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闡述台灣政治文化的認知、情感和評價層面

2015-04-14 7:47 am
1.
台灣是參與型政治文化,分別闡述台灣政治文化的認知、情感和評價層面

2.
美國獨立宣言&The Gettysburg Address心得200字

跪求答案T___T
想了好幾天,還是有這兩題想不出來QAQ

謝謝T____T

回答 (4)

2015-04-16 11:01 pm
✔ 最佳答案
.


問題:2→美國獨立宣言&The Gettysburg Address心得200字

回答:




普遍而言,大家同意『美國獨立建國』革命大約起源於法印戰爭(1754年—1763年),然後結束於 1789年 喬治·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

關於『美國獨立建國』革命的兩個極端的觀點之一是:『美國獨立建國』革命事實上根本不能算是革命,因為它並沒有大幅地轉變整個殖民社會,而只是將一個遙遠的政府替換成一個當地政府而已。

和上述這個觀點的相反觀點則是,『美國獨立建國』革命是一場獨特且激進的歷史事件,其帶來的改變,對於世界歷史擁有深遠的衝擊。

現在大部分觀點則是位於上述這兩個極端之間。





起源:

1760年代初期,大英帝國在北美洲掌控有大片土地。除了原本的十三個殖民地(北美十三州)以外,七年戰爭的勝利也讓英國獲得了新法蘭西(加拿大)、西屬佛羅里達、密西西比河以東美國原住民的土地。

而和法國先前的印地安盟友之間的戰爭(朋提阿克暴動),即使沒有征服,至少也平息了其西部的邊界。

也就是說:絕大部分的白種殖民者都將他們自己視為英王統治下的臣民,和居住在大不列顛島上的人擁有同樣的權利與義務。




哲學與政治思想:

啟蒙運動提升了哲學思想的地位,並且開始用根據觀察和獨立理性思考而來的觀點,來取代那些傳統權威的觀點。

科學革命帶來的成就,開始對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與觀念產生重大的影響。

出版品和傳播速度的增加,讓思想相近的人可以在各種議題上面展開全新的交流與討論。洛克這些早期思想家的作品成為了像孟德斯鳩這些人的分析研究對象。一些美國開創者的自然神論以及他們認為合適的政府體系,都是來自於啟蒙運動中政教分離與關於自由的觀點。




宗教潮流:

美國的宗教改革運動是先前在歐洲發生的宗教復興的延伸。這股新的宗教潮流認為個人意識和經驗,才是宗教經驗中最有價值的地方,而不是教會所傳布的資訊。這使得浸信會教派的觀點開始在殖民地中蔓延開來。這也是一個對英國殖民地造成全面性影響的事件。




英王治下的十三個殖民地(北美十三州)走向反抗:

在法印戰爭與朋提阿克暴動之後,新即位的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決定全面檢討北美洲這塊地方。為了讓大英帝國更加穩固以及帶來更多利益,英國頒布了新的經濟與土地分配政策。殖民地人對這些政策的不滿,在接下來的十年中與日俱增,對美國革命的發生有很重大的影響。




英王治下的十三個殖民地(北美十三州)因暴發經濟爭議,群眾暴動,走向獨立建國:

在法印戰爭與朋提阿克暴動之後,新即位的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決定全面檢討北美洲這塊地方。為了讓大英帝國更加穩固以及帶來更多利益,英國頒布了新的經濟與土地分配政策。殖民地人對這些政策的不滿在接下來的十年中與日俱增,對美國革命的發生有很重大的影響。

經濟爭議(1760年—1770年):

英國的國家財政在戰爭期間升高到警戒的程度,因此在1760年開始了一系列的經濟政策,用來向殖民地取得更多的財源。這些政策被認為是正當的,因為殖民地上的人享受了戰爭勝利而所帶來的成果。

理論上,英國其實已經透過了《航海法案》在管理殖民地的經濟了,不過長久以來普遍的逃稅行為是被寬容的。現在藉由「協助命令」(Writ of Assistance,一種開放式的搜索許可證)的使用,公權力才被嚴格落實。1761年一位麻薩諸塞州的律師詹姆士·奧提斯(James Otis)抗議「協助命令」侵犯了憲法所賦予殖民地居民的權利。他輸掉了這個案子,然而 約翰·亞當斯 之後寫道:「美國獨立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生的。」

1764年英國首相喬治·葛蘭維爾所頒布的《食糖法》(Sugar Act)和《貨幣法案》(Currency Act)讓殖民地陷入了經濟困難。

為此而來抗議行動包括了英國商品的聯合抵制,而殖民地居民也認為只有他們自己的殖民地議會,而非英國國會可以向他們課稅,於是出現了一句流行的口號:「沒有代表權,拒繳稅」。

殖民地於是組成了一些聯絡委員會來發起抗爭。在最初的幾年,各個殖民地的抗爭比較是各地方的活動,而非整個殖民地的集體行動。不過葛蘭維爾的政策逐漸將他們集結起來。

美國革命初期的一個里程碑,是葛蘭維爾為了提供北美駐軍的經濟來源,在1765年通過的《印花稅法》(Stamp Act)。《印花稅法》要求所有殖民地的印刷品如 法律文件、許可證、商業契約、報章、小冊子和紙牌等都要貼一分或五十元不等的印花稅。

為此 殖民地的抗議行動蔓延開來。每個殖民地中都成立了被稱為「自由之子」的秘密結社,他們使用 宣傳、恐嚇、群眾暴力 來阻止《印花稅法》的實施。

這場騷
參考: 動在「印花稅法會議」中達到高潮,而該會議在1765年10月向英國國會遞送了一份正式抗議。英國國會撤銷了《印花稅法案》來作為回應,然而也意有所指地在1766年的《宣示法案》(Declaratory Act)中聲明國會對殖民地擁有合法威權力,「無論是在何種事務上」。 不久,1767年英國國會就通過了《唐森德法案》(Townshend Acts),對一些進口到殖民地的日常用品徵稅,包括 玻璃、顏料、鉛、紙、茶。殖民地領導人對這些英國進口商品發起聯合抵制,因而發生諸如 波士頓茶葉事件 等對來自英國的進口貨進行 拒絕入口、損壞 等行為。一艘屬於殖民地商人約翰·漢考克的船隻自由號由於涉嫌走私,在1768年
2015-04-17 5:03 am

問題:1 闡述台灣參與型政治文化的認知、情感、評價層面

回答:




我們要用所有的力量來改變這個國家。

經歷了過去這幾年,你會怎麼形容這個國家?我相信絕大多數人的答案是:這個國家的領導,已經成為國家最大的問題。許多影響人民生活的重大政策,政府把人民擋在門外,自己關起門來做決策。

但是,政府錯誤的決策,卻是由人民來直接承擔痛苦。


我們經濟的成長動能不足,產業前景令人擔憂,但政府拿不出積極的對策。

我們更有分配不均的問題,靠工作賺錢的多數家庭,在每一天的生活中辛苦掙扎。 勞工薪資所得退回15年前的水準,青年失業已達到13%。台灣人已經喪失了自信,年輕人也失去了希望。

成長動能不足、財富分配不均,這種國家處境,讓很多年輕世代失去了向上的動力。 年輕人不再有夢想,對一個國家來說,是最大的噩夢。

未來的台灣,所需要的不是舊時代的治理模式,必須被改變。


國民黨政府,最喜歡美化統計數字,高喊著做不到的「633」,卻忘記了,人民的幸福,才是衡量政府施政,最準確的指標。 國家必須走一條新的路,這條路就是建立一個「以人民為本」的政府,能夠從人民的需求與尊嚴出發,來決定國家政策的方向。

所以,經濟發展的新模式應該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概念,就是一個「以人民為本」的經濟願景。

在這願景之下,經濟成長的動能來自於「創新」,經濟發展的目標是為了創造就業的機會,經濟成果必須要做到全民公平的分配。在眼中看到的,是人民,不是數字。 我們必須要有新的角度看待經濟治理結構,也就是讓地方政府,站在區域均衡發展的角度,和中央政府共同擔負起,驅動產業發展的責任。 而這個新模式中的主角,將不會是只有政府與企業。第三部門,包括NGO,他們所提供的就業機會和社會服務,都會扮演重要的角色。 未來,政府的政策規劃、企業的創新模式與科技運用,還有第三部門的社會互助模式,將會帶來新的 均衡,創造社會、企業、政府的三贏。

經濟發展只是一個起點,最終的目標是去確保,每一個人的努力都能夠得到公平的回報,並且享有好的生活品質。

勞工朋友是我們經濟運作的核心。國家應該要讓勞工的家庭,在醫療、在教育、在退休制度、在托育服務等方面,得到穩定的支撐和基本的尊嚴。

當照顧長輩已經成為一般家庭的沉重負擔時,我們要回到人民的基本需求,打造一個平價、優質的長照體系。

當薪資所得者被沉重的經濟壓力,逼到喘不過氣,我們必須檢討稅制的公平性,及資本利得的稅負問題。

如果 政府願意蹲下來,從人民的需求來看問題,來檢視過時的執政思維,政府的決策將會很不一樣。

我們不會再把房價的上漲,當成是社會富裕的象徵。我們會以更公平的稅制及社會住宅的提供,讓年輕人不必一輩子背著沉重房貸,也可以安居樂業。

我們也不會繼續放任食品產業,為了利潤而罔顧人民健康,讓食安變成國安問題。我們會監督企業,讓公權力來為民眾健康把關。我們也希望讓提昇食品安全與品質,讓這個成為新農業和產業進步的動能。

我們更不會放任國土保育和農業發展被犧牲,讓我們在「看見台灣」的時候,卻看見千瘡百孔的國土。我們會拿出進步的法規和積極的行動,來保護人民賴以生存的土地。

我們也不會再讓人民,暴露在核災風險和高度汙染的環境當中。我們會回應人民對環境品質的渴望,擴大節能作為,加速綠色能源的開發,同時讓台灣的產業有新的可能。



如果要一一列舉所有需要全面革新的政策領域,我們可能要花上一整天。

包括政府財政的失控、退休制度的不公、教育與社會發展的脫節、區域發展失衡、政府效率不彰等等。

這個國家有太多的問題,都已經嚴重到,必須拿出魄力與決心,展開立即的行動,才足以扭轉局面。

解決這些嚴重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結束國民黨執政,讓政府能夠回到「以人民為本」的初衷。



在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裡,改變這個國家,必須要所有的人民,擁有一個共同的意志,然後在多元意見中,透過民主的程序做成決策,這樣大家才能團結,一起往前走。 而將要做的,就是要去團結這個國家,去集結最大的改革力量。


全力推動內政改革的同時,我們也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外在環境。台灣的對外關係,最受注目的無疑是兩岸問題的處理。兩岸關係不是國共關係,未來也不會是民共關係。 基於這個信念,在野黨將承擔改革責任,堅定推動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立法,為兩岸持續交流協商,建立周全規範; 對於現在仍在進行協商或審議的兩岸協議,未來將依監督條例逐案檢視,繼續協商,將兩岸的互動,引導到一個具有堅實民意基礎的民主軌道上。

在這裡重申,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就是未來無論是哪一黨執政,兩岸關係都必須以人民的意志為依歸。因此,總統必須要肩負「超越既有國共關係框架、建立常態化兩岸關係」的使命。請台灣人民相信,拼了命也要把那些年輕人眼淚轉換成笑容。找回「人民的自信,點亮台灣」。
參考: (台灣中油嘉義太保加油站一名中風的副站長,妻子擔心他無法續領 70K月薪,天天由外傭攙扶辦公室上班呆坐領 70K,由外傭攙扶上廁所、餵吃飯!)台灣中油公司 是屬於國家企業,人事成本 居高不下
直選 文化 中華地方民代官員地方議會不分區立委 任務型國大代表 部會首長 伍院正副院長 皆當 直選 公投連署 國大代表任務型 復決同意 公投複決亦可 創制復決權 直接民權 文化 展示 優揚 隆讚 榮輝 國際 0 獨立宣言 直接民主 與 遍福普益優義 榮揚世界 瀰譽 0 {接近150字}餘其他 網士仕 宣導 不用跪求 禮謝 即可 0

2015-04-14 10:10:32 補充:
地方中央正副議長 亦當 直選 選票公投票 彩色大型字體 彩色圖片 彩色圈選工俱印誌 一張 格式 優創文化 內涵 0

2015-04-14 10:23:24 補充:
中華自由民主善密聖儀妙祥明瑞均富寶徨仁{鼻皇}盛{惠皇}瀰{叡皇}首{吉皇}福[榮皇}智{功皇}慧{德皇}隆{優皇}昌{澤皇}勤遑幗喤輪鍠勝耀堅護合益邦聯共和國艎國 義輝明耀 文化 慈越明妙圓融裕華 感情評鑑 0
2015-04-14 3:01 pm
本版幾位【哈小日本派】

如何回答此題是個重點!!

收錄日期: 2021-04-15 19:04:1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413000016KK0597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