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輕鬆就一心不亂的人參考看看囉!

2015-06-28 3:38 pm
小弟讀過釋光宗所著的解脫學後有些心得想分享,要一心不亂是有訣竅和條件。
基本條件是不需要工作賺錢(小弟就是被影響工作才趕緊發表)
訣竅是
1.先確定身體全部都是由我做主。
2.冷靜後眼睛全閉住(次序可顛倒)等妄想雜念產生。
3.產生後把雜念推給任何喜歡但沒有腦的器官產生的。
4.質疑沒腦的器官怎麼會產生念頭?通常妄想這時候就被你殺了但是靈感也會被你宰了,就像化療一樣所以要這樣做以前請考慮自己的生活情況是否過得去以免影響工作。
小弟的一點拙見有問題歡迎發問互相切磋求進步。
更新1:

感謝各位大德提供寶貴意見,不過一心是要空白或者只要一個念頭及可這2者有差別嗎?

回答 (7)

2015-06-28 5:54 pm
✔ 最佳答案
一心不亂是心志專一、不散亂、不動搖的意思,又稱為一行三昧或者是一相三昧。但是,還是有事一心與理一心的差異,事一心是事修上的一心不亂;理一心則是理持上的一心,就是指親證自性彌陀——真如心如來藏,而心得決定,不猶疑、不動搖才有的功德受用。



詳細,請恭閱:


正覺教團弘揚「如來藏正法」|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何謂一心不亂?─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第27集

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第27集
由 正源老師開示:何謂一心不亂?
三乘菩提學佛釋疑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要探討的問題是:何謂一心不亂?

「一心」這個詞在中文中本來就常被使用,像說萬眾一心、上下一心以及團結一心,都是在說大家團結一致、同心協力共同的完成一項艱鉅的任務。那如果說是各懷一心呢?那就各自懷著不同的想法,不能夠同心齊心,那就會像《三國演義》裏面所說的:「英雄聚會,各懷一心,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亂矣!」另外說到個人呢,則有一心一意,就是全心全意、心意專一的意思;相反詞則是三心二意、見異思遷等。像如果有人對兩方面的事物都惦記著,放不下心,就說他一心掛兩頭。另外我們常聽到老一輩的人用台語來說年輕人「心無定性」,也是一樣的。因此,依一般中文的用法,一心就是全心全意、心志專一的意思;進一步說到一心不亂,那就是專注一事、心無雜念,不思慮、不攀緣其他事,使心不散亂、不動搖的意思。

佛教中所說的一心,當然基本上也會有一般用語一心就是全心全意、心志專一的這個意涵。比如經典中常看見佛弟子前來見佛的時候,都是「一心合掌,頂禮佛足」,然後「一心合掌,瞻仰如來」,而且是「一心恭敬,目不暫捨」,都是要一心。因為佛法中強調「制心一處,無事不辦」,認為如果心散亂不定,就難以得見諸法的真實相,進而成就道業。正如同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裏面有這樣子的開示,龍樹菩薩說:「『定』名一心不亂,亂心中不能得見實事;如水波蕩不得見面,如風中燈不得好照。」(《大智度論》卷二十六)散亂的心就如同水波蕩漾不停時,不能夠從水面上映現來看見自己的臉面;風中吹動的燭燈,也無法好好地照亮周圍的環境一樣。因此,佛道修學中的聞、思、修、證,無不賴於一心不亂的定心。

像在《華嚴經》當中,普賢菩薩說了一首偈,這首偈的開頭就這樣講,說:「汝等應離諸疑垢,一心不亂而諦聽,我說如來滿諸度,一切解脫真實道。」(《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十九)普賢菩薩要大家拋棄一切心中猶疑的垢染,一心專注地聽祂開示諸佛如來圓滿六度及十度波羅蜜多,解脫一切煩惱塵垢,成就真實不虛妄的法道。

那另外在《長阿含經》裏面也記載了 世尊告誡弟子們,日常的生活行住坐臥、飲食、便溺一切的作務中,都要依於 佛陀所授的律儀軌則,常念一心,不失威儀,這樣子攝心精進於道業,這樣才是一心。佛陀這樣子開示,說:【云何一心?如是比丘若行步出入,左右顧視,屈申俯仰,執持衣鉢,受取飲食,左右便利,睡眠覺悟,坐立語默,於一切時,常念一心,不失威儀,是為一心。】(《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

像這樣子在日常作務中攝心正戒、精進道業的一心,這是屬於「事一心」。也就是說,是事修上的一行三昧,或者稱為一相三昧,就是以決定心不猶豫、不懷疑地專注於一種行門,緣一不亂,離諸邪思,攝心不散而得到正定,這就是一行三昧。

最常見的就是念佛法門的一行三昧,就是一心念佛,不雜他行、他念,念佛念到心無雜念,只有佛號的一心,這是事一心。其實念佛法門不管是持名念佛、觀想念佛或是無相念佛,這三種念佛都可以念到一心不亂的事一心。像持名念佛也就是唱唸、默唸佛號的方法,不停地唱唸,到達只有佛號而無妄想妄念的地步,一心繫念著佛的名號,這就是事一心。如果會無相念佛,憶佛念佛之念恆存,就像《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那也是事一心。在事一心的狀態裏面,不會造三惡業,身口意的惡業不會犯,這個叫作事相上的戒,也叫作定共戒。當這三種念佛的三昧正定成就的時候,那就是定;在靜中住於定中,動中也不離定,這叫作定力。念佛在動中修,所以有相的念佛三昧也好,無相的念佛三昧也好,只要修成了,時時刻刻,



請續恭閱:


何謂一心不亂?─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第27集





2015年4月開課報名 |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enlighten.org.tw


共修期間:二年六個月 費用全免

*開課後三個月內,都歡迎報名聽課*

即日起接受報名,

報名表可向本會函索,或於本會官方網站下載:
enlighten.org.tw
填妥報名表後,請郵寄本會教學組;或於各講堂新開設的禪淨班上課時間,逕至現場報名。



2015-06-28 10:01:09 補充:
「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

修學佛法第一要件:親近善知識

《華嚴經》卷四十六云:善知識者,出興世難,至其所難,得值遇難,得見知難,得親近難,得共住難,得其意難、得隨順難,故須虔恭合掌一心求。


應一心恭敬求正法


《佛藏經》

正覺台北講堂即日起每週二晚上由大菩薩 平實導師親自宣演《佛藏經》,依於道種智證量闡釋大乘真實第一義諦妙法,建立佛子們未來能於諸 佛座下親聞正法之勝因,竭誠歡迎大眾前往聽講。

全省每週二晚上講經時間──目前大菩薩 平實導師開始講授《佛藏經》:時間是18:50~20:50;歡迎已發成佛大願的菩薩種性學人,攜眷共同參與此殊勝法會聽講
參考: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enlighten.org.tw
2015-07-02 12:01 pm
「一心不亂」到底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心」? 什麼叫做「不亂」?

心者在性上來說即諸佛之源,當知一切萬境皆是妙明心中物。

在性上則不亂,在相上則亂,
性本不生滅,相則有生有滅,
眾生於「無」心之中生「有」心,
因「有」則取、則著,變成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言無心者,即無妄相心也。
若離開「見、聞、覺、知」,則別有無心。
終日見而無見、聞而無聞、覺而無覺、知而無知,即是無心。

見性、聞性、覺性、知性,當知性在於作用,而非法相上的生滅意識。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心)

2015-07-02 20:11:07 補充:
一心者,前念不生,後念不滅,若有生滅前後,則屬妄心。

而念非心也,當知念性原生滅。

所謂的無念指的是,「無者」無二相,「念者」真如自性起念。

二相指的是動、靜之相。 動成世界相,靜成虛空相。

無念的意思就是無二相之下的真如自性起念。

相為生滅,性本不生滅。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
21世紀的跳躍: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走進台灣佛教正覺同修會(中國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719


弘揚傳統中國文化特色佛法(新浪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730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分享學禪智慧 開釋佛法精義(中國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620
2015-06-29 7:07 pm

光宗法師的法門我在二十六、七年前也曾修過,
後來我發現光宗法師的無念法門和六祖的無念法完全不同,
並且是違反般若原理的,
於是放棄這種俢法。


我想光宗法師可能誤解了六祖的無念法,
六祖所說的無念是主體無念,
而光宗法師的無念則是客體無念,
這兩者大異其趣。


光宗法師的法門主要是在消除心靈喃喃自語的妄念之流,
這種方法乍看之下好像挺不錯的,
頗能收立竿見影之效,
若是落在外道手上必然是個可以大張旗鼓加以發揮的好法門,
但可惜佛教的修行規格標準超高,
若以般若來檢驗的話這個法門是不及格的,
對般若來說世間沒有一種東西是可以稱之為「好」或「不好」,
妄念也是一樣----沒有好或不好,
它只是一種自然現象,
既然妄念沒有不好又何以須除之而後快呢?
2015-06-29 5:49 am
工作不礙修行;修行不礙工作


工作本身即是很好的修行體會


祝平安
2015-06-29 1:00 am
打坐 是要放鬆 才能止妄

你有太多葛藤

你落入空亡了

通通不要亂想 讓身心休息 (雖然 很難 )
六祖大師說 不思善惡
打坐 話多 表示你口掉.................
而後 身掉 心掉 通通來了
緊守所緣境....................

2015-06-28 17:02:02 補充:
放鬆 守住所緣 等心靜下來 複習佛法

那以後你的腦子 裝的都是佛法 際遇也會跟隨你的提升而提升
2015-06-28 5:33 pm
《佛藏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卷上

念法品第三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為人亦說是法為惡知識?世尊,云何為人亦說是法為善知識?」佛告舍利弗:「若有比丘教他比丘:『比丘汝今當知念佛事空,念所綠處,是不應念。汝所念空,念亦復空。』是無性空,能斷色想,能斷取想。是人爾時不得無想,何況於念?是人爾時都無所有,寂滅無性。不集諸想,滅一切法。是則名為修習念佛。念佛名為破善不善一切覺觀,無覺無觀寂然無想,名為念佛。何以故?不應以覺觀憶念諸佛,無覺無觀名為清淨念佛。於此念中乃無微細心心念業,況身口業?又念佛者離諸想,諸想不在心。無分別無名字無障礙,無欲無得,不起覺觀。何以故?

2015-06-28 09:33:33 補充:
舍利弗,隨所念起一切諸想皆是邪見。舍利弗,隨無所有,無覺無觀無生無滅,通達是者名為念佛。如是念中無貪無著,無逆無順無名無想。舍利弗,無想無語乃名念佛。是中乃無微細小念,何況粗身口意業?無身口意業處,無取無捨,無諍無訟,無念無分別:空寂無性,滅諸覺觀,是名念佛。舍利弗,若人成就如是念者,欲轉四天下地隨意能轉,亦能降伏百千億魔。況弊無明從虛誑緣起無決定相?是法如是無想無戲論,無生無滅,不可說,不可分別,無闇無明。魔若魔民所不能測,但以世俗言說有所教化,而作是言:『汝念佛時莫取小想,莫生戲論,莫有分別。何以故?

2015-06-28 09:33:47 補充:
是法皆空,無有體性,不可念一相,所謂無相,是名真實念佛。所謂無生無滅無相無為。何以故?如來不名為色,不名為想,不名為念,不名分別,不逆不順,不取不捨,非定非慧,非明非無明,如來不可說,不可思議無相。汝今莫樂取相,莫樂戲論,佛於諸法無執無量,不見有法可執可量』是人於佛猶尚不得,何況於念?舍利弗,如是教者名善知識。第一義中無有決定是善知識是惡知識。」


收錄日期: 2021-04-21 11:39:5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628000016KK0149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