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
問題:難道孔明早就預料到馬騰勢力的滅亡嗎???假如這樣,真得是太厲害了
回答:話說中國漢朝末年,各路諸侯爭天下,亂世,英雄輩出
吳國君臣之間商議:
早預料到是『三分天下』
而不是四分天下、不是五分天下、不是N分天下
吳國君主孫權早預料到是:劉備、曹操、和自己:『三分天下』
吳國臣子早預料到是劉備,所以早有孫權嫁妹給劉備。
(魯肅、周瑜 心理面原是希望『二分天下』,可是 心理面如意算盤在怎麼樣斤斤計較,盤算結果:皆是『三分天下』,誠實稟報吳國君主孫權)
三國時魯肅“有錢任性” 讓周瑜為之折服
金羊網 - 2015年3月24日 來源:廣州日報
三國時候的魯肅,是一個“有錢就是任性”的範例。
魯肅 創業期:
毫不猶豫將半數年收入贊助給周瑜。
魯肅是大家熟悉的一個三國人物,不過,在大家的印像中,他似乎是諸葛亮、周瑜這兩位大佬級人物的附屬品。在《三國演義》裡,他經常夾在諸葛亮和周瑜當中,是個和事佬,像個窩囊廢,和“英雄”二字搭不上邊。
不過,真正讀過史書的人,是不贊同這種說法的。
實際上,這個魯肅還真是一位大英雄,用當今的話來形容,是一位“有錢任性”的大英雄。要不然,周瑜臨終前也不會特意寫信推薦他當接班人。
據《三國志》記載,魯肅自幼沒父親,和老奶奶住在一起,“家富於財”,說明他“有錢”。而他的“任性”如何表現呢?根據史書的記載,他的“任性”既不是表現在將豪車擱置不用,任其堆滿灰塵,也不是拿著大把錢送給騙子,看騙子到底能騙他多少錢,檢驗自己受騙的耐性。雖然魯肅也不把錢當錢,但他並不把錢用在揮霍和浪費上面,而是用在福利與接濟窮人方面,“性好施與”
當時正是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軍閥割據,富豪一般會把財產藏著掖著,生怕有損失
魯肅則不然,他任性得很,根本就不治產業,把財貨散了,把田產賣了,“以賑窮弊結士為務”,一方面賑濟窮人,一方面用來社交,認識那些了不起的精英豪傑人士,為自己創業做准備
對於這樣的“有錢任性”,大伙當然喜歡,當時對他一片點贊聲,“甚得鄉邑歡心”。
當然,以上還只能說是大方,這個和“有錢任性”還不能完全掛鉤。下面再舉一例。
且說東漢末年各大英雄開始創業的初期,孫策看中了江東——他們孫家的故土。他和周瑜一拍即合,並委派周瑜給他籌款拉贊助
某日,當時身任“居巢長”的周瑜,帶著創業團隊來到住在臨淮東城的魯肅家,說要拉贊助。既然是贊助,而不是硬性指標,給多給少就看魯大戶的脾氣和度量了
於是,任性的一幕出現了。
魯肅家的院子裡有兩個大糧倉,“肅家有兩囷米”,一囷米是多少呢?三千斛。一斛的量又是多少呢?魯肅是東漢人,用的當然是漢代度量衡,《漢書·律歷志》載:“十鬥為斛。”三千斛就是三萬斗。魯肅家那一年家裡多收了不止三五鬥,而是收了兩個三千斛,總計六千斛,約六萬斗。在農耕時代,農業收入往往是主要收入,那麼魯肅當年的收入大約是六萬斗米。
當時魯肅正在和周瑜喝酒,聽說要拉贊助,他隨手一指糧倉,說:我那一囷米,就給周公子您了。他毫不猶豫地就把三萬斗米,相當於一半的年收入送人了,這不叫任性,什麼才叫任性?
更何況,魯肅這還是高質量的“有錢任性”,因為送錢的對像不是騙子,不是奢侈的生活,而是後來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的周郎。“有錢任性”,也得看對像,看質量
周瑜被魯肅的“有錢任性”深深地折服,於是動情地說:我們這兄弟做定了
袁術聽說這事後,也覺得魯肅是個人物,於是任命其為淮臨東城的地方長官
魯肅 關鍵期
說服孫權抵抗曹軍 才能任性過日子
赤壁之戰是千古名戰,具體過程就用不著介紹了。
魯肅在這場戰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兩個:一是:主動聯絡劉備,組成孫劉聯盟,為抵抗曹軍做好組織工作;
二是:勸說孫權下決心放棄投降的幻想,和曹操決戰。
在主戰派當中,有三個人的話對孫權的作戰態度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一是諸葛亮,他從戰略層面去勸說孫權抵抗,認為曹軍是強弩之末,而且不熟悉地形,不習慣水路,折騰不了多久
二是周瑜,他給孫權算了一個減法,將曹操的軍力從八十萬減到十五六萬,而且是疲憊之師,解除孫權關於軍隊數量對比的顧慮
三就是魯肅。不過,魯肅是個聰明人,不可能再去重復諸葛亮和周瑜的話,就從個人的感受去勸說孫權,其中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要不要活得任性。
這種話不好在大庭廣眾之下說,於是趁著孫權上洗手間的空當,魯肅把投降曹操後的生活進行了對比。他說:
我魯肅投降曹操後,還是可以生活得很任性的。我可以回到老家,每天駕著破牛車,帶著幾個隨從,四處走走,喝喝酒,打打牌,自由得很;可以按部就班地混下去,說不定還能混個刺史太守之類的官,“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但是,孫權你一旦投降曹操,肯定會被遷移到洛陽一帶,在曹操的眼皮底下生活,錢可能還有,但不可能再任性了。
魯肅的這番話,切不可輕輕放過,他是從個人生活角度去打動孫權的心,而這個生活角度的核心就是:能否任性地生活。
這番關於任性的話,可謂是摧垮投降派的重要理論依據之一,所以:
孫權感慨地說,魯肅你“廓開大計,正與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