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佛法的前題?

2015-07-13 4:41 pm
學習佛法的前題?


轉貼自: 龍之海 ( 初學者 2 級 ) 善知識

在其他問題之部分回答:

"
什麼是四依法?
本源法師部落格

四依法很重要。一、依法不依人。二、依義不依語。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四、依智不依識。
"


對於修行的大道理 我們常說的一句:
"說來簡單做到難"

末學以為:
或許應再加一句:
"看來易懂真懂難"
若: "法" "義" "了義" "智" 等等
真那麼容易懂 趣向正法的善知識 就不會那麼少了


學習佛法的前題?


感恩!

祝福!
更新1:

轉貼自 末學在該題的意見: 感恩題主開題! 已見法知法的人 就知如何能趣向正道 " 「依法不依人、依人又依法、什麼都不依」何者正確? " 很難說! (連對"法"都 不知不明 如何能依呢?) 感恩! 祝福!

更新2:

所以 此題末學提問 主要是: 若能實修 實證到見法 才能"依法" 還沒能 "見法" 如何能 "依法" 呢? 所以還是在 推廣 四念處 實修 不過 感恩 所有 善知識們 的 灼見 的確是 學習佛法的前題 感恩! 祝福!

更新3:

讚嘆 被牧的牛不二見地行深為般 ( 大師 3 級 ) 善知識 " 佛說見法即是見法性 ˊ 已見法性者 舉手投足.擠眉弄眼無處不是法.. 請問要<依何法>? " 此不就是"依法"嗎? 文字只在溝通 所以 如是! 如是! 感恩! 祝福!

更新4:

感恩 無心是道 星洲炒米最好吃 sam 明 於六觸入處修因緣觀 子愚補教,東降解行共和洛 及 Ko 等 善知識的精闢意見

更新5:

感恩 無心是道 tao 觀嚴 ICome 藍水晶 及 僑東 等 善知識的精闢回答

更新6:

轉貼: 感恩! 如何能不: " 失去自主性,喜樂痛苦都由別人、由外境決定。 " 末學也分享心得: 時時覺知觀察五蘊 別被自己的想法與思維牽著走 別做自己想法與思維的奴隸 想法與思維 只做參考 好的拿來用 沒幫助的 讓它去 莫管它 對自己的五蘊 用而不執 就會自在些 當下就是! 祝福!

更新7:

感恩 被牧的牛不二見地行深為般 ( 大師 3 級 ) 善知識 " 此不就是"依法"嗎? 文字只在溝通 == 汝尚未會末學意. 小心手上杯子的水.快溢出了. " 法門不同 末學的法門 只有 覺知與觀察 "水.快溢出" "水.未溢出" "水.已溢出" 都可是 覺知與觀察 的所緣 分別 不分別 也可是 覺知與觀察 的所緣 如此而已 感恩! 祝福!

更新8:

感恩 被牧的牛不二見地行深為般 星洲炒米最好吃 子愚補教,東降解行共和洛 及 芳 等 善知識的精闢意見

更新9:

補充: "水.快溢出" "水.未溢出" "水.已溢出" 所引發的五蘊展現 都可是 覺知與觀察 的所緣 感恩! 祝福!

更新10:

四念處 禪修 外境 會影響 五蘊 時 才有 相關所緣 可 覺知觀察 所以 剛開始學習 四念處 可作所緣的 處處皆是 (這是末學大凡夫的境界) 越 覺知觀察 就可 覺知觀察到 更細微的 這一切 大半都是我們的執著所引起的 程度差是事實 但 我們 訓練自己 不落入五蓋 (貪 嗔 掉悔 昏沉 疑) 所以 程度差 只是 程度差 如此而已 (經由此種 無貪嗔癡的訓練) 久了 自己會發覺 自己 越來越趣向於如實 如實的 覺知觀察 五蘊 久了 如實觀 因緣觀 就 自然的成為 我們 生活的一部分 感恩! 祝福!

更新11:

上網查了 "四大教示" (檢驗彿法的標準) 才了解 除了 正法的六個特性 之外 原來還有 其他的 檢驗彿法的標準 末學尊重 不經由自己實修 (而驗證於經典) 來檢驗正法的善知識 感恩! 祝福!

更新12:

感恩 星洲炒米最好吃 無心是道 及 Ko 等 善知識的精闢意見

更新13:

法門不同 的確 方法也大不同 經典 (口耳相傳 歷史悠久) 律典 (因 人 事 地 物 而制定) 的確 也是 末學所學 法門 所遵循的 (但不會在自證前 緊抓不放 參考而已) (經說的 正在練習 律說的 應不相關 因若會實修 就可觀察到 與律同理的因緣果) 佛說的 師父說的 都會因您的實修 而親身體會 經由 自己實修 (而驗證於經典) 是最實際的 (而且粗淺的體驗 是不需很久的 重點是要趣向如實) 自由世界 還是尊重 感恩! 祝福!

更新14:

感恩 michael ( 實習生 5 級 ) 善知識 " 就朋友學習四念處來說,法念處已總括前面的三種 依這法來調理身的本體,五蘊的受,和生起的意念 而這法所依持的是什麼?是「佛陀所教示的法」 而不是自我意識所生出的分別,所以朋友這樣的說法不是很明確 就如同星洲師兄所說的要:「培養出比對律、法的習慣」 " 理論上說 贊同您的說法 實修時 是完全沒有 推理 判斷 的 (雖因"佛陀所教示的法" 而會實修 但實修的當下 是與 "佛陀所教示的法" 無關的) 所以 完全沒 比對 就只是 覺知觀察 感恩! 祝福!

更新15:

補充: 律 法 都是 為 您的能 "自在" 而演說的文字 原本不存在的東西 (它的存在 是為了讓人 了解 而開始修行) 若被抓成寶 (不是貶抑 律 法 而是陳述事實) 豈不本末倒置 (對不會修行的人 對會犯錯的人 律 法 是絕對需要的) 感恩! 祝福!

更新16:

感恩 被牧的牛不二見地行深為般 ( 大師 3 級 ) 善知識 " 文字上如有過份述說.皆出於善意. " 絕對尊重與感恩 " 我執是一切煩惱與造業的來原 當知精進如實修行.也是我執在執行精進如實修行. 至此當以經藏見地作依循.接受過來人的誨教 如一味以自我主觀當作作為.更自謂是精進如實修行時. 此現象在佛法稱為<增上慢>~~~~~對不起.請容我用此句形容詞. 會有<增上慢>情況.其因是<不見己非> " 文字若能完全表達 是藝術 文字不能完全表達 是末學的能力

更新17:

感恩 對 末學 <增上慢> 的提醒 (因緣所生法 只要讓他人認為如此 這就是此事的片面因緣) 有與末學相似實修經驗的人 應能體會末學想要強調的 (相信其他有不同的實修經驗) 不想困擾 不同法門的人 自我主觀 與 事實陳述 是不同的 末學 自己一再強調不是專職的修行人 (不精進) 但運氣好 遇到兩位好師父 知道如何修行 所以 推廣 的 是 自己如實的 體驗 與 體會 練習時 有沒有 趣向如實 末學自知

更新18:

末學說的 "有緣人" 很少 不只是 練習 四念處 還要能趣向如實 能做到如此 才是末學說的 "有緣人" 末學只說給可能的"有緣人"聽 多一個 會 趣向如實 的人 就多一個 能推廣的人 感恩您的善意! 祝福!

更新19:

所以 若不是 "有緣人" 聽了無感覺 就無事 若 聽了 有貪嗔癡 1. 有苦集滅道的能力 是您 修行的好時機 2. 若無苦集滅道的能力 而願意練習苦集滅道 讚嘆! 3. 若無苦集滅道的能力 也不願意練習苦集滅道 末學敬告 "莫入" (因緣所生法 貪嗔癡 對我們身體及心理都不好的) 感恩! 祝福!

回答 (17)

2015-07-13 5:46 pm
✔ 最佳答案
大般涅槃經四依法 【依法不依人】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依法者。即是 【如來大般涅槃】一切佛法 即是【法性】 是【法性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常住不變】。 若復有言【如來無常】。是人【不知不見法性】。若不知見 是法性者 不應依止。 依法 即是 依佛性 一切法 皆是佛性所現法 不知佛性作用 這類說法人 不可依止 【依義不依語】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何等語言 所不應依。所謂【諸論綺飾文辭】 如佛所說 無量諸經 【貪求無厭 多姦諛諂 詐現親附 現相求利 經理白衣 為其執役】 又復唱言。【佛聽比丘 畜諸奴婢 不淨之物 金銀珍寶 穀米倉庫 牛羊象馬 販賣求利】【於飢饉世 憐愍子故 聽諸比丘 儲貯陳宿 手自作食 不受而噉】如是等語 所不應依。 不知戒律 貪求無厭 現相求利 經理白衣 為其執役 顛倒說 如來允許比丘 畜諸不淨 金銀珍寶 販賣求利這類說法人 不可依止 【依智不依識】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若知如來 即是【法身】 如是真智 所應依止。 見 如來方便之身。言是【陰界諸入所攝 食所長養】 亦不應依。 是故知 識 不可依止。【若復有人 作是說者 及其經書 亦不應依】 不知 如來是法身 念佛 以色見佛 或自稱是佛這類說法人 不可依止 【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不了義經者。謂【聲聞乘】。聞佛如來 深密藏處 悉生疑怪。不知是藏 出大智海。猶如嬰兒 無所別知。是則名為 【不了義】也 了義者名為菩薩 真實智慧 隨於【自心】。無礙大智 猶如大人 無所不知。是名【了義】。 又聲聞乘 名【 不了義】無上大乘 乃名 【了義】 若言如來 無常變易 名【不了義】若言如來 常住不變 是名【了義】 聲聞所說 應證知者 名【不了義】菩薩所說 應證知者 名為【了義】 若言如來 食所長養 是【不了義】若言常住 不變易者 是名【了義】 若言如來 入於涅槃 如薪盡火滅 名【不了義】 。若言如來 入法性者 是名【了義】。 【聲聞乘法 則不應依】何以故。如來為欲 度眾生故。以方便力 說聲聞乘。猶如長者 教子半字。 善男子。聲聞乘者 猶如初耕 未得果實。如是名為【不了義】也。是故【不應依聲聞乘】。 【大乘之法 則應依止】何以故。如來為欲 度眾生故。以方便力 說於大乘是故應依 是名【了義】。 應依大乘了義說不應依聲聞乘法 【四依法 總結】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法者 即是【法性】義者 即是【如來常住不變】智者 了知【一切眾生 悉有佛性】了義者 【了達一切大乘經典】 前三【佛性】後一【大乘經】這就是大涅盤經 略說四依法

2015-07-13 09:53:33 補充:
學習佛法的前題?
=================
末法不覺法空 與經相違 與律相悖

無佛說成佛 無菩薩說菩薩

妄語當學佛 就是"不信四依法"


所以前題 應該先學四依法

或請教學完十二部經律的法師

不然繼續下去 都是害人害己

2015-07-14 22:32:12 補充:
自言得禪 彼非沙門 非釋種子

何能稱善知識 ?


四分律卷第二

若比丘 非眞實 非已有。自説言【我得上人法】。
得禪。得解脱。得定。得四空定。
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天來 龍來 鬼神來。
彼非沙門 非釋種子。

譬喩者説。
譬如大石 破爲二分 終不可還合。

比丘亦如是。
【犯波羅夷法 不可還成比丘行】

2015-07-14 22:34:29 補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九十一
舍利子!
為實有 四靜慮,
實有 四無量、四無色定,
如 諸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經律比對一下

還是不要"隨論就說" 比較穩

2015-07-15 10:36:52 補充:
星洲炒米最好吃
是相信律藏所載? 還是根本不相信呢?
==================================
四大教法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
若有比丘說
我誦經持法。奉行禁戒。博學多聞。

正使有所說者 不應承受 不足篤信。
應用【契經】【律】【阿毘曇】【戒 】 四法驗證

與 【經】【律】【法 】相應者 便受持
不與【經】【律】【法 】相應者 應問【戒行】
不與【戒行】相應者 當發遣使去



按照四大教法 要與【經】【律】【法 】【戒 】相應

很奇怪的是 就算給你經文與律 你也說不合事宜

我問過兩位律師都說不可 您要不要去找律師問問

2015-07-16 00:41:53 補充:
老實說 我問第三位律師 也是說不可

因為這是 十二部經未學完 斷章取義


佛法中自說得果 都屬 "未證言證 未得謂得"

十二部經 佛說第一義 禪法果位不可得

有人卻自說 得禪 得果

這種都屬於詐欺欺騙之行為


您要解釋律法 我建議您 把十二部學完

不然只學阿含經 以假當真

繼續說下去 真的會出事

2015-07-17 07:19:13 補充:
自言得禪 屬於詐欺行為
是朋友的見解正確? 還是 佛陀的判斷正確?
還是律案的翻譯有誤 ? 若有誤,請舉證。
==========================
律案所說是前期經文
還未入中期經文 所以是這樣說

律師已說 你有這種問題 在於未學完十二部經文
六大部經 華嚴 大集 寶積 般若 法華 涅盤 早已不說四禪八定 早已說無果位
律法 自言得禪得果 本來就是斷頭事

如果硬要坳 有果位 有禪法
一來跟法華經5000增上慢人離席沒兩樣
二來善星比丘自稱羅漢墮地獄 你的法師怎麼不說

2015-07-17 07:30:14 補充:
所以根本不是經律有誤
只有看頭不看尾 又否定後期經文 才有這種說法


之前有人老愛說成佛
現在山頭慢慢的沒人敢說

原因無他
因為看懂佛說第一義 果位是假
跟著法師 修成愚夫異生有何用?

所以說法人 不要老以為 只學幾百卷初期經文就可以
這害人墮惡道的事 沒人賠的起

2015-07-17 07:33:08 補充:
對於禪法

佛說 吾成佛來 毀呰其法

這經文你參考


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上

佛復告阿難。
吾未成佛
示入 鬱頭藍弗 外道法中。
修學 四禪八定 受行其教。

吾成佛來
毀呰其法 漸漸誘進。
最後 須跋陀羅 皆入佛道

如來 以大智炬 燒邪見幢。
如乾草葉 投大火焰。

2015-07-17 07:35:43 補充: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六

阿羅羅伽羅摩
度一切識處。得 無所有處 成就遊。

鬱陀羅羅摩子
度一切無所有處。得 非有想非無想處 成就遊。

======
佛言 :
此法 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

我今寧可捨此法。
更求無病 無上安隱涅槃。
求無老.無死.無愁憂慼.無穢污 無上安隱涅槃。

2015-07-17 07:36:17 補充: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三

爾時。我復作是念。
我自憶昔日。在父王樹下
無婬.無欲。除去惡不善法。遊於初禪。
無覺.無觀。遊於二禪。
念清淨無有眾想。遊於三禪。
無復苦樂。意念清淨。遊於四禪。
此或能是道。我今當求此道。

我六年之中 勤苦求道 而不剋獲。

2015-07-17 07:46:00 補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六十二

善現!
是諸愚夫無聞異生 作如是念:
.
.
四靜慮 實可得,
四無量、四無色定 亦實可得,
我當決定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脫諸有情 生死眾苦,令獲究竟 常樂涅槃。

八解脫 實可得,
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亦實可得,
我當決定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脫諸有情 生死眾苦,令獲究竟 常樂涅槃。
.
.
善現!
是諸愚夫無聞異生 顛倒因緣 作如是念 則為謗佛。

2015-07-17 07:47:24 補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六十二

善現!
佛以五眼
求四靜慮 尚不可得,
求四無量、四無色定 亦尚不可得,
若有決定 當得無上正等菩提,
及脫有情 生死眾苦,令獲究竟 常樂涅槃,無有是處。

善現!
佛以五眼
求八解脫 尚不可得,
求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亦尚不可得,
若有決定 當得無上正等菩提,
及脫有情 生死眾苦,令獲究竟 常樂涅槃,無有是處。

2015-07-17 07:50:02 補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九十一
舍利子!
為實有 四靜慮,
實有 四無量、四無色定,
如諸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舍利子!
為實有 八解脫,
實有 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如諸 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2015-07-17 11:21:46 補充:
前期後期的分界點,是在哪裡?
=======================
如果學過般若經
就知道 大般若經41卷 佛說不知法空是愚夫異生 就是分界點


老實說 律法制戒 已說得禪得果是斷頭
你不信我沒辦法

但如果跟我說經律 然後對我說得禪得果 或想成菩薩成佛
我是決不會附合這類出家人 也決不接受出家人這種說詞
畢竟經律都說是穩死的 我何必去學這種 ?

你如果覺得合理
只能說自己小心

2015-07-17 11:26:44 補充:
無三乘 說三乘

依經依律 都說不通

請小心這種說法人


妙法蓮華經 方便品第二
舍利弗。
如來但以 一佛乘 故 為眾生說法。
無有餘乘 若二若三。

舍利弗。
一切十方諸佛 法亦如是。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三

實無三乘 顛倒心故 言有三乘。
一實之道 真實不虛 顛倒心故 言無一實。

是三惡覺 常為諸佛 及諸菩薩 之所呵責。
是三惡覺 常害於我 或亦害他。

有是三覺 一切諸惡 常來隨從。
是三覺者 即是三縛。連綴眾生 無邊生死。
2015-07-13 6:24 pm
學佛說經 跟佛說顛倒

教人 著佛 著法 著僧 著果 著一堆............

只要推一人入輪迴 我就把你當外道

安捏來看四依法 就粉簡單啦

2015-07-13 10:28:39 補充:
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這是應該的

拿人錢財【害人招災】這是不道德的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九十一
舍利子!
為實有 異生,
實有 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菩薩摩訶薩、如來應正等覺,
如 諸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不也!善逝!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2015-07-15 09:43:57 補充:
引證的那些經句,其實是.....常常不合事宜的
================================
是你說的 還是律師說的 請說明




長老摩訶目犍尊者,是否違犯此上人法?
=============================
我沒資格說犯不犯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
智慧 如 舍利弗。
多聞 如 阿難陀。
辨才 如 布婁那。
解空 如 須菩提。
持戒 如 優婆利。
神通 如 目健連。
天眼 如 阿那律。

如是此輩。皆不成佛。
所以者何。
此輩皆得 心性假用。

未得心性 真實體故。
唯證性體 必滅佛道。

2015-07-15 09:53:41 補充:
學佛人老愛說
北傳有 南傳無
你這本有 我這本無

說穿了 自稱得 靜慮 解脫 等持 入定 見道 修道 證果 斷煩惱 心解脫 樂淨處
在五大律中 ~~~五分律 僧祇律 四分律 十誦律 根有律
《五分律》《僧祇律》《十誦律》譯為「過人法」
《四分律》《根有律》譯為「上人法」
都屬大妄語 犯波羅夷法 所說完全一致



愛隨論 隨法師亂說 請隨意

但請小心 不要經律都錯 自打嘴吧

2015-07-16 01:01:03 補充:
末法最可憐的地方

就是 無法當法想 無菩薩說成菩薩 無佛想成佛


如果你也跟搞佛學的一樣 詐欺當學佛

以下是佛說末法衰相 自己看著辦


大方廣三戒經卷上

復次迦葉。
當于爾時 是諸人等 自唱是言 "我行菩薩道" 生於狂逸。

以狂逸故 自稱 "我是大阿羅漢" "我是緣覺"
彼不可治 不可復住 向於惡趣。




經律不通 學佛學到惡趣

這又何須學佛????

2015-07-17 09:29:30 補充:
如果有人叫我學 得禪得法

這經文你參考.......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十四
復次善現!
菩薩摩訶薩 惡友者,
若不為說 魔事魔過,

謂 有惡魔 作 菩薩摩訶薩形像,來至 菩薩摩訶薩所,
教觀 內空 有所得,
教觀 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
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
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有所得;

教修 有所得 四靜慮,
教修 有所得 四無量、四無色定;

教修 有所得 四念住,
教修 有所得 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2015-07-17 09:29:56 補充:
教修 有所得 空解脫門,
教修 有所得 無相、無願解脫門;

教修 有所得 布施波羅蜜多,
教修 有所得 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教修 有所得 五眼,
教修 有所得 六神通;

教修 有所得 佛十力,
教修 有所得 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 大悲 大喜 大捨、
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善現!
若不為說 如是等事 令覺悟者,
是為 菩薩摩訶薩惡友。

若菩薩摩訶薩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時,為此惡友 之所攝受,
聞說如是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其心有驚 有恐有怖。

是故 菩薩摩訶薩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時,
於諸惡友 應速捨離。

2015-07-17 09:32:34 補充:
【於四靜慮 四無量 四無色定 執著有性 是愚夫異生】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十一
舍利子!
彼於 四靜慮 執著有性,
於 四無量、四無色定 執著有性。

舍利子!
彼於 布施波羅蜜多 執著有性,
於 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執著有性。
.
.
.
舍利子!
愚夫異生 以於諸法 執著有性,
於諸法空 不能信受。

由不信故,
不能成辦 聲聞、獨覺、菩薩、如來 所有聖法,
故於聖法 不能安住。

2015-07-17 09:33:07 補充:
【何謂禪行比丘】

大寶積經卷102~105 破二乘相品

時彼 善住意天子 復白 文殊師利言。
大士所言 禪行比丘。
何等名為 禪行比丘耶。

文殊師利言天子。
若彼比丘。於一切法 但取一行 極隨順者。所謂 無生。
是為 禪行。

又復無有少法可取。
是為 禪行。

又不取何法。
所謂 不取此世彼世。不取三界。
乃至 不取一切諸法。
如是平等 是為禪行。

天子。
如禪行者。
乃至無有一法相應。無合無散。
是為 禪行

2015-07-17 11:42:18 補充:
不相信止觀成就有大利益;
不相信修學、證取初禪,乃至四禪、或修學觀禪有大利益
=============
你說的 都是十二部經一查就出包的事

跟搞成佛半調子 害人害己沒兩樣

奉勸學法 請找合格僧團 以免自誤

華嚴 一切凡愚 迷佛方便【執有三乘】
大集 不應依 執有羅漢菩薩佛果位 說法人
寶積 不應依 執有羅漢菩薩佛果位 說法人
楞伽 彼愚癡人 說有三乘法
法華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涅槃 實無三乘 【顛倒心故 言有三乘】

2015-07-17 11:44:17 補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八十三

具壽善現白佛言:
世尊!
若修聖道,得聖果不?

佛言:
不也!善現!
非修聖道 能得聖果,亦非 不修聖道 能得聖果,
非離聖道 能得聖果,亦非 住聖道中 能得聖果。
何以故?

善現!
【勝義諦】中 道及道果 不可得故。
2015-07-15 3:56 pm
末學也分享心得:

時時覺知觀察五蘊
別被自己的想法與思維牽著走
別做自己想法與思維的奴隸
==============
就朋友學習四念處來說,法念處已總括前面的三種
依這法來調理身的本體,五蘊的受,和生起的意念
而這法所依持的是什麼?是「佛陀所教示的法」
而不是自我意識所生出的分別,所以朋友這樣的說法不是很明確
就如同星洲師兄所說的要:「培養出比對律、法的習慣」
否則朋友修習四念處所生出的心得不一定是正確的
這才是「依法不依人」吧!
21世紀的跳躍: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走進台灣佛教正覺同修會(中國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719


弘揚傳統中國文化特色佛法(新浪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730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分享學禪智慧 開釋佛法精義(中國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620
2015-07-14 5:40 pm
21世紀的跳躍: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走進台灣佛教正覺同修會(中國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719


弘揚傳統中國文化特色佛法(新浪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730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分享學禪智慧 開釋佛法精義(中國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620
2015-07-14 1:15 pm
信息量不對等....所造成的..種種世間現象........

2015-07-14 05:17:21 補充:
心態使然~~~~~~~~觀世音

2015-07-14 05:45:51 補充:
台灣人普遍都很有愛心(根底不錯).......

但是生活在...信息不對等的體制..階級包裝的民主法治下......
很難培養出...公民素養的普級化.....

人們經常處在顛倒執著的妄想.....被膚淺無知的觀念意識給構陷
往往事情浮出檯面(社會事件).......輿論的反彈情緒才會這麼嚴重
2015-07-14 6:00 am

如是我知


學習佛法的前提 ?
福德因緣成熟時 !

2015-07-14 3:22 am
依法不依人,不是在人 法 之間製造矛盾
其實 很多理念 簡化成口號後,就容易產生誤解。

佛陀說 自洲依 法洲依 不異依 ,明明白白就是..........去除依賴心

靠山山會倒,而人若能夠自尊自重,那麼善知識都可以是良益師友,可以學也可以討論法義,但一切言說都不可違背佛陀所說之法。至於說看不懂部分佛經?
那就看到懂啊,看不懂之前,誰說的都不可盡信,存疑而勿忘,這才是真正獨立的"人"

如果像某些團体,只信仰自己團体的導師 上師 上人,用他們說的話來代替佛陀所說的法,這時,依法不依人 這句話也只笑話了。
2015-07-14 3:00 am
四依法只能使用在北傳佛教,特別是漢傳佛教上.
四依法只能運用在經典的言教判斷上,
但可惜對於持戒律或身教判斷上,
無法得知.

而在南傳佛教有類似四依法的則是叫做四大教法,
其實四大教法在北傳的阿含經也有記載,
只是被後人忽略了!

四大教法的特色是當學佛者有疑問時不先否定也不先肯定對方的回應,
鼓勵自己去找答案,
提倡從經論跟戒律兩方面同時參考而去找正確答案,
可以兼顧言教跟身教兩方面.

2015-07-15 10:18:56 補充:
學佛的前提就是有接受他人意見的心,
然後自己去找答案,
從戒律上跟經典上兩個地方去找.

在板上很多學習漢傳佛教的朋友,
道理跟經論都可以說得幾乎無懈可擊,
但是在戒律上普遍都知之甚少,
導致很多人會說但是卻不知道怎麼做?
也就變成言教一百分但身教卻可能只有五十分,
因為他們的言語教說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其實是破壞戒律的,
所以學佛還是要言行一致, 要言教但也要身教.

2015-07-15 17:59:30 補充:
實修並不是律喔,
因為律是行為準則,
是有一定的標準可以依循的,
可參考戒律學!
並非像經論法一樣可以各個隨類解.

還是要強調,
學佛要言行一致,
言教跟身教同樣重要!

2015-07-17 23:12:08 補充:
戒律不是主動或被動的意思喔! 請別搞錯了!
戒律是本來就該做的事,
不管你證道與否?
難道您有聽過五百羅漢因為佛陀制戒後被動守戒嗎?
或是佛陀制戒後,五百羅漢主動守戒嗎?

漢傳佛教或大乘佛教徒們不知怎地?
通常都把戒律貶成是初級班?或是持戒是被動的?
殊不知身教才是最重要的,
經論的文字只是言教,
言教如果沒有身教來實現,
可能就會變成是會說但做不到的半吊子現象.
2015-07-13 11:50 pm
所以 此題末學提問
主要是:
若能實修
實證到見法
才能"依法"

還沒能 "見法" 如何能 "依法" 呢?

==

佛說見法即是見法性 ˊ

已見法性者 舉手投足.擠眉弄眼無處不是法..

請問要<依何法>?

管見

2015-07-14 07:37:33 補充:
此不就是"依法"嗎?

文字只在溝通
==

汝尚未會末學意.

小心手上杯子的水.快溢出了.

管見

2015-07-15 09:12:39 補充:
我執是一切煩惱與造業的來原

當知精進如實修行.也是我執在執行精進如實修行.

至此當以經藏見地作依循.接受過來人的誨教

如一味以自我主觀當作作為.更自謂是精進如實修行時.

此現象在佛法稱為<增上慢>~~~~~對不起.請容我用此句形容詞.

會有<增上慢>情況.其因是<不見己非>

ps::版大你修行能否成就.甚至於解脫.都與末學無關.

但還是不願看到一心想藉精進如實修行的行者.滯於增上慢我執..

對不起.文字上如有過份述說.皆出於善意.

管見
2015-07-13 11:32 pm
認識清楚你心底的渴是甚麼

這是第一步

2015-07-14 16:12:36 補充:
依甚麽?
=====
依心。
一切伴隨真理的說話和文字
都是發自於心
感應於心
非關頭腦
說相應
是心的相應
意念的相應
只是想法相同矣
2015-07-13 9:44 pm
我知道兩造雙方的意思..........請讓東降娓娓道來


這問題不難為兩造雙方.........就是道在篤中行啊........


兩造雙方事後自然會....一造恍然大悟(確認)..........一造再三緣覺(驗證)

2015-07-14 01:47:23 補充:
為人必須謙卑的心,謹慎的法(佛性)~~方能觀察天地至理(如來智慧)

2015-07-14 01:49:58 補充:
~~~~您看看禁漁令是怎麼頒發的~~~就知道悉斷一切方便的句子~~~

從~~撈網捕魚到趕盡殺絕~~~人心的三毒~~~文明的盛衰~~~

2015-07-14 01:58:08 補充:
人文失志~~~造成的末法效應(不再是少數個案)更加凸顯出(初)普遍的現象。

2015-07-14 02:00:36 補充:
只能從~~當下~~作起~~~~~
無法從單方面(過現未)的去解決~~

指責任何一方.....只是(指示/指事)為了凸顯當下的重要性
2015-07-13 9:26 pm
學習佛法的前題?
=====
人們就是有所求,或在生活中有問題與困難,無法突破與解決,才會來接觸佛法 

希望佛法能夠解決生活上的問題與困難



學了一年…二年…三年…十年……

學到的佛法,有無解決生活上的問題與困難呢?
學到的佛法,有無止息煩惱與痛苦呢?

大覺世尊的教法與禪法
能否真正實際的幫助佛子及眾生解決問題與困難,度越煩惱與痛苦

答案是肯定,是有的。

若有朋友覺得佛法對生活是沒什麼幫助,也無法度越煩惱與痛苦

那麼就可以好好檢視自己所學到的,是不是大覺世尊的教導。
2015-07-13 7:45 pm
學習佛法的前題?
知"苦"
參考: 自己
2015-07-13 6:23 pm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棄絕後天擾攘的學習,免除憂愁煩惱吧!
參考: 道德經第20食母
2015-07-13 6:16 pm
路過,隨筆。

說到學佛的前提,倒是非常難以界定。

在 佛陀時代,加入僧團為弟子者;有各式各樣的動機。

有知苦而想離苦者,如尋解脫之道的五比丘與雙賢弟子等

有因苦而不知所措者,如尋芥菜子的蓋薩高得密長老尼等

甚至也有因來盜法者,如須深尊者。

更有因錯誤知見而殺人如麻者,如鴦崛摩囉 尊者。

當然也有立身清淨者,如摩訶迦葉尊者等。

甚麼樣的人都有,各式各樣的動機也有;

因此,學佛的前提,還真的很難界定。

.........

2015-07-13 10:16:32 補充:
不過說到四依法,就有些辛苦了。

漢傳的四依法,由來根深蒂固。

但是在大般涅槃經中,檢驗法的標準,卻是四大教示。

四大教示的內容與標準,則有別於漢傳的四依法。

至於四大教示、漢傳四依法的選擇,則依於個人的智見了。


而真正的四依法,反而是載於僧團的律;

四依法,是指出家者應依於衣、食、住、藥四事的規定,

見於律藏、大品、第一大楗度、誦品五、奉事和尚篇與四依品等。

隨筆

如意

2015-07-13 22:05:26 補充:
是的。

善知識,不但是佛法學習的最基礎的前提、也一直伴隨直至漏盡解脫。

因此,佛陀說 : 善知識是梵行的全部。

節錄 : 相應部、大篇、道相應 、無明品 (SN 45.2,& 45.3)。

正所謂~ 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節錄 : 長部、波梨品、合誦經 (DN.33)

但是,善知識的標準,在現代弟子之中,亦常有人云亦云、以訛傳訛之虞。

因此,特節錄一段有關善知識的標準次序,以供參考:

佛陀是排名第一的善知識,

第二是諸位得名大弟子,(如:雙賢弟子、摩訶迦葉尊者等)

第三是是其他的漏盡阿拉漢、

接下來則依次為不來、一來、入流、等聖者

2015-07-13 22:05:38 補充:
然後是得禪凡夫、(此得禪者,是指已獲得初禪,乃至四禪正定者)

再下來是三藏持者、二藏持者、一藏持者;

最後倘若一藏持者也找不到的話,那就找尋精通一誦及其該誦義注之知恥者。


善知識的標準,算是相當嚴格的,且不論解脫聖者,連凡夫善知識都不多見。


這還不算難,

更難的是 ~ 一般知見不正確的弟子,不但會錯過善知識、更可能討厭善知識、不願見到善知識。

因為,要認識善知識者,須有正見、捨棄邪見。

所以,要認識善知識,也須要有基礎的世間正見。

以上

如意

2015-07-14 22:00:04 補充:
題主朋友,能夠認識四大教示,是一大進步,

但是,可能要將四大教示的語義,釐的更清楚一些。

四大教示,嚴格說,並不是檢驗法的標準;

四大教示,不過只是驗證自他見解的憑證。

而真正檢驗法的標準,只有2個~ 律 、以及法 。

注意這一句 : ...應記住其文句語言," 再與經、和律比較" ,如果 "與經律不符" ,則應捨棄,若 "符合經律" 才可接受。

.....

其次,除了恪遵 佛陀遺教之外,為什麼現代的弟子要這麼重視四大教示呢?

否則,現見法,離熾燃;不待時節,通達涅槃;即身觀察,緣自覺知;

只要符合這六點,不就可以了嗎?

2015-07-14 22:00:25 補充:
因為,那六點,只是正法的特徵,但卻無法詳細指導禪修、令人增上。

無論是學止、或是修觀; 其修習過程中,細節繁多、人人各自問題不同、次第特徵、關鍵之處,更非初學者可以掌握。

從戒清淨、心清淨、見、度疑...等等過程;

除善知識的耐心指導之外,更須一起比對經律,以確認目前的修學是正確的。

一般的自學者,常忽略比對經、比對律的過程、甚至根本不予比對。

這種比對過程的忽略,往往是走上歧路、邪見孳生的濫觴。

所以,

常依四大教示來檢驗修學的弟子,往往是實修者居多。

因為實修者,自然會經由善士的指導、禪修的需求,而培養出比對律、法的習慣。

2015-07-14 22:02:17 補充:
題主朋友還記得善知識的排序嗎 ?

..得禪凡夫、三藏持者、二藏持者、一藏持者、乃至精通一偈誦與注釋的知恥者。

所謂知恥者,通常是通曉律文的、只是無法完整背誦而已。


這些善知識,必然會要求弟子比對經、比對律。

以上的不同於漢傳教界的現象,還請題主朋友參考。

如意

2015-07-14 23:06:34 補充:
樓上SAM、無心二位朋友,

常見二位引證的那些經句,其實是.....常常不合事宜的。

那麼,現在有一個例證,請二位分辨解析一下,

長老摩訶目犍尊者,是否違犯此上人法?

長老摩訶目犍尊者曾經對一群比丘,這麼 "公開" 說道:

諸賢友,我在葉毘尼河邊修習,而進入第四禪,

但是,卻有聽到一群大象渡河時所發出的叫聲。



SAM朋友,依朋友的舉證,長老是否也犯斷頭罪?

無心朋友,是相信律藏所載? 還是根本不相信呢?


如意

2015-07-15 23:06:34 補充:
先回覆意見037,SAM朋友。

不合事宜者,理由在此:

朋友在意見009 所引述的經文,若是用於解析緣起、空、世俗法、究竟法等關係者,或許還很勉強。

但是談論到錢財、招災、招財,乃至於戒律之時,難道不是不合事宜?

在律藏中,經分別,第四波羅夷中, 有這樣的記載:

世尊言諸比丘曰:諸比丘! "實有住天眼之聲聞" 。諸比丘! "實有住妙慧

之聲聞。" 是故,言聲聞如是知、或見、或親眼見。諸比丘...(後略)。

那麼,這一段律載例證,與朋友的經證,又如何消融?


其次,目楗連尊者犯不犯的問題。

這一段律證,並非出自星洲的捏造,而是出自同為波羅夷第四的律案。

2015-07-15 23:07:01 補充:
佛陀,對於尊者在四禪之中,仍聽的見象群渡河聲,是這樣判斷的 :

諸比丘!(彼,指目楗連尊者) 有此三昧,然彼還未純淨,目犍連言真

實,…不犯也。

這樣的律案,朋友所舉的決疑經經證,不也顯得不合事宜、而無益於律判,不是嗎?

以上是對SAM朋友回覆。

以下是對無心朋友的答覆 ,

朋友以波羅夷第四的片斷引證,來說明 "自言得禪"..何能稱為善知識,乙案。

星洲認為意見031所引證者,不合事宜。

理由如下 :

這一條波羅第四的上人法戒,其實主要在於避免 "妄語"。

(專指未證言證、未得言得的大妄語)

2015-07-15 23:07:51 補充:
注意,但不是....不能自言得禪、不能自言得證聖果。

因此,星洲舉目楗連尊者於四禪聞象聲的案例,來說明 :

目楗連尊者,確實入於四禪,所以,尊者公開自稱入四禪,是說真實語、無犯。

對象是俱足戒的比丘,也無犯。 (波逸提第八條 :任何比丘,對未受具戒者,若說有上人法者,即使真實,亦波逸提。)

因此, 佛陀對於這一項指控,判為 "無犯"。

原文為 : 諸比丘!(彼,指目楗連尊者) 有此三昧,然彼還未純淨,目犍連言真

實,…不犯也。(見於波羅夷第四)

所以,若是,說真實語而自言得禪者、且對象正確者,是無犯於戒律。

得禪凡夫,當然是難得的善知識之一。

2015-07-15 23:08:12 補充:
朋友所引述,過於斷章取義,所以星洲認為不合事宜。

至於意見039,是事後額外增列,

星洲對此沒有意見,也並非"不合事宜" 所評論的標的。

以上說明。

...後記...

SAM、無心二位朋友,引述經證、律證,是好事。但是,應悅讀前後文、瞭解其義之後,再引述為好。

否則,不合事宜是小、增加自己的障礙事大。

不可不慎,謹慎為好。

這是對二位朋友的說明,如意。

2015-07-15 23:29:13 補充:
最後是對題主的提醒 :

實修,是佛弟子通往解脫的必經過程。

但是,實修是建立在穩固的持守戒律之上。

這樣,語義才比較符合 佛陀的教示。

但是,不代表純粹的實修,就能夠通達律、或者,實修就是律的體現。

就像一位實修的弟子,常自稱得禪、見法等語,就未必符合居士五戒。

所以之前,無論是否實修者,都應研讀律、用辭要小心。

"實修" 不一定符合於律、不一定就無犯於戒。

這不是批論,而是避險之道。

如意

2015-07-17 00:09:29 補充:
意見045,無心朋友,

如果,

朋友堅持 這一句 ~ "有人卻自說得禪、得果,這種都屬於詐欺欺騙之行為 ",

是正確無誤的話;那麼,在意見042所引證,律藏經分別、大分別、波羅夷第

四,長老大目犍連尊者的四禪律案中,

世尊判為無犯,原文漢譯~ 諸比丘!(彼,指大目犍連尊者) 有此三昧,然彼還未

純淨,目犍連言真實…(指,於四禪之中,聞象群渡河之聲)…不犯也。

世尊對於大目犍連尊者的自稱入四禪,認為所說真實而無犯。

朋友認為自言得禪,屬於詐欺行為。

問題 : 朋友可能會陷自己於兩難之中...

是朋友的見解正確? 還是 佛陀的判斷正確?

2015-07-17 00:10:01 補充:
還是律案的翻譯有誤 ? 若有誤,請舉證。

若翻譯無誤,朋友是尊重 佛陀的判斷? 還是堅持自己的見解?

還是未判明之前,先擱置;先不要再提 "得禪為詐欺行為等語",直到獲得堅強的判例解說之後再議,如何?

如意
.......................

再來是,意見047,SAM朋友。

只能說朋友的回覆,並不切中彼此對律法的討論。(意見040~041)

因此,星洲對朋友在意見047的回覆,沒有意見。

以上簡覆

如意

2015-07-17 11:08:16 補充:
回覆意見050~ 無心朋友,

律藏,是前期經文? 這確實是很獨特的見解。

按照朋友的堅持,長老目楗連尊者是違犯波羅夷第四的上人法戒 ?

所以,長老 目楗連尊者是破戒者? 應逐出僧團?

還是,因為有前期、後期之別;所以長老目楗連尊者,在前期可以判為無犯,可留在僧團;在後期就必須逐出僧團?

前期後期的分界點,是在哪裡?

所以,因有前後期的差別,律藏所載的律案, 可以選擇性的遵守?

請問無心朋友,律藏中,是哪些律案屬於前期經文,可以不必遵守?

不必遵守的是 4條波羅夷之中的哪幾項 ? 律判的哪幾章? 哪幾個案子?

還是13條僧殘法的哪幾項、 哪些案例?

2015-07-17 11:08:41 補充:
還是 2條不定法的哪幾項、 哪些案例?

還是30條舍墮法的哪幾項、 哪些案例?

還是92條波逸提法的哪幾項、 哪些案例?

還是4條提舍尼悔過法的哪幾項 、 哪些案例?

還是75條眾學法的哪幾項? 、 哪些案例?

還是7種滅諍法的哪幾項? 、 哪些案例?

還是大品的10篇犍度中的哪些案例?

還是小品的12篇犍度的哪些案例?

居士的五戒,是前期經文? 還是後期經文? 該不該遵守? 還是應該選擇性遵守?

八戒,又是前期經文? 還是後期經文? 是否也可以選擇性的遵守?


其實,只要任何一條被 "選擇性的遵守"....

佛法的完整性、僧團的聖潔性、法的優越性;就被破壞了。

2015-07-17 11:09:03 補充:
這個道理,朋友目前尚難體會,但相信終有一日可以理解。

結集之時,召集人 長老摩訶迦葉尊者,就曾經與在場的眾漏盡阿羅漢作下這樣的決議 :

1、凡是尚未制定者,不應再制;
2、凡是已經制定者,不應廢除;
3、佛陀如何制定,即應如何受持遵行。

朋友,朋友舉證的律例,不過只是圖申論之快,而非真正多看一眼律藏。

這樣對朋友理解佛、修持佛法,並沒有好處;反而形成諸多障礙,非智者所為。

希望經過這樣的論說,能讓朋友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佛法。


星洲對無心朋友沒有進一步的問題。

.....

2015-07-17 11:09:35 補充:
.....願朋友如意



以下是對SAM朋友,意見058的回覆。

沒有人要求朋友得禪、得法。

因為朋友不相信止觀成就有大利益;

不相信修學、證取初禪,乃至四禪、或修學觀禪有大利益。

星洲不曾、也無資格要求朋友得禪、得法、或證正定之道、或證悟聖道。

因此,對朋友所舉的經文經證,沒有意見。

有一句 禪法修習的警寤句,與朋友分享、也願朋友能從中得益 :

一切眾生,皆以自己的業為自己的資產。

以上說明

如意
2015-07-13 5:00 pm
「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

修學佛法第一要件:親近善知識

《華嚴經》卷四十六云:善知識者,出興世難,至其所難,得值遇難,得見知難,得親近難,得共住難,得其意難、得隨順難,故須虔恭合掌一心求。


應一心恭敬求正法


《佛藏經》

正覺台北講堂即日起每週二晚上由大菩薩 平實導師親自宣演《佛藏經》,依於道種智證量闡釋大乘真實第一義諦妙法,建立佛子們未來能於諸 佛座下親聞正法之勝因,竭誠歡迎大眾前往聽講。

全省每週二晚上講經時間──目前大菩薩 平實導師開始講授《佛藏經》:時間是18:50~20:50;歡迎已發成佛大願的菩薩種性學人,攜眷共同參與此殊勝法會聽講


收錄日期: 2021-04-18 00:01:4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713000010KK0256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