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们也知道,学生来自于各个地方,那么他们的生活背景,生活倾向,都有差异。我们看孔子有四个学生,特别被提出来作为介绍。
这四个学生,个性差别很大,第一位柴,孔子说柴也愚,(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先进》)愚笨,高柴为什么愚笨?因为他是很孝顺的学生。妈妈过世以后,他哭得眼睛流血。所以孔子说这样是愚笨的行为。孝顺归孝顺,身体还是要保重。你还要照顾下一代。所以孔子教学生,孝顺很好,但是你任何情感都要“发而皆中节”,你为了一个情感过度的话,那你不要忘了生命还有其他方面要照顾。这是第一个,高柴。
有些人开玩笑说,曾参也是鲁国人。不是这个意思,“参也鲁”的“鲁”代表他反应比较慢,人比较老实,称为鲁钝,所以曾参他年纪很轻就去上课。我们有时候教书,很希望碰到曾参这样的学生,越聪明的学生,越容易有自己的花样。把老师教的那一套都忘记了。越是老实的学生,就把他全部学会,后来传《大学》传《孝经》的,都是曾参,所以曾参这个学生开始的出发点是比较吃亏的,因为参也鲁。
还有第三个由也喭,由就是子路,是位勇士,喭就是粗野。任何事情都比较大而化之,比较粗糙,这个学生当然有他可爱的地方,孔子到处讲学,很多时候都觉得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来帮助百姓。他也很感叹,他曾经两度想移民,有一次他就说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为了理想不能实现,干脆做个木筏到海外算了。他接着说,跟我去的大概就是子路了吧,子路第一次听到,老师要出国,只选他一个,高兴得不得了。子路闻之喜,喜形于色,高兴得别人都看到了,同学们也都嫉妒了,孔子就提醒他,(子路,你爱好勇敢超过了我,但是我们找不到适用的木材。原文字幕背景板)这个地方就有意思了,很多人研究《论语》就把这句话翻译成什么呢?无所取材说明子路这个人莫名其妙,根本就不能判断我是在开玩笑。我是在感叹,说子路,你爱好勇敢超过了我,但是你根本不明事理,不能判断是非。这样的老师太凶了吧?前面木筏做比喻,后面就是找不到适用的木材,因为一般的木材你无法去度过大海,这样讲的话,就比喻推到比喻,这对子路这个学生来说也是非常的宽容。孔子很有幽默感的,
这四个学生,孔子用四个字描写他们的性格。你知道性格的缺点,正是一个教他们的开始。所以像孔子这样的老师,他教学生的态度,深刻了解学生的需求,跟他性格的倾向。第二个,给他一个明确的指导。人活在世界上,往往需要几个字做座右铭,你只要有好的老师,因材施教,一点就通。这一生就不会绕圈子,走冤枉路。孔子就是这样的老师。
孔子的学生分为四科,第一科德行,第二科言语,第三科政事,第四科文学。德行有四个人上榜,闵子骞的孝顺不用再介绍了吧,他父亲娶了一个后母,生了两个弟弟,后母叫他拉车,冬天到了,给他穿的棉袍里是稻草。拉不动,爸爸就打他,一打,棉袍破了,露出稻草,爸爸就要把他的后母给休掉。他说爸爸你不要休,为什么?“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t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