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遷台前的歷史事件

2015-07-10 7:40 pm
求中華民國遷台前的歷史事件
拜託

回答 (7)

2015-07-11 2:33 am
✔ 最佳答案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6/63/63.htm
中華民國
(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
中華民國是繼清朝後的一個時期。它是以孫中山為首的中國同盟會的革命黨人在多年奮鬥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後,各省紛紛響應,清政府迅即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佈建立中華民國,就任臨時大總統,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帝制。但袁世凱在列強支持下,憑借強大的北洋軍,迫使孫中山讓位。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進入北洋軍閥統治的北京政府時期。
袁世凱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列強,對內推行獨裁專制。1916年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後,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以馮國璋和曹錕為首的直系、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先後控制北京政府。在此期間,列強加緊對中國的侵略和爭奪,軍閥之間連年混戰,使中國陷入極端混亂的局面。孫中山為實現真正的民主共和而繼續奮鬥,陳獨秀、胡適、李大釗等也在思想文化領域發起啟蒙運動。經過1919年五四運動,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後在蘇聯和共產國際的幫助下,推動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實現國共第一次合作,掀起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1927年4月,正當北伐戰爭節節勝利之時,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建立南京國民政府。7月,汪精衛在武漢發動七一五政變,國共合作完全破裂,中華民國進入國民黨統治的南京政府時期。
蔣介石在整合國民黨和鎮壓共產黨的同時,也繼續「北伐」奉系張作霖。1928年6月,張作霖在瀋陽皇姑屯被炸身亡。12月29日,其子張學良宣佈改旗易幟,南京國民政府基本實現了全國統一。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則以武裝反抗國民黨的鎮壓政策,發起武裝暴動,實行土地革命,建立了工農紅軍和農村根據地。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關於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理論。1931年11月,以毛澤東為主席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蔣介石在擊敗國民黨幾大實力派後,大規模圍剿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被迫長征。
早在1931年,日本已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東三省,不久建立偽滿洲國,並不斷擴大對中國的侵略。全國各界民眾要求抗日救亡,但蔣介石南京政府則採取「先安內,後攘外」的政策,繼續剿共。1935年華北事變後,蔣介石調整內外政策,開始和共產黨談判,進行抗日的某些準備。1936年西安事變後,國共內戰基本結束。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中華全民族抗戰爆發,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
抗日的正面戰場上,國民黨軍隊在淞滬、太原、徐州、武漢等會戰中,英勇抵抗,付出重大犧牲,有效地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等在敵後戰場上廣泛開展游擊戰爭,有力地鉗制、打擊了日軍。兩個戰場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全民族形成空前團結一致抗敵的局面。但是,隨著戰局的變化和日本對中國抗戰陣營的分化,國民黨內汪精衛集團變節投敵,在南京建立偽國民政府;國民黨主流派蔣介石集團依然堅持抗戰,組織軍隊繼續抗擊日軍的進攻,甚至發起某些攻勢作戰。中國共產黨則堅持和擴大敵後游擊戰爭,成為抗日戰爭的中堅力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日戰爭在艱難曲折中取得全面徹底的勝利。然而,戰後國共兩黨在建立一個甚麼樣國家問題上的矛盾最終演變為一場新的戰爭。1946年6月,國共全面內戰爆發。同年11月,國民黨召開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但到1947年夏秋之際,人民解放軍即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經過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國民黨軍隊大部分主力被殲。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南京國民政府名存實亡。同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成立。12月,國民黨政府播遷台灣。
中華民國的38年,是中華民族爭取獨立和解放的38年,是中國人民從沉淪中崛起的38年,是中華民族從分裂走向統一的38年。總之,是中國社會從傳統向現代、由落後向進步轉變的3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就是這種變化的結果。因此,波瀾壯闊、起伏跌宕的中華民國歷史,將長久地留在人們的心中。
(本文作者:
中國人民大學彭明教授)
2016-03-12 1:11 pm
中國中華民國的歷史起始於1911年發動的辛亥革命,至隔年(1912年)陽曆元旦,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註 1],並在同年繼承清朝國祚[參 1];其於1912年至1949年間統治中國大部分地區(外蒙古、新疆、西藏等邊地控制不深),並在1945年起統治台灣。建國初期由北洋系為首的北洋政府所領政,是政治爭鬥不斷、但也是民主與各種學術思想發展較為自由的時期;至1928年北伐結束後被中國國民黨建立的國民政府取代。國民政府實施以黨領政的訓政體制,以推展經濟與文化的上現代化建設為重心,但同時陷於與中國共產黨、殘餘軍閥和日本的政治及軍事衝突之中[參 2]:302,1937年與日本全面爆發戰爭,乃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一環。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應各界要求在1947年底正式頒布憲法,將國民政府改組為行憲之中華民國政府,同時間與中國共產黨全面爆發內戰、但逐漸失利,最終於1949年底遷往台灣,失去中國大陸領土統治權,形成與中國共產黨建立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隔台灣海峽兩岸分治之局面。

在兩岸對峙下,持續執政的中國國民黨一方面透過戒嚴長期施行威權統治,使人權受到損害,被稱為「白色恐怖」,另一方面以台灣為「復興基地」大力發展經濟建設,使經濟與社會快速發展,也使中華民國在台灣從依賴農業的發展中國家轉型為已開發國家。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國際地位轉趨低落;之後在1970年代後期,以台灣本土派人士為首的黨外運動不斷爭取政治的民主化。在冷戰漸趨緩和之下,中華民國在1987年解嚴恢復憲政,並從1980年代後期起實施一連串的民主化改革,更在2000年透過選舉實現第一次政黨輪替;除此之外,與中國大陸的非政治交流也在解嚴後逐漸恢復。隨著政治民主化的開展,國家體制漸與台灣社會相融合,文化發展上則從中華文化本位轉為以台灣本土文化為重心,公民社會開始成形。現今的中華民國於國際間常因地理位置通稱為「台灣」、或因政治因素權宜被稱為「中華台北」、「臺灣地區」等,以經濟與民主成就聞名於世。
2016-03-06 11:09 pm
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治變遷Hy_1.gif (488 bytes)

題綱:

1、戰後初期的政治:
1.台灣光復: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
1.行政長官公署
2.「二二八事件」:民國三十六年

2、中央政府遷台:
1.戒嚴時期:民國三十八年底
2.解除戒嚴:民國七十六年

3、外交與兩岸關係:
1.外交關係:分為鞏固外交、彈性外交、務實外交等三時期
2.兩岸關係:由軍事對抗轉變為和平對峙

第一節 初期的政治

(一)台灣的光復和接收
1.開羅宣言:

時間---民國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四三年)

發表---中美英三國領袖

宣言---戰後日本應將中國東北、台灣、澎湖等歸還中華民國。
1.台灣調查委員會:

時間---民國三十三年

任務---展開接收的準備工作

組織---陳儀擔任主任委員。11位委員。前6人非台籍人士,後增加5 人 為「半山」台籍人士,黃朝琴,游彌堅,丘念台,謝南光,李友邦。專門委員---林忠,宋斐如。
1.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成立:

成立---民國三十四年九月一日。 行政長官---陳儀

台胞熱烈歡迎來台接收的軍政人員。
1.台灣光復節:

時間---十月二十五日

由來---在台北公會堂(中山堂)舉行受降典禮和慶祝台灣光復大會。

台灣正式脫離日本的殖民統治,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

(二)行政長官公署措施失當
1.權力過大:

a. 組織---台灣不設省政府而設行政長官公署。

b. 職權---集行政、立法、司法、軍事大權於一身。權力大於省主席,類似日治時期總督。

c. 備受台人批評。

 
1.不公平措施:
a.重要職位多由大陸來台人士擔任。
b.台人大多位居下級職位。
c.即使職位相同,但待遇較低。
1.不滿政府的暗潮形成:

a. 行政欠缺效率

b. 官員貪污腐化

c. 軍隊紀律敗壞

d. 輿論交相指責,未見改善。

(三)二二八事件
1.背景

(1)政治上:行政長官公署措施失當,使台人失望。

a.人忽視台灣心之趨向,縱容部下,傲慢而不處罰不肖分子,形成台人對外省人的失望與反感。

b.初期制度設計上的缺失:行政長官制度與日本殖民統治的總督制並無差別,人民強烈反彈,而未加修改。

c.阻撓大陸台人回鄉:陳儀繼續任用日人,形成接收過程中留用日人多於台人的現象,卻未能熱心幫助台人返鄉,多方阻撓台人返鄉,打擊台人資本家如陳炘被捕。

d.台人在政治上遭受差別待遇:日人撤出台灣,台人認為有更多的參政機會,對政治極熱 衷,如三十五年第一屆省參議員選舉,1180位角逐30名席位,當選率2.54%。然政治上重要職位由外省人控制,長官公署9個處會18位正副處長中,只有1位副處長是台人,17位縣市長僅4位為台人。

e.用人浮濫,冗員太多,層層推諉,敷衍了事,官僚主義腐敗作風與貪污行為。政治上缺乏效率,如萬敬恩女婿李卓芝,於百溪(嚴家淦的私人,陸桂祥等貪污案,更甚者結構性的貪污。

f.政風與軍紀太差:官員優越感,以「勝利者」「統治者」自居,庸碌無能,貪婪專斷,黨政軍特人事不臧,官民對立,終而官逼民反。

(2)經濟上:

a.通貨膨脹嚴重:日本在台糧食實行嚴格統制即「總收購總配給制度」引起農民不滿,糧食生產銳減。光復後,繼續採取統制政策和配給。米價飛漲。亂髮紙幣,引起通貨膨脹,生產萎縮,物質缺乏,生產力降低,生產設備因戰時被轟炸破壞。

b.統制經濟與民爭利:保留專賣制度設專賣局和貿易局,壟斷民生貿易與工業,私人企業 無法發展,造成人民不滿,百業蕭條,失業嚴重,民眾生計困難。實施專賣制度的剝削,貪官污吏利用特權「統」而「撈」之,由大陸外行人充任要職,使台灣財富受到有系統的掠奪。

c.台灣物質運往大陸,支援內戰,糖、米、鹽等民生必需品缺乏更嚴重。

d.受中國大陸的經濟恐慌波及,三十八年改革幣制,發行新台幣,以舊台幣四萬元換新台幣一元。

(3)社會上:

a.台人與祖國之隔閡:政府對台實況不夠瞭解,台人對祖國隔閡及不知政治現況,期望過大。

b.大陸國共戰事升高,全國性經濟危機發生,物價上漲,社會失序,人心不穩,中央難以致力經營台灣。

c.不同社會背景產生價值觀與道德觀差異,由失望轉為輕視。

d.失業增加,促使社會日益混亂,留日學生返台得不到安身工作場所。五萬軍人壯丁從南洋復員回來,任其流離失所。

(4)文化上:

a.語言不通,教育背景及生活習慣不同,難以溝通,感情難以融洽。

b.文化衝突族群對立:陳儀集團誤認台灣人受日本奴化教育,不懂三民主義,政治意識退化,缺乏自治能力,不會說國語,1946年制定憲法,台灣要等2-3年後實施。台灣人瞧不起中國官員,「不識字兼無衛生」,蔑稱為「阿山」,台灣以近代化,教育發達,衛生進步,法治和平,經濟繁榮,交通發達,中國人懶惰,貪吃又沒衛生,被喻為「豬仔」。

(5)外因:國共內戰的影響

大陸內戰影響台灣的經濟社會,人民的生活,大陸物質匱乏,汲取台灣的資源,米糖、軍需品、鹽、煤轉售上海獲取暴利。庫存為之一空,缺乏再生產資本,加印鈔票,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
1.經過

(1)導火線:

民國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菸酒專賣局人員在台北市延平北路查緝走私香煙,, 處理失當,傷斃民眾,引起群眾憤怒,包圍警局要求懲兇,但得不到滿意答覆。

(2)事態擴大:

二十八日,台北市民罷工,罷市,罷課,聚眾向行政長官公署(今行政院現請願。公署衛兵開槍造成傷亡即廣場事件,民眾情緒激昂,因而爆發全島性反抗政府 和省籍衝突事件。下午群眾至中山公園(今二二八和平公園)佔領台灣廣播電台(今二二八紀念館現址),向全省廣播,批判官吏之貪污,米糧外運,民不聊生等,擴大成全島性 反政府行動。二月二十八日至三月五日為外省人在台最艱苦時期,遷怒外省人一星期後歐打事件才漸平息。為光復一年半來人民不滿的總爆發。

(3)處理態度:

a.事件擴大後,各地領導人組織處理委員會,要求全面改革台政,形成全島性聯合,聲勢浩大。要求台灣高度自治。

b.陳儀誇張事態嚴重性,以台人「叛亂」為由,建議中央緊急派軍前來鎮壓。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於三月五日決定派二十一師鎮壓。

(4)武力鎮壓:

a.三月八日,國軍登陸,以武力掃蕩鎮壓,造成嚴重傷亡。以基隆、台北、嘉義和高雄最嚴重。不到一星期徹底敉平。

b.實施清鄉:進行清查戶口,搜捕案犯,收繳武器,辦理自首自新等。以「匪諜」名義陸續逮捕懲辦。表面至5月17日結束,然持續至民國四,五十年。

c.許多社會菁英被捕殺或遭冤枉下獄,無辜民眾生命財產損害,估計約一萬八千人至二萬八千人傷亡。
1.影響

(1)台灣民主政治史上大斷層:地方勢力被國民黨團取代。知識分子精英被捕殺,咎誡子 女不可參與政治,不再過問世事。從事工廠業,對台灣經濟發展有相當貢獻。

(2)受難家屬痛恨國民政府,出走海外,為台獨運動之起源。形成台灣史上「白色恐怖」時期。

(3)對台灣政治發展,社會融洽等產生不良影響,造成族群對立,族群隔閡,省籍情結。

(4)撫平傷痕:民國七十九年行政院成立「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組」調查研究事件真相。

民國八十四年二月二十八日,由李登輝總統代表政府向受難者致歉發給補償金。撫慰受難者家屬傷痕,還給受難者歷史公道,消除省籍隔閡,族群對立,以促進族群融合,彌平社會不安,加強社會團結。

參考書目:

1、認識台灣(歷史篇) 教師手冊

2、台灣近代史 許極燉著 前衛

3、戰後台灣史記(卷一) 許介鱗著 文英堂

 

第二節 中央政府遷台灣後的政治發展

(一)中央政府播遷來台

(1)動員戡亂: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共全面發動內戰明令動員戡亂(自民國三十六年至八十年)

(2)大陸淪陷: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初,蔣中正總統被迫引退,局勢逆轉,共軍奪佔整個中國大陸。十二月,中央政府播遷來台。

(3)台澎金馬為復興基地:民國三十九年三月,蔣中正復行總統職務,全力鞏固台 澎、金、馬等基地,進行政治、經濟、社會改革。從海南島撤退,六月韓戰爆發,每派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

(二)戒嚴的實施與解除

1、實施戒嚴:

(1)民國三十八年五月二十日,大陸剿共軍事逆轉,共軍渡長江進向華南,台灣省政府暨台灣省警備司令部,基於國防安全需要,宣佈全省戒嚴。

(2)長期限制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

(3)三十八年五月二十四日,立法院通過懲治叛亂罪犯條例,對擾亂治安,金融及煽動罷工,罷課、罷市者,均處以重刑。

2、解除戒嚴:

(1)民國六十年代後期,社會運動興起,一再要求解除戒嚴,回歸憲政。主要訴求a.人民保障的呼籲b.戒嚴法的反對c.司法獨立的要求d.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的要求e.省市長民選的追求。

(2)蔣經國總統於七十六年宣佈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

(3)李登輝總統於a.八十年明令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民國三十七年四月十八日,國民大會制定,作為憲法的補充條款)。b.修訂憲法,全面改選民意代表,實施省市長、總統直接民選等。c.開啟台灣政治民主化的新頁。

(三)地方自治的實施與擴大

1、民國三十五年:地方自治試辦時期

(1)先實施鄉、鎮、區民代表及村、里長直接民選。

(2)設立省縣參議會,參議員為間接選舉產生。

2、民國三十九年起:地方自治實行的階段

(1)實施縣市等地方自治。

(2)省主行政首長和民意代表均直接民選。

3、民國四十三年起:

(1)開放省議員直接民選。

(2)省主席則維持官派。

4、民國六十年代後期:政治改革運動興起後,要求省長民選及地方自治法制化的呼聲日高。

5、八十三年:

(1)省縣自治法和直轄市自治法完成立法。

(2)年底舉行第一屆省市長選舉,台灣的地方自治更加落實。

第一任民選台灣省長宋楚瑜。

第一任民選台北市長陳水扁。

第一任民選高雄市長吳敦義。

(四)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與總統直選

1、中央民意代表機構:包括國民大會、立法院、監察院。

2、中央民意代表增補選:

(1)由於大陸淪陷,中央民意代表無法改選。

(2)五十八年起,政府定期增補選,然而社會和輿論不斷要求全面改選。

3、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

(1)八十年全面改選國民大會。

(2)八十一年全面改選立法委員。

(3)透過修憲,將監察院改為準司法機關,完成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

4、總統直選

(1)第一屆至第八屆總統、副總統原是由國民大會選舉產生。

(2)八十四年,國民大會代表修訂通過總統、副總統直接民選。

(3)八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在中共文攻武嚇下,舉辦直接民選第九任總統、副總統, 總統李登輝,副總統連戰當選。

(4)中華民國貫徹民主政治的決心和意志,贏得世界各國的讚揚。

第三節 外交與兩岸關係
1.外交關係的展開

以任務來分:
1.阻止各國承認中共政權

中共政權建立,蘇俄及東歐各國於承認,三十九年巴基斯坦,英國,挪威等十餘國承認,外交部屢次聲明,凡與中共政權所定一切條約與協定,均屬非法,對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不發生與人民,不發生約束的效力。
2.阻止他國牽引中共進入聯合國

蘇俄屢次提議排斥我國在聯合國的代表全案,我國成功的爭取友邦的支持,加以否決,並阻止中共進入聯合國,確保我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
3.我國退出聯合國後的對外關係
1.加強與我國有邦交國家之友誼和關係,盡力維持我國在國際組織的會籍和權 利。
1.改採彈性外交政策,致力發展與無邦交國家的實質關係,發展經濟、貿易、文化、科技等實質關係,根據互惠互利原則,從事多方交流活動。
2. 
3.積極參加或舉辦各種國際會議,增進各國對我國瞭解,建立國際友誼,促進國際合作,並鼓勵各種民間國際交流。如文藝團體出國表演,體育團體互訪比賽,貿易訪問團。
1.務實外交的開展

民國七十七年李登輝繼任總統後,採務實外交政策。基本策略運用「功能主義」,在未有官方外交之前,先以功能性如經濟、文化交流突破外交困境,再以「漸進主義」提昇外交層級。提供經濟援助,首長互訪,鼓勵廠商前往投資,簽署經濟協定,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等。

以階段來分

(一) 第一階段:鞏固外交時期
1.謀求確保台灣,光復大陸。
2.三十九年韓戰爆發美國派第七艦隊協防台灣遏阻共產勢力擴張。遏阻共產勢力擴張。
3.四十三年中美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台灣成為西太平洋區域反共防線之一,美國長期提供台灣軍事、經濟援助。
4.確保我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否決蘇聯的提案。

(二)第二階段:彈性外交時期

1、六十年中共進入聯合國我國退出。

2、六十一年日本首先承認中共。

3、六十八年中美斷交,廢除中美共同防禦條約。(43一68)
2.4、面臨國際孤立的衝擊。
3.5、致力與無邦交國發展實質關係(經濟,貿易,文化,科技)

(三)第三階段:務實外交時期

1、七十七年李登輝總統理念:不再堅持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

2、強調中國處於分裂分治的兩個對等政治實體,中華民國是一主權獨立國家。

3、以經濟實力打破中共的外交封鎖。

4、確保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否決蘇聯的提案。
1.加強與友邦的雙邊關係(有邦交國家為30 餘國)。
1.提升與無邦交國的實質關係。
1.兩岸關係的演變:軍事對抗到和平對峙
1.遷台前後

中共:武力攻取台灣,三十八年發動金門古寧頭戰役,四十七年發動金門八二三砲戰。

台灣:國軍固守還擊,兩岸處於軍事對抗狀態。
2.六十八年起

中共:實施和平統戰策略,倡議三通(通商、通郵、通航)、四流(經濟、文化、科技、體育),提出一國兩制,警告不放棄武力統一。台灣: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為準則,回應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

(三)七十六年

台灣:解除戒嚴,改為務實作法,開放探親,兩岸文化交流,實施間接貿易。

(四)七十九年

台灣:總統府設置國家統一委員會,行政院成立大陸委員會。

(五)八十年

中共:無視分裂分治的事實,堅持一國兩制,使兩岸無突破性的進展。

台灣:通過國家統一綱領,終止動員戡亂時期。運用交流互惠,互信合作,協商溝通,達成中國統一。

補充資料
1.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民國四十年到四十二年間,美國與菲律賓,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韓國和我國建立西太平洋安全體系。

民國四十三年九月八日,美、英、法、澳、紐、菲、泰及巴基斯坦等八國簽訂東南亞集體防禦公約,十二月二日簽訂中美共同防禦公約,維持並發展個別急集體能力,抵抗武裝攻擊,共產顛覆活動。

二、金門古寧頭戰役

民國三十八年十月十七日,共軍攻陷廈門後,對金門形成三面包圍,十月二十五日共軍的一萬五千多人以螞蟻戰術強行登陸,二十六日五時許,共軍以一加強營偷登陸古寧頭,海空激戰至二十七日十時許全部為守軍解決。國軍約三千多人傷亡。

三、金門八二三炮戰

民國四十七年中共集結路海空軍重兵於福建沿海,向金門列島瘋狂突襲,封鎖企圖遮斷補給,孤困金門,四十四日共發射五十萬發炮彈,空戰十次,海戰四次,以料羅灣海戰,台海空戰,充分發揮以寡擊眾之精神。幸國均將防禦工事全部地下化,全力反擊,終迫使中共在十月六日宣佈停火。

四、國家統一綱領

1.海峽兩岸關係經軍事衝突(民國38年--67年)、冷戰對峙(68年--76年)、民間交流(76--80年)、和平對峙(80年迄今)四個時期。

2.內容歸納四個部分:(1)一國: 一個統一的中國:政治民主化,經濟自由化, 社會多元化,文化中國化的實現。 (2)二區: 中共指一國兩制,我方主張一國兩區。政治上兩個對等的政治實體。(3)三階段:近程---交流亙惠階段,中程---亙信合作階段,遠程---協商統一階段。(4)四原則:理性、和平、對等、亙惠四大原則。

3.意願:(1)形式內容的意義:a.大陸政府的最高指導原則。 b.大陸政策的行動綱領。(2)實質內容的意義:a.揭示中國統一的藍圖。b.重申中國統一的原則。

五.國家統一委員會:民國七十九年十月七日總統府設置國統會,總統兼主任委員,副總統、行政院長及資政一人兼副主任委員,由朝野各界領袖約31人組成。屬於國家統一大政方針之諮詢及研究性機構,並非正式的行政機構。

六.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八十年一月成立,推動業務包括研究與規劃大陸政策,研訂兩岸關係相關法規,推動文教交流,輔導規範兩岸經貿交流,協調處理兩岸人民糾紛及突發事件,研究規劃港澳政策,宣導大陸政策等。

七.國家統一綱領內容:前言、目標、原則和進程四部分。

參考書目:教師手冊 國立編譯館
2015-07-14 3:43 am
有很多,比如西元1937年爆發的七七事變,還有蔣中正所率領的國民黨與共產黨發生的國共內戰,就是因為國民黨打輸了,所以才退守至台灣。
2015-07-10 9:34 pm
我就從八年抗戰開始,先是滿洲國的成立、盧溝橋事件、南京大屠殺、淞滬會戰、汪精衛政權的扶植、歐洲和軸心國的對戰、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戰爭,再來是要遷到台灣有名的古寧頭戰役,大略就是這些
2015-07-10 8:26 pm
北伐統一 , 對日抗戰 ....
2015-07-10 8:10 pm
又是匿名者問這省籍情結問題!
如果是想問228?
對不起,這事件發生在我出生以後,我知道的和各位差不多,都是在網路蒐集知道的資料,我家跟228沒關係!


收錄日期: 2021-04-20 15:40:2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710000010KK0381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