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何辦法抗通漲?

2015-07-30 9:34 am
生活在香港,請問大家有何辦法抗通漲?

回答 (3)

2015-07-30 7:06 pm
✔ 最佳答案
請問如何抵抗通貨膨脹呢?
答案如下:
(一)儘量減低消費:祇是購買必需品,不買奢侈品;
(二)避免做投機取巧的事業:例如炒地皮,炒股票,炒樓宇等投機事業;
(三)從事生產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行業;例如,農業,工業,礦業,等,
(四)避免夜夜笙歌的無謂消費;
(五)避免先使未來錢:例如,利用信用卡購買傢具,汽車,洗衣機,乾衣機等
(六)謹守量入為出的規定,避免依靠借貸為慣例.
參考: 自己意見
2016-05-09 6:00 pm
一有錢買物業收租,做基金投資,買債券!日用品,去藥房買好平,tissue,box tissue,shower gel,shampoo,hair mask,cotton pad.........tooth brush,paste,mouth wash!
你可以同時買債券,基金,投資物業上,收租,抗通漲!
買地鐵月票700任坐,轉乘車,有discount rate!
不要太多無用花費!港人好難做到!
自己收入大過開支,面對抗通漲無難度!
2015-07-30 3:57 pm
生多兩個,攞多啲綜援,水電煤手機上網交通學費全部攞津貼,都幾和味,唔係新事,多年前亞太區海嘯,揭發綜援戶一年可遊幾次埠。
2015-07-30 8:22 pm

問咁籠統的問題,只能簡化回答:

開源 + 節流

開源:
運用自己的技能/學識/人脈關係增加收入,假如工作的機構/公司的年度加薪或者職位受"通漲限制的話,就更要想辦法"突破"。但假如自己能力有限或者沒有潛力改變,唯有往"節流"考慮。
設定自己生活的價值內容,把需要和想要作客觀的分析,改變想要的態度和誘惑。當一樣你認為必需要的東西而市面上的選擇有超過三個選擇而價錢有20-30%分別時,那樣東西很可能不是"必需品"而只是市面上被製造成的"想要品" - 再細心參考的話這些"想要品"的"需要價值"如果在一年內便會消失的話,可能其實並不需要,或者仍認為是真是需要的話可選擇較平宜的選擇,因而減少附在它的"通漲"的相對貶值率。

節流:
分析日常支出的"通漲"實質幅度。
然後在有關的支出中找尋較為"便宜"(低價)而可以接受的。
當然這"低價"本身其實亦會因為通漲而改變,往後可能會發現已經無其他取代的。
另一方面對必須品進行格價,可能要每次都找尋,建立自己的格價網絡,每人的時間有限,所以不需要太極度要求,只要有三至四個比較的店舖或購物點作為參考,基本上便在整體通漲的罅隙中節省一點。

很多人會注意節扣(例如某些百貨公司一年兩三次的大割價),認為可以對抗物價的通漲,但是市場和心理研究發現存在這種心理反而會使人的"總購物額"增加,即是不單對抗不到通漲,而是使累計的支出增加。就算是買食品為例:即是說沒有減價時會買$10的食物,但減價時減了10%-15%,算術上好像對抗了5%的通漲,但結果會總共買了$20-30的貨,但實際是不自覺地增加了量的需求,反而使總支出增加了100-200%,還有機會"消耗不掉"那多買的而浪費,這總值計不單對抗不了通漲,反而自己使多了兩倍,還由於在供應商的需求計算增加了"需求",使供應方認為可增加售價,帶動"通漲"增加。

所以在香港的非傳統供求平衡價值的系統生活,結論是無奈的個人考慮:假如不能增值收入超過通漲,少買/少消費才會減少通漲的影響力,凡聽到政府推銷"刺激消費"的行動便要積極抗拒參加。

以上是"一般人"可以做但不會做的。因此除了結構性的通漲外,消費者的"被"集體行為的消費也會造成通漲的。

另一個極端是:買非自住樓(舖)收租,收益一定超越通漲。
2015-08-02 4:24 am
買政府iBond,包你中意通漲!!!
擷取:
發行計劃由香港第四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2011年至2012年度香港政府財政預算案中提出,香港政府將發行100億港元的債券。目的為促進本地零售債券市場發展,及為本地市民提供多一個應對通脹的投資選擇。由於香港低利率、通貨膨脹不斷加劇,政府認為這會削弱本地家庭儲蓄的購買力,故此希望通脹掛鉤債券能減輕通脹對市民的影響。香港政府期望能做到「一人一手」。香港立法會於4月14日通過財政預算案[4]。

收錄日期: 2021-04-11 21:14: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730000051KK0000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