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要知「無明」,先知「明」:
對境外緣,自心會升起惑亂,這由緣起自性所現的惑亂,是「明」。
明,並沒有過失、不是由妄想生的,是常、非無常。
經云:「見始非分」
根塵識緣起的見相分,並非「見」開始的現象!
「明」才是「見」開始的初象!
※起妄的因:
計有六種,執有、攀緣、相相續、作、妄、待。
※起妄後的「無明」:
以「明(惑亂)」為所依,起妄(六因)轉變為種種所從緣相;
這個起妄,概稱妄想。
這所從緣中的第一個,稱為無明。
舉例:知見立知是無明本
此論即是六因中的「執有」因起無明。
簡單說,並非只有知見立知會起無明,六因皆會起無明。
或說「起六因,即無明生」。
問:妄想與無明的差別?
答:起六因,即是起妄想。
起妄想,必然無明生。
也可以說,妄想必生無明,無明必是自心起妄。
問:那麼..."無明"呢?
我們該如何覺察自己身處無明之中?
還是...根本就無法覺察得到?
答:無明,無形無相,無法觀照;
能觀照自覺因生,即同觀照無明。
舉例:您在電視前面,不要看電視節目,你會發現眼界寬廣,當您用
心開始看電視節目,您會發現週圍的一切你都看不到了,但是
您的眼睛、視距、廣角都沒有變,您就是看不到旁邊的東西。
這就是「攀緣因」所起的無明。
能自覺攀緣,就知無明升起了!
問:為何心經上面又會說 "無無明" 亦 "無無明盡".....?
答:若不起妄(六因),本來是「明」,根本沒有無明、無明盡這種東西。
問:那麼 "無明" 又來自於哪裡?
答:以明(惑亂)為所依緣,以六因為因,以無明為所從緣。
故知,無明是無生義,是由明轉變來的,並沒有「生」出無明。
好比金況轉變為金條,這金條並沒有生。
經云「明妄非他、覺明為咎」
理義全然一致。
問:湛然的活在當下,此時還有無明嗎?
答:看你湛然的程度。
若是無所有!則還有無明,聖弟子知「只是不計著而已」,愚夫妄想
「以為證聖」。這道理就是題主說的「不念,你落在無
明裡頭;念,你落在妄想裡面。」
若是自覺因生!則沒有無明、也沒有無明盡。
因不生、妄不起,何止沒有無明,就連無明盡都沒有。
問:要如何才能不念而真念呢?
答:念、不念,皆能自覺。
念時,自覺念;不念時,自覺不念。
念念自心自見,即是真念。
問:「正知正見」可以滅無明嗎?
答:不知道這是以何道理而說的,可能要請教說的人!
一旦起名、相,即是妄想自性作用,無明俱生。
若以為有正知正見可說,無明即生;
若無正知正見可說,又如何以正知正見來滅無明。
簡要言之,沒有法可以滅無明。
要滅無明,唯自覺耳。
末學以為「古大德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是此題最好的解答,不怕起妄(無明),只怕不覺!
以上是末學的邊見,共與法會。
2015-06-25 20:11:46 補充:
<明→妄想(起妄)(俱生無明)→分別、執著、妄想>
這前後兩個妄想,義不同:
※妄想若指「起妄」,是因相說;
若是分別執著妄想中的妄想,指的是緣相。
起妄的六因,是離所緣相的,闡述自心因生,離緣相而有別性。
※後者分別執著妄想:
分別→指的是「攀緣因」與被分別緣相的和合相。
執著→指的是「執有因」與被執有緣相的和合相。
妄想→指的是「妄因」與被緣合緣相的和合相。
2015-06-25 20:12:23 補充:
建議:
※因相的妄想、緣相的妄想,兩者義不同。
※無明是與「因相的妄想」併出,並無緣相的和合;
故十二因緣法是以無明為起說,無明是很特別的集相,與其他集處不同;
也因如此,要從十二因緣法中是參得無明,極其困難。
2015-06-26 11:07:50 補充:
問:因相的妄想、緣相的妄想,兩者義不同。能否舉例說明?
答:要明白這個道理,有兩個條件:
一、善分別內外緣,起聖種性。
二、起聖種性後,善分別攝所攝,明白「攝者」的離塵別性。
明白了這個離塵別性,才有辦法明白六因。
舉例:緣相的妄想
我們無事家中坐,忽然想起某某道理。
這其實是無始妄想薰取諸種種內塵的和合作用。
若無這無始妄想薰,你就不會起這樣的妄想。
舉例:因相的妄想
如第二月,這第二月,是個勞相,並非是無始妄想薰的
緣和所起。
2015-06-26 11:09:12 補充:
問:淨空法師說法, 這裡的妄想..應該也是起妄的意思?
答:末學觀其所言,也是指「起妄」,並非緣和的妄想。
問:「無明緣行」
由於錯誤的行為...導致無明。
所以也是指:顛倒想的意思 ( 著重在方向上的錯誤 )
答:「錯誤的行為」、「顛倒想」會倒致「薰習識種」;
故說,無明緣行、行緣識。
故經說,覺非所明、因明立所....顛倒生識。
這兩者,並非是無明的起因。
無明的起因,比顛倒更深一層。
舉例:上有「看電視」的例子
請問,那個無明是與哪個緣相和合?並沒有啊!
那個無明是哪個緣相的顛倒?並沒有啊!
2015-06-26 13:47:31 補充:
問:如果沒有"電視",會產生專注看電視而忘了其他?
答:這是「攝、所攝」的善分別。
好比見物,沒有「物」時,「見」是否沒了?當然不是沒了。
沒有電視可以攀緣,雖然不起攀緣因,但此攀緣因卻不是電視所生,
何以故?
這向外攀緣的特性,是妄想自性的本然,就好比識種會主動去緣合種
種塵而起分別事識,這是自性、是攝者,是有離塵別性的。
問:"電視"不能當成它的"緣相"嗎?
答:「攀緣」電視,當然是以電視為緣相。
「攀緣」電視所併生的「無明」,卻不是以電視為「緣相」,因為這
無明中,並沒有電視。
2015-06-26 13:48:49 補充:
<建議>
這些名相,雖不好懂,但末學鼓勵朋友專精思維去弄懂他。
因為,當你開始升起自覺的能力時,還不明白這些名相,就會墮入「疑」
,再難突破。
最基本要明白的名相→
明(惑亂)、因、緣、十二集處、五蘊、四大(煩惱在其中)、根、塵、
識、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覺、空、智、藏、種性義、無間種性、果地、八
識、識三相、自性三相、禪定、攝所攝、覺所覺、涅槃(滅盡定、大定)
2015-06-26 13:49:29 補充:
學佛,無法簡單化,因為生死根本的任何一段課題,都會導致墮入生死流
轉。不徹底弄清楚,就會死的不明不白。
學佛,可以簡單化,這是因為對一切相都全然的明白、善分別、無惑了,
唯此一心,再簡單不過了。
這些名相,肯用心,不需要一年的時間,只是,往往會讀這篇、那篇,義
不同而落入了反覆,這時候,找人問,比自己讀來的快。
但是,不可信人、不可信經,要信你自己,你自己覺得不合理,就不可信!
(如果覺得不合理還信,您就不是學佛,而是在拜佛像。)
甚麼是合理?「此有故彼有」即是合理!
2015-06-26 14:11:42 補充:
問:無明產生行為, 行為更生無明.. ?
答:無明不會產生行為、行為不會產生無明!
而是,
以無明為依,又起六因,故產生行為;
這又起的六因,又併生無明。(非行為產生)
舉例:愛緣取
以愛集為依,又起六因,故產生取集;
這又起的六因,又併生無明。
十二集處的次地轉變,都會並出無明,這是起六因的關係。
六因若斷,愛集就不起取集。
好比你愛一個人,不起六因,就沒有追求、癡愛種
種取行。
2015-06-26 14:11:50 補充:
愚夫學十二因緣,緣(集)相下手斷,故最終都是斷無明,只
能入滅盡定,一旦出定,即墮生死輪迴。
聖弟子學十二因緣,因相下手斷,故一切緣相無礙(無明亦無
礙,故說「只怕不覺」),隨緣方便而不墮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