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佛法~【當學常不輕菩薩】
轉貼自 林冠宇 菩薩
小弟觀察很多佛弟子,一旦見到或路過福德正神廟、城隍爺廟、甚至天神的廟宇,如玄天上帝、天上聖母、關聖帝君、三十三天天主(釋提桓因)的廟宇,都會生起慢心,認為這些廟宇都是外道、通通不如法!
小弟奉勸有如此心行的佛弟子,切勿生起慢心,若起慢心,當如是懺悔,以免障道。
那為何小弟有這樣的建議呢?且聽小弟再嘮叨幾句。......
詳細,請恭閱正覺菩薩慈悲開示:
✪生活中的佛法~【當學常不輕菩薩】
轉貼自 林冠宇 菩薩
小弟在〈善根篇〉提到高中未學佛前,在夢裡與城隍爺碰面的真實故事,最近有個因緣,小弟又去拜訪高雄鳳山的城隍爺。
【學正法。來正覺】(善根篇)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908616802486586&set=a.101973243150950.4624.100000148256361&type=1&permPage=1
在上上週,一位好友師兄的阿嬤突然過世,在遠地工作的好友,趕緊請假回家處理後事,
阿嬤進入初死位(心跳、呼吸停止)時,好友立刻聯繫福田組窗口,
承蒙講堂福田組的幫忙,當天來了二三十位的師兄姐為阿嫲祈福助念,很感恩!
小弟回高雄後,約好時間與好友師兄在阿嬤的靈堂碰面。
好友沒能見阿嫲最後一面,內心真的很難過,也非常擔心阿嬤現在的處境。
阿嫲生前最罣礙的就是孫子,又提到阿嬤生前的職業是在傳統市場賣眾生肉,
在《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卷1提到: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餓鬼報:一者,身行輕惡業;二者,口行輕惡業;三者,意行輕惡業;四者,起於多貪;五者,起於惡
貪;六者,嫉妬;七者,邪見;八者,愛著資生,即便命終;九者,因飢而亡;十者,枯渴而死。以是十業得餓鬼報」
基於這兩個因素,好友非常擔心阿嬤的去處,會與「鬼道」相應。
而當天我們兩個在靈堂前,也絲毫感受不到阿嬤的中陰身在旁,
於是小弟提起當年夢中見城隍爺故事,提議待會前往鳳山城隍爺廟,請教城隍爺一些問題。
小弟多年沒來城隍爺廟,一見城隍爺的聖像,內心就覺得與多年不見的長輩好友相見一樣開心,
當年我在夢中所見之城隍爺,非常斯文、非常穩重、非常有內涵的!
而城隍爺在鬼道所扮演的角色,一來如同人間的警察局局長一樣,需維持鬼道眾生的秩序。
關於這點,小弟稍加說明一下。
鬼道眾生正依報不同,福德也如同人道一樣有著千差萬別的不同。而鬼道的處境,
如在《正法念處經》卷16〈4 餓鬼品〉所說略有兩種:
「觀諸餓鬼。略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人中住。二者住於餓鬼世界。是人中鬼。若人夜行。則有見者。餓鬼世界者。住於
閻浮提下五百由旬。長三萬六千由旬。及餘餓鬼惡道眷屬。其數無量惡業甚多。住閻浮提。有近有遠。」
經文提到「一者人中住」,就是說有些鬼道眾生的住所,會與人間相重疊,而這樣的鬼道社會,很像古代社會一樣,福德小的
鬼道眾生,需服從福德大的眾生。
而 平實導師也曾在《楞嚴經講記》第九輯提過「城隍爺」:
「四王天有四位天王,每一位天王手下都有幾名大將軍,各自統領人間所有鬼神,人間所有福德正神,都歸他所管。不但如
此,山域、曠野等城隍,以及鄉城隍、鎮城隍、縣城隍、府城隍乃至京畿城隍,全都歸四王天手下的大將軍們所管,所以天
大將軍可以統領一切鬼神。福德正神與各級城隍都是由四大天王代向忉利天主(台灣俗語稱為「天公」),也就是向釋提桓因
(玉皇上帝)求得誥封,所以福德正神是有誥封、有派令的,不同於鬼神,因此稱為正神,質實本質還是屬於鬼神。」
基於城隍爺於冥間的職責,所以我們前來請示一些疑惑:
Q:「可否請示阿嬤現在處境?」
A:「聖杯」
Q: 「是否阿嬤正受城隍爺管轄中?」
A: 「聖杯」
喔喔喔,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好友眼睛瞪大大的看著小弟。
Q: 「早晚於靈堂前的拜飯是否可以受用?」
A: 「沒杯」
Q:
請續恭閱:
✪生活中的佛法~【當學常不輕菩薩】
*
如尚有問題未決,建議是請樓主您、網友您當一心恭敬請示非常慈悲非常有智慧的正覺 親教師菩薩開示解說!(註:由於都是義工菩薩,所以請在共修時間洽詢,大致是周一至周五每晚約6點到9點。)
正覺各地講堂:請上網查察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正覺教團-正覺各地講堂
*
2015-05-22 07:17:34 補充:
「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
修學佛法第一要件:親近善知識
《華嚴經》卷四十六云:善知識者,出興世難,至其所難,得值遇難,得見知難,得親近難,得共住難,得其意難、得隨順難,故須虔恭合掌一心求。
應一心恭敬求正法
《佛藏經》
正覺台北講堂即日起每週二晚上由大菩薩 平實導師親自宣演《佛藏經》,依於道種智證量闡釋大乘真實第一義諦妙法,建立佛子們未來能於諸 佛座下親聞正法之勝因,竭誠歡迎大眾前往聽講。
全省每週二晚上講經時間──目前大菩薩 平實導師開始講授《佛藏經》:時間是18:50~20:50;歡迎已發成佛大願的菩薩種性學人,攜眷共同參與此殊勝法會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