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和漢武帝歷史有什麽?急!急!急!

2015-04-18 4:14 am
秦始皇和漢武帝歷史有什麽?
(3個)

回答 (3)

2015-04-19 3:16 am
✔ 最佳答案
Dear 文軒~

秦始皇的歷史:

1.焚書坑儒:
為了實行愚民政策及遏制反秦思想,秦始皇頒焚書令,把大量不利其統治的書籍燒掉,還下令活埋四百多名非議朝政的儒生。

2.統一度量衡:
日常生活計算長短、大小、輕重的度、量、衡等。秦朝也有統一規定,即用商鞅變法以來所頒行的器具為標準。

3.禁制反抗
秦統一天下後,六國遺民的勢力仍頑強,潛伏各地。秦始皇下令沒收及銷毀天下兵器,和拆除六國時險要之地的城郭,以防遺民據地反叛。

漢武帝的歷史:

1.設立太學
漢武帝在首都長安設立太學,置《詩》、《書》、《禮》、《易》、《春秋》等五經博士,專門講授儒家的學說。而太學生稱為「博士弟子員」,跟從五經博士學習。每年考試一次,成績優異者可入仕為官。

2.推恩令
漢武帝繼續承文、景時期的削藩政策,頒佈推恩令,規定諸王分封眾子弟為侯國及王國,全面恢復郡縣制度。

3.察舉制
漢武帝實行「察舉制」,規定地方郡國每年必須推舉優秀人才到京師,通過考核而擔任政府要職。


只提供參考,請再作修改,謝謝。

回答完畢,感謝您的瀏覽。


2015-04-18 20:51:23 補充:
回答者 joyce:

秦始皇和漢武帝歷史要3個,不是要多於3個!

2015-04-18 20:54:38 補充:
回答者 joyce:

秦始皇和漢武帝歷史要3個,不是要多於3個!
請改善!!!!!!
2015-04-19 3:55 pm
你可以上維基百科,大把啦
2015-04-19 4:29 am
秦始皇



1、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為標準統內統一度量衡。



2、以秦國通行的文字大篆為基礎,命李斯簡化之而制定小篆,頒行全國,統一文字。



3、廢除六國通用的貨幣,統一使用的貨幣,以秦「半兩」錢為流通貨幣。



4、以秦國原有的法律令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統一的法律。



5、他在全國範圍內廢除自商、周以來的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建立自中央直至郡縣的一整套官僚機構。



6、派蒙恬率兵出擊匈奴,並連接戰國時期各國修築的長城修築成為形成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



7、開拓南越,使中國的版圖包括了今天兩廣,以至擴張到今天越南北部一帶。使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



負面



1、遷富豪,下令將全國各地的富豪遷往咸陽,以方便監視。



2、收兵器,為了防止人民造反,下令沒收民間的兵器,運到咸陽,與九鼎一起,鑄成十二銅人與許多大鐘。



3、焚書坑儒,為了鉗制人民的思想,接受李斯的建議,除了秦史、農業、卜筮和醫葯的書籍外,下令將所有史書一律燒毀,全國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經書和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統一燒毀。

有兩個方士(以求神仙、煉仙丹為業人)叫做盧生、侯生,在背後議論秦始皇的過失。秦始皇得知,派人去抓捕他們,他們已經逃跑了。秦始皇大為惱火,又發現咸陽有一些儒生也一起議論過他。秦始皇把那些儒生抓來審問,儒生經不起拷打,又東拉西扯地供出很多人來。秦始皇下令,逮捕460多人押到驪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殺,也就是活埋。由於這些人絕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後人稱為「坑儒」。其余犯禁的儒生被流放邊境。



4、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旋即修建豪華的阿房宮和驪山墓,還先後進行五次大規模的巡游,在各處刻石紀功,炫耀聲威。為尋求長生不老之藥,派方士徐福率童男女數千人渡東海求神仙,耗資巨大,之後一去不返,後世多認為秦始皇好大喜功,性格暴虐。他統治下民不聊生。



漢武帝



1、統一幣制,嚴禁私人及地方鑄幣,由中央統一鑄『五銖錢』通行於世。



2、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對策,武帝親自策問,選拔人材做官。後世科舉之制始此。



3、漢武帝時推廣耬車(土法播種機)下種,此後這一方法在中國用了兩千多年。



4、從西域引進葡萄、苜蓿種植,從大宛引進了良種馬「天馬」,西域的樂曲、魔術傳至中國,中國的鑄鐵技術、絲織品、漆器傳至大宛等地。



5、派張騫通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西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



6、漢武帝通過大量移民在西北邊郡屯田,這對反擊匈奴戰爭的勝利、經營西域起了重大作用。



7、北伐匈奴,在衛青、霍去病等名將的率領下,漢朝大軍曾先後出征九次,把匈奴的主力擊潰,此後數十年間,漠南地區不見匈奴的蹤跡。



8、消滅了南越政權,使今天的兩廣地區自秦朝後重歸中國版圖,在東方,他派兵滅衛氏朝鮮(朝鮮北部),置為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



負面

1、任用酷吏大興酷獄,晚年尤其恐怖,巫蠱案後對人猜忌心益發不可理喻。



2、他的財政改革促使西漢富強,如發行五銖錢、嚴禁私錢鑄造,推行國營事業,但也變相性的搜刮大臣,處處與民爭利。



3、在官制上,廢太尉改大司馬,提高尚書地位,削弱相權,使後代三公徒擁虛名,對外消滅伐匈奴,開疆拓土,。但長年的對外經略,不惜戰爭,導致國用不足,民窮財盡,動搖了國力,種下了漢朝國運走向衰弱之因,而況他晚年懼死,也派人找過長生不老藥。



4、為了獲得汗血馬,不惜勞民傷財,徵調十餘萬大軍跋涉萬里,發動攻伐大宛的掠奪性戰爭。



兩人均有負面評價,而秦始皇並不完全是個暴君,不過「焚書坑儒」就是他成為暴君的一個污點,是因為當時所謂煉丹的事件,以致到後來,將近460餘名儒生,遭活埋於咸陽。也因為這件事,對秦始皇的看法就有所改變,認為他是暴君,其實秦始皇對中國的統一還是有貢獻。



雖武帝有功也有過,但他下詔向百姓懊悔,並且實施了有助於人民的政策,終止了對外征伐,積極整頓內政,主要實施「與民休息,重視農業」的政策,任命田千秋為丞相,封「富民侯」,希望能為百姓創造富裕生活。

2015-04-18 22:54:10 補充:
秦始皇



1、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為標準統內統一度量衡。



2、以秦國通行的文字大篆為基礎,命李斯簡化之而制定小篆,頒行全國,統一文字。



3、廢除六國通用的貨幣,統一使用的貨幣,以秦「半兩」錢為流通貨幣。



漢武帝



1、統一幣制,嚴禁私人及地方鑄幣,由中央統一鑄『五銖錢』通行於世。



2、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對策,武帝親自策問,選拔人材做官。後世科舉之制始此。



3、漢武帝時推廣耬車(土法播種機)下種,此後這一方法在中國用了兩千多年。


收錄日期: 2021-04-11 21:04: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417000051KK0011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