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高手來解答
當時中國的外交在國共內戰後要算國民黨(台灣)還是共產黨的?爲什麼?
為什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什麼美和蘇俄要冷戰?
回答 (4)
在國共內戰結束後
中華民國由於得到美國的支持
仍然擁有聯合國中國代表權的席位
而此時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比中共還多
例如美國 日本 法國 都是中華民國的邦交國
後來由於中共不斷強大 設法在國際上孤立台灣
從一九七一年起取得聯合國中國代表權的席位
而許多國家陸續和中共建交 和台灣斷交
造成今日大部分的國家都是中共的邦交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由於蘇俄對外發動共產革命 企圖赤化世界
而美國是最強大的民主國家 為了阻止共產勢力的擴張
於是和蘇俄展開了冷戰
直到一九九0年代蘇俄解體後冷戰才告結束
我不知道....................................................................................
.....................................................................................................
......................................................................................................
.........................................................................................................
..........................................................................................................
.........................................................................................................
.....................................................................................................
......................................................................................................
1.
當時是指何時?如果是聯合國的外交,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以前,都是屬於台灣的。因為美蘇的對立,使得冷戰世界化,雖然美國凍結了國共戰爭,卻也與台灣訂立防禦條約。如果是國際的外交,握有實際中國政權的中共,企圖成為亞洲外交的盟主,1954年,周恩來出席調停越南與法國戰爭的「日內瓦會議」,會議中周恩來與印度、緬甸一起提出五項和平原則的共同聲明,確立了新興獨立國之間的外交原則。
2.
二戰後,世界的權力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德、義、日三國因戰敗失去原有的地位,英、法兩國也因戰時消耗與殖民地的獨立,降為次等國家。美、俄兩國卻因大戰反比戰前更為強大。
美國是近代第一個以民主學說為基礎建立的國家,蘇俄卻是第一個以共產主義為基礎建立的國家。美、俄兩國的爭霸,是當時人類選擇走向民主還是共產的十字路口。
二戰後,美國從許多事例中已深切地感到無法再與蘇俄合作,蘇俄以武力為後盾,將東歐各國轉為共產國家,紅軍所到之處就扶植共產黨,建立魁儡政權。同時也在亞洲地區伸張侵略魔掌,扶植「蒙古人民革命黨」,建立蒙古國,以及中共、韓共、越共等成為聽命於蘇俄的附庸國家。
美國則是從1947年起,花費七、八年的時間,利用各種機會,先後建立了美洲國家組織、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東南亞公約組織、以長蛇封豕的辦法對蘇俄、中共等共黨國家形成大包圍,美國這種政策普稱為「圍堵政策」(Containment Policy)。
這種對立關係,直到1989年,美國總統布希宣布對蘇聯的圍堵政策終結,十二月美蘇領導人在馬爾他(Malta)正式宣布冷戰結束。1991年蘇聯解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冷戰總算是畫上句點。
參考: 宮崎正勝,《圖解東亞史》,《世界史圖解》。高亞偉,《世界通史》(下)。
在聯合國:台灣未退出時、以國民黨為代表、因為世界最大組織喔!
美/蘇。冷戰是因為世界由他們分別控制一一一民主V·S共產 兩集團。
參考!
收錄日期: 2021-04-30 19:40:3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524000016KK0607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