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佛、 正、邪 』不識經教、不識本心

2015-04-09 6:08 pm
台灣地區眾多廟宇,很多人搞不清楚什麼是神、什麼是佛,
知道什麼是佛了之後又搞不清楚什麼是佛什麼是魔,
搞清楚什麼是佛之後又搞不清楚什麼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
戒律很重要,卻又用錯了心,去執持於因緣生法,
不懂得持戒而不著戒相之理,無疑於相中生三毒,
不識經教之下只聽法師之言,有出入也不去比對經文,
一比對之下才知是波荀之言,卻又無可奈何,
眾生於法師生起法愛,搞成依人不依法,
佛法重實質不種形式,整日搞形式上的東西,
於生滅法中打轉,也不知本心是什麼,
整日以生滅為因,想求不生不滅之佛果,無有是處。


回答 (23)

2015-04-11 9:34 pm
✔ 最佳答案
感恩羅時強大德,鑑於現在得道的人滿街跑一堆人都說自己得道,末學來分享一下善知識的標準,以免一般人走錯路盲從,可是為什麼會盲從,一切法從心想生,會盲從就是因為認同,這個我們也沒辦法,只能盡自己的力量把佛門善知識的標準貼上來,一樣得道自言得菩提路的末法可是滿天飛阿,有食肉得菩提路的鬼神道,有行淫得菩提路的天魔道,有妄談神通惑亂眾生的精靈道,也有稗販如來希求供養愛貼佛經沒有得道也說自己得道的正覺道,心開入三摩地身上有道有法身的人一狗票,能遵守如來四種決定清淨明晦的才是我們的大善知識才是佛道,做不到就該懺悔,沒懺悔就算了還自言得道,自言得道就算了還要讚嘆吃肉讚嘆行淫,網路上一堆自言得道的大家可以自己去觀察他們的言行就知道是不是善知識了,末學淺見。

2015-04-11 23:31:14 補充:
觀緣起是為了達到涅槃的彼岸,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世尊觀12因緣觀到最後不是坐在菩提樹下開悟證道,祂證得的是不生不滅的究竟佛果,就是涅槃,就是中道,就是真空妙有,就是本非因緣生非自然性的如來智慧德相,就是第一義,就是佛性,就是自性空,就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要是世尊證得的是我們凡夫的意識心那根本就不用修行了。
末學淺見
2015-04-11 7:03 pm
某些事物順著看倒著看正著看顛倒著看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例如這段經文
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義空。
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者即名為佛。佛者名為涅槃

那麼試試倒過來看
涅槃名為佛者 佛即名為中道者 中道名為第一義空
第一義空即佛性者 佛性名為十二因緣

最後再請問各位
請問佛性是什麼呢
涅槃是什麼呢



這純粹只是照著經文顛來倒去的腦筋急轉彎
不代表一定是佛說
2015-04-10 4:33 pm
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云何初心二義決定。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 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以是義故。汝當照明諸器世間可作之法 皆從變滅。阿難。汝觀世間可作之法誰為不壞?然終不聞爛壞虛空。何以故。空非可 作。由是始終無壞滅故。則汝身中堅相為地,潤濕為水,煖觸為火,動搖為風,由此四纏,分汝湛圓妙覺明心為視、為聽、為覺、為察,從始入終,五疊渾濁。


阿難!什麼叫初發心時的兩條決定要義呢?一者,你們若肯放棄聲聞乘,改修菩薩法,以期證入佛的知見就該審察在因地發心之時與得果時之覺心,是否相同。若在因地之時,把生滅之心來做所修之因,欲求不生不滅之佛果,是不可以的。就因為這個緣故你該研究清楚,這個器世間有為之法,都要變的。你看吧,世間有為之法,那一樣不會腐爛呢?然而未聞虛空會壞爛。為什麼呢?因為虛不是有為法,因此就自始至終並沒有壞爛。除了虛空以外,如地、水、火、風,就不免壞滅了。現在你們的身中,堅硬的屬於地大,潤濕的屬於水大,溫暖的屬於火大,動搖的屬於風大。這四種大性,束縛住你們,把你們澄湛不動,圓滿,微妙而靈明的覺心,分成六門。在眼為視、在耳為聽、在鼻為噢、在舌為嘗、在身為觸、在意為攀緣;從識陰始,至色陰終,結成了五重渾濁。

「云何為濁?阿難!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於淨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汩然,明之為濁;汝濁五重,亦復如是。

阿難!濁是什麼意思呢?比如清水,本來是清潔的,可是塵啦,土啦,灰啦,砂啦,等等本質是堅實窒礙的。水與土,這兩種東西,好像是天然的矛盾,假使有人把一撮塵,土,灰,砂之類的東西,投入了清水裡面,塵土灰砂,就失去了它的堅實窒礙之力量,清水也就變成不清潔的相貌,而是渾渾濁濁的樣子,故此就叫做濁。現今你們也是一樣地渾濁了,而且還濁了五重之多。

譬如:<說苑雜言>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是否與「因地不真,果遭紆曲。」很類似呢?末學淺見,是故,不識本心,學法無益的含義是很重要的。
末學 合十 供參考 迴向法界~


2015-04-13 08:27:46 補充:
時空交錯,藉古喻今,「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它極盡隱藏嘔心瀝血的..字字血淚 ,句句誠摯!刻骨銘心,末學願以學佛的精神,致 死忠貞不悔,與大家共勉~
2015-04-10 7:59 am
台灣地區眾多廟宇,很多人搞不清楚什麼是神、什麼是佛,
知道什麼是佛了之後又搞不清楚什麼是佛什麼是魔,

==>指佛教徒嗎

搞清楚什麼是佛之後又搞不清楚什麼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
戒律很重要,卻又用錯了心,去執持於因緣生法

==>與真正修行無關

2015-04-10 00:05:01 補充:
第八識==>無三小路用

不信

解:如何運用星體磁場

2015-04-10 00:33:24 補充:
佛陀(Buddha)源自耆那教,舍利弗是唯一的佛

-->耆那教、婆羅門教.....,所有的這些聖人,不分信仰無一例外都被尊稱為佛陀(Buddha)

-->釋迦牟尼未自稱佛,也未被稱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顛倒愚夫異生

結果~~~~也是笨蛋

不信

解:如何運用星體磁場

2015-04-10 12:15:28 補充:
佛陀(Buddha)源自耆那教,舍利弗是唯一的佛

-->耆那教、婆羅門教.....,所有的這些聖人,不分信仰無一例外都被尊稱為佛陀(Buddha)

-->釋迦牟尼未自稱佛,也未被稱佛

《佛藏經》佛告舍利弗:..................==>印度宗教鬥爭產物(神話故事書),無知者以訛傳訛

另外

如來藏是一切法根本==>第八識不勘測試,事實證明無路用

2015-04-11 00:16:37 補充:
『神、佛、 正、邪 』不識經教、不識本心

佛陀Buddha,歷史上的佛陀與逐漸神化的演變,源於耆那教,之後,所有的這些聖人(特殊能力者),不分信仰無一例外都被尊稱為佛陀(Buddha)

釋迦牟尼在世未自稱佛陀(Buddha),未被稱佛陀(Buddha),也未認為一宗教

釋迦牟尼卒逝,其徒子徒孫漸漸神話釋迦牟尼,在佛教裡,“佛陀”這個詞僅用在釋迦牟尼的身上

最大理論趨勢的是佛陀的神化。關於一個無比的勝過一切眾生包括"諸神之上者"

傳入支那,隨著佛教徒發揚或強調,神要繼續輪迴,佛不再輪迴,事實上佛一樣要再輪迴(佛而現化菩薩)

2015-04-11 00:17:34 補充:
科技的進步,證實了佛典編造不實,依佛經修行者,自古以來無一史實顯化功德

具備實力高僧也與十二部經脫節

一般被認為等同"神"一樣,自認修佛法者,依然堅持究竟法門次第登彼岸,涅槃成佛果….等等

若回歸事實根據,佛具備三明、六通、十力、十八不共法,修行既然究竟成佛

自我檢驗修行成果:佛具備三明、六通、十力、十八不共法

其中獲得多少,若完全沒有,或自我感覺良好

腳踏實地才是,沒必要受傳說編造,與宗教鬥爭詭撰影響,墜落虛無不實自認法無法自拔

那才是覺悟開始

2015-04-11 01:02:42 補充:
佛有五眼、六通、十力、十八不共法,佛身有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形好等

大乘佛教稱佛還具有三身、四智、十種大樂、十八大空等

《大智度論》中說佛得盡智、無生智、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達、無礙、三意止、大慈、大悲、三十七道品,悉知一切諸法總相別相

佛教認為佛陀是具有無上智慧和圓滿悟者,稱為獲得解脫煩惱障及所知障者(梵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法自我檢驗修行成果,經教不通 腦袋有問題的說法

2015-04-11 10:31:07 補充:
佛說法空無自性==>外行外道論述,無法知者以訛傳訛

2015-04-11 11:16:31 補充:
佛性就是覺性、靈明妙覺的菩提自性,指的是清楚、明白、知善、知惡,靈知靈覺的這念心(菩提心)

法性是指一切現象界所具有的真實不變的體性,諸法的實相

==>到這兒應該沒問題

一切眾生佛性本具,佛性是本性本空,又講一切諸法緣起性空
一切有相的境界,都屬於有為法,有為法是畢竟空;無為法也是空

佛性、覺性、靈知靈覺的這念心是空性,但是空中還有不空,空中能生妙有,如果悟到了覺性,那真正是坐在如來家中

有情眾生就是有情識、有覺性的眾生,無情指的是沒有覺性、沒有情識的萬物,如草、木、石頭……等諸類,它們沒有覺性、沒有佛性,所以不能成佛

==>外行外道認為

2015-04-11 11:55:06 補充:
〔法空無自性〕

佛教術語,自性(svabhāva),指所有事物自身擁有、自體形成的性質

舉例:氣候變化屬於"天地率法"之一,氣候包括溫度,濕度,氣壓,風力,降水量,大氣粒子數及眾多其他氣象要素

乾旱:指某一地區長期無雨或高溫少雨,使空氣及土壤的水分缺乏

雨:一種自然降水現象。大氣層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大量的小水珠形成了雲。當雲中的水珠達到一定質量以後就會下落至地表

各種氣候都有他的自身擁有、自體形成的性質

==>法空無自性不成立

2015-04-11 12:07:50 補充:
開車方法有他的自身擁有、自體形成的性質:

(一)車輛平穩地加速、減速或停止,車內的小伙伴自然安坐,感覺不到頓挫感

(二)甩尾:一種駕駛技巧,以過度轉向的方式令車子側滑行走。通常相對於抓力過彎(Grip,一種維持車輛輪胎抓地力的過彎方式)

==>法空無自性不成立

2015-04-11 12:17:55 補充:
法者:有實有虛,施必有效用

以指訣憑空(幾尺距離,未接觸)打向入邪者,入邪者痛苦,甚至跌滾地上

憑空打向入邪者未接觸:虛

入邪者痛苦,甚至跌滾地上:實

並非每個人或每一種法皆適用,因為每一種法都有他的性質

==>法空無自性不成立

2015-04-11 12:53:52 補充:
佛者名為涅槃(不生不滅)

不生不滅至今尚無

佛者:歷史上的佛陀與逐漸神化的演變,源自耆那教-->所有的這些聖人,不分信仰無一例外都被尊稱為佛陀(Buddha)

佛者名為涅槃==>不成立

2015-04-11 22:57:36 補充:
意見者:sam大德,法空無自性==>《中阿含經》,《 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五段經文,大義相同,地球長板其邊無際,其中一段如下:地深六百八十萬由旬,其邊無限;其地立水上,其水深四百六十萬由旬,其邊無有限礙;大風持水,其風深二百三十萬由旬,其邊際無限;其大海深八百四十萬由旬,其邊無崖底

實際的地球卻是球形的,其直徑也是12,756公里,即36,000里,換算成由旬,則 地球的直徑900 由旬

外行外道再怎麼也舉不出法空無自性實例

2015-04-11 23:51:05 補充:
觀緣起是為了達到涅槃的彼岸==>未有修法何知正法非法,又何知涅槃的彼岸

世尊觀12因緣觀到最後,要死了還膨風大地動八因八緣,就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就是第一義,就是佛性,證達到涅槃的彼岸嗎

==>空思妄想

2015-04-11 23:57:57 補充:
阿含部《大般涅槃經》大地震動。有八因緣

  一者大地依於水住。又此大水依風輪住。又此風輪依虛空住。空中有時猛風大起。吹彼風輪。風輪既動。彼水亦動。彼水既動。大地乃動

  二者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有修神通。始成就者。欲自試驗。故大地動

  三者菩薩在兜率天。將欲來下。降神母胎。故大地動

  四者菩薩初生。從右脅出。故大地動

  五者菩薩舍於王宮。出家學道。成一切種智。故大地動

  六者如來成道。始為人天轉妙法*輪。故大地動

  七者如來舍壽。以神通力住命而住。故大地動

  八者如來般涅槃時。故大地動

2015-04-12 00:28:30 補充:
世尊觀12因緣觀到最後不是坐在菩提樹下開悟證道

==>學耆那教坐在菩提樹下開悟證道

至今宇宙萬物無"不生不滅",若有請舉證

吾意見031042已述佛陀Buddha,歷史上的佛陀與逐漸神化的演變,源於耆那教,之後,所有的這些聖人(特殊能力者),不分信仰無一例外都被尊稱為佛陀(Buddha)

依據歷史上的佛陀與逐漸神化的演變

佛陀:聖人(特殊能力者)



涅槃 ( 勝義諦、中道 、自性空 、佛性)

2015-04-12 13:50:23 補充:
佛性、第八識、自性心、見性、開悟明心、真心、本心==>思想、想像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文學創作

思想、想像、文學創作....與真正修行無關


〔證明〕: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證明〕:捨壽時即能滅盡五陰,不再出生後有;這時,就只餘自身第八識獨自存在?

2015-04-13 00:38:44 補充:
經文常因個人思想見解而書,講越玄奧越好,時代變遷,流傳變異,後人領悟差忒,各別產生不同論述

法:不會因是否信仰,可有認同,會或不會,時代不同..而改變其性質與效用

第八阿賴耶識能修行使用嗎?當然支持第八阿賴耶識必然會說一切法根源

講薰習功能有無量力就真的薰習功能有無量力嗎?

說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就真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了嗎?

當然要研究

不然

講一真實故事

小時後看舅公幫人收驚

之後

舅公打開衣服看米碗中,米變灰(較深色),有時會覺得舅公耍魔術,要不怎可能念一念……米碗中米變黑(灰)

2015-04-13 00:41:09 補充:
吾在第一次修得神佛傳法,碰巧也是收驚法,收驚後,打開被收驚人衣服看米碗中,米變灰(較深色)

才確認舅公幫人收驚沒騙人

第八阿賴耶識一切法根源,試試幫人收驚,看米碗中米會不會變灰(較深色),依圖形或符號即知為何”著驚”

這再簡單不過之法,若不行

第八阿賴耶識編撰論述,非一切法根源,大德當三思,別自誤誤人

2015-04-13 01:04:42 補充:
蓋大樓總要基礎起,看得到摸得到,學不來,學不會,所謂出世間法登彼岸,就別想那麼多

並非經文描述如此,就一定如此,愛怎麼寫就怎麼寫,奈它何

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活的勿被死的困住

2015-04-13 09:30:56 補充:
眼 是不是無自性
去殯儀館 看屍體眼睛 會不會自己動便知

==>佛學以死人為寫作題材?

自說真修實學???

==>汝看不懂中國字嗎

一位大德說得好:很多宗教給人的感覺,比較像是排除異己、將自己拱得高高的。
簡單來說就是耍張嘴皮子最行,實際修行、修心沒在做,一張嘴是修行嗎

經說什就什==>比愚夫更無知

2015-04-13 10:19:38 補充:
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無自性==>自己已經無法控制:張眼看或閉不看,想聽那一首歌無法自己去選擇,...............................

連想說什話也不是自己能想能說

奇怪!汝怎能打電腦,要打什就打什

不矛盾?

生命跡象,懂嗎?學印度古人連醫學常識都沒

靈魂中陰身,卒 逝後停留一段時間

過後

化無

只有氣影(陰世)

過後

磁留(非每個人都能/歸塵歸土)

靈魂中陰身或氣影,都有其頻率,非每個人想看就能看到

想看就能看(重要或必須),可透過修行

2015-04-13 10:23:50 補充:
佛在眼前似天邊,怎麼解

佛教法師懂嗎?汝懂嗎?

==> 一張嘴耍嘴皮子

2015-04-13 17:43:09 補充:
拈花微笑:大梵天王在靈鷲山上請佛祖釋迦牟尼說法。大梵天王率眾人把一朵金婆羅花獻給佛祖.......................

==>釋迦牟尼尚未出生,大梵天王早已婆羅門教奉拜信仰

宗教鬥爭,當時佛教徒無知胡編,貶低他人宗教信仰,意欲抬高自己

如此低劣手段為正心正義者所不恥

請慎思之!

修學參禪:以佛教止觀四禪八定九種大禪..........==>錯誤方法沒路用

2015-04-13 19:38:06 補充:
歷史上的佛陀與逐漸神化的演變:

-->佛陀(Buddha)源自耆那教,舍利弗是唯一的佛

--->所有的這些聖人,不分信仰無一例外都被尊稱為佛陀(Buddha)

-->被尊稱為諸佛、仙聖(isi)或婆羅門的那些人物

-->沒有特別地認為釋迦牟尼是一位佛。也沒有希望自己被稱佛陀

-->特別傑出的人方稱佛

-->在佛教裡,“佛陀”僅用在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尚未出生,貶低舍利弗為釋迦牟尼弟子

宗教鬥爭,當時佛教徒無知胡編,貶低他人宗教信仰,意欲抬高自己

如此低劣手段為正心正義者所不恥

可憐 顛倒愚夫異生...蠢到可以

2015-04-14 00:21:04 補充:
歷史上的佛陀與逐漸神化的演變:

-->佛陀(Buddha)源自耆那教,舍利弗是唯一的佛

--->所有的這些聖人,不分信仰無一例外都被尊稱為佛陀(Buddha)

-->被尊稱為諸佛、仙聖(isi)或婆羅門的那些人物

-->沒有特別地認為釋迦牟尼是一位佛。也沒有希望自己被稱佛陀

-->特別傑出的人方稱佛

-->在佛教裡,“佛陀”僅用在釋迦牟尼

釋迦牟尼尚未出生,貶低舍利弗為釋迦牟尼弟子

宗教鬥爭,當時佛教徒無知胡編,貶低他人宗教信仰,意欲抬高自己

如此低劣手段為正心正義者所不恥

【顛倒愚夫異生】有如是執
2015-04-10 3:01 am
不識本心(梵)(Atman)
==
天天都在享受連祖師大德都是白癡

一直不知道

不識本心(梵)(Atman)

其實我真的不想學佛了

我想學如何輕易的認為別人不懂==不識本心(梵)(Atman)==

但是要叫我再向無名學習

真的不知從何下手

真是頭痛

2015-04-09 20:18:00 補充:
斷除對五陰的貪愛執取,頭痛即除、煩惱盡滅。
==
所以對佛教史五蘊貪愛執取的人 不感頭痛

這才是真功夫

這更難學啦
2015-04-10 12:25 am
「觀嚴」:一、【於生滅法中打轉,也不知本心(三法印)是什麼?】======== 學佛首要識知、證知「本心」,無疑是正知正見可是將「本心」等同於「三法印」,卻是錯誤的認知因「三法印」是對佛法的檢驗、印定標準,「本心」卻是真實常住的心體; 怎能胡亂套上等號?由是,可見其人思維能力及文字意思的認知有問題,所以才會被邪師邪思想斫喪了法身慧命,淪為可悲愍學人。二、【整日以(執)(不)生滅(第一因如來藏)為(根本'源頭)因,想求不生不滅(無我)之佛果,無有是處。】======== 顯然他對佛開示:「因地不真,果遭紆曲。」是無信受、無理解的。如是現象,還能稱「學佛」乎?真不知他學的是啥「佛法」?名為「印順佛法」,應無冤枉。如果(應該說真是)不懂「因地不真,果遭紆曲。」道理,可請「被牧」師兄開示個明白。因為他也數度以此法句批評末學所說,只是未能講出其真實義來而已。如今正其時。誠請開示。

2015-04-09 16:51:36 補充:
CURRENT :「依循四聖諦的義理,因地心、果地覺皆是因緣所生法。」
========== 
對顯然悖違聖教的講法,就不是一般眾所知識的見解
當然要請他舉示其出處,才好去探究個真實事相,才好去矯正、再學習
故請問CU 師兄:佛開示的「四聖諦」聖教,或其他教示也好,何處經教有如是說法?依據為何?
請指示出來讓眾佛友見識一番
還有,末學早已多次請教此第八識因地心、果地覺是何因及何緣所生?請一併答覆。

2015-04-09 17:04:37 補充:
「觀嚴」:「如來藏真常唯心思想'已偏離佛教的中心思想"緣起論"啦!!」
========= 
即使是世間學術研究,也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對「佛法」則連「大膽假設」也應避免,佛語真實故
如今既然說出「如來藏真常唯心思想'已偏離佛教的中心思想"緣起論"」
要請教「觀嚴」:
一、何謂「思想」?
二、所說「佛教的中心思想"緣起論"」有何經典根據?請實地舉示。

2015-04-10 12:06:17 補充:
「觀嚴」:【如果(應該說真是)不懂「因地不真,果遭紆曲。」道理,末學說個明白,實執(第一因如來藏)為(根本'源頭)因,或一切法有根本『因』就是『因地不真』。】
========= 
請「觀嚴」對自己所說看個清楚:【一切法有根本『因』就是『因地不真』。】
既然已說「因地不真」,還是表明有「因地」這個事實啊!
那就沒否定有「因地」心嘛!
那就要將自己所認知的「因地」與「果地」心好好交代清楚吧?
徒然一直無義嚷嚷叫,就可了事乎?
請看看自己於2015.4.9回答:「見聞覺知和作主的我是否從第八識所出生?」所說的內容:「此不是所出生而是變現出(種子起現行)。」
此所認同的「我人第八識」是啥心?請說說看

2015-04-10 12:34:30 補充:
「觀嚴」說:【如來藏真常唯心思想'已偏離佛教的中心思想"緣起論"啦!!】
查即使是世間學術研究,也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故要請教「觀嚴」:
一、何謂「思想」?二、所說「佛教的中心思想"緣起論"」有何經典根據?請實地舉示。

請眾佛友見識一下他的回答吧!不但答非所問、實問虛答,而且還再妄造謗法、謗僧惡業,將真善知識開示的佛法真實正義稱為「思想」。
今日的可惡,來日來生的可悲可憐啊!還知麼???
再者,被質疑:【「三法印」是對佛法的檢驗、印定標準,「本心」卻是真實常住的心體; 怎能胡亂套上等號?】能實質回答麼?

2015-04-10 12:43:24 補充:
故請問CU 師兄:一、佛開示的「四聖諦」聖教,或其他教示也好,何處經教有如是說法?依據為何? 請指示出來讓眾佛友見識一番; 還有,末學早已多次請教此第八識因地心、果地覺是何因及何緣所生?請一併答覆。
CURRENT 回:
(  諸   法  )從緣起
(八識因地心、果地覺)從緣起

二、所說「佛教的中心思想"緣起論"」有何經典根據?請實地舉示

CURRENT回:諸法從緣起

唉!請眾佛友評評看CU大師他的回答吧!能奈他何??

2015-04-12 12:25:49 補充:
有師兄問說:一、佛性是什麼呢?涅槃是什麼呢?
========== 
「佛性」本是第八識如來藏的功能之一,也可稱為如來藏的「見分」;如果講禪門的第二關「眼見佛性」時,「佛性」就是專指此「如來藏見分」。
可是禪門祖師又將此依之具足修行就能成佛的第八識如來藏自性心,稱為「佛性」; 故「見性」就是指開悟明心,悟見了自他及眾生的第八識如來藏真心、本心。由於有情眾生的第八識如來藏,都本來具足同樣的法性故,所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不分那類的有情,其第八識又都稱為「佛性」。

2015-04-12 12:25:57 補充:
二、涅槃是什麼呢?
========== 
「涅槃」是一種施設的「名相」,用以顯示、表達某種法,本身沒有實體。
其實一般所指「涅槃」,就是指無餘涅槃這種眾生第八識如來藏獨存的狀態而言。
吾人第八識藉父母、四大及無明種等為緣,出生了五陰身心;若經解脫道修行究竟成就,捨壽時即能滅盡五陰,不再出生後有;這時,就只餘自身第八識獨自存在,不再有任何境界生起了。
即如«心經»云:「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無色聲…、無眼界乃至……。」 

2015-04-12 22:15:08 補充:
「無心是道」:「八識學論師寫的東西 是謗佛謗到底。不知般若經、心經說勝義諦。」
===============
若有真修實學,何不指明何處有不符佛說?更遑論「謗佛」?
要有所本,才能扣人帽子,請講清楚才是!
自身無修無證,不知不識佛旨,一下說無佛無僧無法,一下又妄稱謗「佛」。到底怎樣?這才是嚴重的謗佛惡業啦!竟還不自知?
亂貼經文,顛三倒四,還能自知所說是些啥麼嗎?以為搜集一些經文貼出來,就是學佛嗎?就是懂得般若經,就是學得佛法勝義諦嗎?差太遠了!
已經奉勸多多次了,對所討論的佛法法義等,要能以具交流效用的言語來表達,別老貼經文而不知其意,還以為都沒人看懂其中矛盾衝突嗎?未免太妄自大了吧!

2015-04-12 22:55:27 補充:
TO「觀嚴」:
一、依唯識學派有護法四分說,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那麼「說『佛性』是如來藏的『見分』」,有何過失?請說說看!
自己根本於此無知,還要亂充內行,豈不可笑?
二、所說:「第八識如來藏,佛性」是一種假名施設的「名相」,用以方便,顯示、表達某種法,本身沒有實體。」既然沒有實體,還有啥「不能獨存的狀態」可說?自語矛盾、相違都還不自知!可能有智慧能力來批評他人所講法義嗎?
在此處,就正好證明這一點了吧!
三、«心經»云:「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無色聲…、無眼界乃至……。」 豈是指一切皆無?就是有一實體,才有說祂無…,無…,無…的餘地嘛!這就可見所說的法,無知盡露了。

2015-04-13 00:29:55 補充:
「無心是道」::
吾人每天境界怎麼起 ?是六根起 還是七識起 ?
問得好!有無真修實學?從此處就可見真章
既說他人的修學是笑話,正好請師兄示現出真修實學來
若無法如實回應,當知自處。
再者,所謂:【「眼」眼觸 悉皆空寂。識 亦空寂。無有動不動相。內無三受 三受寂滅。】 是何意思?眾佛友要看你是否瞎貼一番?請解釋清楚。
有無假裝修得般若智慧,是見真章時候了。

2015-04-13 16:09:12 補充:
「無心是道」:【«心經 »云:「無眼耳鼻舌身意。」是指六根無自性; 「無色聲香味觸法。」 是指六塵無自性。
======== 
這樣的講法,乃是將大乘佛法第一義勝義妙法,當成蘊處界現象法解讀,當作一切法因緣生,無自性,無常、無我、苦、空,落在世俗諦中,已言不及義啦!
這樣的知見內容,何必學般若呢?「般若」又不是印順說的「緣起性空」純名言戲論。

2015-04-13 16:09:29 補充:
如果自命修學般若乃至說學完般若,而般若知見竟是如此; 且聽末學誠懇建議,暫丟棄所有般若經論,尋求真善知識修學參禪吧!有朝一日,機緣成熟而悟見自他眾生第八識如來藏時,才知當年的天真無知;才知 世尊二轉法輪時,為何要有「拈花微笑」的示現?為何會有「教外別傳」的直示真如心妙法,讓有緣學人悟入?為何千多年來,禪宗一直為佛法、佛教重鎮?
悟得«心經 »的「自在心」,就是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就證知此心自身所住境界;依止此境界,才能認同「一切法空寂。」不是憑空思維就能懂得啦!
欲冀期今生學佛功不唐捐,請慎思之!
2015-04-09 9:04 pm
不識經教

佛子研讀經教
而能夠如實知見苦、集、滅、道『四聖諦』的義理
此乃釋迦佛陀鼓勵讚歎隨喜歡喜之事


不識本心(梵)(Atman)

奧義書
兩個最重要的概念是「我」和「梵」。
梵就是一切,也就是最高存在
人類的我(個體靈魂)來自宇宙的我,即梵(宇宙靈魂)。
總之,宇宙就是梵,梵就是我;
「梵我一如一體不二」這個最高真理就是奧義書主要宣揚的觀點

2015-04-09 13:06:35 補充:
請問甚麼是因地心??甚麼是果地覺??


依循四聖諦的義理

因地心、果地覺皆是因緣所生法

緣生法無常、非我非我所。
2015-04-09 7:40 pm
1'藉版主文"加減"不便之處'請慈悲見諒
台灣地區眾多廟宇(寺'觀'宮),很多人搞不清楚什麼是神、什麼是佛,
知道什麼是佛了之後又搞不清楚什麼是佛什麼是魔(神),
搞清楚什麼是佛之後又搞不清楚什麼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
戒律很重要,卻又用錯了心,去執持於因緣所生法的(僵硬執持戒條),
不懂得持戒而不著戒相之理,無疑於相中生三毒,
不識經教之下只聽法師之言,有出入也不去比對經文,
一比對之下才知是波荀(附佛外道)之言,卻又無可奈何,
眾生於法師生起法愛,搞成依人不依法,
佛法重實質不種形式,整日搞形式上的東西,
於生滅法中打轉,也不知本心(三法印)是什麼,
整日以(執)(不)生滅(第一因如來藏)為(根本'源頭)因,想求不生不滅(無我)之佛果,無有是處。

2015-04-09 11:48:24 補充:
1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
2'中國傳統佛教的"本體論"以""假必依實"為基本的思維模式'
3'楞嚴經是如來藏真常唯心思想'已偏離佛教的中心思想"緣起論"啦!!

2015-04-10 10:14:49 補充:
一,學佛首要識知、證知「三法印」,無疑是正知正見,可是將「本心」等同於「三法印」,卻是錯誤的認知,因「三法印」是對佛法的檢驗、印定標準,把「本心」說是真實常住的心體,保證是違背佛陀的基本教義【緣起法】,怎能胡亂套上等號?由是,可見其人思維能力及文字意思的認知有問題,所以才會被邪師邪思想斫喪了法身慧命,淪為可悲愍學人。
二、【整日以(執)(不)生滅(第一因如來藏)為(根本'源頭)因,想求不生不滅(無我)之佛果,無有是處。】

2015-04-10 10:18:09 補充:
顯然LYC對佛開示:「因地不真,果遭紆曲。」是無信受、無理解的。如是現象,還能稱「學佛」乎?真不知你學的是啥「佛法」?名為「蕭ㄇ佛法」,應無冤枉。
如果(應該說真是)不懂「因地不真,果遭紆曲。」道理,末學說個明白,實執(第一因如來藏)為(根本'源頭)因,或一切法有根本『因』就是『因地不真』。

2015-04-10 11:06:38 補充:
一、「思想」就是觀念,知見,見地,LYC說:一切法有根本『因,第一因如來藏』。佛說: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法』。耶徒說:一切法皆是上帝所『創造』。蕭平實說:如來藏思想真是佛說,是一切法根本。
二、阿含方等般若等大小經典到處都有,自己得查呀!
「若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說。」
緣起論係以「法印」為基礎,以十二緣起、四聖諦、八正道為中心思想,此緣起之理乃佛陀成道之證悟,為佛教之基本原理。(佛光大辭典)

2015-04-10 16:50:31 補充:
1,那就沒否定有「因地」心嘛!(否認有『非因緣生』的因地或果地,)
那就要將自己所認知的「因地」與「果地」心好好交代清楚吧(一切法因緣生『或因緣有』,因緣的白話文就是『條件』的意思,若還聽不懂,撞壁好了!)?
2,此所認同的「我人第八識」是因緣有的『生滅心』,也否認有『非因緣生』的『不生不滅心』第八識如來藏!

2015-04-12 15:25:36 補充:
1,LYC說:「佛性」本是第八識如來藏的功能之一,也可稱為如來藏的「見分」;如果講禪門的第二關「眼見佛性」時,「佛性」就是專指此「如來藏見分」。
回應:簡直是胡(蕭)說!依唯識學派有護法四分說,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但陳那有三分說,難陀二分說,安慧一分說等。
2,「第八識如來藏,佛性」是一種假名施設的「名相」,用以方便,顯示、表達某種法,本身沒有實體,不能獨存的狀態而言,法無自性,故«心經»云:「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無色聲…、無眼界乃至……。」 

2015-04-14 15:59:14 補充:
TO「LYC」:
一、依唯識學派有護法四分說,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那麼「說『佛性』是如來藏的『見分』」,有何過失?請說說看!

回應:依唯識學派,不管是『幾分』說,僅供參考,佛根本也沒說過,蕭ㄇ自創「佛性」就是專指此「如來藏見分」,隨你便!「如來藏」的經典,也沒有「見分」、「種子」兩字!自己根本於此無知,還要亂充內行,豈不可笑?

2015-04-14 15:59:38 補充:
二、所說:「第八識如來藏,佛性」是一種假名施設的「名相」,用以方便,顯示、表達某種法,本身沒有實體。」既然沒有實體,還有啥「不能獨存的狀態」可說?
回應:沒有實體,就不能獨存的狀態,有實體,才能獨存,有獨存就違背佛陀教義,你自語矛盾、相違的說法太多了,都還不自知!怎麼可能有智慧能力來批評他人所講法義嗎?

2015-04-14 16:00:24 補充:
三、«心經»云:「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無色聲…、無眼界乃至……。」 豈是指一切皆無?

回應:此『無』是指『沒有自體性』,說了N遍也聽不懂!你實執有一實體,才有說祂無…,無…,無…的餘地嘛!這就是「自語矛盾、相違」,無知盡露了。

2015-04-14 16:00:47 補充:
四,這樣的講法,乃是將大乘佛法第一義勝義妙法,當成蘊處界現象法(緣起法)解讀,當作一切法因緣生,無自性,無常、無我、苦、空,落實於『世俗為方便,勝義畢竟空』的中道,已言及義啦!這樣的知見內容,般若當必學也!「般若」就是印順導師說的「緣起性空」,蕭ㄇ的『第八識如來藏』,純名言戲論。
有朝一日,機緣成熟而悟見自他眾生皆是『因緣所生法』時,第八識如來藏的邪思,才知當年的天真無知;才知 世尊轉法輪時,『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法』。為何會有「拈花微笑」的示現?為何會有「教外別傳」的直示真如心妙法,讓有緣學人悟入?這就是中國古德的創作,落入『本體論』的思維模式,才有千多年來,禪宗一直為佛法、佛教重鎮。

2015-04-14 16:01:31 補充:
五,悟得«心經 »的「心境自在」,就是證得「緣起無自性清淨涅槃」,就證知此心此境界皆因緣生而有;依止此心此境界,才能認同「一切法空寂。」不是憑空思維就能懂得啦!欲冀期今生學佛功不唐捐,請慎思之!

2015-04-15 15:22:17 補充:
當年某導師走前 在花蓮慈濟內科icu加護病房

最後下場十分難堪
---------------------------------------------------------------------------
哈!無心『便』是道!
飯可以亂吃,著作別亂寫,台北地方法院蕭ㄇ的『加重毀謗罪』就是『現世報』!
如來藏(空氣) 日用而不覺!
參考: 藉引文, 藉引文, 藉引文, 藉引文
2015-04-09 6:59 pm
由此可知[[正見]]之可貴!!
2015-04-09 6:17 pm
所以??版主想找本來如是的"心"嗎??

那麼,心是常?無常?本心是常?無常?

還是要說,不識生滅而能證佛果呢??

如果連生滅都看不見,那麼佛果要如何能知呢?

2015-04-09 11:37:39 補充:
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
~~~
請問甚麼是因地心??甚麼是果地覺??


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
生滅心是如實的觀察目標,如何說無有是處呢?


收錄日期: 2021-04-11 21:03:2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409000010KK0186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