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閥時期的問題

2015-04-29 2:26 pm
請問不是袁世凱死後就形成軍閥統治?
那黎元洪恢復臨時約法 軍閥們是否有理他呢@@?
還有孫中山的護法運動不是應該北上護法?為啥去南下護法呢?(段祺瑞當時不是在北京?)
如果黎元洪恢復臨時約法軍閥們沒有理他,那孫中山是不是到南方讓軍閥遵守臨時約法?(臨時約法內容是甚麼?)
五四運動最終的結果山東是歸誰了?對德和約是甚麼@@?
拜託詳解20點奉上

回答 (3)

2015-04-29 5:47 pm
✔ 最佳答案
1.
中國的軍閥根源在辛亥革命時便已經有跡可循,但軍閥割據的局面則是在雲南護國軍起事時開端,此時袁世凱還在世,不過不久之後便因尿毒症而死亡。

2.
黎元洪恢復臨時約法後,各軍閥仍是不甩他的,這是因為他已經沒有實力作為後盾。黎元洪此時除了大總統的空名外,已經沒有湖北地盤,也沒了軍隊,因此無力壓服其他軍閥。

3.4.
孫文的護法運動,明著講是維護臨時約法,但實際上只是要奪北洋軍閥的權,而北方為北洋軍閥的地盤,他當然不可能去北京。而西南軍閥則意圖以護法為名,抵制北洋軍閥的擴張,且孫文向來在廣東比較有影響力,因此便南下廣州護法。不過,講是說護法,但在南方另組政府與國會,本身也是違反了臨時約法的。

臨時約法就是正式憲法通過前的臨時性憲法,其條文可參考:
http://zh.wikisource.org/wiki/%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8%87%A8%E6%99%82%E7%B4%84%E6%B3%95

5.
日本對山東自始至終都只是短期軍事佔有,並非因此將山東化為其殖民地或領土,所以就山東始終都是中國領土,這點未曾改變。至於,五四前後,山東則一直在皖系軍閥手上,只有部分領土(膠濟鐵路、青島)因為是德國的租借地,所以在日本對德宣戰後,便加以佔領。
日本對山東用兵,最初原因是為了取代德國在山東的權利(鐵道開築、開礦、青島租借地),巴黎和會中日本以其作為一戰的戰勝國身份,提出取代戰敗國德國在山東的權利,而由於中國於一戰中也是戰勝國,因此中國主張收回德國在山東的權利,不過因為中國在一戰期間未曾派兵參戰(但日本有),且日本為東亞強權,因此巴黎和會中列強的立場比較傾向對日本有利。
不過由於中國抵制(拒簽和約),因此德國在山東的權利無法透過對德和約轉交日本(雖然德國可以在條約中放棄在山東的權利,但不能在中國不允許下,將中國領土上的權利轉給其他國家,因此日本要接替德國,勢必與中國達成共識),所以山東問題便成了一件無法解決的懸案,直到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中,才在美國介入調解下解決(中國收回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利,但為此向日本允諾給予一定權益上的補償,日軍也因此撤出所佔的前德國租借地)。
對德和約在此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戰敗,因此協約各國向德國所訂定的和平條約,也就是凡爾賽和約。在此和約中,德國放棄一切在海外的殖民地、租借地等權利,並受到報復性的懲罰(極龐大的賠款)與國土損失(亞爾薩斯、洛林、北什列斯威...)。

2015-05-05 16:44:15 補充:
西南軍閥事實上與東南自保運動的地方勢力並無直接關係。東南自保諸省督撫,大體是湘淮軍系統的漢人官僚,比如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許應騤、袁世凱,而其含括的省份如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山東,其中與西南軍閥有重疊的,僅有廣東、廣西、湖南三省,但此三省不論在軍事系統上,還是政治派系的延續上,都沒有關係。
以廣東、廣西來看,民國時代主要是由桂系陸榮廷所掌握,而粵系則是穿插其間,或與桂系為敵,或與桂系合作。而陸本人出身招安的綠林,不論是與湘軍,或是淮軍都毫無淵源。

2015-05-05 16:47:24 補充:
以湖南來看,雖然湘系的軍隊也被稱為湘軍,但民國時代的湘軍是發展自革命後組織起來的新式軍隊,與清末的湘軍並不具有傳承關係。且民國時代掌握湘政、湘軍的譚延闓、趙恆惕、唐生智等人,若非前清翰林出身的立憲派,就是出身自新式軍校的軍人,不論宗族淵源,還是學系上,都與曾國藩等人拉不上關係。

2015-05-05 16:51:51 補充:
至於東南自保的其他各省(福建、浙江、江蘇、江西、湖北、安徽、山東),民國後則全為北洋勢力所及之省份,就算是福建這種民軍盤踞的省區,也主要為北洋系所掌握。而當初東南自保運動的山東都督更是北洋系的領袖袁世凱。
西南軍閥主要分布是兩廣、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分別由桂系、粵系、湘系、滇系、黔系所掌握,他們與清末新軍、革命時期的民軍關係密切,而他們起而與中央對抗,也始自護國之役。加上前述的情況,要硬將西南軍閥與東南自保運動拉上邊,顯然就罔顧歷史事實了。

2015-05-09 23:33:25 補充:
陸榮廷所屬桂系的發展是起源自辛亥革命,雖然在1894年起,陸榮廷、陳炳坤等人即在廣西握有軍事權力,但他們不過是巡防營的管帶之一,並非廣西省的軍事權力者。東南互保時代,他們既不在省級的權力圈內,也不是主政的湘、淮軍督撫的人馬,他們與這些督撫並不存在著承續關係。陸榮廷的桂系成形於辛亥革命,在革命期間,出身巡防營系統的舊式軍人,逐漸排擠掉省內的受過新式軍校的新軍,並將革命派、立憲派逐漸清除出省政核心,從而建立起桂系軍人的統治。而他們在辛亥革命後,建立起的廣西省政權,也在北洋系無力染指下茁壯,終至護國軍起義後與北京政權互別苗頭。因此桂系的建立,與東南互保是毫無關係的。

2015-05-09 23:37:29 補充:
與桂系相仿,滇系的成形也是在辛亥革命時代。在辛亥革命時期,受到革命、立憲兩派影響下的新式軍人於雲南取得政權後,便開啟了滇系的發展歷程,不過此時滇系雖存有粗胚,但仍未成形。但當蔡鍔離滇,而由唐繼堯接任後,滇系便開始成形,並且在護國之役後向外積極發展,從而建立起統治大西南的滇系軍閥政權。

2015-05-09 23:46:21 補充:
清廷在地方本來就有軍隊建制,到了八國聯軍後,更以袁世凱的北洋六鎮為範本,推及全國,預定全國編練36鎮,但終至清帝國覆亡,所練新軍不及半數。而各省新軍也是因此被組建出來的,因此這些新軍的建設,部分是因為自強運動以來的軍事變革而來,與庚子後新政為了強化國防而生。然而,新軍的建立各省因財政狀況不同,而有不同變通之法,雲南、湖北、四川等省財力略豐,因此得以建立新軍,但也有如福建省,直接以舊軍改編為新軍者。與新軍建立的同時,各省也將原有綠營等舊軍整理為巡防營,以作為輔助軍力。辛亥革命後,因著各省新舊軍與革命時期組建之民軍力量不一,而由新舊軍或民軍取得政權,所以種下南方各省軍系的根源。

2015-05-09 23:52:37 補充:
比如以新軍為主體的省份有湖北、四川(部分)、雲南;以舊軍為主體的有廣西、福建。而主持各省政權的亦有以立憲派為主的江蘇、湖南、貴州;以革命派為主的廣東、江西。
辛亥革命的影響,才是真正形成民國軍閥的根源與起點。雖然從太平天國以來,清代地方督撫權力不斷擴大,但這都不是民國軍閥產生的主因。東南互保運動雖然展現了地方督撫對中央政策的抗拒,然而拳亂事平之後,慈禧太后的一紙詔書仍可將李鴻章自廣州調到北京,因此,就本質上,各省督撫並不存在對中央政權的離心,而僅止於對中央不當政策的反抗與自保,這點明顯地與軍閥的割據是不同的。

2015-05-10 20:06:59 補充:
東南互保並未成為軍閥根據的根源,雖然東南互保顯示出地方權力逐漸逸脫中央政府的控制,然而從之後的歷史發展來看,地方權力仍保持於對中央政權的效忠上。而開始扭轉地方與中央關係的起點,則是自辛亥革命,自各省宣告獨立後,各省的權力者便對之後的中央開始展現出自主性,而這種自主性只有不斷地加強,而幾乎不曾退縮(僅在袁世凱主政期間,曾一度壓服各省,但隨著其稱帝的進展,他對於地方的控制也轉趨衰弱)。

2015-05-10 20:15:43 補充:
民國軍閥不論就其派系發展,與權力建構來看,都與東南互保運動沒有關係,其之所以誕生與茁壯,關鍵點在於辛亥革命。而若考慮到軍系的產生,對於幾個軍系來說(北洋系、滇系),仍是在庚子後新政中的新軍建立為起點。
而地方各省與外國交涉,並非始於東南互保,固然東南互保標誌著地方越過中央,與外國交涉的開始,然而這只是一種非戰區的劃定,並不存在各省以地方利權相讓,以換取外國給予一定利益的外交交涉。而後者的外交行動,比起前者的互保,更加不同的在於其對於中央外交權力的侵奪,也正是地方在侵奪外交權、財政權與軍事權後,才產生了民國軍閥,因此歸結起來,形成軍閥的起點,仍是辛亥革命。

2015-05-10 20:23:04 補充:
民國軍閥形成的前身,大體可以遠溯自太平天國後,清帝國經制軍隊的崩壞,國家軍隊漸由地方團練轉變而來的湘軍、淮軍取代開始。這是清帝國開始對地方上的軍事權力喪失的開始,然而在湘淮軍領袖保持對清帝國效忠的前提下,清帝國仍保持對地方的控制力。其後為了保持其軍事控制權與進行軍事改革,因此在各省推行新軍,新軍建立加強了清帝國對華北、滿洲諸省的的控制,卻對帝國邊疆的西南各省相對喪失控制力量,長江以南各省新軍大底為革命派所掌握,這為帝國崩解後的割據提供了舞台。

2015-05-10 20:26:47 補充:
在財政權方面,為了平定太平天國,清帝國允許地方督撫設卡收稅,以維持軍用。這是帝國喪失地方財權的開始。這也使得地方督撫逐漸得以掌握獨立的財政權力,而這種獨立財政的情況,在革命之後更被擴大,革命後諸省甚至侵奪了原本中央對地方財政的一切權力,使得省得以擁有一定的財力,為日後割據奠下基礎。

2015-05-10 20:33:47 補充:
在外交權方面,東南互保為地方督撫首次聯合性地對中央外交政策的否定,而集體對涉外事務另採行動,然而,地方在對外交涉方面,早在設立北洋、南洋兩大臣時便已經開始,而參與東南互保運動的地方督撫,如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等人,當時或是曾經擔任,或是正在擔任兩洋大臣,對於涉外早已有其管道。當然,就法理而言,東南互保並非合法行為,然而究其性質則如前述,與日後的地方軍閥對外交涉的層面與性質,都有著明顯的不同。因此,若說東南互保在概念上啟發了日後地方軍閥的自主外交,則或許有之,然就此就推論這是民國軍閥形成的原因(之一),則顯然推論太過。
2015-05-03 2:05 am

1. 不是,北洋軍閥主要是從滿清跟從隨袁世凱過渡至民國的,也有於民國時期才形成的,而南方軍閥則是東南互保時期培養的地方勢力。
2. 黎元洪總統之位只是虛銜,根本無力控制軍閥,甚至連自保也成問題。
3. 《臨時約法》已經被段祺瑞廢除,北方已經是北洋軍閥天下,孫中山除了沒有兵之外,連虛銜也沒有,比黎元洪更加不濟,故他想利用南方軍閥的力量去進行反撲。
4. 對德和約就是日本承受德國在山東的權益,例如佔領德國租借地膠州灣與及膠濟鐵路全線等。由於中國拒絕簽約,故名義上日本無法佔有山東,故不時藉口入侵山東。

http://china10k.com/trad/history/6/63/63d/63d01/63d0101.htm
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由黎元洪繼任大總統,《臨時約法》與國會得以恢復。袁世凱的手下段祺瑞被任為國務總理。後國會又補選袁世凱另一手下馮國璋為副總統,他和段祺瑞分別控制直、皖兩派勢力,彼此勾心鬥角。時中央政府實權為段祺瑞所掌握,黎元洪手中無兵,乃聯馮以制段,於是中央政府遂出現「府(總統府)院(國務院)之爭」。列強亦介入其間,日本扶植段祺瑞,英、美等支持黎元洪、馮國璋。1917年,日本鼓動段祺瑞政府對德宣戰,段祺瑞想以武力脅迫黎元洪和國會同意參加歐戰案。黎元洪便於5月將段祺瑞免職,段祺瑞則令屬下各省督軍宣佈獨立,並在天津設「獨立各省總參謀處」,擬進兵北京。
黎元洪因情勢危急,乃電召安徽督軍張勳入京調停。1917年6月,張勳率軍五千北上,路過天津時曾與段祺瑞磋商,段祺瑞欲藉張勳之手解散國會、驅逐黎元洪,因而對之佯示支持,極力慫其入京。張勳遂在天津通電迫黎元洪解散國會,旋即擁兵入京。7月1日凌晨,張勳、康有為等迎清朝末帝溥儀出御太和殿,改民國六年為宣統九年。張勳受命為議政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北京城重掛前清黃龍旗。此乃民國建立後第二次恢復帝制,史稱「張勳復辟」。
宣統復辟稱帝時,黎元洪逃入日本使館,一面電請馮國璋代總統之職,一面被迫重任段祺瑞為國務總理。段祺瑞見國會已解散,黎元洪已被驅逐,遂轉而出兵反對復辟,自任討逆軍總司令,率兵進攻北京。7月12日,段祺瑞率軍入京,張勳遁入荷蘭使館,溥儀再次退位。此次復辟僅歷時十二天即告夭折。

http://china10k.com/trad/history/6/63/63e/63e01/63e0101.htm
自袁世凱死後,他統率的北洋軍隊即告分裂。其部將各自據地稱雄,互爭中央大權,釀成軍閥割據與混戰的局勢。當時著名的軍閥派系,主要有安徽人段祺瑞為首的皖系;直隸(河北)人馮國璋為首的直系(包括曹錕、吳佩孚、孫傳芳等);奉天(遼寧)人張作霖為首的奉系(後其子張學良繼之)。除了北洋軍閥各派系之外,後來北方又有閻(錫山)系、馮(玉祥)系。南方的軍閥勢力亦隨反袁運動而崛起,出現了滇系(唐繼堯、龍雲等)、桂系(陸榮廷、李宗仁、白崇禧)等。
張勳復辟失敗後,黎元洪引咎辭職,由馮國璋任大總統。段祺瑞則以民國再造者的姿態重新執掌大權,他廢除了《臨時約法》,並召開新國會,通過對德宣戰案。為了維護《臨時約法》,孫中山便聯合南方各省在廣州建立「護法軍政府」,以對抗由北洋軍閥所操縱的北京政府,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不過,孫中山被推舉為軍政府的大元帥,只是由於南方軍閥想利用其聲望對抗北方,而孫中山本人並未掌握任何軍政權力,而且不斷遭到排擠。最後「護法之役」亦不了了之。
「護法之役」不僅草草收場,更加深了南北的芥蒂,使受到軍閥統治的中國更加混亂。不同派系的軍閥,為了爭奪地盤和擴張勢力,時戰時和,分合無常。加上列強為了掠奪在華的各種權益,分別支持不同軍閥,遂使軍閥割據與混戰的形勢愈演愈烈。因此,民國初年城鄉經濟衰退,民生困苦;國家四分五裂,局勢動盪。

http://www.chiculture.net/0124/html/c02/0124c02.html
  1928年春,國民黨軍隊在英、美的支援下進行第二次北伐,攻打奉系的軍閥張作霖。日本為了和英、美爭奪在中國的霸權,出兵山東,進攻濟南,阻止北伐。蔣介石為了避免與日軍對抗,命令部隊撤出濟南,繞道北上。5月3日,日本侵略軍製造了一件駭人聽聞的「濟南慘案」,在濟南地區進行了持續一周的大屠殺,中國軍民死傷萬人以上。國民黨政府的山東交涉員蔡公時被日軍殘忍地割去耳、鼻,另有十七名外交人員也同遭殺害。由於列強之間的矛盾和中國人民強烈反抗,1929年,日軍終於撤出濟南。

2015-05-09 09:47:57 補充:
http://www.ccckeiwan.edu.hk/student_con/sci/100/100_44.pdf


東南互保,是清末各地官方實力派人物首次公然聚眾反抗清廷中央,此事件雖使河北、山東以外的地區得以免於義和團之亂及八國聯軍戰亂的波及,但同時此事也使得清廷威信掃地,其虛弱表露無遺,而各省亦因八國聯軍入侵而自覺需有自衛的武力需要,因此清廷治下各省及各實力人物由此開始軍閥化(典型例子即為淮軍發展而來的袁世凱系北洋軍閥諸部及原滿清廣西綠營及巡防營發展而來的舊桂系陸榮廷部),至辛亥革命時,各省外籍主官均被驅逐即為此軍閥化過程的結束,並由此展開民國軍閥時代的序幕。

2015-05-09 10:07:51 補充:
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97468.aspx


  西南地區軍閥派系之一,以陸榮廷爲首的桂軍集團。控制廣東、廣西、湖南三省。主要人物有陳炳明、譚浩明、莫榮新、沈鴻英等。


  辛亥革命後,陸榮廷先後任廣西副都督、都督。1913年又兼任民政長,將省會由桂林遷往南寧,打着“桂人治桂”旗號,獨攬廣西軍政大權。 1916年3月乘護國戰爭之機,宣告廣西獨立,並向湖南進軍。7月派兵入廣東,繼而任廣東督軍。次年陸被北洋政府任命爲兩廣巡閱使,其部屬譚浩明、陳炳明分别任廣西和廣東督軍。從此操縱兩廣軍政大權,把桂軍擴充到五萬人,成爲西南地區最大的一派軍事勢力。

2015-05-09 10:07:59 補充:
舊桂軍將領劉震寰曾率部參加驅逐陳炯明,留駐廣東境内,並把持了一部分軍政和税收大權。1925年同滇軍首領楊希閔發動推翻廣州革命政府的叛亂,6月中旬被廣東革命軍隊消滅。此後,以李宗仁、黄紹竑、白崇禧等爲首的桂軍長期統治廣西,並以這里爲據點與蔣介石等爭奪統治權,被稱爲“新桂系”,屬於國民黨統治時期的派系之一。

2015-05-09 10:08:54 補充:
  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原清政府廣西提督陸榮廷,宣布廣西獨立,投向革命,實質逐漸排斥了同盟會人員而逐漸走向軍閥統治。其勢力在史學界通常稱之爲舊桂系。

  1913年, 舊桂系參與護國戰爭,並在護國戰爭之後,控制兩廣。兩廣成爲陸榮廷的勢力範圍。

2015-05-10 18:33:48 補充:
軍閥的形成因為東南互保,跟東南互保時期的地方領導是否過渡至軍閥領導,並無關係耶。


就如前面引文,清廷地方領導多被軍閥勢力所驅趕耶。

2015-05-10 18:35:20 補充: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6/62/62q/62q01/62q0101.htm


《辛丑條約》的簽訂,對當時和後來的中國,有著重大的影響。由於賠款數目鉅大,連利息近十億兩,使國計民生陷入絕境。拆毀大沽炮台,准許列強在北京及其附近要塞駐軍,更使京師重地無國防可言。同時,在八國聯軍之役進行之際,東南各省長官竟不顧朝廷,擅自與洋人講和,即所謂「東南互保」。這更促使地方權勢日增,埋下將來軍閥割據的禍根。

2015-05-12 19:45:33 補充:
軍閥的形成不一定是跟隨東南互保的形勢而發展形成,也不是因為辛亥革命,只是辛亥革命替軍閥勢力抬頭多一個藉口。軍閥的名號、組織、財政、編制等等,也不一定跟隨滿清前朝,不過就提供了基礎耶。


軍人有幾多是真心為革命而入伍的?不過很多就是前朝兵馬又或者因當時貧困形勢而加入的,不過這些並不重要。


東南互保是民國軍閥形成的原因之一,這個是不同資料來源的結論,見仁見智,不過我當然是同意的耶。
2015-04-29 4:46 pm
袁世凱生前即已形成了分裂的形勢,但袁世凱認為還能壓制地方實力軍閥,因為袁世凱向歐洲列強借入大量金錢,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陸軍,不過,袁世凱勢力中心的北洋系在袁生前即已出現了分裂,北洋實力派的段祺瑞,馮國璋已逐漸自立門戶,等到袁世凱死去後,矛盾立刻爆發,地方實力軍閥逐漸不受中央控制,北洋第二代實力人物開始爭奪北方政權,北方軍閥中有三大派系最為重要,即段祺瑞的皖系,曹錕,吳佩孚的直系,以及張作霖的奉系,最初是段祺瑞佔了上風

2015-04-29 09:01:45 補充:
就孫中山來說,由於國民黨軍事實力主要在南方,並且在二次革命時被袁世凱擊敗,受到重大打擊,因此孫中山唯有南下重整軍力,在廣東組織護法軍政府,並號招議員南下護法,但軍政府受到南方軍閥牽制,終孫中山一生都未能完成北伐,孫中山為了打破此格局,決定接受俄援,開啟了第一次國共合作

但段祺瑞在北方則控制了大局,軍閥張勳發動政變復興清朝,被段祺瑞擊敗後,段祺瑞"再造共和",成為政府的領導,段祺瑞時對德宣戰,此舉使中國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政府期望在戰後能收回被德國租借的山東,

2015-04-29 09:13:37 補充:
然而日本也同時主張應當由日本繼承山東,政府雖未公開發表決定,但已秘密決定對日退讓,信息外洩後,激起了廣大的民眾運動,最初只是反對日本繼承山東,但後來演變成廣泛的文化運動。政府終究沒有簽訂和約,但山東仍有日本駐軍,一九二一年在華盛頓簽訂了條約,日本撤軍,山東歸還中國

後來皖系被直系的曹錕擊敗,直系又於第一次奉直戰爭時戰勝張作霖,成為北方的新領袖,但奉系的張作霖接受日本援助重整武力,於第二次直奉戰爭時戰勝直系,再度成為北方新領袖,這一時期每個派系的軍閥都接受了外國援助,事實上是列強的代理人


收錄日期: 2021-04-20 15:33: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429000015KK0070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