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題>
內、外緣不能善分別的現象,是「自心起了愚夫種性而不能自覺」;能善分
別的時候,建立自共相計著不計著思維,就是經說的「聖種性(聲聞、緣覺
)」。
內外緣的善分別,非常重要,也不困難,但就是辦不到,這種「性中相知、
用中相背」的現象,全來自於識陰區宇。
<常見的過失>
※夫妻吵架:
夫妻之間,常常執著於「自己對另一半的認知」,然後做出對待行動。
當對方告訴您:「我不是這樣的」,您也不再相信了。
因為您認為「您的認定就是外緣的真相」,這種迷惑,就造就了彼此不斷
相互傷害的業報,惑業相織的行蘊就無盡的輪迴。
※觀佛版善知識法論:
夫觀妻:「你就是這樣」 (觀他人:「你說的自性就是外道有我」)
妻說:「我不是這樣」 (他人言:「自性並不是你認知的有我」)
夫認為「自己的認知才是」(自認為:「自己的認知就是真相」)
故,繼續對妻採取行為。 (故,繼續對他人不實的批判。)
死命的要把他人塑造成自己的認知形象,這還不蠢,甚麼是蠢?
※讀經、看先賢的論說:
我們與人論法,對他人所論起解讀,是莊子知魚樂,並非過失,如果解讀
的不對,他人會告訴我,改過來就是了,沒甚麼大不了的。
但我們對「經典、往生的先賢」所論起的解讀,如果不對,先賢卻不會復
活過來跟我說。
難道我們要像愚昧的夫妻吵架一樣,死命的認定「自己的解釋就是經典先
賢的意思」,然後開始口出批判嗎?
這種內外緣搞不清楚的現象,其實是對自心愚夫種性的不覺。
※四大為色:
自心起了愚夫種性,會說「地水風火四大就是色蘊」。
但起了聖種性(善分別內外緣),會清楚知道色蘊是內緣,故會說「四大
種與四大種所生諸色是色蘊」。
前者的四大,內外緣不清不楚。
石頭是地大,如果地大是色蘊,而五蘊是有情,有情可成佛
,石頭就可成佛了,顯然非義。
後者的四大種,指地界水界風界火界。
經說「界」者,是自相(內緣)義。
很多經文都是這樣,自心不能起聖種性,讀起來都過於偏頗。又好比色身
的四界觀,色身是外緣,這種禪法實與色蘊無關,只是單純的訓練觀察四
大性、外緣色身的特性與專注力,但愚夫不覺,以為色蘊。
※無有內外:
「內外」有兩種,一者,內外緣。二者,禪定(外離相、內不亂)。
「無有內外」如果拿來描述第二種,那是聖者的境界,離攝所攝故。
如果拿來描述第一種,那是愚蠢的境界,不能降伏愚夫種性。
一個人面對內外緣,起了無有內外的愚夫種性思維,就常常出現傲慢自大
的舉動,對他論他宗他法毫不尊重的口出不敬,這並非佛所教,而是自心
的迷惑顛倒。
問:您認為「外緣不可確知,只能觀察、推論」這句話對不對?
問:外緣,可否稱為「相」?
如果不可,「離相之義」就不及於外緣,外緣即不可說空。
如果可以,「離相之義」就遍及外緣,外緣亦是空。
您認為外緣可不可以稱為「相」?能不能說「空」?
問:鏡子前面放一個蘋果(外緣),鏡子裡有一個蘋果相(內緣),這鏡
中的蘋果是否還具備蘋果性(可否拿起來吃)?
如果不行,我們觀察外緣四大,入心的內緣相是否還具備四大性?
如果不具備,憑甚麼說自己在觀察四大呢?
如果觀察外緣四大並非經論要我們觀察的四大,又該如何觀察自心所
起四大種?
問:四大皆空,是外緣四大空?還是內緣四大空?還是都空?
祝大家勤精思辨、捨識用智、得自覺聖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