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實 不加油添醋 的重要性

2015-03-28 2:25 pm
如實 不加油添醋 的重要性



末學剛發表了 一篇文章 "如實 不加油添醋 的重要性"

也想聽聽您的指教

感恩!

祝福!

回答 (15)

2015-03-28 5:37 pm
✔ 最佳答案
無眼耳鼻舌身意 每個人都無 誰能加油添醋? 無加油添醋可得

夢中人會認為有眼耳鼻舌身意 有我眼見 其他人相~有加油添醋 ~

如同去電影院 電影上演 (加油添醋的戲碼) (但其實無我 也無其他人在裡頭)

電影只是電影

出電影院 大家都各自回家了 沒有什麼好討論的 因為回家後就無相了

2015-03-28 12:32:07 補充:
從來只能自渡自 ~真實是如此

戲中的演員 (來演眾生被渡的) (演完了也都回家了)

若還有起問題 那就有緣的 再來繼續扮演被渡的

實無眾相
參考: 法法本無法 無法 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 法法何曾法
2015-03-30 4:50 pm
加油添醋乃貪嗔疵的表徵 妄語的一種
有貪嗔疵的心性 都是製造問題的人物
無貪嗔疵又具有能力的人 才是解決問題的人
21世紀的跳躍: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走進台灣佛教正覺同修會(中國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719


弘揚傳統中國文化特色佛法(新浪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730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分享學禪智慧 開釋佛法精義(中國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620
2015-03-29 6:23 am
開版者

你說自己沒神通

那何來憑據要我別想去如實?

你認識我?

依據是神通就神通

說謊前打個草稿!!!

佛教徒老愛講妄語

又愛賣弄神通
2015-03-29 12:16 am
如實覺知五蘊 如實觀察五蘊
看(聽)了之後 一大堆知見 跑出來
==>非真正修行

正法:條件足、方法正確,人人可得,法者:有實有虛,施必有效用

悟為無知參與研究或修得前,悟得正法

正法無悟的問題

持用者知見 一致
2015-03-28 7:06 pm
同感。Charlie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要能清晰辨別,確實難上加難。

辨明五遍行 (或為七遍行),是超越色的分別而進入名的分別。

星洲也認為開始能捕捉心識剎那的軌跡而發現名聚,就已經非常難。

能破除名聚,更是難上加難。

要能一一分辨出名聚中的名法,更是難到失去耐心。

這功課,即使對止行者來說,也是一道重要的關卡,真的非常不容易。

2015-03-28 11:31:04 補充:
題主朋友,

題主所舉證的經典雜阿含302,SN.12.17,

裸行迦葉在聞法證悟之後,經典記述 :

阿支羅迦葉,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狐疑,...云云

見法,在佛法中,是有其特殊意義,是證悟入流、或以上道果的聖者說法。

而見法者、則見緣起;見緣起則見法。

因此,朋友,

以後切記,勿隨意自稱已見緣起、已知出世間法等等。

此篇沒有再出現這種說法,是善的開始。

2015-03-28 11:44:58 補充:
題主朋友,

題主常提起的如實、不加油添醋....星洲從未多置一詞。

因為,那是正確的、必要的禪觀態度、甚至是渡過隨觀染的訣竅之一。

不過,那只是一種基本的認知、把握,不代表已進入探討真實的禪觀內容。

要真實探討禪觀的內容,

除了如實,更需要 "如理作意"。

而那些朋友不在意的 "名詞",恰好是如理作意的目標。

而 朋友的發文,目前尚未出現涉入 "如理作意"的絲毫跡象。

因此,沒有多談的必要。頂多只是指出禪修者的注意事項。

(如,應謹慎使用專有名詞)

所以,星洲尚無意與朋友討論。

2015-03-28 13:34:37 補充:
題主朋友,

朋友要不要守護自己的戒,這是朋友的選擇,與星洲、他人絲毫無關。

星洲只是提醒朋友哪些是對禪修者而言,是嚴重的戒而已,而且已過三次。

如果,朋友覺得宣稱自己得初禪、已見緣起、見法、已知出世間法,

是符合 佛陀所教授、是真實的、是正知的、是無害的,

朋友感覺如意就好。

星洲沒有意見,但不隨喜。

.....

2015-03-28 13:35:19 補充:
其次,

對於朋友所宣稱的法,星洲亦無意見。

這是因為,朋友未曾對於法有任何深入的表述,

沒有對三學的真實涉入,
沒有緣起支的如理作意,
也不見有止、觀的內容,
只有很表面的概念鋪陳。

很抱歉,朋友的說法之中,沒有看到對戒、定、慧的著墨,

因此,星洲對朋友的說法,基本上沒有信、或不信的問題。

也祝願朋友

親近善士、多聽聞正法、學習如理作意,真實法隨法行。
2015-03-28 6:17 pm
[[世間]]....來自自己的五取蘊身心......沒有其他的世間

出世間--->離對自己五取蘊身心的愛取....如是而已!!

生活中能夠對 一個心念生起的[[五遍行]]都清楚明瞭...的確很不簡單...

禪觀中學習...倒是容易些!

修持總是需要建立一些基本功夫....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揮灑!!
2015-03-28 5:30 pm
如是愚痴之輩,無藥可救?!嗚呼哀哉!



唉!

如是、如是眾生無明多愚痴,易如是「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

難如是「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


這時,網友當知:

其實眾生、凡夫都是根本沒有目標,
只是一味的盲從騷動而不知,無一例外。

處於人生茫茫,即使處處講求邏輯論題、學術研究,用盡心思的努力,仍然難遮掩飾內心惶恐的無明。如同鏡前虛幻的眼神裡,照見了眾生自我的茫然,永遠夢想尋找清涼的解脫,要不然就是在行動中麻醉自我,用工作的努力來忘懷那樣的茫然。盡興的尋找一種生活暫時安寧的方式,茫然輪轉不停,探索至死無休?

「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本在自心中。」


詳細,請恭閱[正覺同修會] 菩薩慈悲開示:

生命中的……茫然 ? http://425go.blogspot.tw/2010/02/blog-post_24.html

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茫然為何物?



它不是專屬於某一下層販夫走卒所有,
同樣它也不屬於君王將相就沒有的茫然,
它亦非只有與人類才有關連(含六道)。
其實眾生、凡夫都是根本沒有目標,
只是一味的盲從騷動而不知,無一例外。

眾生在不斷的費盡心機於名聞利養,事後回顧也只不過如同追逐夢幻般的過眼煙雲。如同水中撈月、如同驢子面前的紅蘿蔔。即使得到少許的甜頭「樂受」之後,也無法持守此片段佳年時光,終不免又進入另一種痛苦與空虛的「苦受」,陷入更多的迷茫。

「眾生」也不是只有有幸、不幸的人才會有茫茫然不知的感覺!
不是把日子排得滿滿擠擠的「苦受」就不茫然!
不是生活得很有目標很有衝勁的「樂受」就不再尋找下一步!
不是滿足之「不苦不樂受」後就不再感嘆空虛!

眾生都是處於不同空間、類型的夢幻般的茫然。您曾駐足片刻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嗎?深思人生真正的歸宿到底趣向何處?您對去處有把握嗎?其實只是處於無奈的安穩茫然中而不知!
「富嫌千口少, 貧恨一身多。」

處於人生茫茫,即使處處講求邏輯論題、學術研究,用盡心思的努力,仍然難遮掩飾內心惶恐的無明。如同鏡前虛幻的眼神裡,照見了眾生自我的茫然,永遠夢想尋找清涼的解脫,要不然就是在行動中麻醉自我,用工作的努力來忘懷那樣的茫然。盡興的尋找一種生活暫時安寧的方式,茫然輪轉不停,探索至死無休?

「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本在自心中。」

生命的意義何在?佛家總是盡情的從經書中,找尋找蛛絲馬跡去探索生命了義的出處。奈何能有幾些許高人能了得? 佛陀又已明示,知者不可明言的警語。「眾生」苦海無邊!在沒有正知「定」「慧」「福德資糧」三者缺一不可之前題下,縱使你思惟到破頭,到達解慧也是無用武之地。
眾生在生老病死的束縛上非能很有自信的解脫!人生茫然,活著的意義又何在?如同自己是處於宇宙於何處一般的茫然?繼近代 廣欽菩薩之後,可喜的是又有些許菩薩示現於寶島,如今就看您如何尋求「明」燈?至於您要如何解脫就看個人因緣吧!


相關閱讀; http://425go.blogspot.tw/

生活與佛法--正偉法師 主講
學佛應有的目標--正偉法師主講
佛法智慧, 影片分享, 影音專區, 推薦文章 |






如尚有問題未決,建議是請網友您當一心恭敬請示非常慈悲非常有智慧的正覺 親教師菩薩開示解說!(註:由於都是義工菩薩,所以請在共修時間洽詢,大致是周一至周五每晚約6點到9點。)

正覺各地講堂:請上網查察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正覺教團-正覺各地講堂




2015-03-28 09:33:41 補充:
修學佛法第一要件:親近善知識

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

《華嚴經》卷四十六云:善知識者,出興世難,至其所難,得值遇難,得見知難,得親近難,得共住難,得其意難、得隨順難,故須虔恭合掌一心求。


應一心恭敬求正法


《佛藏經》

正覺台北講堂即日起每週二晚上由大菩薩 平實導師親自宣演《佛藏經》,依於道種智證量闡釋大乘真實第一義諦妙法,建立佛子們未來能於諸 佛座下親聞正法之勝因,竭誠歡迎大眾前往聽講。

全省每週二晚上講經時間──目前大菩薩 平實導師開始講授《佛藏經》:時間是18:50~20:50;歡迎已發成佛大願的菩薩種性學人,攜眷共同參與此殊勝法會聽講
參考: 穿越時空-超意識 425GO 活動部落格 http://425go.blogspot.com/
2015-03-28 5:24 pm
又在鬼打牆拉

是不是入魔了
2015-03-28 4:49 pm
就好像某個人群如想要發揮團體的最大效能
就必須讓最合適的人擔任領導者
例如談到治水就不能讓擅長食安的人負責
修行也是一樣

不管是學習還是修行
首先要觀察了解該事物
因此想做好觀察這件事
就要讓適合的 覺知 當領導者
至於哪個才是某個階段最合適的覺知
或者某個階段必須由數個覺知共同分擔
則必須讓修行者自己去覺知了
因此如實不加油添醋應該只是指觀察這件事

2015-03-28 08:50:11 補充:
有句話說學以致用
學習或者修行都是為了能用
當我們在談如何使用某事物時
其實已經代表某事物是無自性
或者如果說能夠使用無自性事物的即是有自性
那麼當你知道如何使用某事物時
就表示你已經知道什麼是自性了
一件事情其實不會只代表一件事情
一種知識或者智慧也一樣不會只有一種知識與智慧
如果你能如實知見它們的緣起的話


收錄日期: 2021-04-15 18:53:0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328000016KK0069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