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法論、法食最樂(智與識)

2015-06-08 7:43 pm
復次大慧。智識相今當說。若善分別智識相者。汝及諸菩薩則能通達智識之相。
     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慧。彼智有三種。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智。
     云何世間智。謂一切外道凡夫計著有無。
     云何出世間智。謂一切聲聞緣覺。墮自共相悕望計著。
     云何出世間上上智。謂諸佛菩薩觀無所有法。見不生不滅。離有無品
           入如來地。人法無我緣自得生。
  大慧。彼生滅者是識。不生不滅者是智。
     復次墮相無相。及墮有無種種相因是識。超有無相是智。
     復次長養相是識。非長養相是智。
     復次有三種智。謂知生滅。知自共相。知不生不滅。
     復次無礙相是智。境界種種礙相是識。
     復次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識。無事方便自性相是智。
     復次得相是識。不得相是智。
     自得聖智境界不出不入。故如水中月。

<說明>
智與識,本來是個簡單的概念,但往往心有所執,在解義上,就常常混淆不清
,這種現象,尤其容易發生在唯識學子身上。
舉例:彼生滅者是識。不生不滅者是智。
   根塵識,是生滅相,為何以為可以解義般若?
   意根,是生滅二相,為何喜歡用意根來解釋思維智慧?
   唯識中,從識自體發出的論說皆是生滅相,為何以為可以究竟如來藏?
   轉識成智,識是生滅相,怎麼轉也不可能是不生滅相,為何解釋上,執
        著於識如何轉變、而不去探究智用的方法?
這個簡單的例子,可以發現,很多論說,其實是心有所執,不能明白一切法都
有其「論述的範圍」,故喜歡無限上綱的解釋一切,學習十二因緣法時也常發
生這種現象,為了無限上綱緣起法的法要,就只好愚昧的相信,一切都是緣起
,如果一切都是緣起,無我就成斷滅相了!

問:如何解釋「長養相是識。非長養相是智」?
問:如何解釋「無礙相是智。境界種種礙相是識」?
問:如何解釋「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識。無事方便自性相是智」?
問:如何解釋「得相是識。不得相是智。」?

隨選題目回答就好,祝大家勤精思辯、得自覺聖智樂。

回答 (20)

2015-06-08 8:45 pm
✔ 最佳答案
「長養相是識。非長養相是智」? 長養相是識執著五蘊六根 食睡行住坐臥 是識 非長養相是智 知法身起行住坐臥 法身空無相 是智 「無礙相是智。境界種種礙相是識」? 無礙相是智 知法空 不受法縛 是智 境界種種礙相是識不知法空 起法為境界所縛 是識 「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識。無事方便自性相是智」? 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識只知 根.塵.識三事和合起法 是識 無事方便自性相是智知自性 起根.塵.識法 是智 「得相是識。不得相是智。」? 得相是識不知法空 有所得想 是識 不得相是智已知我法空 不可得 是智
2015-06-08 11:28 pm
問:如何解釋「長養相是識。非長養相是智」?
A : 認知非長養相是[非因緣],畢竟空,亦認知為非[常],後得智。

問:如何解釋「無礙相是智。境界種種礙相是識」?
答 : 認知煩惱與菩提為不一不異,世間與出世間為不一不異,亦認知此[無礙相]智是佛性(假名)妙用。
2015-06-12 12:47 am
3000年前 六根無自性 如來都說了

自在王菩薩經卷上
眼 性 不能見色。
耳 性 不能聽聲。
鼻 性 不能嗅香。
舌 性 不能知味。
身 性 不能覺觸。
意 性 不能識法。
何以故。
眼 無所作 與 草木土石 無異。
耳鼻舌身意 亦無所作。與 草木土石 無異。


沒想到3000後 台灣一堆邪師 盲修瞎練 啥都不知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
若有說言眼見色  乃至意能知諸法
如是之人行顛倒  流轉生死無量劫


繼續扯蛋 就等著受報..................
2015-06-11 8:49 pm
「星洲」:一、【個人看法略有差異。云何世間智。……。】
===== 
請針對題旨回應!如何解釋「長養相是識。非長養相是智」?等等
這些可能要有般若智才能如實回答的。

二、【那是通達四聖諦、圓滿十波羅密等智行所致。與不生不滅的哲思無關。】
===== 
佛教所說智慧,指依真如實相心內涵而有而說的「般若」,只有依這個不生不滅的第八識真心、本心所有的法性功德等,才是般若; 此外都是「識」的範圍,非「智」。
真心的不生不滅,乃法爾如是的法界實相,非「哲思」!

2015-06-09 12:28:08 補充:
三、【彼生滅者是無常。知無常者是智。】
===== 
只要有真善知識解說,欲了知、理解「無常」不難
若「知無常者是智」,則人人皆是「智」者!都是悟者了??
可能是事實乎?

四、【三事和合生相是識。無事方便自性相是外道智。得相是識。通達緣起相是智。】
===== 
「根、塵、觸三事和合,生識。」才是正說
能通達緣起相者,乃意識心,屬「識」,非「智」
所謂「無事方便自性相是外道智。」可能令人不知所云了!
請試開示看看!

2015-06-10 23:40:20 補充:
「星洲」:一、【 如何解釋「長養相是識。非長養相是智」?當升起聖智,以涅槃為所緣時,……沾染,這就是非長養相,是為聖智…。】
======= 
請「星洲」自忖此說是否不知所云?自問是否證悟第八識如來藏?
若未證,則沒發起般若慧機緣,對大乘經典不可能通懂,乃至阿含經也是難免落入誤會,當然無能回應本題所問意旨
「不識本心」,對佛法第一義內涵──法界實相心如來藏的種種義理,是無法如實理解的,故師兄對題主所問「智與識」問題,尚無所認知
從本題內文四問,應知「智」指「般若智本體的心」,當然唯指第八識如來藏
「識」指識陰六識。有一說可以明顯為證:「智者無分別,識者了別。」

2015-06-10 23:41:34 補充:
如果具有此前提認識,又熏習過佛法八識正知見,就能容易回答本題所問
「智」──第八識離六塵見聞覺知,沒有熏修、學習的功能,祂也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當然「非長養相」;也是於六塵「無所障礙相」、無所得的「不得相」。
祂又是本來自在心、自性心,則「無事方便自性相。」 
「識」──識陰,「根、塵、觸三事和合生。」是有生滅、所生的方便法,有長養相、境界種種礙相,有得相等,自然伴隨著。

2015-06-10 23:41:50 補充:
二、【那是通達四聖諦、..與不生不滅的哲思無關。】
=======
不生不滅法的存在,可從極多經論開示舉示出來為證實
如果要信奉印順「大乘非佛說」邪思邪想,還可從阿含諸經舉示證明
這不是;「朋友的傳承說法,星洲尊重。」所能交代的
請舉示經教為證如何?

2015-06-10 23:55:52 補充:
「星洲」:真能確認知無常者,可至證悟入流、乃至涅槃。
====== 
由此說可見師兄對解脫道知見還未完整具備
現象界五陰十八界法的無常無我,只要有真善識解說,就能理解、了知
也能加以一再思維觀察,加以證實
但這只是斷除「我見」而已
只得初果「預流」果,離四果涅槃還遠

2015-06-11 10:59:08 補充:
唯識的「無漏種」要從何而來?要從法界等流而來,「無漏種」依附在阿賴耶識,由外向內薰習,所謂「轉識成智」。
====
由此說,可見其人的佛法正知見尚待熏習,少說為宜!
「無漏種」乃識藏第八識如來藏原本具足的法性、自性
「法界」的「界」,是指「功能界限」,如眼界、意識界,又如十法界、十八界等等;「法界」即「諸法的功差別。」不宜多所誤解
«佛說不增不減經»:「舍利弗!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由是可知:眾生所以出生、所以能有各種身口意功能等,這些「法界」皆是依自身法身第八識如來藏而來。

2015-06-11 10:59:17 補充:
所謂「轉識成智」,就是學佛人證悟之後,他的意根、意識心生起般若智,具有「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為「有智心」,但還是原來的第六識意識心; 只是他的意識心已有智慧能觀察、了知,乃至運用第八識如來藏的種種法性、功德等,迥異一般人的「日用而不知」情況。
以上略為辨正說明,供佛友參考。

2015-06-11 12:49:10 補充:
「觀嚴」抬出印順的佛法思想(應稱印順佛法),或者是他自己的知見,吾人僅探討其中小部分,即可判定全文多屬悖違佛旨的偏邪荒謬思維:一、【凡是認識上的存在,是必然相待的,相待就是二(如智與識,生滅與不生滅,生死與涅槃。)】一切法,如長短、黑白、涼熱一樣,都是亙相對待而有,是一體的兩面,不能獨自存在;一切法都是這樣亙相觀待,不離此原則,因為本是同一法,只是一法的兩面。「智與識」──「智」為般若心體第八識如來藏,「識」為見聞覺知了別心識陰六識;「識」為「智」藉諸助緣生,「識」為「智」法性之一,智與識非一非異,非屬相對待的二法。「生死與涅槃」──「生死」依於第八識如來藏而有,「涅槃」依於如來藏獨存而說,故「生死與涅槃」不二,非相對待的二法。由是可見「觀嚴」所說偏邪錯謬之一斑。二、【從這生命無常,進入那涅槃寂靜,須粉碎我們的根本無知,這叫「諸法無我」。】吾人生命由第八識如來藏藉種種助緣出生、運持;涅槃則是第八識不再生起五陰的獨存狀態。二乘「諸法無我」是指一切法生滅無常,故苦,故空,故無我。所謂:「須粉碎我們的根本無知,這叫『諸法無我』。」就是把「無知」完全滅盡,成為「正遍知」的 佛了,這叫『諸法無我』?這不叫「胡扯」,又是什麼??從這裡也可以見識印順師徒的本質是如何了?

2015-06-11 13:46:32 補充:
「觀嚴」說:【 有情在依他起的假法上,了知諸法緣起,「緣起性空」,諸法皆無實性,這就是圓成實性。】
這種講法說得出口,實在令人難以相信是出自一個沒有文字障的人
「圓成實性」依文解義來說是有一能圓滿成就諸法的真實體性;只要略有大乘法正知見者,就知這必指眾生的第八識如來藏。
有情自心本來自在,能生世間萬法,亦能顯現世間四種涅槃,雙具世間法及出世間法之功德力,同時具足顯現其圓滿成就三界九地萬法之真實體性。
此即是緣起性空法之因,以原有之本來不生滅體性,故令緣起性空之法,不墮斷滅見中。
由是可見,「觀嚴」所說何其荒唐偏邪!信奉印順邪思邪想的結果,就是如此!而且還毫無自知之明,可真要悲哀到底了

2015-06-11 13:57:50 補充:
「次草」:「他的意根、意識心生起般若智....露出馬腳也。」
===== 
請問兄:「馬腳」在何處?
何不一次說個清楚?
也好讓人將之與「人家說意根是大腦 不相上下。」比個上下嘛!
末學也自知說得潦草了些;不過還是要請師兄指示明白
看看能否加以指教?
才不枉今時到此版一遭

2015-06-11 15:51:36 補充:
「靜修」題主:「如果一切都是緣起,無我就成斷滅相了!」
======= 
「觀嚴」、「charlie 」、「cu」可要好好檢討探究這句話
莫將佛法說成外道斷見,令有情眾生死後落入斷滅空無恐懼
另外,題主也勿誤會「緣起」為「緣生」──無因唯緣而能生萬法
「緣起」實指諸法「由某『因』藉『緣』而生『起』。」
所以,世尊才說「緣起法」甚深、極甚深! 又說「有因有緣世間集。」
因為能生諸法的「生因」──法、法身、法性、法界實相心,難知難證
由是也可知,佛法的中心、核心內涵,就在第八識如來藏的種種體性、功德上。學佛人得要開悟明心後,才能領會經典文字實義,才能契入佛法意旨。

2015-06-11 16:22:09 補充:
「觀嚴」說:【故「生死與涅槃」不二,是相依待的二法。如束蘆,缺一即倒。】
======= 
自己前說:「生死與涅槃」不二了
接著說:「生死與涅槃」是相依待的二法,又變為「二法」了
前、後說互相打臉,是頭殼壞了嗎?
阿羅漢入滅取「涅槃」,不再流轉生死了;一般人無能入滅,故一直流轉生死
簡化說就是:「有涅槃則無生死,無涅槃則有生死。」
這是那門子「相依待的二法?」
學佛學到這般樣,真糟!要奉勸:「不說為妙!」

2015-06-12 10:19:55 補充:
TO「星洲」:一、【.智與識的討論,是無益於解脫的,更遑論許多屬於臆測的理論,有甚麼討論的價值呢? 比如說,八識理論,就是其中一例。】
師兄似乎尚未知到「佛教為實證的法教。」大部分佛法法義唯證乃知,若沒有證悟般若智,如何討論「智與識」?
如能開悟見道,現觀第八識如來藏生出蘊界一切法,還會執五陰真實嗎?沒有解脫利益嗎?
師兄口口聲聲講解脫,請問阿羅漢滅盡五陰入滅,不受後有,是不是落入斷滅空?無異斷見外道?八識豈是臆測的理論?豈是某一宗門之說?所說實為坐井觀天的見解也!

2015-06-12 10:20:22 補充:
佛在阿含中多處講「入胎識」,請問什麼識?那個識才能入胎?
師兄要修學啥麼法,他人無說話餘地;可是不能將佛法局限在自己修學的範圍內來講。自己沒學到的就敢要否定嗎?真是奇怪的思維!
這種情況下,能討論啥東西呢?
再者,即使師兄懂得解脫道四聖諦,可是從不生不滅的第八識來開講的大乘四聖諦,有辦法理解嗎?又,即使師兄有觀禪經驗、心得,但要問可曾觸及般若禪?沒有般若禪,入不了佛法內門,有甚麼討論的價值呢? 就不必一一予以贅論了。

2015-06-12 10:42:59 補充:
TO「觀嚴」:
師兄不認同末學所說:「『無漏種』乃識藏第八識如來藏原本具足的法性、自性。」故對末學回應以:「根本不知何謂『法界等流』。」
查末學確實「根本不知何謂『法界等流』。」
相信此佛版眾佛友,絕對大多數也同樣聞所未聞
如今,請「觀嚴」師兄來為吾等詳實開示:何謂「法界等流」?
如果無法成辦,就請針對自己信口開河的言行好好懺悔矯過
並且要對佛友們慎重致歉
大家將對「觀嚴」的反應拭目以待,請勿逃避!

2015-06-13 14:15:27 補充:
若肯從無常隨觀,一路增上;或許,有機會一睹 "智與識"的意義、 "入胎識、"阿賴耶的相狀"……。
====== 
請「星洲」師兄將眼睜亮些,要知佛法係實證的法教,第一義正理唯證乃知; 若無實證現量,能開講這些、那些如來正法般若智義理乎?
如還誤以為正覺正法「或許有機會成為台灣佛教重要的一脈。」可就是孤漏寡聞了; 師兄之佛法說,雖是偶而被辨正,也應警覺有正法道場所突顯的正法威德力存在吧?否則豈不眼目昏迷?
至於所謂「選擇 "指謫"」也非如實說,所說佛法悖違佛旨,不應受公評嗎?
如有異議,請就義理上來議論才是
21世紀的跳躍: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走進台灣佛教正覺同修會(中國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719


弘揚傳統中國文化特色佛法(新浪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730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分享學禪智慧 開釋佛法精義(中國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620
2015-06-09 11:37 pm
題主說:如果一切都是緣起,無我就成斷滅相了!回應:1,釋尊用三法印,印定一切佛法,就是緣起正法的基本法則。諸法「無我」是更適中更主要的,不但佛法的不共在此,佛法實踐的特色也在此。離了這遍通一切法的無我,無常不是灰斷,就是世間演變的俗見;『此故彼』說明了緣起,「新新不住」離「常見」,「法法不失」離斷見。2,唯識的「轉識成智」,在學理上「從妄出真-識是生滅相,怎麼轉也不可能是不生滅相」,與真常如來藏的「依真起妄-一切眾生的如來藏本來就清淨,為何?何時?生出一念無明」是有困難點的!3,唯識的「無漏種」要從何而來?要從法界等流而來,「無漏種」依附在阿賴耶識,由外向內薰習,所謂「轉識成智」。4,真常如來藏直接說:一切眾生本來就清淨,皆有佛性,但無始劫來「客塵」煩惱污染覆蓋,「無漏佛種」從眾生心中由內向外薰習,所謂「離妄還源」。5,凡是認識上的存在,是必然相待的,相待就是二(如智與識,生滅與不生滅,生死與涅槃),就是這個那個(這是緣起的差別,緣起的彼此)。釋尊所開顯的,是一切法,一切法的中心──眾生;那末,這個就是眾生 現實的苦痛世間,是生死,是無常;那個就是聖者現實的安樂出世間,(勿望文生義 ),是涅槃,是寂滅。「諸行無常」與「涅槃寂靜」,在無可說處說出來。這還是相對靜止的觀察。動呢?從這生命無常,進入那涅槃寂靜,須粉碎我們的根本無知,這叫「諸法無我」。平時我們所以為的生滅,是以為事事物物自己在那邊生滅,但事實上並非如此。事實只是依著五陰因緣相互影響而不斷再改變,只是改變並未滅去。只有隨五陰因緣滅盡,才是滅,而「滅」無因緣可記說。生命的升起,是依種種因緣條件才有的現象,隨著五陰因緣和依無明和貪愛驅使之條件的變異,而不斷變化生命型態。只有隨著無明和貪愛的滅除,驅使五受陰增長的因緣消除,無依此因緣影響的未來生命現象升起,是為滅。依因緣滅而滅,不能說去哪裡或在哪裡,只是無生命升起的因緣。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也不是有什麼。純粹是探討因緣的流轉影響變異,並非有什麼存在,也不是一切虛假,真真實實隨因緣生而生,隨因緣變而變,依因緣滅盡而滅,滅盡不起,無因緣可記說。

2015-06-10 15:05:48 補充:
1,靜:自緣起自性起惑亂起,一切都是緣相的轉變,並無有生,無生即無滅。
觀:是否「自緣,起自性,起惑亂起,」?無標點,不明其意!又「一切都是緣相的轉變」,其實緣起法說的「緣相-緣起相」或「緣起性」是一樣的意思!
2,觀:只有隨五陰因緣滅盡,才是滅。
靜:不同意。
觀:隨著無明和貪愛的滅除,驅使五受陰增長的因緣消除,是為滅。亦即無餘涅槃,五陰滅盡!
3,靜:其緣相的轉變皆自心妄想,自性升起六因故,
觀:緣相的轉變,不一定皆自心妄想。如一切法的轉變皆自心妄想,是性(有)宗的論法,傾向唯心思想,佛陀的基本教義是『緣起法』,一切的論說(從緣起法能學到這種境界),不離『緣起法』。

2015-06-10 15:08:04 補充:
4,靜:這種說法,完全符合經論,經說,由陰界入薰、由智薰,兩種。
觀:這種說法,在教理(邏輯)上,是有困難點的,如有興趣探討,再詳解!

2015-06-11 12:13:30 補充:
1,楞伽經的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為教相
2,計著緣起自性生妄想自性相。大慧。如工幻師依草木瓦石作種種幻。起一切眾生若干形色。起種種妄想彼諸妄想亦無真實。如是大慧。依緣起自性。起妄想自性。種種妄想心種種想行事妄想相計著習氣妄想。外緣者。謂泥團柱輪繩水木人工。諸方便緣有瓶生。如泥瓶縷疊草席種芽酪酥等。
3,而愚夫妄想是名內緣法。大慧。彼因者有六種。謂當有因。相續因。相因。作因。顯示因。待因。當有因者。作因已內外法生。相續因者。作攀緣已內外法生陰種子等。相因者。作無間相相續生。作因者。作增上事如轉輪王。顯示因者。妄想事生已相現作所作。如燈照色等。待因者。滅時作相續斷不妄想性生。

2015-06-11 12:20:24 補充:
4,楞伽經義的主要根據,乃原於大眾部之「心性本淨」說,又融攝了犢子系「不即蘊、不離蘊」的真我說(不可說我),揉會而演成,即於蘊處界中,以具有真常之覺性,而成「真常」與「淨心」之融合的「唯心論」,雖廣說唯識義理,但深究其根本大義,則處處與唯識相反,
5’如唯識之三自性,三無自性,在三自性中,以依他起性為中心。諸法皆仗因托緣而起,(包括內、外緣法),有情於此因緣和合的假法上,若執著計較,認為是實我、實法,就是遍計所執性; 有情在依他起的假法上,了知諸法緣起,「緣起性空」,諸法皆無實性,這就是圓成實性。

2015-06-11 12:34:22 補充:
6,依他起性:依他起之「他」,指因緣而言。即依因緣而生起之萬法,曰依他起性。緣生即是因緣生,因緣有四,名之曰「四緣」。即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換言之,因緣即是第八識的種子。三十頌頌文曰: [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 <成唯識論> 卷八解釋曰: [眾緣所生心、心所體,及相見分,有漏、無漏,皆依他起,依他眾緣而得起故。」 此中眾緣,即指四緣而說。

2015-06-11 12:35:08 補充:
7,是故!與大德所說的:(「緣相的轉變,必是自心升起六因故」,緣起法並非「因法」,而是「緣法」中的「內緣法」,範圍僅限於內緣。)不同!舉例:愛緣取。「緣」是關係,條件的意思,愛與取在空間上是相待,在時間上是因果關係!

2015-06-11 12:37:21 補充:
續轉自"發表意見"053' 054

2015-06-11 15:36:41 補充:
TO LYC
1,一切法,如長短、黑白,因為本是同一法,只是一法的兩面。
回應:相待有多種:一、通待,如長待不長。這不但觀待短說,凡是與長不同的法,都可以相待。二、別待,加長待短。這唯長與短,互相觀待,不通於其他的法,所以是別待。三、定待,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法,互相對待著,如色與心,有生物與無生物。四、不定待,這與通待是一樣的。
2,「生死與涅槃」,生死即涅槃大集經九十曰:「常行生死即涅槃,於諸欲中實無染。」「生死」非依於第八識如來藏而有,「涅槃」也非依於如來藏獨存而說,故「生死與涅槃」不二,是相依待的二法。如束蘆,缺一即倒。

2015-06-11 15:37:51 補充:
3,有情自心本來自在,能生世間萬法,亦能顯現世間四種涅槃,
回應:如來藏(有情自心)為何要生『緣-世間萬法,亦能顯現世間四種涅槃』呢?且生出善惡染淨無明的『緣,一切法』,無始劫來,天天在打架,何必呢!是故!如來藏不生『緣』也可以呀(不與五陰身為伍,祂不再顯現於三界世間,本身無任何境界存在。)!不然就只生『善淨智慧緣』,就不用辛苦修學啦!如同上帝創造萬物生人,又造出魔鬼,拿石頭砸腳!又生基督耶穌,拯救有罪的眾生,不也多此一舉嗎?

2015-06-11 15:54:20 補充:
4,此即是緣起性空法之因,以原有之本來不生滅體性,故令緣起性空之法,不墮斷滅見中。
回應:根本不需要「原有之本來不生滅體性」就能不墮斷滅見中。此中教理,正覺們永遠悟不出,解不開!可憐的蕭ㄇ們!
5,唯識的「無漏種」要從何而來?要從法界等流而來。LYC說:「無漏種」乃識藏第八識如來藏原本具足的法性、自性。
回應:根本不知何謂「法界等流」!正覺的思維,就是把一切佛法教理的盲點,通通往第八識如來藏裡-推(無明的表現)!所以要實執有一「根本第一因」,唯恐落入「墮斷滅見中」!

2015-06-11 16:14:07 補充:
6,「緣起」實指諸法「由某『因』藉『緣』而生『起』。」
回應:如果某「因」乃就眾生第八識如來藏而言,祂出生眾生五陰,貪瞋無明諸行萬象崢榮,喧閙紛紛等『緣』,祂照樣在本來自性清淨的「涅槃」狀態裡,寂靜、清涼。

第八識如來藏就是「麻煩製造者」,「挑撥離間,始亂終棄,而不付責任者」,蕭ㄇ們!不明教義,又不符合教理(邏輯,常理),學佛人不必等得要開悟明心後(如蕭ㄇ的高推聖境),只要透徹『緣起法』,就能領會經典文字實義,才能契入佛法意旨。

2015-06-12 12:37:43 補充:
TO 殘天 題主
1,菩提留支所傳地論師的阿黎耶識說:地論師的根本義,以為阿黎耶識, 就是第一義心,也即是真心。這是重在真淨的,與唯識宗專在妄染方面說, 完全相反。妄心,在地論師的學說中,屬於第七識的。他把心識分為三類: 一、真識,二、妄識,三、事識。眼等六識為事識,第七阿陀那為妄識,第 八阿賴耶為真識。賴耶唯真,這是地論師的根本義。
2,菩提流支譯楞伽經十卷,作楞伽經疏,說到阿黎耶有真與妄的二義 (三論玄疏鈔);雖說有真妄二義,而重心在於真。眾生位中,真與妄是不 曾相離的。妄心,主要的是無明;無明與真心,相依不離;從不離真心的妄 染說,是第七阿陀那;從不離妄染的真心說,是第八阿黎耶。

2015-06-12 12:38:32 補充:
黎耶識也有虛 妄義,即是這樣。然地論師的思想,據說,有相州北道派與相州南道派(法華玄義釋籤;法華文句)。南道派以勒那摩提為主,以為阿黎耶全屬於真的 ,阿黎耶能生一切,即是真如法性生一切法──這是佛教中非常特殊的學派 。北道派以菩提流支為主,說阿黎耶有真與妄的二義。一切法從阿黎耶識生 ,黎耶是真妄和合的,即指真心為妄熏染而現妄染的一切法。故地論師說黎 耶唯是真心,實在也有真妄和合義,不能一概而論。
3,『大乘入楞伽經』卷一:「識,廣說有八,略則唯二,謂現識及分別事識。大慧!如明鏡中……,藏識 亦如是,種種諸識生」。卷七說:「說真我熾然,猶如劫火起,燒無我稠林,離於外道過。

2015-06-12 12:39:47 補充:
於諸蘊身中,五種推求我, 愚者不能了,智見即解脫」。「蘊中真實我,無智不能知」,如是智者,那就見 真我而得解脫了。有真我的理由,是金銀在礦,琴中妙音,地下水,懷胎,木中火等譬喻;而 最有力的,當然是「內證智所行」的修持經驗了。
4,以如來藏真我,破斥外道的我,也破佛法所說的無我。以五蘊中,作五種推求而我不可得, 是『中論』「觀如來品」所說的

2015-06-12 12:40:54 補充:
5,依者謂: 無始妄想薰。緣者謂 : 自心見等識境妄想。

回應:如『辯中邊論頌』說:「依識有所得,境無所得生;依境無所得,識無所得生。由識有所得,亦成無所得,故知 二有得、無得性平等」。一切唯是虛妄識所現,識是(世俗)有的,不能說是無。觀一切唯識所現,所以遍計所執相 ──心外的境是空了。先依(依他起)識有而觀(遍計所執)境空,進一步,心是由境為緣而起 的,沒有境也就沒有心識可得(依他起也名「勝義無自性」),識也就泯寂不起了。這樣,有所得的識,無所得的境(即三相的前二相),都不可得,無二無別而顯平等法性──圓成實相。

2015-06-12 12:42:03 補充:
6,『唯識三十論』阿賴耶識緣起有因能變與果能變,識變有因緣變(所謂的性境,第八心王所變現,即題主所說的「外緣變」,此外境相,非前六識分別事識所能主宰,如樹等);分別變(即「內緣法」,)又楞嚴經說:自心(現識)取自心「真識或藏識」,非幻成幻法。內緣相的轉變,會變,必是有因,有因就是根本因(阿賴耶識或如來藏)囉!可見『楞伽經』處處說八識,說藏識而藏 識有真相(如來藏),是與瑜伽學不同的。瑜伽者說唯識,而『楞伽經』到處說「唯心」,「唯心所現」,「唯自心現」,「唯是心量」,也是不相同的。『楞伽』雖融攝了瑜伽學,而意在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吧!是故,印度佛教大乘中後期的唯識與如來藏,皆以『真常唯心』思想,

2015-06-12 12:50:22 補充:
傳到中國,更是成為主流,禪淨台賢各宗派以「緣起法」是「相用」,有生滅變異,而「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是「體性」,不生不滅,恆常不變之「稱性起用」。
心有質多與汗栗馱不同。阿賴耶識是質多心,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也還是質多。 都可以名為識,所以有「八九種種識」。『楞伽經』說:「如來、應供、等正覺,性自性 第一義心」
『楞伽經』說到「普賢如來佛土」。『密嚴經』的密嚴淨土,為密宗所推為大日Maha^vairocana如來的淨土。『密嚴經 』說:「入於無垢月藏殿中,昇密嚴場師子之座」。這是說,從清淨圓滿的月輪心,而進入密 嚴Ghanavyu^ha淨土。

2015-06-12 12:51:59 補充:
『楞伽經』也說:『楞伽經』宣說者的祖父,是「從於月種生,故號 為月藏」,月藏Soma-gupta或譯為月護。佛從月藏生,與『密嚴經』意相合。總之,『 楞伽』與『密嚴經』,是在如來藏我的基石上,融攝了瑜伽學──阿賴耶識為依止的唯識學,充 實了內容,成為「「真常(為依止的)唯心論」。在通俗的譬喻教化下,引向修證,為出現「秘密 大乘佛法」的有力因素。

交流 ~
參考: 自己及印順法師著作, 自己及引文, 自己及引文, 楞伽經, 自己, 自己
2015-06-09 5:57 pm
個人看法略有差異。

云何世間智。

答 : 觀照諸法的自相、共相而生起的智。

正觀的世間之智;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

早已超越 "計著有無之論"。

云何出世間智。

答: 指與出世間聖道相應之慧。有四種: 入流道智、一來道智、不來道智、以及阿羅漢道智等四種。

證阿羅漢道智的聖者,貪嗔癡永熄,達到空、無願、無相;早已超越自共相悕望計著之世間黏著。


云何出世間上上智。

答 : 為 佛陀所具之與聲聞之不共智;所謂,根上下智、有情意樂意趣智、雙神變智、大悲智、一切知智、無障碍智。

2015-06-09 09:57:54 補充:
那是通達四聖諦、圓滿十波羅密等智行、善行所致。與不生不滅的哲思無關。

因此,

彼生滅者是無常。知無常者是智。

復次,知相與無相。及知有無種種相因是世間智。超生滅相是出世間智。

復次,知長養相是世間智。如實知非長養相是出世間智。

復次,有四種智。謂苦智、苦集智、苦滅智、苦滅道智。

復次,四無礙相是智。境界種種礙相非智。

復次,三事和合生相是識。無事方便自性相是外道智。

復次,得相是識。通達緣起相是智。

自證世間觀智境界超越出入。如水中月。仍須精勤證道智。

說明:

識,是心法。 智,也是心法。

識,依六種所緣而有六識之分;

智,與四聖諦相應的觀智為慧。

2015-06-09 09:58:16 補充:
二者,皆是緣起法所攝。

心、意、識、智,本是清清楚楚的檢別;

由於輕忽律藏、經藏的教示,後世弟子不經比對而自行演繹,才會混淆不清。

舉個簡單的例子,

現代的弟子,

在不曾深入緣起法的觀智下,就擅自揣測緣起法,而說不生不滅。

在缺乏戒定慧的真實修學下,就妄自揣摩斷滅、無我、聖智之別。

因此,常常無限上綱到佛智、不共之智,

輕蔑聲聞解脫諸道智,才有不知戒之基本規範、定的基礎修學;而高談世、出世間諸慧的奇特現象。

這是值得我們弟子應該省思之處。

如何?

願諸友如意。

2015-06-09 22:02:35 補充:
題主朋友,

那不是貶損、也非否定經典。 而是依聖諦教法而說。


意見025 LYC朋友,

以下就朋友的質問,逐一回覆 :

1. 如何解釋「長養相是識。非長養相是智」?..般若智才能如實回答的。

答 ; 確實如此。但可以依律、依經、依論、依教示解說。

當升起聖智,以涅槃為所緣時,空於貪嗔癡、無一切有為法之相、沒有愛渴的沾染,這就是非長養相,是為聖智、道智、般若、出世間慧。


2. 【那是通達四聖諦、..與不生不滅的哲思無關。】

答 : 朋友的傳承說法,星洲尊重。

星洲只是參照小部、長老註解,陳述 佛陀的本生修習而已。

2015-06-09 22:02:50 補充:
3. 理解「無常」不難.....

答 : 知 "無常",容易嗎?!

L 朋友,真能確認知無常者,可至證悟入流、乃至涅槃。

事實上,一般人只是推比無常、而不是證知無常。 這其中差別很大。

光是 "色無常",朋友,光這一點,許多人不知歷經多久,都無法證知。

不是嗎?!

請朋友現在觀看自己的手指指甲,如何現知 "色無常" ? 很難,是不是?!


4. 通達緣起。

答: 通達緣起,即通達集聖諦。

朋友,通達集聖諦,代表止熄愛渴,這不是智? 這已經是出世間智。

以上簡覆。

2015-06-10 10:24:25 補充:
以下,並非針對意見036 阿河朋友,而是個人對修學者的勸修。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一句,一位缺乏三學基礎的弟子,

若是嚮往高遠的境界而望文生義地一頭栽入,

其後果,輕者枉費此生學習之機,重者將以八邪道作為墓誌。

話,不可謂不重。 為什麼 ? 因為...不知聖教而懵懂於 "無所住而生其心"。

一般鑽研此句者,固然可以舉證千百經論而頭頭是道,

但是,在實際修持上,大多數人卻是毫無頭緒、甚至可以說是 "不知所云"。

恣意胡亂修習者,

不是變成冷漠無情、
不然就是趨向冷淡、
否則就是變成漠然、
甚至偏向冷情冷酷、
淡然淡泊算是幸運、
呆若木雞不算罕見、
麻木不仁則是通病。

2015-06-10 10:25:43 補充:
(註 : 麻木不仁,一者對於聖教法的領受、二者,對於事物的處理態度)


為什麼呢 ? 可能有下列的原因 :

1. 無法暫時解脫於 "住" 的影響,也不知道方法、也不會實作。

2. 不得已,只能學習簡單易懂的文字 ~ "放下",卻不知道 "放下" 的真實意義,也不知該如何練習。

3. 試參話頭,不得要領。 又不會玄覺惺寂、也不修天台止觀,只能文字想像。

4. 最後淪於以哲思式的語情、或文字的辯證,作為內心深處缺角的寄託。


這些弊病,簡單一句話概括,

...不會 "如理作意"、甚至排斥 "如理作意" 而已。

2015-06-10 10:26:20 補充:
........以上,是個人對弊病的檢討;


以下,則是提出可能的出路 :.............


若,不住色聲香味觸法,是為 ~ 如如。

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為 ~ 真如。

那麼,實際的修學出路 ~ 七覺支。

.....大德!我獲得舍覺支,我修習、多修於此者,則住 "如如" 而到達 "真如" 。...

節自 : 相應部、覺支相應、第三優陀夷品、第十優陀夷 (SN 46.30,)


禪修中,掌握 "舍" 的要領,可達於不住色聲香味觸法,幾近於如如不動。

進一步,通達舍與其他覺支,則可證悟涅槃,一切時皆無所住而生其心。

2015-06-10 10:28:59 補充:
至於如何作呢 ?

文字經典助益有限,甚至因為看不懂而徒增推測想像;

唯有善士從旁一步一步教授經典、指導禪修、

學習正確的作意、逐步增上三學,才是正確之道。


正所謂,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願諸友如意


(註 : 事實上,禪修與研讀經典,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不禪修則看不懂經典、而只讀經典則於解脫無益。)

2015-06-11 22:10:37 補充:
回覆意見046,L朋友。

1. 星洲倒不是不知所云,而是已經在文中,很 "客氣地" 指出....智與識的討論,是無益於解脫的,更遑論許多屬於臆測的理論,有甚麼討論的價值呢?

比如說,八識理論,就是其中一例。


2.【那是通達四聖諦、..與不生不滅的哲思無關。】

答 : 這實在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因為,在律證中,根本沒有 不生不滅" 這樣的記載;而在五部尼柯耶中、也沒有。 若是執著於此,星洲不願淪為大小之爭。

那麼,星洲換一個角度來請教L朋友 :

證悟 "不生不滅",是四聖諦中的哪一聖諦?!

2015-06-11 22:11:00 補充:
如果是滅聖諦,星洲會點頭贊同,因為那是 "涅槃",而 "涅槃" ,無須討論。

問題 :

2.1 如果不是滅聖諦,那是甚麼?

2.2 怎麼次第達到? 也是八支聖道嗎?

2.3 如果L朋友可以回答此問題,那麼星洲願意就觀禪的角度,與L朋友,逐步深入探討。

上一次,止禪只談不到十分之一,未見朋友接續,星洲甚感扼腕。

3.真能確認知無常者,可至證悟入流、乃至涅槃。

答 :這是朋友對中文的語法有誤解。讓星洲解說這一句的語意。

能確知無常者,即可證入入流。

2015-06-11 22:11:47 補充:
若能依此基礎,精勤不懈,對一切相不作意,具足無相心定而住者,即可證悟涅槃。 (中部,有明經,MN.43)

所以,才會寫為.... 可至證悟入流、乃至涅槃。

這樣的進一步解說,朋友理解嗎?

小結 :

對於貴門所提倡的八識之說,星洲尊重。

若L朋友要一論,識的問題,星洲可以很誠懇地與朋友參研,

就從朋友的手指指甲,如何現觀無常,作為開始。

如果,朋友願意以觀禪的角度,從指甲,一直探尋到六識身、乃至探求七識;八識,到底如何親證者,那就開始。

如果朋友依然只是以八識論,喃喃囈語者,星洲就少陪了。戲論無益解脫。

所以,要從指甲的無常隨觀,開始嗎?!

L朋友?

願諸友如意。

2015-06-12 18:50:27 補充:
回覆意見070、071 LYC朋友,

可惜,此題業已結案。

否則,若朋友肯從無常隨觀,一路增上;

或許,有機會一睹 "智與識"的意義、 "入胎識,可能是甚麼"、"阿賴耶的相狀"、

"所謂純淨的心"。

可惜,朋友依然選擇 "指謫"、

而不是選擇~ "隨觀"。

貴門,若真能放下成見、身段,從基礎開始,增上練習三相隨觀,或許,有機會成為台灣佛教重要的一脈。

可惜,選擇 "論述與指謫" 。

以上略覆
2015-06-09 7:50 am
現在是怎樣?換新手機不能回答只能有意見?



HTC的新功能 ==?

2015-06-09 00:15:34 補充:
沒看過新手機瀏覽停頓在那裡休息...要走不走的...

不可以回答,卻能留意見 ~昏~
2015-06-09 1:05 am
眾生認知的[智].經過精闢思維....還是[識]. 隨時在生滅堆疊增減!
===
長養相是識

2015-06-11 12:08:57 補充:
所謂「轉識成智」,就是學佛人證悟之後,他的意根、意識心生起般若智,具有「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為「有智心」,但還是原來的第六識意識心; 只是他的意識心已有智慧能觀察、了知,乃至運用第八識如來藏的種種法性、功德等,迥異一般人的「日用而不知」情況。
以上略為辨正說明,供佛友參考。
==
他的意根、意識心生起般若智

....露出馬腳也

這與人家說意根是大腦 不相上下
2015-06-08 11:37 pm
南無阿彌陀佛_/\_

學習大乘佛法的人,
可以先建立智識不二的觀法,
不然會落入[不斷的排斥虛妄]與[不斷的追求真實]的二分法裡,
這種逐妄追真讓你內心產生分裂衝突而不完整。

把[識]看為[世間、有為、妄心],
把[智]看為[出世間、無為、真心],
在世間有為法,是離不開[識]的,
只是在智識雙運觀修下,
雖有為,然有為即無為,所以不住有為,
雖無為,然無為即有為,所以不住無為,
因此在[真智妄識]雙運下,
心才是完整的。
參考: 我見
2015-06-08 8:25 pm
彼生滅者是識。不生不滅者是智。
----

眾生認知的[智].經過精闢思維....還是[識]. 隨時在生滅堆疊增減!


收錄日期: 2021-04-16 16:47:3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608000015KK0369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