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淨土' 十念定生 阿彌陀佛

2015-07-21 3:30 am
無量壽如來會云:

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淨心,向 無量壽。乃至十念,願生其國。聞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獲得一念淨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

問1.如何時念往生 如何住於大乘、如何以清淨心 迴向往生 聞甚深無生法忍之法,如何十念往生?

回答 (8)

2015-07-23 11:14 pm
✔ 最佳答案
往生與否全仗信願之有無 品位高低 全仰功夫之深淺 o 十念都可往生 遑論多念
五逆十惡都可往生 遑論 一般信眾 是故古來迷題散心念佛是否往生? 不攻自破
如作到都攝6根淨念相繼 即身成佛 此與眾生業力不符 所以不用想太多 念佛即可
2015-07-25 12:32 am
南無阿彌陀佛_/\_

問1.如何十念往生 如何住於大乘、如何以清淨心 迴向往生 聞甚深無生法忍之法,如何十念往生?

[如何]就是[妄念],
念佛人隨[佛號]之念,乘佛願力往生極樂淨土,
如何之時,已忘失念佛了。

念佛心即是[清淨心],
於念佛心加上[如何]即成[妄念],
若能[一念念佛(凈念)][不住如何(妄念)],
即得往生極樂淨土。

名號是 [佛智所證法],
佛智即大乘,
所證法即大乘法。

願我念佛同行,
信願決定相續念佛到極樂。
2015-07-22 4:30 pm
21世紀的跳躍: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走進台灣佛教正覺同修會(中國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719


弘揚傳統中國文化特色佛法(新浪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730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分享學禪智慧 開釋佛法精義(中國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620
2015-07-21 3:51 pm
達摩大師悟性論 經云:心也 法也。無智之人 不信此心解法 成於聖人,但欲遠外求學 愛慕空中佛像 光明香色等事,皆墮邪見 失心狂亂。 何謂念佛?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七十二善現!云何菩薩摩訶薩 修 佛隨念?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應以 色 思惟 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 受、想、行、識 思惟 如來、應、正等覺。何以故? 善現!色 無自性,受想行識 無自性;若法無自性 則無所有,若無所有 則不可念。所以者何? 善現!若無念、無思惟 是為 佛隨念。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不應以 三十二大士相 思惟 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 真金色身 思惟 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 身有常光 面各一尋 思惟 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 八十隨好 思惟 如來、應、正等覺。何以故? 善現!如是 相好 金光色身 都無自性,若法無自性 則無所有,若無所有 則不可念。所以者何? 善現!若無念、無思惟 是為 佛隨念。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不應以 戒蘊 思惟 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 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知見蘊 思惟 如來、應、正等覺。何以故? 善現!如是諸蘊 皆無自性,若法無自性 則無所有,若無所有 則不可念。所以者何? 善現!若無念、無思惟 是為 佛隨念。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不應以 五眼、六神通 思惟 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 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十八佛不共法 思惟 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 大慈、大悲、大喜、大捨 思惟 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 無忘失法、恒住捨性 思惟 如來、應、正等覺,不應以 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思惟 如來、應、正等覺。何以故? 善現!如是諸法 皆無自性,若法無自性 則無所有,若無所有 則不可念。所以者何? 善現!若無念、無思惟 是為 佛隨念。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不應以 緣起之法 思惟 如來、應、正等覺。何以故? 善現!緣起之法 都無自性,若法無自性 則無所有,若無所有 則不可念。所以者何? 善現!若無念、無思惟 是為 佛隨念。 善現!菩薩摩訶薩 應如是修 佛隨念,謂於其中尚無少念 況有念佛!
2015-07-21 3:02 pm
當應是樂於: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1



詳細,請恭閱:

《如何契入念佛法門》

大菩薩 平實 導師著

[結緣書]回郵3.5元


大菩薩 平實導師如是慈悲開示: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

  念佛是三根普被、利頓兼修的修行法門。尤其適合繁忙緊張生活的現代人。念佛法門簡單易學,八十老翁念得,三歲孩兒也念得;大學教授念得,販夫走卒及不識一字的阿公阿婆也念得。但能信心具足,皆可依其根機而獲得或多或少的利益和感應;若能深入佛法、細意思惟,乃至能因念佛法門而明心見性。有極少數人因為自視為利根人,不屑於念佛,而喪失修行上的大利益,頗令人惋惜感慨。
 
  念佛雖然人人念得,卻因根器及知見之不同而有不同之層次。茲將持名念佛法門所修之境界,由淺至深,簡略分述於後:
 
  一、隨興持名︰此種人剛開始學習念佛法門,還不明白為什麼要念佛!甚至不知道「念」佛與「唸」佛之不同。只是聽說念佛好,便跟著別人學念佛,從持唸佛名開始。口中雖在唸佛號,心中卻老是在打妄想。貪瞋癡慢疑,樣樣皆不離。偶爾參加念佛共修,遇到刮風下雨或心情不佳,便不參加共修。平常心中默持佛號,也只是隨興默唸,大約是打妄想的時候多。
 
  二、唸佛不輟︰此種人因為過去生所種善根福德為因,今生復有善侶提攜接引為緣,常與念佛人伴黨;漸漸知悉為什麼要念佛,以及念佛有何好處,已能相續執持佛號。有時可以全心放在佛號上,時時默唱佛號。
 
  亦有人不曾念佛,緣因父母師友平日常與念佛人共修念佛法門,一朝忽然見其捨棄報身,諸蓮友們為其助念佛號,此人賭其父母師友往生時之瑞相,或見念佛人助念時之莊嚴自在,而接受念佛修行法門,時時默唱佛號。也開始瞭解所念之佛菩薩,其本願與事蹟及其佛土世界之依正莊嚴,開始解知念佛之好處。
 
  三、持名憶佛︰此人不但已知諸佛土(通常是指極樂世界淨土)之依正莊嚴,深信有極樂世界,深信釋迦世尊所說彌陀四十八大願絕對真實,深信念佛可以往生彼國,而於深心之中發起誓願,願生彼國。因此開始探索念佛法門,欲求一心深入,時時繫念思惟,漸漸深入研讀善知識們闡述念佛法門之著作,了知唸佛號與念佛之差別。明白了知念佛共修時不但要口唸,還要心唸;不但要心唸,還要心聽;不但要心聽,還要憶念;不但要憶念,還要持續不斷、放下萬緣,不讓妄想打斷佛號與憶念。
 
  如此每週或者每日精進地持唸佛號,配合憶念而不間斷。此種共修念佛,不可大聲唸佛號,以免傷氣傷身。要點在於保持憶佛之念不離佛號;以佛號不斷故,憶佛之念亦不斷。若因昏沉或妄想減少時,即應隨眾不高吭不低沉地持唸佛號,同時憶念於佛。平時則於心中默唱佛號,心念心聽。...[略] 
 
  四、無相念佛︰此類人之所以能修學至無相念佛之層次,應已於過去生中恭敬供養世尊、供養三寶,廣種福田、深植善根,並曾兼修禪定,淨定雙修而不偏廢。常親近善知識,卻絕不人云亦云。肯深入探索思惟念佛法門,而不斷地提昇自己的念佛層次。因此今生雖仍主修念佛法門,仍不忘攝取修定之知見;因淨土法門及修定法門之基本知見已具備故,於精進不斷的修學過程中,細法漸出,自然而然到達無相念佛之層次。心中憶佛之時,佛號、佛形了然不生。以具備深厚善根福慧之故,深知此種法門是真實念佛,毫無猶疑,一心決定,深入修持;自信必能於捨報之時以較高品位往生極樂淨土。此法即是《楞嚴經》中,〈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憶佛念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若能輔以無相憶念拜佛之方法,則可很容易地將無相念佛法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而成就動靜之中皆能無相念佛之功夫。
 
  一旦修成此種念佛法門,並能在日常生活中時時保持此種功夫者,我說此人對於佛法僧三寶,已經信心具足;於自己也一樣信心具足。此生必定不離三寶,出三界之家的心念油然而生。若有自修或共修時,持名憶佛極為精進,持念至無佛號可唸之際,爾時佛號不起,而能一心繫緣於所念之佛,心不散亂、憶念相續不斷者,則能體會此種境界。

  如果此人能更精進,於此法門深入憶念、思惟、修習,清楚分明地了知: ...[略] 
  

詳細,請續恭閱:

《如何契入念佛法門》

【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從事持達理持 即凡心是佛心】【不假方便 自得心開】【印順法師主張:極樂世界非真實有】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1007/BOOK1007.HTM







2015年4月開課報名 |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enlighten.org.tw


共修期間:二年六個月 費用全免

*開課後三個月內,都歡迎報名聽課*

即日起接受報名



2015-07-21 07:08:37 補充:
「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

修學佛法第一要件:親近善知識

《華嚴經》卷四十六云:善知識者,出興世難,至其所難,得值遇難,得見知難,得親近難,得共住難,得其意難、得隨順難,故須虔恭合掌一心求。


應一心恭敬求正法


《佛藏經》

正覺台北講堂即日起每週二晚上由大菩薩 平實導師親自宣演《佛藏經》,依於道種智證量闡釋大乘真實第一義諦妙法,建立佛子們未來能於諸 佛座下親聞正法之勝因,竭誠歡迎大眾前往聽講。

全省每週二晚上講經時間──目前大菩薩 平實導師開始講授《佛藏經》:時間是18:50~20:50;歡迎已發成佛大願的菩薩種性學人,攜眷共同參與此殊勝法會聽講
參考: 佛教正覺同修會-- 學正法 來正覺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index.html 《如何契入念佛法門》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1007/BOOK1007.HTM
2015-07-21 2:40 pm
《佛藏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卷上

諸法實相品第一

「舍利弗,舉要言之:我法悉破一切諸念、一切諸見、一切諸結、諸增上慢。不念一切諸所憶念,除斷一切種種語言。我是法中無常無無常,無苦無樂,無垢無淨,無斷無常,無我無眾生,無人無壽者無命者,無生無滅。何以故?舍利弗,如來於法都無所得無所滅,故名為涅槃,亦不見有得涅槃者。舍利弗,佛亦不念涅槃,不以涅槃為念,亦不貪著涅槃。是故當知是為第一奇特希有。所謂如來所說一切法無生無滅無相無為,令人信解倍為希有。」

2015-07-21 06:40:58 補充:
《佛藏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卷上

念佛品第二


「舍利弗,佛弟子眾,心無分別。舍利弗,佛弟子眾無不善者,無破戒者,無破見者,無破威儀者。舍利弗,何等為惡不善?於佛眾中不在僧數,名惡不善。謂心心數法與諸緣合,無真實事,但作分別,以分別故計有所得。是人乃至所有言說心心相續,乃至善不善法,於聖法中名惡不善。何以故?舍利弗,所有樂處中必有苦,如來法者滅是苦樂。」

2015-07-21 06:41:11 補充:
《佛藏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卷上

念佛品第二

「隨順念佛名為念處。舍利弗。云何名為念佛?見無所有名為念佛。舍利弗,諸佛無量,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以是義故,見無所有名為念佛。實名無分別,諸佛無分別,以是故言念無分別即是念佛。復次,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畢竟空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復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舍利弗,是念佛法斷語言道,過出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諸念皆寂滅相,隨順是法,此則名為修習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貪味為識。無形無色無緣無性,是名念佛。是故當知:無有分別,無取無捨,是真念佛。」
2015-07-21 6:43 am
金幣=是給我自己的~~

夏威夷=極樂世界=是給你自己去的~

我知道根本沒有這種地方~

我接觸的靈,比妳接觸的鹽還多~~

祝妳一路順風~

回的來再告訴我~~
2015-07-21 4:13 am
你要好好照顧 神聖胡同族 因為哪是一個驢蛋


誰都要糖果工廠 不要化工廠

2015-07-20 20:26:11 補充:
誰都想家家有鹽

不想家家有百米蟲


收錄日期: 2021-04-30 19:49: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720000010KK0685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