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如同討論知識?

2015-05-13 1:01 pm
如何討論智慧?

是否如同討論知識?

謝謝

回答 (9)

2015-05-14 4:04 pm
✔ 最佳答案
像討論知識那樣去討論智慧.就不是智慧。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一切的知識.對追求智慧者只是心靈磨坊裡的穀.一切概念都只有喚起感悟引發共鳴的作用。你必須把所得的知識化成你自己的血肉.培養清澈的心靈.才能流露出活潑的智慧。

『智慧最大的敵人是執著 不論是執著於知識 執著於名 執著於利 執著於形體之美 執著於權位 只要一但執著 智慧之門就被自己封閉了。孟子說「大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人即聖人 聖人乃智慧最高結晶。赤子之心純一無偽 無執著 所以能湧現智慧。世上沒有一個有智慧的人不具有赤子之心的因此單純 善良 富感受驚奇的能力 成為智慧人物共有的特徵。』海波浪 2015-05-14


人只要一念向善.赤子之心便當下呈現.孟子就是緊緊抓住這一點.教人擴充四端.因為他深深了悟到.發自內心的善念.只要能念念相續.擴而充之.就能使我們掙脫小我軀殼的限制.打破觀念和範疇.直達人生至善的境界。人到此境.則通體是慧.生活充實而有光輝。禪家傳心法時.從不用長篇大論的說教方式.因這種方式至多只能使你的心靈充塞了觀念和範疇.破除你一切執着。執着一除.智慧之門重開.這時候.觸處皆可自悟。當除掉執着時.自會使你感到現實人生一片虛無.四無依傍.這是一個關.也是一個考驗.能再躍一步.便入智慧之門.此刻才能了解.失掉的越多.得到也越多.這就是智慧的歷程。具此經驗.才能解悟王維的兩句詩: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xsNtWIBNc
2015-05-14 7:15 pm
知識體系勢力(是利/世力)龐大~~點子重(眾/種)多~~~主義太搜(餿/蒐)~~~

已緩則圓(緣/源),專事(世/識)專辦(扮/伴).

是為情理中法:法中情理。


討論智慧~~不宜六師外道。

2015-05-13 21:55:07 補充:
智慧不是來自於內在,也不是來自於外在.....

智慧是先行而發的真理...爾後才有知識化的討論。

不容意識逞能的不斷變化來約束智慧本質的存在............

2015-05-13 22:01:04 補充:
以科學的精神而言..........必須真正實踐到宇宙初開的真實效果.....

才容許實踐幾分道理,而建立幾分知識化。

而經由知識化的吸收成為意識想法
也必須
真正在落實執行的劍及履及中完美的呈現符合知識化的實踐。

總之不能顛倒因果...陷入一個封閉斷層的毀滅空間。

2015-05-14 11:15:51 補充:
你能想像~~地球在有智慧的情況下做天體運行~~是甚麼樣的情節呢?

一台功能健全的交通運輸工具~~
需不需要駕駛來細心維護,定期保養,檢查油電水的維修。


你在看現代人類的行舉.....
全都像一個有智慧的駕駛嗎?
地球像一個智慧的人嗎?


2015-05-14 4:22 pm
現代教育是知識取向,這是西方教育的知性傳統,中國教育是人格教育,是德性傳統。知識教育在於不斷更新,而人格教育在於踐行。儒道佛三家都是將知識與道德分開的,認為知識的增長反而成為德行修養的障礙,佛家特別反對知識的執著。人格創新不在於一時,而在於歷史性——歷久彌新,典範人格千百年不過時,聖人永遠不過時;東西方都追求智慧,西方教育以知識啟迪智慧,甚至知識就是智慧,為此而建立起了龐大、繁複、精深的知識論、認識論、形式邏輯體系,在教學體系中充滿了觀念和範疇,培養人嚴密的邏輯思維,特別是抽象思維;中國傳統求智慧于體(頓)悟。
2015-05-14 9:58 am
回答者:候選編號 007
回答時間:2015-05-09 23:32:33

智慧最大的敵人是執著 不論是執著於知識 執著於名 執著於利 執著於形體之美 執著於權位 只要一但執著 智慧之門就被自己封閉了。孟子說「大人者 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大人即聖人 聖人乃智慧最高結晶。赤子之心純一無偽 無執著 所以能湧現智慧。世上沒有一個有智慧的人不具有赤子之心的因此單純 善良 富感受驚奇的能力 成為智慧人物共有的特徵。

摘自:「請問...我們可以是基督徒又是佛教徒嗎」
2015-05-14 9:41 am
最新心理學
•發問中
•9景氣差 ✢工作不好找 !!想挑戰的妳速電洽098356
•► 剛畢業就負債一堆~~歡迎來電諮詢0979755339
•78辦貸款!缺錢 急用 !有更好方法幫妳.限 女'性 ╎
•如何找到自己的路 要怎麼確認那是自己的路?
•中西智慧對照


如果再新增一則發問
本則發問網友就完全看不到了
2015-05-14 12:42 am
感謝芳大大
只是002意見還是有點不太明白( ̄3 ̄)a


感謝眾人皆醒 大大
004網址是(O_o)??
2015-05-13 10:40 pm
來充實大智慧先吧!

科學 (3)平實心語 (146)妙供 (101)春風化雨 (65)動物的故事 (9)佛典故事 (39)生活中的佛法 (311)心靈點滴 (911)法語賞析 (382)


看了 導師對《西遊記》的詮釋,我們由衷讚嘆 導師真是智慧如海!雖然屋外夏日炎炎火傘高張,有福報看 導師的書直是清涼自在法樂無窮!

這時,還請樓主您詳細恭閱[正覺同修會]菩薩慈悲開示、深思之:

生活中的佛法~「西遊記」的另類智慧

小學五年級,即開始沉迷於《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夣》、《西廂記》……等才子書,有文言版的、白話版的,最精彩的當然是漫畫版的《西遊記》。
雖然那時為了拼初中,級任導師天天都逼著模擬考,國語、算術每天一百題,真個是烤得頭昏眼花,尤其是算術,因為常不及格,小手心被打得紅腫乃是家常便飯;即便如此,書包裡裝的除了一塊老薑以防被打時塗抹,其他仍是我最喜歡的書,當然不可能是算術或國語,因為恨老師常考試又打人,那些雞兔同籠、四則運算的數學問題,讓我的腦袋成了名符其實的醬糊,因此恨死了數學。

我總是搞不清楚為什麼雞和兔要關在同一籠?還要算有幾隻腳?真是沒智慧,阿嬤養的鷄鴨鵝我可是從來不見牠們關在一起。那時候數學課本的每一頁幾乎都被畫得體無完膚;上了國中、專校更慘,代數、幾何使得我頭昏腦脹上課打瞌睡,考試不及格大名註定要被掛上訓導處的補考榜單,讓我這朵含苞待放的小校花顏面盡失差點枯萎了;所以那時狠狠發了大願將來一定要當老師,為的是可以把老師的孩子打回來以洩心頭之恨。如今想來不覺莞爾,反倒是因為感念老師的恩德而常拜訪。不過,對數字的遲鈍,至今仍不知存款簿的數目有多少?

閒話暫且表過,《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長篇神魔小說,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十八般武藝令我非常羨慕,小小的年紀也希望能拔下身上的一根寒毛吹吹,變很多很多錢讓全家不必挨餓受凍,刮颱風下大雨時不必到附近的托兒所避難,父親不會因籌不到學費而深鎖額眉,媽媽常生病可以有錢買藥,冬天不再光著凍得紅腫的小腳丫上學……只要我是孫悟空,一切都能解決!更吸引我的卻是如來佛的手掌心,因為孫悟空翻了無數個筋斗雲來到十萬八千里外的五指山下,神氣的在山上寫到:齊天大聖孫悟空到此一遊。待得祂乘雲駕霧得意的回去時,只見 如來佛的手掌輕輕一握,原來孫悟空還在佛祖的手掌心欸!如來佛實在比孫悟空厲害千百億萬倍!心目中對佛祖更是敬佩得五體投地,所以《西遊記》是百看不厭。

一轉眼的時光如夢似幻,光陰已過幾十載,如今知道惟有學佛,歸依大乘常住三寶,修學究竟了義宗門正法,才是生命的究竟歸依處,菩薩道的十八般武藝也得隨分隨力修學。上週二 導師宣講《妙法蓮華經》時苦口婆心地說:「你們要多看書啊!最好是一目兩行,這樣才能把我的書重複讀一遍。」有感於 導師的悲心,以及福德和智慧的重要,有空時便記取 導師的話好好看書,既然自己的慧力和念心所不是那麼好,更要多聞熏習!近日看《宗門法眼》343頁,導師把八識心王套用在《西遊記》上,描述得精彩絕倫,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菩薩們忙著護持正法,或許難得有閒暇看書,茲摘錄如下以茲分享:

【真實心如來藏雖有大功能,但在因地時,祂猶如《西遊記》中的唐三藏,看來如癡似呆,但孫悟空—靈知心—離了祂便不能自己存在,什麼把戲都逞不得。唯有如癡似呆、不見不聞的唐三藏—真心如來藏—方是本來自在,並能以祂的無量種子功德,支援龍馬色身、沙悟淨意根、 孫悟空意識、豬八戒五識及貪心所,使得一切有情得以正常存活於欲界中;參禪之目的,要在證知如是法界中本有之事實;證悟如是法界事實之後,孫悟空則能具有實相智慧,生起般若而乖乖地轉依看似如愚如魯的唐三藏,然後便能約束龍馬色身不再到處貪玩,亦能滅除豬八戒等五識的貪心所,漸漸能使沙悟淨意根不再時時執著行囊中的一切財產,於是才能使意識孫悟空不再落入悟前的心猿意馬境界中,肯將自己攝歸唐三藏—如來藏—的廣大功德中,於是漸漸修行而將唐三藏中之種種功德顯發出來,成就無垢識功德,圓滿地顯發佛地真如之一切廣大功德;到此地步,西天取經的功德即是圓滿了,可以回到震旦—娑婆世界—廣度眾生了。《西遊記》作者,本意似在諷刺佛教僧人愚魯而不辨是非;然而無意之中,卻將八識心王及色身等法寫成寓言,令實證者不免莞爾相契。】

看了 導師對《西遊記》的詮釋,我們由衷讚嘆 導師真是智慧如海!雖然屋外夏日炎炎火傘高張,有福報看 導師的書直是清涼自在法樂無窮!



如尚有問題未決,建議是請樓主您、網友您當一心恭敬請示非常慈悲非常有智慧的正覺 親教師菩薩開示解說!(註:由於都是義工菩薩,所以請在共修時間洽詢,大致是周一至周五每晚約6點到9點。)

正覺各地講堂:請上網查察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正覺教團-正覺各地講堂

參考: 華嚴聖境故人來 http://penitent321.pixnet.net/blog
2015-05-13 9:19 pm
例1
「心理學如何看待霸凌?」
例2
「南京大屠殺時和尚該不該拿機關槍努力殺敵保護法師和尼姑或...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WC8J93prJU

!!!

梁啟超:『不能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
『知他人以帝國來侵我之可畏.而速養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義以抵制之.斯今日我國民所當汲汲也』

國父孫中山先生:民族主義
要求中國民族的自求解放
中國各民族一律平等
世界各民族一律平等

2015-05-13 13:20:21 補充:
例3
印度六師,究竟是指「宗派」或是指「個人」,一般學者分析則是指「未能形成宗派之思想」;而不是指單獨個人而言者。因為像類似物質主義之六師思想早在吠陀經中即已萌芽。[3]可見六師之中最早者可溯及吠陀經,卻大盛於佛陀前後百年以上。總之,六師思想早於耆那及佛教已屬定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f1YwVSQ5l4
2015-05-13 3:46 pm
知識+ 首頁> 知識分類> 社會人文> 宗教> 佛教


收錄日期: 2021-04-21 17:34: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513000016KK0086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