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嚮導祀天喻

2015-07-03 8:16 pm
請問 殺嚮導祀天喻 的解釋和喻意是甚麼?

回答 (2)

2015-07-05 3:19 am
✔ 最佳答案

備註 一、請問,你說的是《殺嚮導祀天喻》?還是《殺商主祀天喻》?因為網路上查不到《殺嚮導祀天喻》。二、如果是《殺商主祀天喻》,以下內容茲以參考!若標題不是《殺商主祀天喻》,可請版主再提出! 出處 一、《百喻經》。二、《百喻經》全文參考網址:http://www.suttaworld.org/big5-txt/sutra/kgin/kgin04/209/209.htm 版主疑問 《問》「殺商主祀天喻」意思是什麼?《答》翻譯:殺了商主(本文意喻為迷航之嚮導、導師),來祭祀天。 解說 一、不明因果,行惡因,而欲求善果,徒勞無益,害人害己。 二、一切世間人,也都是如此。想要進入法海,求取珍貴的法寶,本當以修習善法為心行,以此為自己的導師;卻毀犯戒律,而破壞善行,墮於生死曠劫之路,永遠沒有出離之期,歷經「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途」,遭受苦報,漫長悠遠,而無盡期。 就如那些商人,相邀要進入大海,卻殺死他們的引導師,結果迷於路途,失去補助,終究導致困乏而死。 潘文良偈曰:「有錯不自省,聞諫起瞋心,凡人多過失,當改以利行。」 內文 昔有賈客欲入大海。入大海之法要須導師然後可去。即共求覓,得一導師。既得之已,相將發引,至曠野中。 有一天祠,當須人祀,然後得過。於是眾賈,共思量言:「我等伴黨,盡是親屬,如何可殺?唯此導師中用祀天。」即殺導師,以用祭祀。祀天已竟,迷失道路,不知所趣,窮困死盡。 一切世人,亦復如是。欲入法海,取其珍寶。當修善法行,以為導師。毀破善行。生死曠路,永無出期。經歷三塗,受苦長遠。如彼商賈,將入大海。殺其導者,迷失津濟,終致困死。  註釋 賈客:商人。賈(音ㄍㄨˇ)商人。天祠:祭拜天地鬼神的廟。祠(音ㄘˊ)專供祭拜之處。祀:音(ㄙˋ),祭拜。曠:空闊、長廣。三塗:指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塗,音義同「途」。津濟:音「今記」,滋補救濟。津,滋潤、貼補。  白話文、翻譯 從前,有一些商人,想要進入大海去尋寶。進入大海的方法,是需要找一個知道走法的導師,然後,才可以去的。大家隨即一同尋求,找到一個導師。既已得到導師之後,一群人,便相邀出發了。 由導師的引導,走到空闊的原野中。途中,有一處祭天的廟宇,按例當須殺人祭拜,然後,才得以經過。於是,商人們便一起商量說:「我們這些同伴,都是有親屬關係的,怎麼能夠殺害自己人呢?只有這個導師不是(親屬關係),正好用來祭拜天神!」大家隨即殺了導師,用他來祭拜天神;祭拜天神之後,卻因為沒有導師,而迷失於道路,不知要從何處去,結果走到窮光困乏的地步,全都死光了。資料來源 一、文章引用(http://a-vun.myweb.hinet.net/01/G/G2/G2-00.htm)二、《百喻經》全文參考網址:http://www.suttaworld.org/big5-txt/sutra/kgin/kgin04/209/209.htm三、自己整理。

2015-07-05 01:00:17 補充:
《百喻經》介紹
資料引用,《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99%BE%E5%96%BB%E7%B6%93


《百喻經》,佛教經文,全稱《百句譬喻經》,是天竺高僧僧伽斯那撰寫,南朝蕭齊天空三藏法師求那毗地翻譯。全經由近百個寓言小故事集結而成。

這些小故事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反映了佛教的基本思想[1]。每篇經文都由「喻」和「法」兩部分組成。「喻」是一個簡短的寓言,「法」是寓言所蘊含的教誡。

寓言中描述了諸多幽默可笑之事,極具諷刺性,生動形象頗具可讀性。

2015-07-05 01:00:53 補充:
1914年,魯迅先生捐銀元60元請南京金陵刻經處刻印了100本《百喻經》。1926年,魯迅先生又出資贊助出版了《百喻經》,並親自作了題記,自此《百喻經》開始有了單刻本。

2015-07-05 01:03:28 補充:
此經為佛教經典,宜以佛家角度來閱讀、理解這篇文章。

一群人為短視近利,殺害了正道、正法、指點迷津的導師。從內文推「標題意旨」,即可迎刃而解。

2015-07-05 01:06:20 補充:
個人的理解是:因為無知、智慧不高,迷信於低俗的信仰,而毀壞了真正的道資糧。即是:《殺商主祀天喻》。
2015-07-13 6:52 pm
剛好路過,不知道我的答案對你有沒有幫助.

你可以參考以下網址:

http://okonlineshop.com

(網址為: okonline shop.com(中間不要空格) )
注明: 不是賣廣告的!


收錄日期: 2021-04-21 11:54: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703000010KK0383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