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觀世音菩薩算佛教還是道教

2015-04-27 11:14 pm
1.請問信奉觀世音菩薩算佛教還是道教?

2.請問信奉媽祖算佛教還是道教?

回答 (8)

2015-05-02 8:08 pm
✔ 最佳答案
信奉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但是道教還是有人信奉。

信奉媽祖是道教。



學正法,來正覺,快樂的學佛

福慧圓滿。

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0-9/book1015.jpg



佛菩提道所證之三德為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所謂法身德之意,法身是以五法為身,是哪五法呢?是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而這五種功德法又以如來藏為所依身;換言之,如來藏是出生這五種功德法之身,所以如來藏稱為「法身」;一切世間萬法、出世間法都不能離開「常住不壞」的如來藏才能存有的,包括有情眾生所貪愛執取的「五陰十八界──假我」,都要依著如來藏才能存在及作用,所以「法身就是如來藏」。

詳細,請恭閱:

✪生活中的佛法~快樂的學佛(上)


快樂與痛苦,您要選擇哪一個?

無庸置疑,答案肯定是「快樂」!



眾所週知,世間的快樂是短暫無常的;也曾聽聞到 佛陀是證得「常、樂、我、淨」的無上覺悟者,雖然不知道這四個字代表的真實內涵,為了遠離多年來感覺自己的日子根本是在虛耗生命,便試著進入佛教;學佛後竟然發現不少人進修數十年之後,甚至比不學佛前還要痛苦,為什麼?因為有太多的禁戒約束了學人,不得舒展,讓日子更不自在。同時對於佛法的修習基礎、方向、次第、目標等毫無所知,前途一片茫然,完全不知自己現在處於哪個階段,接著將會進入哪一個階段。造成的事實是:號稱學佛一輩子了,全然無知於佛法的實質內涵、佛法的入門、以及佛法的「真實智慧」!



佛法的「真實智慧」要如何獲得?

如何實證佛法?

佛法實證的內容與生活的關聯是什麼?

充其量,普羅大眾所謂的「學佛」,只是停留在膚淺的思想及文字層面而已,絲毫不能建立佛法精奧的正確知見,更遑論實證佛法,或生起般若智慧,或能將佛法受用於日常生活中。真實的佛法教導,理應時時刻刻都能以佛法的觀行來自我檢驗與提昇,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三行,漸次地轉變身心而能創造積極正面的命運。



為什麼大眾喜愛佛法卻一直停留在世間傳統的「善法」層面而已?有心向佛,卻無法如理地進步修行,其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呢?



最主要是沒有因緣值遇「有實證」之「真善知識」,如實如法的教導解脫與成佛之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6〈34 入法界品〉佛陀教導學子們應珍惜善知識的可貴:

「我得善利,見善知識。善知識者,出興世難,至其所難,得值遇難,得見知難,得親近難,得共住難,得其意難,得隨順難。」(CBETA, T09, no. 278, p. 694, a4-6)

世尊於《華嚴經》特意舉示,佛法中的真善知識難得出世,難得值遇,難得親隨學法,即使跟著修學,也難能真正了解其意,要得到他的法也難,既然有這麼多的難處,所以一般人學佛除非具足福德,有善因緣,否則是很難值遇真正的善知識!



若沒有遇到真參實修、有證量的善知識,自然無法學到正確有效的行門,想「快樂的學佛」幾乎是天方夜譚!因為一般人所認知的佛法,多是在「會分別萬法的意識心的有念、無念上」用心,以「意識心」「不起心動念」成為學佛的終極目標;想讓「意識心」修成沒有任何的妄念,因而不少寺院的牆壁上貼有「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的標語。寺院的佛七活動,辛苦的打坐就是用佛號打壓妄念;下山後離開佛寺,面對世俗種種六塵境,妄念陸續湧現,仍是紛飛不已。



若學佛只是下功夫在對治妄念,每天辛苦的保持「意識覺知心」的離念(即簡稱離念靈知),把「一念不生」認為是清淨心,當做佛法追求的標的;殊不知「清淨」與「染污」,以究竟佛法的角度而言,還都是落在現象世界相對兩邊之一的「邊見」裡,並不是修行正見,與佛法的兩個甘露法門「解脫道 與 佛菩提道」毫不相干!缺乏基礎佛法的正知見,當然無法實證佛法,更無法在日常生活中受用,對於煩惱境界也只能「如石壓草」般的越壓越深而已,對學佛者而言,如何能有生活上的真實受用而快樂泉湧呢?



關於「如何快樂的學佛」,平實導師在《人間佛教》一書第297頁起,相關的開示如下:



「想要實證佛法又能學得快樂,您必須要先瞭解三德──要先實證三德。然而三德的實證,還是要以如來藏為中心才能證得,然後...


請續恭閱:

✪生活中的佛法~快樂的學佛(上)






如尚有問題未決,建議是請樓主您、網友您當一心恭敬請示非常慈悲非常有智慧的正覺 親教師菩薩開示解說!(註:由於都是義工菩薩,所以請在共修時間洽詢,大致是周一至周五每晚約6點到9點。)

正覺各地講堂:請上網查察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正覺教團-正覺各地講堂

參考: 華嚴聖境故人來 http://penitent321.pixnet.net/blog
2015-04-28 5:31 pm
佛道 本是一家 有何分別呢??

道教有人拜 觀音 濟公 都是佛教的

佛教稱關公為護法 關公算道教的

所以都然都是一家
2015-04-28 5:30 am
菩蕯是佛教

媽祖是道教

佛教是在道教之上


神明再修上去才是佛菩蕯
2015-04-30 6:52 pm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2051801857

這個請看看就了解,所有的回答者所說的。
2015-04-30 4:19 am

1.請問信奉觀世音菩薩算佛教還是道教?

>>>是民間信仰

2.請問信奉媽祖算佛教還是道教?

>>>是民間信仰

>>>若要進入宗教的境域---

A--必須依教義奉行,研讀經典。

B--依教的規矩,作參拜或辦法會等等。

道教本土生,佛教初來東土時,先依在道教的團體中慢慢發展,最後獨立於一派。

因此,長久以來,一般民眾不太會分別佛與道,最重要的是---能保佑家人平安

是業順利,那就好,餘者並不會太計較。

至於佛的境界高還是道的境界高

>>>最好是自己去修練看看,到時再去比教或分析,千萬別道聽塗說。

>>>凡夫俗子---千萬別論先佛的世界。因為境界差太多了。

參考
參考: 志工阿仁
2015-04-28 11:49 am
菩蕯和媽祖 都是佛教

佛教是在道教之上

觀世音菩薩 比 媽祖 官位 稍微 高一些。

信奉觀世音菩薩,

如果您真想 改變 你的命運,得到自己渴望得到的。我現在也是每天這樣

推薦給你一個 非常好的 信奉觀世音菩薩的。幫助你快速 得到 你想要 。不花錢,不費事,只需你心誠。善良 去做。求工作 ,求 妻子,丈夫 事業順利發財,非常好,希望對你有奇迹幫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I8Cs6MuBX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ZPNYHNPV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EbexQLKY9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4fm9CCO2P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isAcZL3U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l7-zv4VQu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eVa3F6pTQ4
2015-04-28 6:48 am
1.請問信奉觀世音菩薩算佛教還是道教?

2.請問信奉媽祖算佛教還是道教?

以上兩個問題一次回答您,都是民間信仰的通俗認定。
道教系統裡面的神明假使您有興趣,可以去找一下資料。

2015-04-28 19:12:10 補充:
yandi
請你搞清楚一件事情,道教跟佛教哪一個傳世較久?無知的一句"佛教是在道教之上"請您拿出經典依據出來好嗎?空口或是道聽塗說很容易,向您這般的妄言狂口......可憐了你

2015-04-28 19:16:19 補充:
道教與佛教形式基本上是對立的
佛去姓,改姓釋-跟隨創教佛祖;道留姓,不去姓-遠懷祖先孝道
佛去髮,理光頭-六根清淨無為;道留髮,盤在頭-膚髮受之父母
佛去命,修來生-相信因果報應;道留命,修當下-活著才是神仙
佛三寶,佛法僧-教祖釋迦摩尼佛;道三清,道經師-教祖降魔護道尊
佛往生,送西方-地藏王大菩薩;道逝世,往東方-太乙救苦天尊
佛合十,指朝天-嘴呼阿尼陀佛;道拱手,曲於內-口說太上慈悲
佛之神,有道仙-民俗神最常用;道之神,是先天-傳道人是神仙
佛印度,人創教-既是祖也是佛;道本土,祖創教-天地人倡自然
佛教、道教基本上與形式上是對立的,但傳教之人不會對立,且相互學習
反是信教之人瞎說
2015-04-28 12:50 am
根據鐘擺原理~~~~~我說一個中立的話~~


都是七朵蓮花開~~~~~誰也別像爭遺產那樣丟人現眼爭論誰。

2015-04-28 19:27:44 補充:
根據鐘擺原理~~~沒有所謂的誰上誰下~~~

只有偉大去不掉(尾大去不掉)的隱憂

無始無劫
無使無節

翻成台語叫:某斬某詐(下手不知方寸)

2015-04-28 19:28:43 補充:
所以呢!靈修也是在修三淨業唷~~~累積三淨業才能融合成正念唷。

2015-04-28 19:32:58 補充:
佛教跟道教~~~都離不開修行唷~~都要實際去學(道學/佛學)...

(佛)法(道)術唷!!!


三淨業唷~~~不是單純技術化或理性智而已(應用)唷!!!


收錄日期: 2021-04-27 22:00: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427000015KK0460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