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 東南亞
http://news.163.com/05/1202/17/2401JDJT0001121S.html
* 天災人禍被迫離鄉背井 *
中國廣州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所長曹雲華教授介紹說:“19世紀中旬,東南亞方面的原因是當時西方殖民者在東南亞進行開發,那麼他們需要大量的勞工。另一方面,中國國內在19世紀中期之後,也就是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逐步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破產的農民,或者是天災或是人禍、戰爭呀、饑荒呀等等的原因,他們在國內無法謀生,那麼他們就向外遷移。最近的一個地方當然就是東南亞了,也就是當時大多數人所稱的南洋。”
這種向東南亞大規模移民的浪潮就從此開始了。華人人數在東南亞地區驟然增加,這有沒有使當地人感到恐慌和不安呢?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的王賡武教授:“黃禍的問題是19世紀起,西方人對華工到美國去,到澳大利亞去引起當地的工人(不滿)而採取的一種排華政策。一種新的黃禍的概念。東南亞來說,本地的人他們沒有機會表示他們的意見。因為那裏根本是西方的殖民地。把華人帶到東南亞,鼓勵華人到這裏工作的人還是西方人,所以華工(的人數)才會這麼多的。”
* 流亡政府的基地 *
澳大利亞阿得來德大學政治系講師、東南亞問題專家陳傑博士說在移居東南亞的華人中,還不乏被迫逃離的異見人士。這對以後,孫中山等人發動共和運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他說:“在外族入侵的時候,漢人一旦被打敗之後,朝廷官員或是文武大臣跑到東南亞一代組織,按我們現在的話是流亡政府一類的組織,以便有機會以後打回去。這種現象當初是很多的。比如說現在越南等地一帶有很多的華人社區事實上它的來源就在於此。例如明朝滅掉以後,那些反清複明的人就跑到越南,做一個流亡基地。還有蒙古人把宋朝滅掉之後,南宋還是有些敗將等等跑到東南亞一帶,也是建立一種反攻的基地。所以在以前封建朝代中已經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儘管當時很多華人認為他們只是僑居海外暫短的時間,在近況改變之後再重返家園,但是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就這樣世代定居在了東南亞。不過他們對中國還有著藕斷絲連的一種感情。
2. 台灣
http://www3.cnsh.mlc.edu.tw/~his/doc03.html
一、清領有台灣前之移民拓展
漢人在台灣之拓殖,雖早在荷人據台時已開始,而真正奠定漢人移民台灣之基礎則是鄭成功驅逐荷人之後。
荷人據台之移民政策純為商業性的,以能取得貿易上之利益為主,土地之拓殖僅是附帶事業,當時以安平一帶為轉運口,進行對中國大陸與日本列島之貿易,稍後雖然有計劃之墾殖,而生產之作物主要是能作為商品之甘蔗。漢人在此社會中所扮演之角色,多為原住民與荷人間之中介,社會、政治與經濟控制權皆操在荷人之手。
鄭成功退守台灣後,採取「寓兵於農」之政策,始奠定了一個純以農業為主之漢人移民區。明鄭之開拓,一方面承襲了荷據時代之王田,改稱為官田,一方面則由鎮營之兵於所駐之地自耕自給,是為營盤田,其宗黨及文武官員與有力者合作招募佃農從事開墾者,是為文武官田與私田。當時拓殖區域,大致以今之台南、鳳山一帶為中心向南北拓展。
二、清初之移民政策
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台灣收歸版圖,清廷以台灣易為逃犯之避難所,而有放棄台灣、退守澎湖之議,甚至有建議將台灣居民遷至大陸之謬論,幸賴施琅將軍之力諫,台灣才得以保全。其時清廷治台之政策卻是消極防守與封禁,並無積極鼓勵人民來台開墾。而偷渡來台者,多被認為是在內地無恆產、遊手好閒之徒,是影響社會治安之最大原因。
清廷為了維持台灣之治安,設台灣鎮,由總兵統轄,警備區共分府城、南路、北路、安平、澎湖等五區。對於閩粵住民渡海來台者,加以各種限制,以防人口之增加。如限制移民人數,禁止攜家帶眷,禁止粵民入台等政令。而苦於耕地狹小,戰亂不已,飢餓連年之福建漳泉二州與廣東嘉應州之居民,則利用各種方式途徑,冒著生命危險偷渡來台從事開墾。清廷雖屢頒海禁,罰則愈訂愈重,防堵愈來愈密,並不能遏阻移民之前來。台灣之開發與成就,實際就是靠這一股不畏艱辛之移民力量。
鄭氏一族由於出身泉州、南安,因而當初台灣之泉州人占極多數,並居住在肥沃之平原上、都市及港灣附近,至於漳州人、客家人陸續前來,唯有居住在一些比較貧瘠的山區。由於清初對台灣之統治是採消極之政策,所以當時對台灣之開發也不太積極,島內各地仍未擺脫荒涼之景象。
乾隆末年,清廷仍一再嚴申偷渡之禁令,但也准許文武官員及安分守己良民攜眷來台,且設立官渡以去流弊,以致偷渡情況稍減。乾隆二十五年停止移民限制後,來台人數遽增,各地之墾拓也急速的展開了。其中以沃野聞名之濁水溪北岸平原、台中盆地、台北盆地、下淡水溪平原、蘭陽平原等地,皆於乾隆時代大批移民來台後而開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