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司馬遷為何被漢武帝宮刑?

2015-09-05 8:12 am

回答 (12)

2015-09-05 11:23 am
✔ 最佳答案
獲罪[編輯]
早在司馬遷撰寫《史記》時,漢武帝翻閱《孝景本紀第十一》和《今上本紀第十二》後,認為司馬遷的敍述有意貶損自己,不禁勃然大怒,命人削去了書簡上的字,並把這些書簡扔掉了,可見當時漢武帝對司馬遷已經甚為不滿[4]。

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名將「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李陵主動請纓出擊匈奴,兵敗被俘,漢武帝震怒。滿朝文武都認為李陵叛降,全家當誅。而在這時,身為太史令的司馬遷卻爲李陵辯護。他認為李陵兵敗投降是因為「矢盡道窮,救兵不至」[5],而且李陵是希望「欲得其當而報漢」[6]。李陵雖然兵敗,但是他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其所摧敗,功亦足以暴於天下」[7]。

司馬遷這番表述卻沒有得到漢武帝的理解,漢武帝認為他是藉李陵之功,詆毀這場戰爭的主帥李廣利(此人為漢武帝寵姬李夫人的哥哥),進而批評自己用人不當,造成軍事失利,再加上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內容有意貶損漢武帝的心結,在大怒下將司馬遷投入牢獄,以「誣罔」(欺騙皇帝)的罪名判處死刑。當時的死刑有兩種方式可以充抵,第一種是「令死罪入贖錢五十萬減死一等」[8]。另一種是按照漢景帝時期所頒布的法律「死罪欲腐者,許之」[9],處以腐刑(閹割)。由於沒有足夠的金錢可以贖身,司馬遷只得接受腐刑。對此他曾表示過「禍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而詬莫大於宮刑。刑餘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10] 。
2015-09-08 9:36 am
https://youtu.be/oxOcGW-YW-c
請看戲劇說明
2015-09-06 9:39 am
漢武帝天漢二年(前99),司馬遷的同僚李陵出征匈奴時被圍,在矢盡糧絕的情況下投降匈奴。消息傳到長安,武帝大怒。朝廷的文武百官,都大罵李陵投降可恥。司馬遷不作聲。武帝問他有什麼意見,書生氣十足的司馬遷百言不諱地說:「李陵轉戰千里,矢盡道窮,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他雖投降,尚屬情有可原。臣以為只要他不死,他還是會效忠漢朝的。」盛怒中的漢武帝聽了司馬遷這番話,認為他是為李陵辯解,是在故意貶低當時正在打匈奴而又很不順利的李廣利,於是命令把司馬遷判為死罪(或以腐刑代替)。漢武帝時代,判了死罪的可以出錢五十萬減死一等。但家境並不富裕的司馬遷拿不出這一筆錢,只能受「腐刑」(宮刑)來選擇「偷生」這條路。
2015-09-05 11:01 pm
當時李凌率兵投降匈奴
按照漢朝的軍法 必須沒收財產 家屬要處死
但是司馬遷仗義執言 說李凌是要到敵方做內應
所以才被漢武帝施以宮刑
2015-09-06 11:46 am
其實根據考察,真正的原因是 ─ 司馬遷跟皇帝愛妾通姦!!!!!!!!

司馬遷利用職務之便,勾引妃子,讓武帝臉上無光!而且據秘史記載,司馬遷胯下的陽物巨大無比,武帝自嘆不如,而心懷怨恨!

加上外部政治事件作觸發,讓武帝有藉口殺他!但武帝不想讓他死個痛快,而是要讓他失去巨大陽物,沮喪懊悔一生!

司馬遷不是沒錢贖身,而是怕因此失去報復機會!寫史書需要大量資金,為了毀謗武帝,司馬遷只好故意忍受閹割,但卻藉由史記讓武帝背負萬年罵名!
2015-09-10 5:30 am
聽說司馬遷這鳥蛋睡了漢武帝的嬪妃或逗陣的女生啥的~搞得漢武帝沒面子~才~~~~~
如此這般哩!
2015-09-06 3:57 pm
目前西方醫界對癌細胞的最新論點,是以不科學的「運氣說」下結論。

幹細胞分裂時產生隨機的基因突變,促使癌細胞生長,西方醫界以「運氣差」所導致。

現代西醫的共體循環系統,古代氣功大師是以經脈穴絡行氣血共體循環來復元受
損的臟器細胞組織。

若是先天的免疫系統異常,所造成的各種罕見疾病,最後的希望,就是治百病的氣功,例如:癌症、睡眠障礙、罕見皮膚病、過敏、不明痠痛…等,建議去大的重點教學醫院或醫學中心諮詢吧!

中國近代史已證明氣功可治百病,在中國大陸的偏僻農村,有位老農欲改建房舍,將地窖中傳承百年的多塊石板取出,由石板上所刻印的文字內容,應為清朝光緒年間之物,內容陳述白蓮教與慈禧太后的因緣際會,因八國聯軍之役後,讓這位老農的祖爺爺深感愧對國家民族而刻印石板文字傳承後代警惕。其意指練武本意乃強身報國,無奈不察當下,竟禍國殃民,空悲切!

其石板內文大意如下;
清光緒年間白蓮教支派甚多,不但各自為政,且各有其區域首領,其中一派傳承自八卦教,該老農的祖爺爺即是該支派的二位首領之一,人稱武狀元,而另一位首領人稱文狀元。

文狀元呈遞洋洋灑灑的八股萬言書,向慈禧太后建言扶清滅洋,與西方強權決一死戰,但朝中有不少洋務大臣抗議,中國的武器遠不如西洋先進的船堅砲利,將會不堪一擊。但文狀元向慈禧太后保證,只要全體中國人練就一身銅皮鐵骨的金鐘罩與鐵布衫神功,不但刀槍不入且百毒水火不侵,何懼西方強權,西方列強能奈我何?

大家要知道,中國歷史上慈禧太后可謂是第二個武則天,其心機城腑之深、權謀智慧之高,才能痛宰群雄,稱王稱帝。雖不懂西洋武器的威力,但對於文狀元陳述以血肉之軀抵擋武器攻擊,疑竇甚深;要文狀元提出證明,否則解散白蓮教並滅其九族。

因此,請出武狀元示範神功護體禦敵之術,武狀元直言慈禧太后,太后身邊的一品帶刀侍衛,每位皆是萬中選一的人中之龍,都能以一擋百,堪稱大內高手中的高手,若能現場將本人擊斃,則白蓮教至此解散消失!

慈禧太后命侍衛脫去武狀元身上衣物,避免有金屬遮蔽物護身,只見赤裸裸的武狀元氣運全身,十多名大內高手侍衛以刀、劍、矛、槍、斧、甚至弓箭等,從頭到腳都無法刺入武狀元的身體內,皮膚表面只佈滿了刀劍的長痕與槍弓的凹點,讓慈禧太后現場大吃一驚、嘆為觀止,驚呼世上竟有此神功,若非親眼目睹,實難盡信!

武狀元向慈禧太后說明神功不止如此,還能百毒水火不侵,讓太后賜毒酒證明所言不虛,太后命人以七孔流血之稱的最毒之鴆毒酒讓武狀元飲下,果真安然無恙,讓太后大驚不解為何如此?武狀元告知,該毒酒劇毒之深,若非體內的真氣氣團將其包裹鎖住,常人立刻七孔流血毒發身亡,武狀元接著將氣團從口中逼出來,毒酒隨即灑落一地,至此,慈禧太后對白蓮教深信不疑,力挺扶清滅洋,抗議反對之洋務大臣力諫太后西洋武器不是刀、劍、槍、鉤、矛、弓箭…等,但由於太后對西方列強早就恨之入骨,對抗議之洋務大臣告知若其能在大殿上同武狀元般的銅皮鐵骨、百毒水火不侵,就立刻解散白蓮教,否則以抗旨查辦,洋務大臣個個亦不敢再多言!

當時只有一位慈禧太后的貼身侍衛,是少林的俗家弟子,對各門各派的武學精要知之甚詳,向太后建言武狀元所練就的是源自北方塞外金鷹派的橫練硬氣功,俗稱金鐘罩與鐵布衫,武狀元的天罡正氣護體的程度,已臻化境,可謂入水不溺、入火不焚、閉氣不絕、不食不飢等常人難以想象的效果,再加上鮮為人知的江湖神打 (召喚神靈附身) 秘術配合,自然天下無敵,但若非天生的武學奇才與過人的慧根,常人是無法達到此最高的化境,全體中國人是練不成的,但無法被正在氣頭上的太后接受,之後才會有八國聯軍之禍!

由石刻文字內容可知,當時武狀元為取信太后,直言挑戰宮廷御醫,若王公貴族有長年治不好的宿疾,可讓其發功運氣療傷卻病,有一些貴人患失眠、做惡夢、不明痠痛…等,確實改善不少,讓宮廷的大內御醫頗為驚慌,深怕被冠上蒙古大夫的雅號!

由此可證明氣功不但可延年益壽,又可治百病,端視個人的體質與資質,以及練就的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

高血壓是屬於慢性病,號稱沉默的殺手,有先天與後天之分,但必須天天服用藥物,並配合個人生活習慣的改變,才能將血壓控制在理想的範圍內,請勿自行停藥,以避免引起中風或其它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都是血脂肪的成分之一,都是造成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儘量避免吃內臟類、有殼海鮮類…等高膽固醇食物,平常飲食一定要控制好,儘量以高纖蔬果為主。

我之前跑遍台北市好幾家知名的大型教學醫院與醫學中心,每家醫院的心臟內科名醫都說我是精神上的因素,害我有冤無處訴,後經其他台商的介紹,讓台北馬偕心臟內科名醫〝林慧君 醫師〞找出病因,原來是我的一條隱性血管栓塞,在各大醫院的儀器檢查中,無法偵測出該死角,才會被誤為個人精神上的因素,幸賴〝林慧君 醫師〞豐富經驗的判斷,如果您也有與我相類似的困惑,建議您至台北、淡水馬偕的心臟內科,找〝林慧君 醫師〞檢查,或許會有不同的發現喔!

註:林慧君醫師的台北門診很難掛到號,建議用人工掛號,或改掛淡水院區。
2016-01-22 7:19 am
看歷史便知
2016-03-08 7:18 pm
司馬遷的故事:身受宮刑,撰寫史記
蘇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帶兵三萬,攻打匈奴,打了個大敗仗,幾乎全軍覆沒,李廣利逃了回來。李廣的孫子李陵當時擔任騎都尉,帶著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戰。單于親自率領三萬騎兵把李陵的步兵團團圍困住。儘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殺了五六千名匈奴騎兵,但是匈奴兵越來越多,漢軍寡不敵眾,後面又沒救兵,最後只剩了四百多漢兵突圍出來。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動了朝廷。漢武帝把李陵的母親和妻兒都下了監獄,並且召集大臣,要他們議一議李陵的罪行。

  大臣們都譴責李陵不該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漢武帝問太史令司馬遷,聽聽他的意見。

  司馬遷說:「李陵帶去的步兵不滿五千,他深入到敵人的腹地,打擊了幾萬敵人。他雖然打了敗仗,可是殺了這麼多的敵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馬上去死,準有他的主意。他一定還想將功贖罪來報答皇上。」

  漢武帝聽了,認為司馬遷這樣為李陵辯護,是有意貶低李廣利(李廣利是漢武帝寵妃的哥哥),勃然大怒,說:「你這樣替投降敵人的人強辯,不是存心反對朝廷嗎?」他吆喝一聲,就把司馬遷下了監獄,交給廷尉審問。

  審問下來,把司馬遷定了罪,應該受腐刑(一種肉刑)。司馬遷拿不出錢贖罪,只好受了刑罰,關在監獄裡。

  司馬遷認為受腐刑是一件很丟臉的事,他幾乎想自殺。但他想到自己有一件極重要的工作沒有完成,不應該死。因為當時他正在用全部精力寫一部書,這就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歷史著作──《史記》。

  原來,司馬遷的祖上好幾輩都擔任史官,父親司馬談也是漢朝的太史令。司馬遷十歲的時候,就跟隨父親到了長安,從小就讀了不少書籍。

  為了搜集史料,開闊眼界,司馬遷從二十歲開始,就遊歷祖國各地。他到過浙江會稽,看了傳說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領開會的地方;到過長沙,在汨羅江邊憑弔愛國詩人屈原;他到過曲阜,考察孔子講學的遺址;他到過漢高祖的故鄉,聽取沛縣父老講述劉邦起兵的情況……這種遊覽和考察,使司馬遷獲得了大量的知識,又從民間語言中汲取了豐富的養料,給司馬遷的寫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以後,司馬遷當了漢武帝的侍從官,又跟隨皇帝巡行各地,還奉命到巴、蜀、昆明一帶視察。

  司馬談死後,司馬遷繼承父親的職務,做了太史令,他閱讀和搜集的史料就更多了。

  在他正準備著手寫作的時候,就為了替李陵辯護得罪武帝,下了監獄,受了刑。他痛苦地想:這是我自己的過錯呀。

  現在受了刑,身子毀了,沒有用了。

  但是他又想:從前周文王被關在羑里,寫了一部《周易》;孔子周遊列國的路上被困在陳蔡,後來編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寫了《離騷》;左丘明眼睛瞎了,寫了《國語》;孫臏被剜掉膝蓋骨,寫了《兵法》。還有《詩經》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憂憤的情況下寫的。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作者心裡有鬱悶,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時候,才寫出來的。我為什麼不利用這個時候把這部史書寫好呢?

  於是,他把從傳說中的黃帝時代開始,一直到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為止的這段時期的歷史,編寫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字的巨大著作《史記》。

  司馬遷在他的《史記》中,對古代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跡都作了詳細的敘述。他對於農民起義的領袖陳勝、吳廣,給予高度的評價;對被壓迫的下層人物往往表示同情的態度。他還把古代文獻中過於艱深的文字改寫成當時比較淺近的文字。人物描寫和情節描述,形象鮮明,語言生動活潑。因此,《史記》既是一部偉大的歷史著作,又是一部傑出的文學著作。

  司馬遷出了監獄以後,擔任中書令。後來,終於鬱鬱不樂地死去。但他和他的著作《史記》在我國的史學史、文學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
2016-03-05 1:06 pm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正當司馬遷全身心地撰寫史記之時,卻遇上了飛來橫禍,這就是李陵事件。

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寵妃李夫人的哥哥、貳師將軍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另派李廣的孫子、別將李陵隨從李廣利押運輜重。李陵帶領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軍深入浚稽山,與單於遭遇。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經過八晝夜的戰鬥,李陵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但由於他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後援,結果彈盡糧絕,不幸被俘,然後投降,司馬遷為其說情,被判宮刑。

司馬遷之所以被宮刑,明的說似乎是因為為李陵辯護,其實關鍵在於他批評了漢武帝的窮兵黷武的政策,惹怒了皇帝老兒,所以找一個由頭辦了他,也就是說司馬遷被宮刑的原因其實是由於文字獄造成的。 李陵戰敗投降的消息傳來,漢武帝責問大臣,當時司馬遷的地位並不足以上書庭奏言事的,但漢武帝此時突然點名讓司馬遷說說看法,司馬遷就不知死活慷慨陳詞了一番,這裏面就很有蹊蹺。還有這次討伐的主力是李廣利,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李陵僅僅是個協助,何以為李陵辯護就會直接判處其死刑呢?

關於司馬遷遭受宮刑是由於文字獄還有旁證:據《三國誌》《魏書.王肅傳》, 在曹魏景初年間(237-239), 魏明帝曹椒和當時的常侍、秘書監兼崇文觀祭酒王肅曾有這樣一段對話:

……帝又問“ 司馬遷以受刑之故, 內懷隱切, 著《史記》非貶孝武, 令人切齒。” 對日“ 司馬遷記事, 不虛美, 不隱惡。劉向、揚雄服其善敘事, 有良史之才, 謂之實錄。漢武帝聞其述《史記》, 取孝景及己本紀覽之,於是大怒, 削而投之。於今此兩紀有錄無書。後遭李陵本, 遂下遷蠶室。此為隱切在孝武, 而不在於史遷也。”

魏明帝認為, 司馬遷因為遭受宮刑, 心中懷恨, 所以在《史記》中批評漢武帝司馬遷身為人臣, 如此對待君王, 足以令人切齒。對此, 王肅作了認真的回答。首先, 他援引班固《漢書.司馬遷傳》的贊語“ 謂之實錄” , 肯定司馬遷的“ 實錄” 精神,其次, 他舉出了一段事實, 即漢武帝聽說司馬遷寫《史記》, 乃取讀書中的《孝景本紀第十一》和《今上本紀第十二》(史記稱漢武帝為“ 今上” , 這裏遵從《太史公自序》所載《史記》的篇名), 他不禁勃然大怒, 命人削去了書簡上的字, 並把這些書簡扔掉了。第三, 由於漢武帝的毀損, 流傳到曹魏時代的《史記》, 其中的這兩篇《本紀》, 只有目錄, 而沒有具體文字。第四, 漢武帝借司馬遷為李陵辯護為由, 對他施加了殘酷的宮刑。第五, 漢武帝之所以如此迫害司馬遷, 是為了發泄個人心中的“ 隱切” , 即對《史記》這部“ 不虛芙, 不隱惡” 的歷史“ 實錄” 的不滿與憤恨。王肅是司馬昭的嶽父, 又是當時的著名學者, 所以, 他對魏明帝講這番話, 肯定是有充分的歷史依據的。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敘述自己受李陵事件牽連的始末, 然後說“ 因為誣上, 卒從吏議。”其所謂“誣上”,乃是一種含蓄的隱語, 就是魏明帝所說的“著《史記》非貶孝武”意思。作者對漢武帝的態度是很明確的,全文無一處盛贊之語,處處是怨尤憤懣。“未能盡明,明主不曉”;“拳拳之忠,終不能自列,因為誣上,卒從吏議”;“仆之先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歷,近乎蔔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所畜,流俗之所輕也”。這些語言實際是對漢武帝的控訴。作者寫《史記》不是為帝王樹碑立傳,也不是為將相歌功頌德,而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作者希望“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所以,漢武帝老帳、新帳一塊算,借司馬遷為李陵開脫罪責為由對他施加了殘酷的宮刑。因此, 太史公司馬遷之慘遭茶毒, 真正的原因在於他寫景、武二帝本紀時秉筆直書, 觸犯了漢武帝的某些忌諱。對此, 《西京雜記.卷六》也有記載,王允說“ 昔武帝不殺司馬遷, 使作謗書, 流於後世” 《後漢書.卷六十蔡色傳》,也與這種背景有關。陳壽在《三國誌》中記載王肅之言,裴松之作註時也並無反對意見,足見這種著法符合歷史的真相,就本質而言,在漢武帝時代發生的這一震撼千古的事件乃是一場典型的文字獄。

有人說,若漢武帝確實是司馬遷寫書生恨而借題,就不會只給宮刑而讓他繼續寫書毀謗他了,何不直接滅口拉倒?其實,恰恰相反,司馬遷是自請宮刑的。因為在當時,宮刑是對一個男人最大的侮辱,甚至是生不如死的侮辱。《報任安書》說到過“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顯示他本該“伏法受誅“,即被處死。當他下獄時,由於李陵那邊情形尚不明確,且漢武帝是認為司馬遷在借李陵攻擊貳師將軍無能才將他下獄,所以他最初並未被視作為變節分子辯護,而是因“沮誣貳師"這個莫須有的罪名而被定為死罪。

依據漢朝法律,死刑犯可以用兩種方法免死,一是交五十萬錢的贖金,《報任安書》中提到“家貧,無財賂法吏以自贖"也可以證實他被判的是死刑,因為只有贖死刑而沒有贖宮刑。 第二種途徑就是犯人請求改施宮刑。司馬遷為完成《太史公書》,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做出了這個悲壯的選擇!宮刑也並未馬上執行。直到漢武帝遣公孫敖迎還李陵不成,又聽信公孫敖“李陵教單於練兵以備漢"的謊言,怒而殺陵全家,才出現《報任安書》中“陵既生降,頹其家聲,仆(司馬遷)又貳次蠶室……”的結局。

至於關於令死罪入贖錢五十萬減死一等是天漢四年才制定的法律,似乎天漢四年該贖罪之法才創始。其實不然,其一,武帝早期大多沿襲景帝之制,景帝在位期間既有贖刑。也有以宮刑替代死刑。其二,由於漢武帝期間連年征戰,窮兵黷武,國庫虧空,使得朝政越來越尋求其他的“經濟增長點”,如鹽鐵專賣等,表現在刑法上,就是將原來贖刑的價碼層級加高,惠帝時贖死罪需30萬錢,到了漢武帝時就成了50萬錢。其三,從漢武帝的所謂“文治武功”也能推斷出當時政治專制主義加深的跡象,漢武帝時首次將“腹誹”列入罪名即是明證。

因此,綜上所述,司馬遷被宮刑完全是漢武帝以李陵事件為名,行打擊報復之實的文字獄,但是這種殘忍的致殘刑法雖然能擊垮司馬遷的身體,但是擊垮不了他的意誌,以後五年,司馬遷錐心刺骨,忍辱發奮,寫作《史記》,終於完成了這部歷史巨著,建立了中國史學上的裏程碑。
2016-01-29 7:20 am
http://www.timetw.com/8194.html

裡面有記載漢朝史學家司馬遷為何被宮刑原因
2015-09-05 11:02 am
http://www.chiculture.net/0404/html/b03/0404b03.html


天漢二年(西元前99年),漢武帝命西漢名將李廣的孫子李陵從居延出發,北擊匈奴。初時頗為順利,但不久被三萬強敵圍困,李陵因寡不敵眾而兵敗降敵。武帝大怒,群臣都說李陵有罪,司馬遷則根據對李陵的印象,說他一向懷有報國之心,這次只領五千漢兵,殺敵一萬多,雖戰敗降敵,但功可抵過,並認為李陵降敵並非真心,只是等待時機回報漢朝。武帝起初接受了司馬遷的意見,但後來捕獲的俘虜稱李陵助匈奴練兵以對抗漢軍,武帝於是族滅李陵全家,並對司馬遷處以殘酷的腐刑(即宮刑)。


收錄日期: 2021-04-18 00:12: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905001223AAb5TDa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