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成立後,為何沒有西化運動?

2015-07-20 5:52 am

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後,為何沒有像明治維新一樣,開始學習西方的船堅炮利?是因為戰爭不斷的關係嗎?北洋政府、護法運動、國民政府這些時期的西化情形如何?

回答 (5)

2015-07-20 6:47 pm
✔ 最佳答案
最主要是環境不允許

民國成立後 大陸地區 一連串的政治 軍事的鬥爭 從北洋 到抗日 到國共內戰

最後國民政府立足在台灣 其中牦費多少國家力量

到最後連台灣老百姓也要吃地瓜過日子......一日三餐只有地瓜

那種情況是我們現在無法想像的

戰爭是最強力的破壞 在這種情況之下要怎麼做好建設?怎麼做工業化?

連民生物品都要支援軍用都不足

想像一下人要出門得揹一大袋的錢只能換一斤的米

這要怎麼想像當時生活要怎麼過?

國民政府當初來台 花勒二十年才站穩腳步 後來才能十大建設 再來台灣經濟起飛

為什麼當時的台灣在國外叫做經濟奇跡? 沒經歷過這個時代的人很難想像

日本為什麼能夠有明治維新 它在戰國的狀態 有這種環境嗎? 有可能成功嗎?

就算民間想做 一但打仗 也只能變廢墟 連人在不在都是問題.......
2016-02-12 3:18 pm
西方文化,雖然有好的文化,但也有不好的文化,就像我們華人社會文化一樣,有好的,也有好的壞,我雖然不是反對西化運動,但西化應適可而止,也應該維護我們華人自己好的文化,畢竟我們華人比較講求孝道。
2015-07-21 9:37 am
不必西化運動就已經西化了,

五四運動是宣楊德先生和賽先生,也就是西方文明
可惜民主科學是晃子,骨子裹仍是衍生自華夷之別的民族主義,換湯不換藥

只有白話文運動取得一定成積
2015-07-21 4:13 am
沒有西化?

西化的可徹底

三民主義是由共產主義融合西方民主衍生出來的

民初軍閥哪一個背後沒有外國老大?


連服裝髮型都西化了

唯一沒有西化的是觀念 法治觀念到現在台灣人都還沒有生根
2015-07-20 8:16 am
  中國的西化,其實自鴉片戰爭以來,百餘年間,西方的文化,挾排山倒海之勢向中國輸入,使中國的傳統文化,發生根本的動搖。中國的各方面,無論政治、經濟、社會以及學術思想,莫不受其影響而發生劇烈的變化。這些變化,曾使中國付出無法估計的龐大代價,而其收穫則不成比例。雖然如此,中國在若干方面的進步,卻不能一筆抹煞。
  首先經濟方面,民國成立後,對於清代的官立銀行,概予維持。大清銀行,改名為中國銀行。民間的銀行,則創設日多。清宣統三年(1911),國人自辦的銀行,不過七所;至民國十年(1921),已增至一百十餘所。十三年(1924),中央銀行成立於廣州。至十七年(1928),國民政府公佈中央銀行條例,定為國家銀行,在上海開業。中國近代的金融事業,雖進步甚速,但資本仍遠不如外人在華所營的金融事業為雄厚。
  工業方面,民國成立之初,官辦工廠大多停頓。民國三年(1914),歐戰發生,歐美各國工業停滯,商品的來源頓減,日貨遂乘機獨霸中國市場。但中國本身的工業,也稍得舒展的機會,國人新設的工廠漸多,尤以紡織業及麵粉業為最盛。民國十一年(1922)後,工業又現萎縮。直至十七年(1928),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由於政府的努力提倡,工業始又有轉機。但自清末開始有新式工業後,國人所經營的,大都為輕工業,至於煉鋼製器的重工業,則無力舉辦。中國工業所用的機器,必須仰賴外國,因此其發展的速度,始終無法趕上外人。而外商在華所設的工廠,由於資本雄厚,對中國工業的壓迫,也甚難抵禦。例如棉紗業為中國新式工業最發達的一項,但市場始終為日商所操縱。此外中國工業的分佈地區是局部性的,全國絕大多數的新式工業,分佈於沿海數省,而以上海為中心。七七事變後,中國沿海各地,首遭戰禍,工業幾於全毀,造成莫大的損失。
  交通方面,航業自宣統元年(1909),改歸商辦,營業一蹶不振。招商局創立後,國人之經營輪船事業者,相繼而起,但實力終不敵外人。綜計中國內河與沿海的航業,約有百分之七十操於英、日等國之手。民國二十一年(1932),政府將招商局收歸國營,切實整頓,但業務仍無顯著的進展。直至抗戰勝利,收回內河航行權,航業始漸有起色。鐵路的建造,截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中國共有鐵路約兩萬公里,其中為外國所有者,將近百分之二十。公路的建造,始於民初。民國九年(1920),華北大旱,美國紅十字會來華賑災,採以工代賑的辦法,興造公路,於是公路事業始盛。二十一年(1932),國民政府成立全國經濟委員會,延聘技師築路;而江西等省,為便剿共軍事,公路的興建尤多。空運的歷史最短,但進步最速。民國十年(1921)後,中國始有空運。十八年(1929),中國航空公司成立。次年,歐亞航空公司成立。二十三年(1934),西南航空公司成立。航線遍佈國內,並遠至歐美南洋。
  教育方面,民國成立後,中央設教育局,總理各國的教育行政。各省則於都督府、民政司或內務司下設教育科,管理其事。直至民國六年(1917),始於各省設教育廳。至於學校制度,大體承襲清末的基礎,而略有變動。民國十年(1921),教育部公布學校系統改革案,內容多取法美國。學級年限,仿美國的六、三、三制,即小學分高初二級;中學也分高初二級,高中仍採文實分科制,與初中同為三年。廢止大學預科,大學年限為四年;並於其上增設研究院,年限二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大體仍沿十一年(1922)所定的學制,但在內容上則有不少的變動。並以三民主義為教育宗旨,教育與政治的關係,乃日趨密切。
  學術方面,新文化運動後,學界有了新的研究方面,並知道利用科學的方法與觀點,整理中國固有的學問。
參考: 傅樂成,〈第三十章、中國的現代化〉,《中國通史(下冊)》,(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71),頁793-808。


收錄日期: 2021-04-30 19:51: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719000015KK0430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