意願盡量發揮自己較強的潛能,則
人類社會定會實現多方面的價值。人在價值多元化的社會
中生活,不但有較多機會激發自己各方面潛能的發展,而
且亦可以接觸和欣賞各種不同的價值,使生活更多姿彩。

論述至此,我們再引述德國文學家歌德的那句話來結束本
文:「若人與生俱來有某些才能,則他最大的幸福就是發
展那些才能。」

注釋

[1] 跟一般人比較,每個人總有一些潛能較接近甚至超過一般人
的水平,這些就是他個人較強的潛能。通常,各人都願意發
揮自己較強的潛能,因為這樣不但可以在社會上實現更多較
高水平的價值,而且亦會使他自己獲得較大的滿足感。當然
,一個人發揮哪種(些)潛能最後仍應由他自行決定。
2015-09-14 12:57 pm
生存嘅意義係咩?(求長答)?
要我以寫過萬字論文作解答嗎?
好呀:先從嬰兒在母體出來開始..........


收錄日期: 2021-04-18 00:15:3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914035747AA9Httt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