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煩惱無盡誓願斷。

2015-06-16 6:32 am
有道:煩惱無盡誓願斷。 煩惱既是無盡,那如何能斷盡呢?請教諸位了

回答 (17)

2015-06-16 7:34 am
✔ 最佳答案
煩惱是無盡, 如何能斷盡呢?
煩惱即菩提, 你若斷了煩惱,就斷了菩提。
煩惱菩提不離心,離心無煩惱菩提;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煩惱當下覺悟。
觀一切法,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如幻化般無有實體可得。
煩惱,種種皆是假緣所生,求其自性了不可得。如是觀察,漸漸心朗,眼前煩惱便如煙雲散去,無明去則法身顯,轉煩熱為清涼,道在煩惱中,除此更無道。
2015-06-16 8:13 pm

有道:煩惱無盡誓願斷。那就不要斷
2015-06-16 5:11 pm
煩惱既是無盡,那如何能斷盡呢?

---

火不斷被加料而延燒....故需將造作火的因緣條件滅除了...火才會滅!

煩惱的根源在[有我]的無明...因為是[我][我所]..所以生愛取...

簡單的說就是將因緣生滅的五蘊身心...認為是可以擁有的,是可以不斷延續的.

為了滿足這個[擁有]或[不斷延續]的期望...

開始在六觸入處抓取來滿足五取蘊的生命的延續...

但一切法是因緣生滅相續...是[無常]...是以無法抓取無法滿足.

所以眾生的生命存在,就是煩惱無盡.

故除了體證因緣法,能體證無我..才能斷盡煩惱!! 故佛陀教導修持四念住!
2015-06-16 4:19 pm
連綿不斷但可拆解, 時脈越快, 可拆解時間越短, 因此許多修行是在使感覺時脈變慢以掌握拆解時機. 就如同前面所問, 二顛倒要如何掌握, 問題就來了.
但此問題卻不是問題, 因為本來就能過, 無心之下本來就過, 但修了反而要找過的方法還要說明始能理解. 這不是矛盾之極.
修行看似讓人能更了解道, 但其實離道反而越遠.
參考: 修悟所得
2015-06-16 3:25 pm
大智度論:「有無二見,皆屬此岸,二執俱空,始達彼岸」以煩惱喻中流,以生死喻此岸,以湼槃喻彼岸蓋本無此岸彼岸,因有中流隔之,遂成彼此之別眾生生死不已,相也,非性也,何故如此?由於其心生滅不停,生滅不停之心,識相也,亦非性也何故如此?以煩惱故,遂致心有起滅,性變為識由此造業,受輪迴苦,而眾生不知返本,認識為性迷於生死之相,所以輪迴不息,與不生不滅覿面而成永隔所謂本性者,本具之意,明非造作,既非造作者,本來如是而非從無有者,故曰本自不生,既本不生,故今亦不滅是以煩惱無盡是心起生滅不盡,誓願斷無盡煩惱,亦實無煩惱可斷是以,古德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2015-06-16 3:18 pm
如法斷我見先。



依生活的常識,大家都承認能分別、能感覺痛苦與快樂的意識心,在睡覺時會斷滅,隔天睡醒來又出現了,所以這個意識心是有生有滅的「妄心」,不是「不生不滅」的「真心」;

詳細,請恭閱正覺菩薩慈悲開示:

✪生活中的佛法~難過


貼文者:

「某方面,我真的很巨蟹...

真的委屈~傷心~難過

就只能在棉被裡大哭+悶頭大睡

到了一定程度的年紀後~

很多事是說不出口的

只能放在心裡

記得父母往生那時,我就連續睡好幾天

這蠻科學的

難過是意識的事

睡覺時意識暫斷...就不難過了」



甲:別難過,一覺起來就會好多了

乙:這招本來就很讚~很有修復的功能

貼文者:我也這麼覺得

丙:人生總有低潮時~或怨嗔會,愛別離,求不得,故佛告諸修行當忍辱行,凡夫的我們,遇境界會難過及難受,這是世間的無常,唯有調心及轉念以對治,阿彌陀佛

貼文者:寫這,倒也不代表自己現在處境,如果真的很low,是連寫都不會的

只是有感而發心事就還是放在心上別告訴別人

丁:現行是能讓妳增上的因緣,加油!

戊:難過是意識的事,睡覺時意識暫斷...就不難過了。這樣說果然有學佛的智慧。意識也能分析判斷,要怎樣化解難過,度過這些苦惱,難過解決了,就是快樂。願難過趕快過去,快樂早點到來!

己:剛才突然想到您說,很多事說不出口放在心上,我覺得你可以嘗試去跟佛菩薩說啊,好過憋在心裏難受,我不管好事壞事,都跟祂們說,挺管用的噢

更:六祖惠能大師:「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恁麼長。」末學恭敬分享!

貼文者:謝謝各位菩薩

辛:快樂回憶是可以來幫助度過現在痛苦的,有時試著輕鬆看世間~該累時累、該鬆時鬆,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希望會好過些。

巨蟹座終極完美分析

http://justsayhi365.pixnet.net/....../51246064-%E3%80......

【聯誼交友】巨蟹座終極完美分析(06/22-07/22) @ JustSayHi,就是愛交友 ::...

JUSTSAYHI365.PIXNET.NET|由 JUSTSAYHI365 (JUSTSAYHI365) 上傳



貼文者:分裂~~形容的真好,我一向認為自己是雙重人格...

壬:這算正常。

每個人的意識和自己的習性,都會打架。

雖然結婚會帶來很多生活上的摩擦和辛苦勞累,

單身要承受的心理壓力其實更大。

化解之道就是常跟佛菩薩傾訴。

祝佛道早成!」



從以上貼文者與網友的互動,依生活的常識,大家都承認能分別、能感覺痛苦與快樂的意識心,在睡覺時會斷滅,隔天睡醒來又出現了,所以這個意識心是有生有滅的「妄心」,不是「不生不滅」的「真心」;但今日末法時代,大多數的佛弟子,被名師誤導,總是在「意識妄心」上用功夫,想將「妄心」修清淨了,就當作「真心」,例如精進地持誦佛號以壓抑痛苦的覺受,希望做到簡單的修行、快樂的念佛,或念佛狀況較好,暫時「不苦亦不樂」,就以為是佛法修行的全部,當然有這樣的功夫也是不容易的,值得讚歎,但若以真實的佛法修行來看,這就是把錯認誤執「意識」為「真實心」的「我見」,即落入「意識為常」的見解中,如此的修行,離解脫越來越遠,更不可能踏入修行的第一步──明心證真開悟。



關於「意識是妄心」的知見,敬請參閱「意識虛妄經教彙編」(http://books.enlighten.org.tw/data/book/cover/20100621210206f.pdf ),其中提到

《帝釋所問經》卷1:佛言:「天主!虛妄法者,於別解脫法中,有六種法。何等為六?所謂眼觀色、耳聽聲、鼻齅香、舌了味、身覺觸、意分別法。天主!眼觀於色有二種義,謂可觀、不可觀。不可觀者,謂於一切染法境界而不可觀;可觀者,謂於一切善法境界而可觀察。如是眼觀色境,乃至意分別法,亦復如是。」...

請續恭閱:

✪生活中的佛法~難過





2015年4月開課報名 |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enlighten.org.tw


共修期間:二年六個月 費用全免

*開課後三個月內,都歡迎報名聽課*

即日起接受報名,

報名表可向本會函索,或於本會官方網站下載:
enlighten.org.tw
填妥報名表後,請郵寄本會教學組;或於各講堂新開設的禪淨班上課時間,逕至現場報名。



2015-06-16 07:19:09 補充:
「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

修學佛法第一要件:親近善知識

《華嚴經》卷四十六云:善知識者,出興世難,至其所難,得值遇難,得見知難,得親近難,得共住難,得其意難、得隨順難,故須虔恭合掌一心求。


應一心恭敬求正法


《佛藏經》

正覺台北講堂即日起每週二晚上由大菩薩 平實導師親自宣演《佛藏經》,依於道種智證量闡釋大乘真實第一義諦妙法,建立佛子們未來能於諸 佛座下親聞正法之勝因,竭誠歡迎大眾前往聽講。

全省每週二晚上講經時間──目前大菩薩 平實導師開始講授《佛藏經》:時間是18:50~20:50;歡迎已發成佛大願的菩薩種性學人,攜眷共同參與此殊勝法會聽講
參考: 華嚴聖境故人來 http://penitent321.pixnet.net/blog
2015-06-16 2:45 pm
煩惱既是無盡,那如何能斷盡呢?================================如來說法分階段 早期說法 煩惱無盡誓願斷 中期說法 不於法起增減見 即不生煩惱 後期說法 煩惱即普提 = 煩惱無自性 本不自生 所以不起有煩惱想 斷煩惱想 即是斷盡
2015-06-16 11:16 am
當心不斷的煩惱才無盡
境界來時不生煩惱才行

2015-06-16 04:09:48 補充:
人生看破生死
是何等的自在

2015-06-16 12:40:02 補充:
如是了解心經因該也能斷煩惱。

2015-06-16 13:12:26 補充:
如是心經了解因該也能斷煩惱。
2015-06-16 7:52 am
縱使煩惱無盡,癥結只在無明 (愛、取)。

只要無明 (愛、取) 止熄,無盡煩惱也就止息了。
==

請教:

(愛、取)本身是否也是煩惱?

如是, 那如何用煩惱來止息愛欲呢?

2015-06-16 07:54:45 補充:
覆004 星友

當無貪生起時,具貪之心就無法升起,
當無嗔生起時,具嗔之心就無法升起,
當無痴生起時,具痴之心就無法升起,

==

1.貪嗔癡 本身就是煩腦.

那如何會無貪嗔癡生起.?

2.用智止息.那智從何生起?

以上請教

2015-06-16 11:40:54 補充:
感謝細心回覆指導

謝了
2015-06-16 7:35 am
縱使煩惱無盡,癥結只在無明 (愛、取)。

只要無明 (愛、取) 止熄,無盡煩惱也就止息了。

正所謂 :

由無明之無餘、離貪滅,有行滅。
由行滅,有識滅。由識滅,有名色滅。
由名色滅,有六處滅。由六處滅,有觸滅。
由觸滅,有受滅。由受滅,有愛滅。由愛滅,有取滅。
由取滅,有有滅。由有滅,有生滅。
由生滅,有老死、愁、悲、苦、憂、惱等滅。如是全苦蘊之滅

相應部、因緣篇、因緣相應、佛陀品、第一、法說 (SN 12.1)。

2015-06-16 00:33:39 補充:
回覆意見003,題主朋友,

無明、愛、取,本身就是煩惱、煩惱的根源。

不是用煩惱來止息愛欲;而是用智。

一切欲貪、煩惱,皆具備三不善根,或具貪、或具嗔、或具痴。

而智,則具備三善根,無貪、無嗔、無痴。

當無貪生起時,具貪之心就無法升起,
當無嗔生起時,具嗔之心就無法升起,
當無痴生起時,具痴之心就無法升起,

這是心的現象、也是規律。

這是從三善根的方面的解說。

2015-06-16 11:20:48 補充:
回覆意見012,題主朋友,

1.貪嗔癡 本身就是煩腦. 那如何會無貪嗔癡生起.?

答 : 如理作意。

正確地如理作意,心就可以升起無貪、或無嗔、或無痴。

若,非如理作意者,所生起的心,必然含有貪、或嗔、或痴。

2.用智止息.那智從何生起?

答: 還是心。

心,經過如理作意,以無痴為基礎,而通達所緣三相,而稱為智。

見於經證DN.8 獅子吼經

彼如是心寂靜、純靜、無煩惱、遠離隨煩惱、柔軟、恆常活動,而且在安住不動之狀態時,比丘之心,傾注於智見。

以上以如理作意的角度說明

(而如理作意的實際學習,就是意見014,C朋友所說的四念住,這是目前所知之唯一之道,尚無他途)


收錄日期: 2021-04-16 16:49:5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615000015KK0868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