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的故事

2015-05-12 2:00 am
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故事

回答 (3)

2015-05-12 3:55 am
✔ 最佳答案
【原文】
子曰:“三人行(1),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第七》)
【注釋】
(1) 行:走路。
【譯文】
孔子說:“三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作爲借鑒,改掉自己的缺點。”
【評析】
孔子隨時隨地都用心觀察別人的言行,以求進步。他認爲身邊的人,必定有可以學習、借鑒的地方。也就是說當看到別人的優點、良好的品德行爲時,要能虛心向別人學習;看到別人不好的地方,也要向內找找自己是否也有相同的或類似的行爲,若有則改之。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是古今知識分子極力贊賞的座右銘之一,對于我們修身養性、待人處事、增長知識,都是有指導作用的。
2015-05-12 6:24 am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找他人的缺点;或者只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爱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相比。在与人相处中,就表现为对优于己、强于己者不服气;对有缺点错误者鄙视、嫌弃;严于责人而宽于责己;拿正确的道理当作手电筒,只照别人,却不照自己。这样,既堵塞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道路(择其善者而从之),也难免造成人际间的不和谐,以至发生冲突。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三个人做事,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纪律、制度。如果没有一定的、符合三人的制度,做事将不太会成功,或三个人、团体必然出现矛盾。

希望幇到你
2015-05-14 4:04 am
何謂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 ???   表面上的意思,是指「三個人共同行走,必定有一個人可以當我為老師」實際上,是指「每一個人,都能夠當我們為老師」。   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專長,而每一個人專長只有一項或數項。   例如在家庭,子女可向父母傳授課堂上學過的知識,而父母可向子女教導人生哲理的知識。   又例如在學校,中文老師可以教授數學老師「古語」方面的知識,而數學老師也可向中文老師傳授「微積分」的知識。   從而可見,每個人也有不同的專長,每個人不可能在每一個方面都有優勢。故每一個人可以作為我們的老師--「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
何謂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指 要選擇別人優點或長處來學習,並履行之。   對於別人的缺點,必先作為借鑒,並要尋找自己是否也有相同的或類似的行為,若有則要注意改正。 三人行 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故事)   晏嬰,字平仲,人稱晏子,春秋時齊國人。他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的相國,以節儉、身體力行為齊國人尊重。晏嬰去世後,孔丘曾贊曰:「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當晏嬰為齊景公的宰相時,有一天晏嬰出門,他的車馬剛好路過馬車伕的家,車伕的妻子從門縫偷看她的丈夫。她那為宰相駕車的丈夫,坐在華麗的車蓋下,趕著馬車,神氣活現、得意揚揚,一副驕傲自滿的樣子。

  等到車伕回家後,妻子請求離去,再也不想回來了。車伕問為什麼,妻子說:「晏子身高不到六尺長,卻當了齊國宰相,名聞天下,各國諸侯都知道他,敬仰他。今天我看他的時候,志慮深遠,不時有著謙虛的神情。你身高八尺,只是人家的車伕,卻自鳴得意,這就是我為什麼要離開你的原因。」

  自從聽了他妻子的話後,車伕駕車的態度逐漸轉變了,處處顯得謙虛和藹。晏子觀察到車伕的變化後,覺得奇怪,就問他原因何在,車伕便如實地說了。

  晏嬰讚賞他聽到諫勸,能夠馬上改過的精神,認為是一個值得任用的人,於是推薦他當了齊國的大夫。
參考: 網上&me


收錄日期: 2021-04-15 20:08: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511000051KK0003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